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ytid woodytid
关注数: 24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680 关注贴吧数: 1
萌新拼了十款模型后的一些感受(含个人对这些模型的评价) 本人萌新,以前断断续续拼过几款万代模型(飞翼、死神、自由等),今年从过年到现在,又短暂迷上拼模型,陆陆续续拼了十款,有老有新,对万代这些模型还是有一些感触。 刚入坑的第一款是hirm红异端,刚拼的时候,那个骨架紧呀,拼的过程没多大感觉,拼完摆了些动作,就一直站尸到现在,最近又拿起来玩了一下,整个感觉已经大不如前,没之前的紧实,关节动起来那种塑料的卡卡声,我对这款模型实在没啥感觉。 然后第二款是卡沙,毕竟老模有些地方组合度不太好,但总体而言还是挺愉快的。那么大的一盒、一堆的板件,帅气的“爆甲”,关节不松不紧,拼完就站尸其实很不错,是我拼的MG里最好之一。缺点就是可动手,几乎握不了武器,我是勉强握了把斧头就没动过了,群甲容易掉,部分地方水口不那么友好…毕竟是老模,缺点我觉得就这些。另外特地想说一下,卡沙的爆甲真的是爆甲…他不是为了爆而爆,而是考虑到整个爆甲后的造型,真是帅! 有了卡沙,怎么能没有卡牛…嗯…拼这货的过程是我第一次觉得拼模型有种痛苦的感觉…精神骨架零件小(我是没勇气去拼海盗),组合度不少地方我都是大力出奇迹,而且这货有些地方的零件组合上以后,想再掰下来简直就是天荒夜谈,当时拼手部落下了一块精神骨架,想把手肘的零件拆下来,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外甲直接报废,补件一块几十(想骂娘)。而且这货的手臂关节特别特别紧,卡榫长,我的卡牛双手不很用力的情况下根本抬不起来,当时把手拆了两次,PC件直接白痕…于是乎,从拼好那刻开始,这货就一直站着,他唯一的优点是,爆甲后站着…的确很好看…… MG拼多了,听说RG这些年不错,就买了吉翁号,拼的过程很简单,也没太多感触,拼完以后才觉得这模型的确是好啊!骨架细节非常丰富,各种细节设计让人满意,而且吉翁号机设比较大,虽然是RG,但零件还不算小,拼的过程挺流畅,我拼的RG只有两款(沙扎比和牛高达不想拼了,对RG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了),感觉吉翁号还是最好的。 基于吉翁号给我的良好印象,很快我又买了另一款RG…海牛。怎么说呢,万代是想在海牛上增加些东西,比如脚的联动,优秀分件分色,但…RG毕竟是RG,1:144的比例让模型的发挥客观就受到限制,外甲加上水贴,我看回过头看这款模型的外型感觉就是花,又杂又花,并没吉翁号(别看样子)的外甲搭配来的那么干净舒服,模型拼出来感觉就是小,很小的一台,实在没兴致去把玩……而且海牛只能靠燃料罐站立,就是一副上支架的命,我对他的评价不如吉翁号好。 可能个人不喜欢小比例模型吧,从此就没再买RG,反而又买了一盒卡ZZ。这款模型拼的过程很流畅,变形机的内构与一般模型不同,有些地方设计实在很精妙,拼完后第一时间尝试了变形,ZZ的变形在高达里面应该算是有些复杂的吧,但这款模型变形的过程真的很流畅,就这个变形我会跟他比较高的评价,但…基于变形过程的复杂性,我也没什么兴趣老是变来变去,抛开变形,作为一款高达模型,ZZ的可动性真的很低,各种外甲干涉,手臂的卡榫短,弄几下手臂就掉下来,站尸…也不帅…只能说…体验过就完事了吧。 嗯…接下来应该是就是我拼的这些模型里面个人感觉最好的—PG强袭。首先这个是老模型,部分零件组合度会没那么好,稍微影响拼装体验。但但他的骨架和联动,真的非常优秀,每次看到他我都忍不住拿出来把玩几下。他的整个腿,从大腿到膝盖,再到小腿两侧、正面,全是联动结构,液压杆啥的就不说了,模型在几乎可以动的关节里都加了PC件,组合起来很紧,但又不至于很难掰,而且PC件带来的类似阻尼感的感觉,真的在拼的MG、RG、HIRM里面都是没有的,其他模型把玩起来就是感觉塑料在动,一掰手呀脚呀就卡卡的,而强袭动起来的感觉就是舒服(当然放久了怎么样,这个我也不知道),而且配的三块大铁部分,让强袭背着一个空战背包也能稳稳地站立。当然他也有些小缺点,比如肩部外甲容易掉,膝盖C扣拉伸到极限位置容就会脱落,但瑕不掩瑜呀! 拼完强袭就买了一套空中霸王,直接下一个。 拼完PG休息了一段时间…刚好水星的魔女热播…买了个HG风灵,除了手腕松容易掉,随便掰,毕竟是HG。 最后,本来是打算等价格合适再拼个PGU就脱坑,后来又手痒,买了个MG巴巴托斯,这款模型可以说是坚定了我再拼一个PGU就脱坑的想法。这款应该是2019年出的模型吧,让我彻底感受到了什么是敷衍,轻飘飘的骨架,没有半分厚实度,虽然赔了很多液压杆,但拼装的过程感觉真的是很敷衍,液压杆位置松松垮垮,甚至有些地方的液压杆连卡位都没有…那个脚的设计,C扣白痕了,导致前脚掌松垮垮,再漂亮的外甲分色分件搭配这么拉胯的骨架…… 最后想总结一下,PG得益于大比例,客观上能设计发挥的空间比MG、RG都要大,只要万代想做,模型的细节、联动肯定都会比其它系列要好。本身喜欢大模型,拼了PG,真的很难再说想拼回MG、RG…还是那句话,等入款PGU拼完就退坑了。
核电专家称中国核电站扩建进程不需暂缓【凤凰网】 全球核电安全面临重新评估,目前中国有四个核电站正在运行,并有12个在建设中,到2020年年底,估计核电将占到中国新能源装机总量的4%,中国核电专家就认为,各国都应该在日本这次核事故中总结教训,但中国的核电站安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准,核电站扩建不需要因此而暂缓。 福岛核电站建造于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而中国核电站建设从85年开始,大都是2.5到3代技术,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时是二代技术,随着核电安全系统的更新,后来也达到了2.5代技术标准。大亚湾核电站安全专家表示,中国核电厂技术在世界领先水准,切所处地点并非地震和海啸地带,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福岛事故。 国际核专家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谘询委员会副主席李焯芬:“像大亚湾核电站有比较可靠的把核反应炉关停下来的安全系统,控制放射性排放的标准也提高了,连抗震设计的标准也提高了。” 李焯芬表示,在日本核事故提醒各国必须对核电安全重新检讨评估,但中国并不需要因此延缓核电站的扩建进度。 李焯芬:“要认真的做一回检讨,但没有必要关停核电厂停下我们的核电建设。” 李焯芬说,这次事故主要是由于应急冷却系统受地震破坏失灵,如何设计更安全的冷却水系统和开发保障后备系统是今后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