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283876886 QQ283876886
关注数: 23 粉丝数: 41 发帖数: 730 关注贴吧数: 3
使用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桂枝汤是中医治疗风寒表证的主要用方,病以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为特点。全方由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对体温、汗腺分泌、免疫、胃肠蠕动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抗炎,抗病毒,镇痛镇静,止咳祛痰,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强对环境不利因素的应激能力等作用。 使用桂枝汤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心须遵守方中药物之间剂量的调配,但在具体运用时,可因病情轻重不同,要本方量比的基础上同增加或同减少,也可根据病情表现而适当地增减药味,贵在适中,不能随意增减或改变量比。改变药量比,就会改变药物的主治功效。 2、煎煮药物当以微火(即文火),切不可大火(即武火),若用大火则易致有效成分挥发散失。 3、服药时,当以温服之,切忌凉服。凉服则无功。 4、服药后最好再啜热稀粥一类汤食,以助药力发汗滋汗源。 5、服药后,当卧床休息,切忌药后即加入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之中。 6、服药后,当遍身微微汗出,欲有大汗之兆,稍揭衣被,切莫再次复感外邪。汗大出则伤正,病必不除。 7、若服药后,汗出病愈,不可再服,再服则伤正气。 8、根据病情轻重,而决定具体服药时间,也可加大药量,以达邪祛病差。 9、注意饮食调配,切莫服用有妨药物发挥疗效的食物,最好的服用有助解除表邪的食、菜等。 禁忌: 1、风热表证即太阳温病证、误用桂枝汤治疗太阳温病证,则以热助热,热势更盛,即会产生变证。 2、太阳伤寒证即风寒表实证,误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伤寒证,则风寒之邪更郁遏营卫之气,邪气郁滞肌表,势必引起变证。但桂枝汤可治疗太阳伤寒证兼有正气不足者,此用桂枝汤是于顾护营卫之际以解除在表之邪,若没有正不足一面则不当用桂枝汤,用之有弊无益。 3、湿热表证者。 4、暑热表证者。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在春夏季节乙脑流行,在西医治疗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国家请出我国名医郭克明老中医,郭老对当地疫情进行了观察后,辨证施治,给出了“白虎汤”药方,很快平息了乙脑疫情,此方即刻被当时各大医院、高校和医学研究机构视为至宝,说来也巧,第二年长夏季节在北京地区也发生了乙脑大流行,于是国家医学研究机构满怀信心地推出“白虎汤”控制疫情,结果毫无作用,便带着问题请教由卫生部派来的蒲辅周教授,结果蒲老仅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了苍术、蒮香等,再一次使疫情平息下来。事后许多专家及西学中者迷惑不解,笑问老师:“两条白虎不同,其效为何一样呢?”师曰:“去年石家庄地区乙脑流行,地处内陆又正值春夏季炎热干旱,故以白虎汤清热解毒而奏效。今年北京地区乙脑流行,则情况不同,因今年立秋之后时值长夏,阴雨连绵,天气湿热,故以白虎加术汤清热燥湿解毒而奏效。”此例体现中医学天地人合一,治病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也反映一个“活应万变”的道理。 临床上,正因为中医西学世界观不同,同一疾病的切入点也不同,治疗结果也大相径庭,许多看似疑难垂死的病人起死回生,许多不可思议的疗效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仅仅局限在西医学的角度理解中医药的疗效,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例如,藿香正气水治疗夏秋季节的肠胃腹泻疗效很好,这已被社会所共识,但从细菌学角度研究分析,其药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又如,上述所讲的上世纪50年代乙脑大流行,中药白虎汤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经西医病毒学研究,药中也基本无明显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其中之奥妙也就是上述之道理。
中医是个好东西 中医与西医有不同的世界观,西医治病多以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等病因学入手,治疗的目的是以杀死致病菌而求得病愈。中医治病,所用药物大多不能直接杀死病菌,只能改善体内环境,让致病菌无法生存而自行消亡。长沙汉代古墓马王堆出土的中药配方,现在仍然有效,但如果用现代西医的观点去研究这些配方,很难有说服力。临床上,正因为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不一样,对同一疾病治疗的切入点也不一样,治疗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长期从事中医事业的老专家和曾经得过难治之症的患者都清楚,中医中药是如何让垂死病人起死回生的,许多不可思议的疗效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有些朋友总是用西医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医药的疗效,当然就无法科学解答。夏秋季节很快就要到了,大家都知道蒮香正气水是治疗这个季节肠胃腹泻疗效很好的药物,但从细菌学角度研究分析,其药中基本没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都记得,20世纪50年代乙脑大流行,中药白虎汤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现代的西医学病毒研究,药中也无明显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因此,我说中医实在太奇妙了。我在这里简单地说这些,没有丝毫否定西医的意思,而是说中医是西医无法取代的。如果我的观点不对,敬请大方之家不吝教正。
我治疗少年干咳的体会 湖南永州某中学学生周某某,现年16岁,2月前因夜晚干咳无痰,在永州某医院就诊,医院给予抗生素注射1星期无效,再去另一家医院打针吃药治疗10多天,还是无效,后来发展到白天也干咳,越来越严重。其母亲周女士,是我村苏女士之女,因去年冬天我的药治好了苏女士多年没治愈的腰腿痛,周女士便慕名来找我,要我给他儿子治疗干咳。对于大医院治疗不好的患者,我本不想接待,怕万一治不好招来麻烦,但考虑到苏女士与我是同村人,只好勉强答应试试。她儿子因在学校读书,我便叫周女士在儿子晚上回家时看看她儿子的舌苔,她告诉我舌苔薄白,饮食正常,大小便亦可,除小时候得过肾炎早已治愈外,没有其他疾病。因此我用手机短信给她发去一方:清半夏、陈皮、茯苓、当归、甘草,5剂。嘱水煎服,1日1剂,日服2次。3天后,我给周女士发手机短信,问她儿子干咳怎样了,她说已好了很多,但还有一点咳,她半夜去儿子床边听了,比以前好多了。但她儿子在学校读书,早出晚归,所以没有按要求服药,1天只在晚上回家时服了1次。我要求她每天尽量要儿子服2次,服完这5剂后再服5剂,每天送2次药去学校给儿子服。当服完第8剂时,她发来手机短信说,儿子的干咳已完全好了。思考上方,我认为主要功劳应该在于清半夏。至于药理作用怎样,只好让各位行家日后研究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