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妈
太极妈
关注数: 767
粉丝数: 6,021
发帖数: 37,958
关注贴吧数: 14
《方剂帖》理血剂 适应病证: 血瘀证,出血证。
《资料帖》收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薪水等资料 给各个即将填写志愿的考生做参考
《资料帖》港澳台联招补习班收集 各个地方的补习班,网站,学费等等
《理气剂》半夏厚朴汤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方剂帖》胶姜汤 止痛,固冲止血
《医案帖》感冒 19岁年轻人。感冒后发烧,扁桃体发炎。
《方剂帖》己椒苈黄丸 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泻下剂》十枣汤 攻逐水饮。 主治悬饮。
《方剂帖》 小半夏加茯苓汤 水饮痞眩
《方剂帖》小半夏汤 【功用】和胃降逆,消痰蠲饮。 治呕主方。祖方。
《方剂帖》泽泻汤 主治: 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
《 祛湿剂 》苓桂术甘汤 功用: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
《主症帖》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本帖假设病人已经子宫肌瘤“确诊”。下面进行辩证。
《问诊帖》情志 根据神情反常表现及其伴随症状进行查询。
《问诊帖》妇女 根据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凡引起月经、带下、妊娠、产后的异常变化,一般均可诊为妇科疾病。
《问诊帖》胸胁 胸部是心、肺所居的部位,问胸部的异常感觉可了解心肺的病变。 胁部是肝胆所居部位。 应着重问性质和牵引的部位。
《问诊帖》 腰腹 腰腹 腰部是肾脏所居的部位; 腹部是肠、膀胱、女子胞宫所居的部位。
《问诊帖》胃脘 胃脘是胃所居的部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寒热、食积、气滞等均可损伤胃腑而出现脘部异常症状。问诊时应着重了解胃脘疼痛的性质、缓解的方式、伴随的症状。
《问诊帖》睡眠 睡眠 睡眠情况与人体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问诊帖》饮食 问喝水,了解津液盛衰和输布情况,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问进食,了解脾胃强弱,疾病轻重。 问时应着重食欲、口味、食量,然后结合兼症加以分析。
《问诊帖》小便 正常小便: 尿色呈浅黄色,透明状,无沉淀混浊 排尿速度:30秒可以排出,1分钟排尿结束 排尿频率:一天8次,白天7次,晚上1次 排尿量:男性每天1500~2000毫升,女性每天1000~1500毫升
《问诊帖》大便 健康的大便: 香蕉状,黄色,无臭,每日1-3次
《资料帖》台生学测申请大陆高校办法 学测2011年4月1日提出同年5月12日实施。 1对象: 就读台湾学校的学生(包括大陆台商学校) 2申请标准: A。台湾地区学生顶标、前标可申请大陆高校 B。台商学校均标即可申请。
2015 上新苗啦! 2014年种了小番茄,收了10颗,辣椒3颗,香菜还不错,到现在还有的吃,A菜约十天收一轮。。。新的一年,挑战新的菜种,上新苗啦!
《问诊帖》头身 问头身不适,可辨别病证的表里和虚实。
《讨论帖》高中读台商?当地高中?国际部? 我家小孩今年要中考。高中要读台商还是当地高中。请指点各个优缺点。
《问诊帖》汗 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通过出汗发散热量调节体温。夏天坐着工作,每天的发汗量约为300克;体力劳动时可提高10倍;
《主症帖》潮热 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者。
《问诊帖》寒热 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寒与热是辨别病邪性质、阴阳盛衰、外感或内伤的重要依据。
《舌诊》舌色 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的。
《主症帖》舌诊纲目 收集有关舌诊的主症帖。
《舌诊》白苔 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 亦表示病在体表未入里。
《舌诊》灰苔 舌上苔呈现灰色,称“灰苔舌”。
《舌诊》黑苔 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舌诊》焦黄苔 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舌诊》薄黄苔 舌上苔呈黄色,薄黄苔薄白中带有浅黄苔,色淡黄。
《舌诊》黄腻苔 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
《舌诊》黄苔舌 黄苔颜色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多分布于舌根及正中间部分,亦可满布全舌,同时,如前所述,黄苔也可与其他苔色如白苔兼见,而各种黄苔中又有厚薄、润燥、腐腻不同。
《舌诊》舌苔 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
《舌诊》花剥苔 舌苔剥脱,舌面光红,围以灰白色隆起,大小形状不一,可互相融合成地图状。 舌苔呈边剥脱,边修复,形状经常变化。有时可以完全复常,但可复发。
《方剂帖》完带汤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舌诊》老舌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
《方剂帖》固冲汤 主治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固涩剂》固崩止带 适用病证 妇女血崩暴注或漏下不止,以及带下淋漓等。
《方剂帖》 固经丸 阴虚血热之崩漏。
《方剂帖》易黄汤 主治 肾虚湿热带下。
《辩证帖》心脾两虚 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
《方剂帖》黄土汤 理血剂,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舌诊》齿痕舌 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辩证帖》脾肺气虚 脾肺两脏气虚,出现脾失健运,肺失宣降的虚弱证候
《辩证帖》痰湿阻肺 痰湿阻肺,病证名。指痰湿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 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动则咳嗽加剧、气喘痰鸣,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
《辩证帖》 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阻困中阳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处潮湿以致内湿素盛等因素引起。
《辩证帖》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辩证帖》 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病证名。简称下陷。多指脾气虚以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松弛导致脱垂一类病证。 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 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
《辩证帖》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中医病证名,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 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脾虚寒证。
《辩证帖》脾气虚证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引起。
《主症帖》脾病 脾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受水谷之精气以充养五脏及人体各部,为生化之源。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
《舌诊》胖大舌 舌体虚嫩胖大,或边有齿痕。
《舌诊》裂纹舌 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 裂纹,称裂纹舌。
《主症帖》内伤头痛 因脏腑、气血损伤 ,或内邪上扰所致的头痛。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