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贤斋主人 赛贤斋主人
关注数: 0 粉丝数: 57 发帖数: 3,639 关注贴吧数: 14
王立群谈史论道做客白鹿论坛·思源大讲堂 6月23日19时30分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史记》的著名学者王立群教授,应我院和白鹿书院的邀请,在西安思源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史记〉之汉武帝》的精彩讲演,为西安思源学院师生呈献了一顿文化大餐。王立群教授是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是全国有名的学者。王教授知识渊博,治学风格严谨,为人儒雅谦和,具有史家风范。他自去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举办讲座以来,先后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项羽》、《汉代风云人物——吕后》等系列讲座。他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证材料翔实准确,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公正,令人信服,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王立群教授以流畅幽默的语言为在场的听众讲述了一个“简缩版”的汉武帝。王教授主要论述了汉武帝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不仅具有很高的政治层次,而且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帝王的历史责任。他在位时间长,曾创造了汉朝的辉煌。他既是一个军事战略家、政治家,同时在政治、军事及生活等方面又具有多样性,是很难给予其以准确评价的。现场千余名思源师生将大学生活动中心围得水泄不通,对于王立群先生的精彩言论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讲演结束之后,王立群教授还与现场学生积极互动,回答了他们提出的关于历史知识以及有关《史记》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活动结束已经是21时许,但奔波一天的王立群教授还是坚持为现场买书的读者签名留念,并称一定要坚持签完最后一本。  本次活动特邀了陕西电视台《开坛》节目主持人李蕾主持,西安思源学院周延波院长和白鹿书院陈忠实院长分别致了词。参加听讲的还有陕西电视台、《西安晚报》等新闻媒体和西安文化艺术届的部分人士。
《王立群读史记》被喻《百家讲坛》的兴奋剂 据《江南时报》: “读史记”的王立群苏州论剑   曾上旧版《百家讲坛》末班车的苏大教授谈“学术明星”   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被喻为“百家讲坛”的兴奋剂!5月19日,王立群来到苏州,以楚汉战争为背景,详细解读了项羽刘邦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各自最终的命运,着实让苏州市民“兴奋”了一回。之后,王立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百家讲坛》这一平台成就了一位位学术明星的文化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据记者了解,2004年,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汤哲声曾经登台改版前的《百家讲坛》,主讲张恨水系列之五《“引雅入俗”张恨水》。作为一位旧版《百家讲坛》的主讲者,对当下“百家”学术明星的炙手可热又有怎样的理解?20日,汤哲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对《百家讲坛》的如此改版他表示理解,但认为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王立群:学术明星拥有庞大的高校基础   听王立群讲课,就像“饮一杯醇厚的黄酒”,这是王立群的“粉丝”对其的评价。前日,王立群来到古城苏州,进行以“楚汉争霸”为主题的演讲。当天,他不负台下数以千计听众的期望,以他冷峻幽默、缓慢而深刻的演讲风格,为苏州市民讲述了项羽、刘邦这两位楚汉骄雄的那年那事,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对于如何结缘《百家讲坛》,王立群前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泄露”了这一秘密。王立群透露,他是被海选相中的。当时《百家讲坛》节目组去河南大学选主讲人,从校园网发帖,学院推荐和去宿舍采访学生调查口碑,才最后选择了他。“我当时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听到消息后,急匆匆地家都没回就在学校录制了10分钟,讲的是《鸿门宴》,节目组当即表示非常满意。”王立群就这样在海选中胜出。当时仅河南大学,就有50位老师参选。   今年,“王立群读史记”成为《百家讲坛》的主推板块,即将成为“百家”明星中最闪耀的一颗。然而,这位被网友评价为最有学术性的主讲人说到易中天、于丹时,严肃而委婉地强调,“我更希望别人称我们为传统文化的普及者。”   时下易中天和于丹在被追捧的同时也招来种种非议,更有甚者,一些网友提出《百家讲坛》实施的是推星模式,学术明星被称作“学术超男”、“学术超女”,还对演讲的内容提出了种种质疑。   “百家讲坛,功莫大焉!”王立群认为,一个栏目能受到全国上下如此广泛的关注,目前还没有一个栏目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受众群,这样的关注大大地促进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一个录制节目的空间,一些‘老头’在上面侃侃而谈,没有任何道具,却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要知道遥控器在老百姓手里,他们就爱看这一栏目;那么多文化书籍,他们就愿掏钱看《史记》或者《论语》,这不是一个推星模式所能达到的效果。”王立群还说,至于学者“走红”,那是市场需求。   对于网友就《百家讲坛》内容的质疑,王立群认为,观众是多元的,当然可以从批判的角度来看待。有人赞,有人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相互的争鸣中才能有更多的人走近经典。   王立群分析,《百家讲坛》能成就诸位学术明星的文化现象,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中国文化在人文关怀、敬天、重民等方面是极其高超和可贵的,更能折服人心。二是《百家讲坛》在众多高校教师中,“开掘”了庞大的主讲队伍。王立群惊叹,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一所综合性大学一般有3000名左右的教职工,从如此庞大的群体中发掘需要的主讲人,经过海选“PK”后胜出后的教师,必定是深得民心者。   汤哲声:学术明星,专家也认可才成功   苏州大学汤哲声教授经历了改版前的《百家讲坛》。汤哲声笑谈,他赶上了旧版的末班车,阎崇年成为新版第一讲。这位历经转型期的“百家讲坛”主讲人,对目前学者成为学术明星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   昨日,汤哲声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学者成为学术明星的文化现象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大众喜闻乐见,明星就产生了,这很正常”。汤哲声希望大家对学术进入媒体给予宽容和理解。他认为,现代知识分子有权力依靠媒体传播知识、理念,一些受众可以不赞同,但他们有传播的能力和权力。“过去,伟大的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茅盾等等,曾经都以报纸、杂志这样的文化媒介发表自己的观念、理念,现代知识分子既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自然也可以。”
11岁“小雨点”要遍访天下名师,王老师表示“不支持” 立志走遍全国的焦作11岁小女孩小雨点儿又向前迈了一步,经过6天紧张的行程,她依次到达开封、驻马店、信阳、南阳和平顶山5个城市。此次行程,小雨点儿遇到的麻烦可不少。   开封拜访王立群  这次旅程,小雨点儿是从5月15日开始的,她首先赶到开封。按照计划,拜访名师是小雨点儿走遍全国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达开封后,通过查找电话等方式,小雨点儿在河南大学见到了王立群教授。交流中,对小雨点儿现阶段立志走遍全国的举动,王立群教授的态度非常鲜明:“不支持。”他觉得小雨点儿应该在学校念书。对此,雨点儿说:“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我从他那里学了不少知识。”  在南阳被警察“请”走  此次出行,所有行程和起居都由小雨点儿自己安排。因为年龄太小,途中的波折不少。  5月15日,在开封期间,小雨点儿到一家饭店吃饭。饭店老板看到小雨点儿没有大人带领,就好心地对她再三盘问。  无奈之下,小雨点儿只好给老板说了爸爸的电话。老板打过电话核实后,对小雨点儿大加赞扬。  类似的麻烦,小雨点儿在驻马店又碰上了。5月17日下午,小雨点儿在驻马店火车站买票打算去信阳,因为年龄小没有大人陪同,售票员不肯卖票给她。  最后,该站站长打电话到焦作核实了情况,才卖票给她。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5月19日到达南阳后,小雨点儿还被警察带走一次。当天,她住进了该市的友谊宾馆。此次出行,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的记者跟随拍摄,宾馆工作人员怀疑与小雨点儿同行的两名记者是人贩子,报了警。  结果,正准备休息的雨点儿和记者被警察分别叫走。  小雨点儿的爸爸说,她回来后还将继续走下去。
对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告诫(摘转) 在思索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机构时,要采取现实而客观的视角看问题。   大部分国家,即使是相对富有的大国,也只可能需要一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对很多国家来讲,支持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其实,位于 国家学术系统顶层的一流大学和下面的学校是一样重要的。   而且,即使最好的大学,也不是样样都是第一的。比如哈佛的工科就不算最好。所以大多数国家和院校还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学院、系科、研究所更为合适,特别是那些与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领域。像马来西亚就着重发展橡胶技术等对地方经济意义重大的领域。   在某种程度上,排名靠前的院校中也有一小部分是专科性的。例如,加州理工学院就是一所规模不大、基本上只从事理科教学的学校,然而其排名位列全美大学第四。印度理工大学也只关注几个有限的领域,但在印度和国际上却赢得高度尊重。   总的来看,无人知道如何以经得起推敲的方式对大学进行全球排名,或者是国内排名。有关学术机构的排名层出不穷,大部分排名是由报纸或杂志炮制的,只有少数可能被当回事儿。因此,现在没有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所以也无法追求成为这样的大学。 (摘自《世界一流大学:特征·排名·建设》)
鹿邑籍作家周广生新书《我要智慧》《我要健康》《我要赚钱》简介 周广生新出的三本书《我要智慧》、《我要健康》、《我要赚钱》以作者对现实生活入木三分的观察传达给读者许多值得回味的人生经验。阅读完此书笔者深深地被作者的睿智所折服。  《我要智慧》一书主要揭示了智慧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资本“人有了智慧是谁也剥夺不走的……从古至今许多名人志士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物质财富不是官位而是智慧。”本书从很多事例中精选出一部分洒洒数十万言呈现给读者读后会帮你启迪心灵的感悟寻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http://zzrb.zynews.com/html/2007-04/18/content_61754.htm  《我要赚钱》一书主要倾诉了作者“愿天下人都能拥有更多的财富过美好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理想道出了古今中外成为富翁者不计其数的事实但同时揭示了“赚钱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的理论。他告诉读者世上赚钱的途径很多但一定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要赚钱》一书就是在“道”上帮你如何致富的。这才是难以寻觅和难能可贵的。  《我要健康》一书则是紧扣人生关注的四大课题。其中心思想不是介绍你如何吃药治病更不谈封建迷信那一套而是教你如何善待自己、珍惜生命、健康生活如何掌握健康知识从衣、食、住、行、洗、睡、性、思、养、防等十二个方面让你强身健体、科学生活、延年益寿可享受健康给你带来的愉悦。  这三部书的编著渗透了一个勤于动笔敏于思考的作家的心血。  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王立群:只讲别人观点是教授的耻辱 “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要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让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在日前举行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首发式上,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一如在央视“百家讲坛”上温文尔雅:“《史记》是中国人一生中不可不读的一部书,而它所开创的‘纪传体’写法强调了人在 历史中的作用。司马迁是真正懂得什么是死而后生的人。”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是作者在“百家讲坛”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较之电视节目,有着更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王立群教授透露,他特别邀请了著名秦汉史专家朱绍侯先生为该书“把关”。“在通俗的外表下,是学术的内核。”王立群教授认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第一历史”是永远无法再现的,希望“还原”历史,就必须广泛占有历史学家们记载的各不相同的“第二历史”,然后才能讲出“第三历史”———主讲人心中理解的历史。“如果讲的都是别人的观点,那是作为一个教授的耻辱。”   王立群教授自言,该书是讲中文的人讲授的历史。“是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讲述历史”,同时,作为古典文献学的博士生导师,他强调了“无征不信”,“没有文献依据的不能讲,学术研究是讲授的基础。”他当场展示了一些文献资料,以澄清部分读者对其讲授观点的异议,“只是在电视节目中,我不可能把所有这些引用的资料都展示给观众。”王立群教授坦言,将学术成果转换成通俗的语言表达很难,有时“百家讲坛”中的一集要写3个月,“比带博士生痛苦”。据悉,“王立群读《史记》”中的项羽、吕后、秦始皇3个系列也将陆续出版。
《重庆晚报》:司马相如是“劫财骗色”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相如甚至还因此被后人封为“情圣”。然而日前,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却颠覆性地指出,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实为“劫财骗色”。   按照王立群的说法,司马相如在其主子去世后,辞官返回故乡成都,因家境贫寒投奔临邛县令王吉,并与之共谋“ 财色两得”的妙计。县令王吉对他佯装恭敬,日日求见,相如不见,王吉却更显恭敬。消息传扬出后,当地首富卓王孙中计,备宴款待两人。但到了宴请那天,司马相如竟托病不来,县令只好亲自去请。   在这里,王立群注意到一个细节:“《汉书》多了一个‘为’字,‘为’者‘伪’也,即司马相如假装不愿去赴宴。”司马相如在席间弹奏《凤求凰》,琴挑卓文君,文君当夜与其私奔。两人此后生活窘迫,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无奈赠以重金,司马相如人财两得以后,却想要纳妾了。因此,王立群对司马相如冠以“三宗罪”——动机不纯、骗财骗色、涉嫌“包二奶”。   王立群将双方的条件做出比较后指出,“《史记》、《汉书》都形容相如‘雍容闲雅,甚都’,相如到卓王孙家一亮相,‘一坐尽倾’。可见,司马相如非常英俊。但《史记》、《汉书》对卓文君的长相却未置一词。”王立群从中看出,寡妇卓文君并非国色天香,其容貌远不及未婚青年司马相如。“没见过面不知美丑,卓文君还是个寡妇,司马相如为何在琴挑当晚就急匆匆地买通关系表达爱意呢?”王立群推断目的只有一个:劫财。   面对各方质疑,王立群表示:“美丽的爱情人人都想要,揭穿近乎残酷,但历史的真实却更为我所爱。” (4.11)
豫籍保安家中儿子重病需钱,广州打工捡百万分文不昧,感动羊城 急需钱时捡百万 豫打工仔分文不昧感动羊城  儿子患重病家庭负债,在广州打工的平舆人王运启——急需钱时捡百万巨款分文不昧  此义举经当地媒体报道感动羊城  在最需要钱给儿子看病的时候,118.2万元的巨额钱财从天而降,“掉”到了在广州打工的河南平舆人王运启面前。他分文未取,完璧归赵。经《南方都市报》等当地媒体报道,王运启拾金不昧的义举成为这个春天里羊城最撼动人心的道德故事之一。  百万巨款完璧归赵  33岁的王运启是平舆县王岗乡兴王店村前街村人。 2003年11月,他来到广州市天河区东方新世界物业管理处当保安,月薪1000多元。  今年2月13日凌晨4时20分,上夜班的王运启在小区巡逻时,在一栋楼走道里,意外捡到一个黑色皮包。他打开一看,不由得惊呆了:里面竟装有一沓沓百元大钞!他将皮包交给正在监控室值班的组长。经过清查,共有现金3万多元、购物卡5.2万元、一张110万元的支票、3串汽车钥匙及其他证件。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失主。原来,前一天晚上失主喝醉了酒,不慎将包遗失在过道里。在百万巨款失而复得之后,虚惊一场的失主给物业管理处送去1000元钱和一面锦旗。  4月8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王运启。他坦然说道:“人都有私心。可能我一辈子也挣不了那么多钱。我孩子的病,我家的经济状况,那一刻我确实犹豫过。但是,一个人,一个男人,总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我们当保安的也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准则。我没想过得啥回报。”  而王运启又何尝不需要钱!去年7月,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王凯乐被医院查出患有慢性肾炎,严重的话有可能转为尿毒症。他和妻子带着儿子先后辗转到广州市的南方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多家大医院看病,现已负债1万多元。  为了省钱给儿子看病,王运启生活非常节俭,早晨一般不吃饭,中午吃最便宜的盒饭,晚上就自己花上1.5元钱做上一顿面条。每个月的生活费加起来不能超过150元。因为每3个月他必须寄2500元回家,但这些钱只够儿子买一个疗程的药。  妻子埋怨老父理解  4月8日,记者先后采访了王运启远在河南老家的父亲王德新和妻子王春锋。  王春锋最近几天才知道丈夫捡了百万元钱物的事,她说:“说实在话,俺当时气得半天说不出来话。儿子的病没有钱咋办呢?俺怪他怎么这么傻呢?为啥不把钱留下来给孩子看病呢?后来,俺想通了,不该要的不能要。”  62岁的老父亲王德新十分支持儿子的举动。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是俺的钱说啥也不要!”  “俺孩子人老实,老实人做事就是这样,捡到钱后就没有想留下来。再说,他是干保安的,就是保人家平安的,捡到钱不上交行吗?不交不把人给坑了嘛。”  “俺认为孩子做得很对,出来挣钱不假,但做人要讲良心。这昧心的钱咱说啥也不能要。也让单位领导看看咱农村娃人品是啥样子。俺对儿子说,钱咱交了,总落个好名誉呢!图这些也就知足了。”  拾金不昧动羊城  王运启捡钱的事情经同事向当地媒体报道后,广州不少媒体作了跟踪报道。一时间,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村汉子感动了不少羊城市民。  东方新世界有1000多户业主,在当地是个大楼盘。据了解,该小区有50多名保安,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驻马店籍的。这些保安都深为王运启的义举感到自豪和光荣。  目前,为表彰王运启拾金不昧的行为,东方新世界物业管理处已升职他为值班组长,并为他申报一等功。物业管理处的同事们自发为王运启捐款14000多元,并发动业主为他患重病的儿子募捐。一位在广州投资的美国商人从报纸上知悉王运启的事迹后,也送来捐款5000元。  王运启说:“我没想到过有啥回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治好儿子的病,然后回到家乡,过平静的日子。”http://news.sohu.com/20070411/n249357632.shtml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