苯醇 苯醇MePhOH
不收私信,有啥事直接回我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318 发帖数: 73,620 关注贴吧数: 40
【破事氵】铺建筑到底是赚是赔? 众所周知,每个省份都可以铺设各种类型的建筑,这些建筑在花费一定金钱和相对来讲短暂的时间后便会一直产生收益。因此对于大部分建筑、从表观上来看,只要铺建筑之后游玩的时间够长,就能够使其产生的收益逐渐抵消铺设其所花费的成本,换言之产生利润。 但在eu4,或者说在几乎任何策略游戏中,这种收益方式都有一个底层逻辑问题——拿经济类建筑(教堂,工场等)举例,假设玩家能够一直扩张基本盘(这在单机游戏中都是几乎一定的),那么他是在前期没钱的时候铺建筑,在后期不缺钱的时候开始产生利润。换言之在这一过程中玩家是以有用的资源换取了无用的资源,这自然不是明智的选择。而至于军事类建筑(兵营,码头等),虽然其产生的收益是人力,和投入的金钱为两种不同资源,使得这一过程看似是用金钱换取了人力,以相对无用的资源换取了更为有用的资源;但在前期金钱和人力缺乏的时候,我们有短期来讲更为高效的方法——雇佣佣兵团,短期性价比完爆铺建筑。 此外,就算是顾及长期收益,铺建筑的收益也并非最高。eu4,或者说一切策略游戏,金钱、人力等数量类资源(与核心化花费等buff类资源相对应)在根本上都是通过基本盘获得的,包括铺建筑在内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基本盘的数据上进行加成;举个例子,玩家是一个拥有2000发展度的国家,各省份仅铺设了法院和州议会,而玩家的对手则是一仅拥有一个50发展度(在玩家仅拥有2000发展度时,这已经相当高了)建筑齐全的OPM,那么这两个国家谁的收入更多?自然是前者。故由此我们可知,扩张基本盘带来的收益是远高于铺设建筑等提高各种修正带来的收益的;故就算为后期着想,我们也要把前期有限的资源用于扩张基本盘,而非铺设建筑等小把戏。
【破事氵】有关buff的一些看法 在开始扯淡之前,先让大家评价一下这个buff: 但拥有全世界所有已殖民省份的完整核心时,给予以下修正: -100%核心化花费 -100%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100%行政效率 -100%侵略扩张影响 这三项修正看起来十分强力,但实际上可谓根本没用——全核全球了还上哪吃地/造核/吃ae去? 所以除却单纯的为堆叠buff而堆叠buff外,评价一切buff均需在考虑其本身效果的同时考虑其生效的难度,否则就是耍流氓。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也确实有很多玩家在理论分析时疏忽了这一点,进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举个例子,达尔马提亚理念第七项的-15%核心化花费让许多玩家认为这个国家理念很强,适合作为良好的中转tag甚至结局tag。但当到实际游戏中,这一观点便不攻自破——解锁第七项国家理念至少需要开满3个理念组,即至少需要10级以上行政科技,而早在这之前,玩家便可通过转文化成立无行政科技要求的拜占庭/螺母等获取到其理念的-25%核心化花费以及政体/任务赋予的强力修正;就算不考虑转变主流文化,解锁第七项理念的时候其亦早已能够成立意大利并获取到其第七项理念所提供的-25%核心化花费;故达尔马提亚理念虽较为强力,但仍毫无用武之地。 同样的道理,至于“10倍理念突尼斯天下无敌”“意大利成立罗马快于拜占庭”等论调,亦是单纯的看了其理念/buff本身,而未考虑到其生效条件所引发的错误。至于具体为何,读者可自行思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