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黎
宗黎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7
发帖数: 5,058
关注贴吧数: 5
【温情一刻】经典亲吻瞬间 几年前盖的楼照片都没了,决定重发。按照老习惯一楼留给度娘~~~
〖V〗诗芬广告:终于看到了小时候看过的那个版本 终于看到了小时候看过的那个红裙版本,期待能找到绿衣服版本。
〖V〗霓虹国动漫里也会提到慧敏,呵呵(图) 转自朋友的朋友圈
〖V〗小学时写的关于阿V的日记(图片) 小学时写的关于阿V的日记,见证历史,无比怀念
【温情一刻】经典亲吻瞬间 记住这些美好的时刻~~~~~
【发现】33版《小妇人》的男演员 昨天无意中发现1933版《小妇人》里的劳里,曾演过1931版《魂断蓝桥》(不是费雯那版)里的男主角罗伊。。。
【原创】拳拳儿女心——《寂寞芳心》(“Alice Adams”, 1935)观感 yilou
【原创】《假日》(1938) 对乔治·库克的喜剧我的感觉泛泛的...
【原创】昙花一现的人:《牵牛花》(Morning Glory, 1933) 我目前看过的最早的凯特电影:)
【原创】夏日时光(《艳阳天》1955) 贴这篇之前我一直很犹豫,因为其中我个人的爱憎太强烈了,观点也太浅薄。但最后还是决定贴上来;不管怎样,这样一部好片是值得大家多方交流的:)
【原创】感动与骄傲并存的观摩——凯特的《龙种》(1944) 这是一部看了令中国人激动的电影,写完后第一时间贴上来与大家分享:)
【原创】《非洲皇后号》花絮 当时对DVD里附带的花絮的观感,一并贴上来:)
【原创】《克拉拉与舒曼<梦幻曲>》 这几天大多在外面,上网时间不多,影评拖延了下来,很不好意思:) 这部电影貌似不太出名,凯特的表演主要也是在钢琴弹奏方面。
【原创】《费城故事》——我第一次接触到年轻的Kate 这是我好几年前写的观感,思想和笔触都很幼稚,还望大家宽容啊:)
【转贴】上个世纪经典爱情片的共同点 上个世纪经典爱情片的共同点 2008-12-21 18:34:45 来自: 翁 其实开头就可以预知到结局。 矫情一点说,他们都是最最纯澈的言情故事。 比如说《魂断蓝桥》, 比如说《巴黎圣母院》, 还比如《茶花女》等等等等。 我一直都认为上个世纪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绝代佳人, 而由此他们所表演的爱情故事也是最最单纯和感怀的, 我是说最开始的刹那感觉,所以灰姑娘的故事经久不衰。 那时的编剧也好,还是那时的作家也好, 其实都是单纯而富有理想的。 只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看来觉得是“俗套”呢, 因为我们被玷污了。
寻《魔刀侠情》雪儿弥留时的配乐 如题,这段配乐在TVB的现代剧里用得比较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dxppiF3swic%2F&urlrefer=c6cefb3e53a2749397f76acca6bcff32 请知道出处的朋友告知,谢谢!
【芬跹魅影】〖贴图〗我做的09年年历卡(天作之盒) 看了acfc的年历卡样张,我也手痒做了一张。 我是个PS初学者,还望亲们宽容和指正:)
【原创】全然无声的《洪流》——嘉宝的美国处女作 望摆渡大爷不要审核得太久:)
【芬跹魅影】〖原创〗多年前写的《魔刀侠情》旧文 多年前写的《魔刀侠情》旧文,向喜欢Ada早期作品的朋友致意! 那时我还不是Ada的影迷,而且看的还是RM刻录碟:)
【芬跹魅影】〖转贴〗Happy birthday, Ada 这篇旧文章不知吧里有没有贴过,虽然是转贴的,但句句都是我的心声,好像为我代笔一样:)
【芬跹魅影】〖原创〗《创世纪》的新感动,久违的TVB情怀 为Ada正正经经地写文章并不多,这篇比较长,需要点耐心来读。也挺担心摆渡大爷审核的问题。 文中大多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的朋友不要砸我啊!:)
【原创】沿用原名的观感:没有欢乐的大街 这部电影我个人很喜欢,也是很有感动推荐给宝迷的; 明天我们开始放假了,可能有一段时间不上线;在此先给吧内的朋友们拜个早年吧:) 谢谢你们一年的陪伴:)谢谢吧主的辛勤耕耘!
点击“修改答复”没反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82396863.html%3Ffr%3Dcpush&urlrefer=5fe8beb02b6218ec25a65dfa37a351b0
【原创】嘉宝的成名之作——史诗般的《哥斯达·柏林传奇》 前一阵写的文章,记得还没有贴过:) 听取魔灯的劝告重发一遍,谢谢魔灯的提醒:P
【节日】祝吧里的朋友们圣诞快乐! 祝大家圣诞快乐,共沐主恩!:)
【贴图】我的PS处女作——鸳梦重温 一楼留下
【原创】从“八福”到“六福”——褒曼的《六福客栈》 一楼留给百度
昨天看了《牵牛花》。。。 看了凯特第一次获奥斯卡奖的《牵牛花》,原来是个伤感的故事,主题是演艺明星优胜劣汰,以及得失。她早年在雷电华拍的几部戏,风格和后来那些喜剧都很不一样。忽然发现凯特也是戏路被限制住的女演员;其实我更喜欢她演正剧。
昨天看了《牵牛花》。。。 看了凯特第一次获奥斯卡奖的《牵牛花》,原来是个伤感的故事,主题是演艺明星优胜劣汰,以及得失。她早年在雷电华拍的几部戏,风格和后来那些喜剧都很不一样。忽然发现凯特也是戏路被限制住的女演员;其实我更喜欢她演正剧。
【原创】1949版《小妇人》观后感及与1933版比较 一楼留给百度
【原创】1933版《小妇人》观后感 这版有幸成为我看的第一个《小妇人》电影版,由于还没和别版有比较,所以当时的喜欢程度没有后来这么深,赞美不足。凯特的确是目前我看过的演乔的最佳人选。
【纪念】庆祝费雯95周年诞辰 今天费雯过生日,又看了一遍《魂断蓝桥》来纪念;玛拉深色的头发太美了。。
发现《最后的女神》中错误百出 本来不想说反面内容的,但随着对电影观摩的深入,还是不吐不快。书中很多嘉宝电影的内容简介都有很大问题,很多错误,尤其是比较早的作品。作者显然对很多东西只是道听途说。无论文艺还是科学,中文的资料相对较为乱七八糟。这本书也许是国内影迷了解嘉宝的很重要的传记,写成这样不太应该啊:(
【原创】横亘72年——两版《面纱》对比 想来想去,还是贴到吧里来了,一点自己的心得,就作为把《华丽的面纱》介绍给嘉宝迷的用处吧:)
在这里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 很多褒曼的影迷:)对我来说,自从认识了K.赫本,A.赫本立刻黯然失色
【跑题原创】由《魂断蓝桥》衍生出来的…… 得到魔灯吧主的鼓励,终于鼓起勇气分享自己的拙笔。前一阵放自己大假正是为了这一大篇文,是很个人很自我的东西,希望大家多多包容:)
【转】风呼呼的吹,海哗哗的流 -- A Horrifying Romance 2006-10-01 16:40:23 来自: Jia (Las Vegas) Portrait of Jennie / 倩影泪痕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又看了“珍妮的画像”。这部电影最早听说是在三毛的书里。当年她还是迷惑少年的时候,这部片子就像一个梦魇,里面那首歌不断地纠缠着她的神经,摆脱不掉: Where I come from nobody knows where I am going everything goes. The wind blows, the sea flows, nobody knows. And where I am going, nobody knows. 还记得当时的翻译是: 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 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风呼呼的吹,海哗哗的流, 我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说实话这个歌词读来确实相当诡谲。当时我思来想去,把它解读为生和死: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要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而它之所以令三毛梦魇,便是生死的奥秘在一部文艺电影中突然峥嵘来袭,击中了一根极度灵敏的神经的后果。 后来我看过一版彩色的“珍妮的画像”,当时以为三毛看的就是它了。但不记得有没有那首歌。今天看1948年由William Dieterle导演,Jennifer Jones 和 Joseph Cotten主演的版本,才惊觉三毛看的应该是这个。影片开始的时候,完全象一部浪漫爱情片,直到冷不丁 Jennifer Jones 唱起那首歌。歌声太奇怪了,好像幽灵穿越时空。 老头不认为这是一部恐怖片。当然了,它跟现在的恐怖片相比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可是我还是觉得它很恐怖,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午夜凶铃”这样的片子。我不会象三毛一样无知觉的眼泪双流,但我明白她为什么会那样。 说起“午夜凶铃”来。前阵子为了写一个作业把美国版的“午夜凶铃”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真是一部好电影。视觉上,情节上,都结构得天衣无缝,一件件set-up都在合适的时间一一pay off,精致得如同一部悬疑侦破小说。今天看了“珍妮的画像”,发现美版凶铃有不少东西承继于此,比如那个海中的灯塔,比如这里珍妮说:I didn't learn it, I just know;而凶铃里的女孩说:I didn't make them. They just...are.(写到这里我的鸡皮疙瘩又掉了一地。)
【原创】《玛塔.哈里》(1931)观后感[2006-7-17] 懒散了多日,难得勤奋一记:)的意外发现写这篇的日期到今天恰好整整2年,欣喜:)据说嘉宝自己是很钟爱这个角色的。
我是从中间看的,有一个问题 洁西的亲生母亲为什么这么折磨自己的女儿?
【原创】《肉体与魔鬼》(1927)观后感[2006-3-20] 这部嘉宝和吉尔伯特的首次合作名气比较大,但我着实觉得实在一般。
【转】嘉宝——一个被好莱坞糟蹋了的伟大演员 在“viavia吧”看到这篇写GG的文章,很喜欢,转帖过来
【原创】《神秘夫人》(1927)观后感[2006-7-11] 这部电影似乎是嘉宝默片时代的一个代表作,但当时也被列入“米高梅无聊制作”行列,我自己比较喜欢,可说是《玛塔.哈里》的一曲前奏:)可惜当时写的只有寥寥几笔。
【原创】小评嘉宝纪念合集[2006-2-24] 这套合集是华纳公司05年9月出版的,不久国内就有了D版,由出文艺片闻名的“中盛”D出,字幕有些欠缺,很多花絮被砍,不过仍然是很大的惊喜啊!
【视频】电影上传交流板 专门造这个楼,方便大家求片,和上传通知:)
【原创】《妖妇》(1926)观后感[2006-3-20] 防抽,1楼留下
【原创】《神圣的女人》(1928)片段观后感[2006-3-24] 快要下班了,就利用余下的时间写这个短篇吧:)
【原创】《安娜.克里斯蒂》(1930)观后感[2006-7-19] 如果不告诉我,我想我是不会猜到这会是嘉宝的第一部有声片的。 故事讲述的是海员之女安娜(嘉宝饰)的一段经历。安娜自5岁起就没有与父亲见过面,按照父亲的说法,这都是那深不可测的“老魔海”的诡计。每年他都很想回瑞典的农场看望女儿,但海员每次在与“老魔海”搏斗之后,那些醉生梦死的登陆生活,又使他怠惰下来,直到15年后,20岁的安娜因病来到父亲身边休养,父女俩才再次见了面。 安娜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嘉宝在银幕上的第一次开口)是以一声叹息开始的。她在家乡境况极差,先是母亲去世,然后是堂亲欺凌,强迫她做苦工,对她“比对一个雇来的女孩还要坏”;后来一堂兄甚至凌辱了她,她愤而杀死了他及其家人,之后不得不逃往美国谋生。其间她做过护士等工作,更有一些令人侧目的工种。当她父亲写信告诉她,自己谋到了一份稳定的陆上工作时,她便投奔父亲,借此休养一下。 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安娜与父亲的父女情。最初见面时两人脸上欢喜、紧张、百感交集的表情;驳船上安娜从压抑堕落的凄苦女子,转变为在父爱浇灌下心灵日渐愈合的快乐女孩;海上起风浪时担心父亲、为父亲脱去浸湿的靴子、父亲慈爱地拍着她的肩膀叫她“安娜.里拉,安娜.里拉,我的小女孩。”;以及两人坐在船尾谈心的情景。这些都给我温暖、温馨的感觉。可怜的小安娜终于被疼爱和照顾,我看着心里也喜滋滋的。 那个爱尔兰水手有些粗野,我不太喜欢他,尤其想到他将使安娜又再过那种除了年复一年的等待、永无盼望的生活——先是等待丈夫,以后又等待儿子——,我心里就更觉惋惜。而且这个人起先以为安娜是个纯洁的女孩,得知她的过去后还嫌弃过她呢;他自己怎么不想想自己是怎样的情况(海员惯会处处留情)。不过他与安娜的初次见面倒的确很有意思,尤其是宝宝用力推倒他的情景,颇耐人寻味。 影片生动地展现了海员家庭生活的一角,有其积极的意义。尾声,安娜父亲关于“老魔海”的结语画龙点睛;安娜的家族血液中迷恋大海的因子,早已注定了她的人生了。
【统计】算算剧中共有几对 每一对都各有特点,很感人。1.许拜庭和张如柳;2.许拜庭和梁素素;3.黄兰和董老爷(也可以凑个数罢,虽然黄拒绝了)3.许崇智和阿黔(他老婆);4.许崇智和小曼;5.许崇智和樱子;6.许崇仪和樱子7.许卓和蓉儿;8.许易先和菁菁;9.许广平和鲁迅;10.许崇民和宝如;11.许子维和高颖如有漏写请多多补充!
【提问】关于许崇民 片中关于他的片段很短,他是真实存在的人吗?对了,演他情人的那个人就是《东北一家人》里的李颖,在TVB演过剧,代表作《圆月弯刀》,没想到在这里也看到她
【原创】《茶花女》(1937)观后感[2004-10-18~24] 第一次看嘉宝的作品,写得真是义愤填膺,呵呵。当时笔触还很幼稚,但决定保持原状,不作修改地贴上来,大家不要见笑啊:)
【原创】购碟趣谈(第一次购买《茶花女》DVD)[2004-9-15] 那时我还没有看过嘉宝的作品,是在机器上试放时的体会,现在读来还觉得挺有趣。
【原创】《安娜·卡列尼那》之临时随感(读书笔记)[2006-10-12] 重读这篇觉得语气很尖刻,也许和当时遇到的磨难有关,呵呵,有人身攻击的地方请原谅我啊。。。
【原创】《大饭店》(1932)观后感[2005-5-16] 这是在“合集”出版一年多前看的,那时GG的作品对于我都是太神秘了:)
【原创】《妮诺契卡》(1939)观后感[2007-1-15] 这篇以前贴过,现在想整齐一些重造一楼,还望摩登JJ不要介意啊:)
【原创】《克里斯蒂娜女王》(1931)观后感[2006-9-15] 因为平时写一些心得习惯用笔,喜欢本子那种能拿在手里的实在感,这次就先贴几篇曾经打过字的,其他稍后再打:)大多是这些年里的观后感,较早时期写得比较幼稚,大家以后多多包涵啊:)
【芬跹魅影】陈法蓉博客更新,几张雪灾慰问的ADA照片
嘉宝也有“中国缘”——《华丽的面纱》 一波三折地从电骡上拖下了这部片,才发现影片讲述的是来中国医疗援助的医生沃尔特和妻子基蒂之间的感情故事。我一向对当时与中国有关的电影颇感兴趣,前一阵下载了露易斯.雷纳的《大地》,和格里高利.派克的露脸之作——1944年《天国的钥匙》;由西方人视角描述的中国社会的人与事,文化碰撞产生出的是很特别的效果。匆匆扫过一眼看到嘉宝抱起一个中国小女孩呢,呵呵。
求台剧《今生今世》的配乐 在土豆上已找到一部分,如下:1-白玫瑰的浮生若梦 2-红玫瑰的等爱 3-红玫瑰的凋零 4-AURORA 5-Destiny 6-ANXIET 7-NU GUNDAM 8-Rondo Bell 9-SALLY 10-Neo Zion 11-Sympathy 12(未命名) 13-今夜星辰(小提琴) 14-Lonely 可是记得还有好几首其他的,如果吧主同意,我截取片段链接过来吧(初初来此不很知道吧规,还望见谅啊)
【寻片】他们的哭与笑(克拉克.盖博和卡罗尔.隆巴德的故事) 这几天在看盖博的旧电影,忽然想起在94年的《上影画报》里看到的一部描写他们夫妻故事的电影《他们的哭与笑》的介绍,当时深为感动,现在很想找这部影片:)
【询问】有谁记得法国电视剧《希望的代价》吗? 讲述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家庭,从普法战争到二战结束的一长段时期内的故事,前几年在几个卫视放过,记得很感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