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bw49 bxbw49
关注数: 229 粉丝数: 120 发帖数: 4,406 关注贴吧数: 34
1 一真法界,“真”就不是虚妄的。 2 “一”不好懂,这个“一”不是数目字,要是落在数字里面,那就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 3 这个“一”是个代名词,表法的。这个“一”,是代表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依正庄严总相,我们用“一”这个字来做代表。 4 法界原本只有一真,没有十法界。 5 你要明白一个事实,六道从哪里来的?有“我”就有六道,无“我”就无六道。 6 有“法”就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法”要是没有了,四圣法界也没有了。 7 六道没有了,四圣法界也没有了,是什么境界?不得已,勉强说个名词叫“一真法界”。 8 《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要晓得,十法界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明白这个道理,好修! 9 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怎么变的?造业不同,所变的果报就不同。 10 大经里面指示我们一个大原则,这是佛法修学最高的理论依据,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1 从“唯心所现”上来说,叫一真法界;从“唯识所变”上来看,我们叫它做十法界。 12 一法界是真实的,十法界是虚妄的。 13 真心是一心,所见外面境界就是一真法界。 14 迷了真心,真心变成心意识,外面才有所谓十法界。 15 十法界是妄心所见,一真法界是真心所见的。 16 其实外头法界哪有一与十?这是你自己心里头的变现。 17 佛法讲“唯心所现”,所现的是一真;“唯识所变”,识是妄心,妄心一起来就变化了。希望大家要深深地去体会这个意思。 18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9 法界是指十法界,指一真法界。 20 一真法界与十法界统统是唯心所造,这个“造”就是现的意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1 为什么会现种种不一样?识在当中起变化,唯识所变。 22 唯识是带了一层无明的真心,我们称为“阿赖耶识”,称“妄心”。 23 “妄心”能生,也正是六祖开悟时所说的“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何其是没想到,没想到我自性能变现出这一切万法。他一开悟,一见到这个真相,说出这么一句很感慨的话。 24 一真法界是依什么变现的?依“众生心”变现的,“众生心”现一真法界的相。 25 一真法界里头有无量无边的别相,别相是所现,总相是能现,总相就是众生心的相。 26 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十法界?有。 27 迷的时候就有十法界,这个“十”不是定数,不是七、八、九、十,这个“十”是代表无量无边。 28 迷了的时候是无量无边的法界,悟了的时候是一法界,叫一真法界。 29 要是觉悟,真正到一心不乱,你看这个法界是一真法界。不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真是头头是道、法法皆如,这个境界就是诸佛与那些大菩萨现量所证得的诸法实相。 30 在大菩萨、佛的眼光里面,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31 佛是什么样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样子,也有菩萨的样子,也有天人的样子,也有饿鬼、地狱的样子,样子好多好多,都是佛。 32 佛眼睛里面看都是佛,决不是成了佛之后,看一切众生统统都变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这个道理! 33 佛证到无漏,看到这一切相分,一切相分是性变现的,性无漏,相也无漏。 34 一般宗教赞叹他们的神、上帝是全知全能,其实神明跟上帝未必是全知全能。 35 自性般若的作用才真是全知全能,所以全知全能是自己。 36 佛法是教你恢复自己的本能,恢复自己本有的神通。 37 智慧德能是我们本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外来的。佛法的修学,从戒定慧下手,依教奉行,一定可以证得。 38 阿弥陀佛度众生的目标是教你成佛,是教你入一真法界。 39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真心本体,就是心真如,就是一真法界,可惜没人晓得! 40 如果你要是真正明白,这句阿弥陀佛就念得自在,就念得得力,念得有受用。 41 只要你证得理一心,就能入《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 42 一真法界,就是净土里面所讲的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 43 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也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44 理一心不乱从哪里证?一切法、一切境缘无不是。 45 觉悟整个宇宙人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真心的幻相,就是理一心不乱现前。 46 理一心不乱现前,就能超越两种生死,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47 能超越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这才叫得大自在。 48 学佛的目标就是一真法界,诸位千万要记住!
宙大自然“因果报”真相揭秘 揭穿所谓人间宗教的“死神”所说的“因果报”的假面俱,还其“因果报”自然法则的真相!首先必须明白,按人间最大二个“死神”宗教笼统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所谓“因果法”,其实就是迷惑人间的一种邪法。“因果报应”虽是宇宙人生和大自然不可违逆的必然规律,但这一规律并非是如此简单而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更不是所谓去信奉供养哪个“死神”便能得功德无量的福报,也不是所谓“舍了自己的一切”就能得无量善报,无止境的忍辱、忍杀、忍吞没这一切都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愚昧做法,只会纵容邪恶当道,又何能得善之报?善恶因果之报关键处决于“善”和“恶”二种行为是否顺应于自然,自然界本来就具有“正邪”和“善恶”二面之分,如果“正善”力量能克制于“邪恶”,那么就会得“顺转正报”,反之如果“正不能压邪、善不能制恶”,则会出现“逆转邪报”,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人类和地球大自然毁灭的恶果!因而,到了因邪恶膨胀毁灭性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善”和“恶”二面都会同样遭难,虽然暴发的祸根在于“邪恶”膨胀泛滥所致,但“正善”力量不能“扶正压邪、制恶扬善”同样也有责任。所以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生命,“本性之心”就具有“正善、邪恶”二面,只有顺应自然地把自己的“正”和“善”用在于克制自已的“邪”和“恶”,并用在克制他人的“邪”和“恶”,只有这样才能使邪恶没有了市场,如此人间才会真正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大自然“因果报”规律的发展体现则是:“有果必有因,有因必现果,因是果之根,果为因之生。”而对于“因果报”的具体体现规律则有二种:一种是“顺因果报”,另一种是“逆因果报”。所谓“顺因果报”即是顺应宇宙万物生命既有的自然发展规律而所作的“因”即为“顺因”,“顺因”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即为“顺报之果”。譬如,世界需要平衡发展,发达国家去扶持落后国家或富裕人群去救济贫困人群,这就是所作的“顺因”,“顺因”才是真实的“善因”而必会有真实的善因顺报。所谓“逆因果报”则是违逆自然规律所作的“因”而发生的逆因逆报。譬如,无故残杀生命、掠夺资财、以强欺弱、以大欺小、以富欺贫等等都为违逆自然的行为,都属“恶因”或“逆因”,故而就有逆因恶果之报。又譬如,老虎本性要伤人吃人,你如果用自己肉身去喂救饿虎,老虎被救后则会伤害更多人,这种施舍就是愚痴的并严重违逆自然的“逆因”,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况且任何生命也都有自己过去和现在所作的“因”和“果”,如果谁违反这一自然规律而去“助纣为虐”,谁就是罪人而必遭罪报!又譬如,你用钱去施舍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不但根本没有他们所谓的什么“功德”,却同样有违逆自然规律之罪,同样也必遭大自然因果规律的逆报惩罚!又譬如,有路人遇到恶徒持刀抢劫杀人,你奋不顾身夺刀杀伤恶徒救了路人,尽管你的行为也是属于伤害他人的恶行,但实质上你却是以恶制恶助了善,非但救了一人,却也救了无数人再免遭歹徒伤害,这种抑恶扬善的“恶行之举”必得善报之福。故而,对这二报归纳起来为:“善助善得善报,善助恶得恶报;恶助恶得恶报,恶助善得善报。” 上述所说的这一必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就大的方面而言,所有星体都是依互相之间的能量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宇宙天体轨道中有规律性地旋转,宇宙犹如一间大屋<大居室>,所有有执着心、有形相的万物都楼息在了那间大屋里,一切的运行规律都是依于各自的内因和外因结合在流转进行。自己内在的心念和行为造作之“因”为“内因”,犹如播种生长的“种子”,而外在的环境条件却为“外因”,又犹如种子播种的土壤、气候等外在条件,“内因”和“外因”二因结合才会生发成根茎枝叶及花和果。但是二者缺一而不可,因而即使是有“因种子”存在,如果“外因”不成熟也不会即时成为“果”。一旦“二因”都成熟了,才会有受孽报撞击发生即时毁灭的,也有互相触合合并或微小被强大所并吞的,也有互碰互撞共同毁灭的,也有母体孕育子孙依母体而行的,也有分开母体而独立生存发展的,如此等等,千姿百态,纷繁复杂,不一而论。不仅宇宙天体星体如此,万物生命亦如此,都是依于因果发展时刻变化显现“生、存、灭”。但是维持基本平衡稳定这是个正道天理,不到大劫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大到宇宙天体还是小到地球人类都不会发生特大裂变或彻底毁灭的“灭顶之灾”,都只会随因果发生某种灾难报应而已。
关于佛法的一些疑问???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说人是像佛法讲的从光音天上掉下来的,那么光音天的人又从哪里来的?是先有光音天还是先有光音天的天人? 并且,如果是从天人而来,那么人类一开始的智商就应该很高,很文明很有文化,为什么人类原始社会是那样的? 还有很早发掘出的北京人,原谋元人,山顶洞人的头骨又作何解释? 佛这种生命到底存不存在呢?从他的自身能量来看,非阴非阳,脱离阴阳,有这种可能,但从佛教说的什么正遍知,无所不知是不是真的呢?那他知“道”吗?知道中国的道学吗?他会认为道家讲的阴阳学说是正法吗?是客观真理吗? 佛法,佛法,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佛讲的法才是佛法,才是正法,后来想,未必,佛在人间讲佛法,真的把所有佛法都讲完了吗?还是只讲了很小一部分?那没有讲出来的佛法又怎么让人知道呢?其他人讲出的如果是客观真理,经的起实践的检验,算不算正法呢?算不算佛法呢?是否应该从更广的角度来定义佛法,凡是能度人的法都是佛法,不管是不是佛说的,所以我现在对道家也不排斥,我觉得佛道的融合是大的趋势,把正确的真理总结归纳到一起,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更好的指导。而不要存在狭隘的宗教门派之分,站在客观真理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那么佛是正是邪呢?这是我想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是正,那与世间的浩然正气相同吗?明显可以感觉到,并非这样,那是邪吗?但从表面又和其它的歪门邪道相区分开。佛即非阴非阳,那么也就非正非邪,也许正邪这样的观念在佛眼里是一种分别心,而且佛教里有那么多的护法神来保护,如果佛是正的,所谓邪不胜正,佛有大神通力,那还需要那么多其他神的保护吗? 那么维护世间的浩然正气,压制邪恶又要靠谁呢? 佛的能量,或者说加持力,从我的体会来看,确实截断了一个人与父母之间的太极阴阳联系,还有与天地间的阴阳互根互生的关系,使人得不到父母的生助,也得不到天地的生助。在世间变成真正的孤立或独立,直到一定程度,也脱离阴阳变化,变成和佛一样的生命性质,生到这一类生命所在的空间。 这是个好事还是坏事呢?从长远看,没有生灭变化,或轮回生死流转,得到了永生,很像个好事。但从现世来看,会使人在世间无法生存,甚至一事无成。因为生命的活动力全凭阳气的强弱,所谓气不足万事难成。想在世间有所成就,得到功名利禄,这与出世的佛法是相违背的。所以年轻人接触佛法,更应该慎重。 佛是不是个孝子呢?当然这里是指释迦而言,我以前听说一个孩子如果是孝子,那么他在出生的时候不会让母亲受太大的苦,也就是顺产,如果是个忤逆,在出生时会让母亲受很大的苦,也就是难产,对现代来讲,可能要剖腹产,让母亲受巨大的苦楚。但释迦刚一出生,母亲就去逝了。是否可以用上面的说法来判断? 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是中国孝道的体现。而修佛修苦行对身体有很大伤害。出家人剔除须发,离开父母妻儿,从中国传统孝道来讲,是大不孝。并且现在的僧人把姓都改了,改姓“释”,不知这是何意?释迦对于后人即使信佛人来讲,也只不过算作师而已,又不是父,有必要把自己的姓都改了吗?这样对的起祖宗先人吗?等于是断绝了与生养自己的父辈先人的关系。不合天道。古语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人的一切行为应该顺应自然的大道运行,才能得到生助。但佛法又教人向善,这一点确是合于天道,但无原则的善,不分正邪的善,在人的境界却会带来灾难,也就是说佛法有逆有顺。 佛教对自己的大概定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把止恶放在首位,可见止恶的重要性。那么这个止恶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是只止自己的恶,还是要去止这个世界的恶?面对世间的各种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很明显,止自己的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要止别人的恶,就不那么容易了。这说明佛法只是一种劝导,并不带有强制性。在善这方面,扶贫济困,帮助弱小是善,罚除奸恶,杀富济贫也应该是善,善应该包括两方面,止恶,行善。止恶也是行善。但佛法对于强大并无法通过说教而改正的邪恶势力来说,是无力的。 俗话说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佛菩萨对魔的仁慈,从反面来说算不算对众生的残忍。当然,众生受苦,有自己业力的原因,但没有外界无故欺凌的原因吗?
《心经》与《金刚经》的教训 《心经》与《金刚经》的教训: 在大乘佛经中,推翻原始佛教最彻底、最露骨的要算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了(简称《心经》。几乎所有中国佛教徒非常喜欢诵念这本经,原因可见经文。龚按)。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心经》劝人只要自己心中觉得根本没有甚么无明、甚么生老病死……这些东西根本都不存在,那你就不必再怕甚么了,无有恐怖。有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据说禅宗六祖慧能是因听了此经而开悟的),也和《心经》一样,走同一条「无」的路线。经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亦即你的心不要天天被牵挂在这些东西上面,它们根本是不存在,是无。龚按。)同经结论说:「何以故,一切有为法(指能见之物「Rupa,色」的别称。龚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亦即一切能见之物归根结柢都属无。龚按。)受了《心经》和《金刚经》等思想的影响,中国若干佛教徒更大胆也干脆否认有所谓「业力」,因此也是劝人不必再怕甚么业报不业报,一切统统放心好了,「诸佛合十曰:『阿难!阿难!无色无色,更无受想行识,则诸业不起,一切众生当无劫孽』。」(《圣贤杂志》第一九三期,一九八五年一月,台中圣贤堂)据该杂志说,以上的「诸佛合十曰」是所谓观音菩萨藉扶乩降坛而讲「色空之论」的。所谓观音降坛和诸佛合十都不过是骗人的幌子,但中国佛教徒和受了佛教影响的中国人,都想从「业」和轮回等的恐怖教义中逃脱,而渴求变成所谓「我本自性(心)清净」的念头倒是真的。据说鸵鸟在紧急关头时,把自己的头埋入沙中,自己已看不到甚么,便安心快乐得以为一切都无问题了。大乘行者所追求的「无」和「无有恐怖」倒有点像鸵鸟式的自我安慰。 佛教到底是「有」?是「空」?模棱两可 大乘佛教可说走了另一条路线,完全否认推翻了释迦所讲的原始佛教教义。难怪受了这种新思想的中国禅宗僧人竟也敢大骂起佛祖释迦牟尼来了。据说,释迦曾讲过:「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中国禅僧云门和尚却听了大怒道:「若我当时在座,当一棒子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他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禅宗及其它以修「心」开「悟」的僧侣及信徒,十分喜听云门的骂佛狂言。其实,我们对于云门的骂佛狂言,不必大惊小怪,这只是个思想上的问题而已。大乘既然已走了自己的新路线,当然不想再受释迦旧教训的束缚。但小乘佛教的泰国僧人绝对不承认大乘的「新思想」。小乘僧人仍都在苦苦修心,追随着导师释迦牟尼的脚踪。我曾在泰国佛寺与泰僧讨论过大小乘教理,他们把大乘佛教和尚恨透了,尤其对那些娶妻食肉的日本和尚,更是看得一文不值。大小乘佛僧直到现在,仍是水火不兼容,没有往来,形同仇敌。 由于佛教对「有或空」一直说不清楚,台湾佛教徒余绍坡先生不得不大声呼吁道:「……现今尖端科技发展迅速,佛法亦应以革新精神,将经论义理依『精简、明确、具体、应用』四点原则,使人容易了然佛法核心义理,不但不沿用『空』字,以杜绝『后遗症』,也要普遍提高对义理认识的水准。弘法领导阶层,以为然否……。」由全文可知,只要不用「空」字,就不曾连带陪衬一个「有」字,也不曾发生「空无」、「断灭」的误解(见氏撰「佛法义理中不应沿用『空』字」,《海潮音月刊》,一九八五年四月)。照笔者看,除非中国佛教来个教义「大**」(这种情形很难发生),否则,「空与有」的问题还一直要纠缠下去,永远解决不了。这是因为佛教教义内容自己出了毛病,有了问题,即使教主释迦牟尼从骨灰瓶中「复活」过来,也无法解决得了。他一定会对所谓大乘佛教大吃一惊,会叹息问道:「你也是佛教徒吗?」
易经与因果的关系 易经与因果的关系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定数,永远都是一个平衡的现象。如果失去平衡,就会导致毁灭。调节这些平衡的是看不见的物质,包括人的思维能量。我们看卦的时候只要找出卦象的平衡,根据平衡度就可以断定事物的盈缺。比如:一个人看财运,卦中财很旺但其他的没有办法与之平衡,只能断财运不好。 天不藏奸,只要违背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就会得到惩罚。每个卦象都会明确体现出运行规律,只要按照这个规律运行就会得到上苍的眷顾。天的运行规律没有善恶之分,只要不逆之而行就能达到目的。善恶是人道理论范畴,人的思维能量可以组成一个能量空间,比如:佛家理论的思维能量空间,道家的思维能量空间,儒家的思维能量空间。这些空间是靠人的思想物质构成的,它不能左右天道,只能改变人类自身的一些行为。佛家理论以善度化众生,道家理论以善修身,儒家理论能够修正人的行为。天道决定成败祸福,人道决定善恶是非。一个人的寿命在于个人的修为,一个人的成败祸福在于天道的安排。有大成必有大败,有大福必有大祸,这就是天道的平衡现象。如果我们掌握了天道的运行规律,只要不逆天而行,削强补弱就会避开上苍的安排。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人必有余咎。今天的因必是明日的果,每个人的行为如果逆天道而行必导致失败,逆人道而行必遭恶果,语言的能量可以阻止天道的正常运行。世间的善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辨清楚的,智者行善必获大德,愚者行善必恶其身。佛家行善以善感恶,道家行善以善制恶,儒家行善以善正恶。凡行善恶之心,必得善恶之果,常人无善恶之心,也无善恶之果。 易经本身不是为人预测,而是告诉人如何去做人。也是天道人道的一种体现,当人们都去按照这种理论去做,人类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信奉易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真正按照易经理论去做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道通天必出大智之人,易理通玄必能辅佐大道。多数人相信易经是为了满足贪念,世间习易之人多为敛财之辈,很难发挥出易经真正的内涵。 我习易多年,也有敛财之嫌,但多数时间是为他人传授易经理论,为他人化解灾难,指导他人如何不去逆天道而行。合理的付出,得到一点合理的回报,我感觉还是有必要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