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无畏惧 善无畏惧
关注数: 271 粉丝数: 150 发帖数: 5,127 关注贴吧数: 160
#读书有感 #博弈论 原文整理:#待宰的群猴 故事中描述: 在一个超级巨大的笼子里关了一大群"灵猴,凶恶的【餐饮主人】每天打开笼子抓一只猴子杀掉。 每天主人来时,猴子们都非常紧张,不敢有任何举动,生怕引起主人注意而被选中。当主人的目光落在某一只猴子身上时,其余猴子会希望主人尽快作出决定;一旦主人选中目标,未被选中的猴子会感到庆幸,而被选中的猴子稍作反抗,却被群猴推出铁笼,幸灾乐祸地观看它被杀。 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最终所有猴子都被宰杀殆尽。 =博弈论的核心分析= 愚蠢思维造就集体行动的困境: 如果猴子们群起反抗,可能全部逃脱。但每只猴子都无法确定其他猴子是否会一起反抗,担心自己的反抗会招致恶主人的优先针对,因此选择沉默。 这反映了“集体行动悲剧”个体理性(自保)导致集体非理性(全灭)。 =道德与理性的冲突= 道德被视为解决集体困境的潜在方案。理性的人会计算得失,但若缺乏道德强化(如互助、信任),个体最优策略(不反抗)将导致整体恶化。类似现象可见于社会中的“沉默困境”,如公共场合对犯罪行为的漠视。 =现实社会的映射= 窃贼与乘客的博弈:在公交车上,窃贼通过暴力威胁使乘客选择“不反抗”,而乘客因担心单独行动的风险而沉默,形成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 =不同版本中的细节差异= 主人与屠夫的设定:部分版本将“笼子主人”描述为屠夫,强调描述反抗者心理恐惧会遭到更残忍的对待(如反抗的猴子被活活打死或取消可怜的饮食待遇被饿死),加剧了猴群的恐惧。 道德批判:有的版本将猴群比作社会中的“韭菜”或“老实人”,批判个体在强权下的懦弱与短视,呼吁面对不平等压迫发起抗争的必要性。 =原文引用示例= “如果这群猴子群起而攻之,可能全部逃掉。但每只猴子都是愚蠢自私并且自作聪明,它怕自己的反抗会引起主人的注意而被选中杀掉。” 《待宰的群猴》是一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深刻揭示了集体行动的愚蠢困境和个体理性愚蠢选择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这一案例常被用来分析社会中的沉默困境、道德风险以及群体协作的失败,例如:古时平民百姓遭受到封建恶势力的残酷压迫、面对统治阶级的疯狂迫害却以麻木不仁的弱智态度对待等等。 故事中所有猴子都紧张不已,不敢有任何反抗举动,生怕引起注意而被选中。当主人选中一只猴子时,其余猴子反而庆幸自己未被选中,甚至对被选中的猴子幸灾乐祸。最终,所有猴子都被逐一宰杀,如果它们一开始就联合反抗,或许能逃脱厄运。 =政治压迫与反抗= 历史上的极权统治往往依赖分化策略,使受害者互相推脱,无法形成合力。 =可能的解决方案= 强化道德与集体思维认同:强化群体道德感,使个体成员意识到合作抵御迫害的长期利益大于短期风险。 信息透明与信任建立:如果猴子能确信其他同伴会一同反抗,集体逃脱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 结论 《待宰的群猴》不仅是一个博弈论模型,更是对人类社会协作困境的深刻隐喻。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系统性压迫时,个体的沉默与自保最终可能导致集体毁灭,而唯有建立信任、强化道德约束或引入有效共鸣,才能打破这一悲局循环。
马车栓介绍由 永年方圆马车栓13171771670 提供 半圆头方颈螺栓【马车栓】也被称为圆头马车螺栓。特点是它的圆形的头部和在它头部下方的方颈。 多用于铁木结构连接,如汽车本身,纺织机器,面粉机器,救生艇等。 一般来说,螺栓用来连接两个物体,通常是通过光孔,需要和螺母(nut)配合使用,单个不起连接作用。工具一般用扳手。头部多为六角头等,一般较大。 螺钉通常不需要螺母,直接与两个物体相配合(一般连接件先要钻孔,攻螺纹) ,工具一般用螺丝刀(改锥),头部多为一字槽,十字槽,内外六角也很多,一般较小。 标准件-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 螺纹规格为M6~M20、B级和C级的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标记示例:螺纹规格d=M12、公称长度l=70mm、性能等级为8.8级、不经表面氧化处理的A型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的标记; 螺栓 GB/T 794 M12×70; 螺纹规格为M6~M20的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刮板箱送机或转载机采用的半圆头方颈螺栓( 以下简称螺栓) . 引用标准 M171刮板箱送机紧固件 螺栓技术条件T .8产品分类31产品有M21两种规格. 1和M 6 32 型式, c- 4贾 ,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偏差 M1228 -8 +301 . 40 -0经6 1 . 0 6 -8 +4 0 . 0 士 : 12 -2 +4 0 . 43 -2 +4 03 . 4 8 士0 4 .5 08 . 2 2 2 M 1 6 3 5 8 1 6 8 士0 4 . 512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1 8 一 4 1 批准 9 80 一3 1 8一80 9 8 0 一 1实施 MT 7. 18 7一 88 表 2 L d L的 极 2 5 2 8 3 0 3 2 3 4 3 8 限偏 差 M 1 2 每 1 0个钢 0 0 螺栓的重量 k- g 3 .813 少 4 .019 4 .1 5 8 4 . 6 2 9 士15 . 8 . 5 2 9 85 1 .6 88 2 . 7 9 . 9 3 5 M1 6 33 标记示例: . 粗牙普通螺纹, 大径 1 m 长 3 m 机械性能按 46 6 m, 4 m, . 级的半圆头方颈螺栓 螺栓 M1 3 4 MT . 8 X - 6 177 8 6 4 . 8 - 34 标记说 明: 标准代号 性能等级产品规格 产品名称 4 技术要求 螺栓的机械性能为不低于46级.42 .螺栓的技术条件按 M 17 1 T . 的规定. 螺栓: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螺栓也是铁路配件的一种,铁路配件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连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轨撑和道岔等。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结构,轨道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按连接的受力方式分:分普通的和有铰制孔用的。普通的主要承载轴向的受力,也可以承载要求不高的横向受力。铰制孔用的螺栓要和孔的尺寸配合,用在受横向力时。 按头部形状分:有六角头的,圆头的,方形头的,沉头的等等。其中六角头是最常用的。一般沉头用在要求连接后表面光滑没突起的地方,因为沉头可以拧到零件里。圆头也可以拧进零件里。方头的拧紧力可以大些,但是尺寸很大。另外为了满足安装后锁紧的需要,有头部有孔的,杆部有孔的,这些孔可以使螺栓受振动时不至松脱。 有的螺栓没螺纹的光杆要做细,叫细腰螺栓。这种螺栓有利于受变力的联结。钢结构上有专用的高强度螺栓,头部会做大些,尺寸也有变化。另外有特殊用处的:T形槽螺栓用,机床夹具上用的最多,形状特殊,头部两侧要切掉。地脚螺栓,用于机器和地面连接固定的,有很多种形状。U形螺栓,如前述。等等。 还有焊接用的专用螺柱,一头有螺纹一头没,可以焊在零件上,另一边直接拧螺母。 钢结构连接用螺栓性能等级分3.6、4.6、4.8、5.6、6.8、8.8、9.8、10.9、12.9等10余个等级,其中8.8级及以上螺栓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并经热处理(淬火、回火),通称为高强度螺栓,其余通称为普通螺栓。螺栓性能等级标号有两部分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螺栓材料的公称抗拉强度值和屈强比值。 半圆头方颈螺栓是螺栓的一种,用于运动器材电子业、机械业、自行车业、卫浴设备业、家具业、玩具业、工具业、运动器材业上。
《因果瘟疫论》通过明代医学家吴又可所著的《瘟疫论》可以得知, 《因果瘟疫论》 通过明代医学家吴又可所著的《瘟疫论》可以得知,瘟疫的病原体来源于戾气,那戾气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呐? 俗话说:“ 和气致祥,戾气致凶 ” 戾气是指不详和的气氛。 所谓 “ 戾气致凶 ” 即不祥和的气氛导致凶衰。人与人之间闹矛盾,相互起嗔恨心,会产生戾气,进而产生争斗、群体演变为战争,比如像伊拉克;叙利亚等等国家因暴戾之气所引发的灾难! 同样,杀害生命时,被杀动物的痛苦与怨恨会产生最强烈的戾气弥漫于大自然气场中。这种不祥和的气氛恒时围绕着造杀业和参与杀业的人,导致诸多共业痛苦。猎人经常杀生,而常常遇到灾难,现在人类经常对水、陆、空、行所有动物进行大批量的杀戮,这都是巨大戾气的来源,更是不祥和气息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经过细微的思考不难明白,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生存,在自我保护意识中,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毒液,比如:马蜂、毒蛇、蜥蜴、蟾蜍、蜈蚣、蝎子、蜘蛛等等,戾气的形成更是动物嗔恨心的产物,除了这些相当明显的怨气产物之外,更有因杀生而造作的冲天怨气!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球的霸主,以为可以凭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享用地球上的一切。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被人类所制服,连百兽之王的雄狮也同样被锁入铁笼,成了人们观赏的玩物;狗熊被活取胆汁;狐貂被生生剥皮……,这个时代,随着因果观念的消失与慈悲心的泯灭,放纵私欲的人们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在人类面前,劣等动物毫无自由可言,人们为了娱乐,给单调乏味的生活寻找刺激,一声枪响就可以结果一条生命;为了检验药品的性能,可以任意将动物的生命拿来作试验;为了口腹之欲,可以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飞禽走兽统统擒来,任意烹制成盘中之餐,甚至将动物生嚼活咽…… 这里,一方“自由”地为所欲为,毫无恻隐之心,肆意杀戮;另一方则只能绝望地坐以待毙,有时即便是逃跑,但在现代的捕捉技术下也几乎成了一种无谓的举动。由此,“万物之灵”的本色可见一斑! 一般人杀生食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滋养身体,在现代营养学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更是普遍认为肉体的营养补给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而食用动物的血肉即是摄取营养的一大途径。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的日渐繁忙,人们往往觉得精疲力竭、精神焕散,整个身心像散了架似的力不从心。因此人们在养生意识的支配下,都迫切地想给身体补充能量,于是频频食用其它动物的血肉,想以此来恢复自身的体能和精力。 其实这正是现代观念的一大误区。在现代科学思想的熏染下,人们已完全淡忘或漠视“病由心生”的道理,根本不知道一切疾病的根源乃为自己心中的烦恼——贪嗔痴三毒。 现代人整日都在计算如何攫取更多的财物、如何爬上更高的职位等等,内心极为紊乱、不清净,同时强大的社会压力、紧张繁忙的工作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身心长时无法得到休息、调整,最后必然导致身体机能急剧衰退、精力涣散,这时各种病魔便会乘虚而入。所以为治心生之病,便应反观自心,对自身的一切行为作一个深刻的反思,而不是仅从外在物质上去找原因,更不该以杀生食肉的方式来滋养身体。 作为上流社会的富裕阶层,他们凭借着自身的福报,过着醉生梦死、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心中难以遏制的贪欲控制了他们,于是几乎一切可食用的动物都成了他们餐桌上的“佳肴”。每当夜幕降临,都市一片灯火辉煌,而在林立的餐馆之中,举止庄重高雅、打扮入时的人们正在啮食着各种动物。除了传统的菜肴,这里龙虾、海贝、鲍鱼、毒蛇、熊胆、甲鱼、山雀、乳鸽以及各地江河湖海中的鱼类等等,可谓应有尽有。人们想尽了各种烹制的方法,将这些动物的血肉制成了热气腾腾的盘中之餐。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人直吃得满嘴油光、满面通红、气血沸腾。当一群群这样的人在感受着生活的“惬意”时,是否想到过,同样也是生命的另一群为此感受了何等难忍的痛苦! 这些动物或被屠夫用锋利的刀刃割断头颈而死,或被绳索活活勒死,或被扔进滚烫的火锅里……想到这些情景,能不怵然心惊、难以下咽吗?当一群人围坐一桌,桌上放着酒精灯,架上火锅,然后将一只只尚是活蹦乱跳的鲜虾放入锅中活涮时,可曾想过如果是自己被放入锅中,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平时只要被一点开水烫着皮肤,自己都已疼痛难忍,那么,动物在火锅中被活涮的剧烈痛苦又该难忍到何等起步?推己及物,怎能忍心咽下这些物命的血肉呢? 古人说人贵有恻隐之心,当人们内心的同情感完全丧失之后,没有了慈悲心的浸润,断命食肉的人和杀生饮血的罗刹又有什么两样?这个时代,一方面,似乎都在提倡文明,并且为了显示这种文明的进步性更在其前冠以“现代”二字;另一方面,在面对动物的生命时,人们又如此地麻木、漠然甚至冷酷。有时真不敢想象,如此肆无忌惮虐杀生命的行为任其发展的话,最后这个星球会不会变成一个个面孔冷漠的人? 人类之所以这样毫无顾忌地杀生,主要是因为没有体会其它生命痛苦的感受,更没有三世因果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人们只注意到了对世间法律、道德公约的遵从,却忘了宇宙间还有更大的法律——因果规律也是必须遵从不能违背的,它在最大的范围内操纵着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所以若想人生幸福、安乐,在遵守世间法律的同时,还应遵守因果规律。 这个世界不尊重物命,由此蔓延到不尊重大自然、不尊重人自身的生命,嗔心之火已烧向人类自身…… 由此我们会明白,瘟疫的病原体是戾气所化,只有避免戾气的产生才能杜绝瘟疫的萌芽和蔓延,杜绝杀害动物,倡导素食才是全民健康的出路… 菩提愿海:编篡于貮零貮零年农历十一月(冬月)廿六
【杀生的定义】杀害与间接杀害-- 【杀生的定义】杀害与间接杀害-- 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剥夺物命的正常生存权利,摧残有性命的东西,使活生生的动植物,丧失宝贵的生命。有意踩踏小动物或昆虫,故意折拔树苗;树皮,毁坏庄稼,都属于直接杀生。 2、夺其生机:剥夺别人赖以维生的机会或工作。如---看到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他们为养家糊终日劳苦,我们不要故意去破坏人家生计,若犯者是为间接害命。 3、断其生路:使人或动物无路可走,身心伤残而陷入死亡。如垄断物资,利用职权榨取他人可怜的剩余价值,使人陷入困境,无法生存。欠账不还;使人无法养家活口。对待动物--如设陷阱;设囚笼,塞蚂蚁穴等。如是这等是为杀生。 4、逼人走上邪道或绝路: 用言语和肢体行为,使人受刺激或严重伤害,而活不下去。如:离间他人,以致双方发生矛盾,打架伤人甚至致命。 造谣;诽谤;捏造;流言蜚语传播他人隐私,使人羞愧难当,以导致自杀的。 引人赌博;吸毒,使人不务正业道德败坏,导致家庭破碎的。鼓动别人饮酒,以致他人酒后失德去危害别人危害社会,或因过量饮酒导致自他身体受到伤残或车祸死亡的,是为间接杀死生命。 5、抢人生意不择手段---买卖时,用不正当的行为霸占市场,或争或抢,欺压群众,使别人做不成生意,全部落入自己手里。或设计陷害同行或合伙人,使其倒闭落难,后归为自有的,是间接杀生。 6、窃占赈灾救济金:服务公职,窃占救济苦难之公款,使等待救济的人,失去救济。是间接杀害众多人之生命。 7:见到危急,不去施救--因由自身思想行为造成他人物命危在旦夕之时,不但不加于营救,反倒逃跑;逃避现场,为推卸责任导致他人失去生命的,是为杀生。或因看到别人陷入绝境;饥饿;自杀之时不去施救,甚至幸灾乐祸;拍照炒作,是为可耻的间接杀害生命。 以上粗略概述了杀生的定义,杀一物命足以命还命,累及一生,何况杀害多命。再者--直接杀生和间接杀生同样会造成众生失去宝贵的生命,其罪如一,同样会承受惨重的果报。 人身难得,人命关天,物命可贵。奉劝世人不要杀生...  
西阳城【法华寺】开光 【法讯】---- 河北省永年县西阳城法华寺历经明清两代,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可叹古寺失修日久,虽有当地香客不断,但一直无人管理修缮,今幸有当地居士;善男信女发心请法,虔诚恭请师父释觉妙常住寺院,弘扬正法,发愿创建一个精进学佛道场,以教化一方众生为重任。几经辗转努力,仰仗三宝加持与社会大众的支持,大殿内佛像终于落成初具圆满! 谨定于贰零壹肆年农历肆月廿八日开光庆典,届时住持恭请三十位大德高僧为佛像开光,欢迎各级领导,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善男信女共同参加,祈愿佛法久住世间! 为恢复道场庄严,寺院围墙、大门;器具等等资金依然短缺;同时,因寺院主题简陋陈旧,修缮迫在眉睫,仍需凭借十方大众布施,欢迎各界善信量力资助,不拘数目均记录于功德簿!作为法布施回向! 布施百元者随当日法会作消灾佛事一堂; 出资千元者供送大殿内长生禄位或往生莲位,将由法会僧众念经回向超荐; 发心布施万元者将刻碑永留功德芳名,以鉴后人请法住世。 为恒顺大众世俗意愿,当日设有揭彩仪式,信众可随缘发心供养! 地址:西阳城南北大街中段东上坡路北路北 乘车路线:老县医院往西立交桥附近 乘坐【名关--尚庄】公交车到西阳城下车 电话:0310-4565582 15633564969 18932716280
感恩中国行【因果故事】! 21:00:52 方颖-感恩中国行 2014-4-17 21:00:52 因果故事【不良少年】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65057.html&urlrefer=c1c107d21e835a969305f7184e972b96 因果故事【夺人丈夫 九年后遭报应第一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62857.html&urlrefer=4819567085ccd6e88c8e9145fc487058 因果故事【半夜有人喊我的名字1】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58240.html&urlrefer=ed972b837c350e185ab0302ab9055154 因果故事【半夜有人喊我的名字2】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58282.html&urlrefer=56bf6c1460ff8c4efff2cab94de64469 正能量传递【心善 心宽 心正 心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51170.html%23%23%23&urlrefer=db9ac83699a9f04d825b7d19306f9d6c 感恩故事【看完我心碎了 泪止不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50920.html&urlrefer=4306285143346208c6043b418d536962 因果故事【赚取不老实 就是损福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51031.html&urlrefer=a195ce04f9089c5c34bb4a2cdf167fcf 因果故事【恐黑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5080.html%23%23%23&urlrefer=7764bfbfab849ed0a61968c13d017331 因果故事【厂里有的 我家都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4840.html&urlrefer=19bc901e96e1ffce985494e02c7a9c57 因果故事【物尽其用 不要浪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5333.html&urlrefer=80e5c52f2077416237d67c3e9f762949 因果故事【牙签虽小 因果不差】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5467.html&urlrefer=9a6c694c0da5b6afb222fec21c0682d8 因果故事【奇特的病因】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5584.html&urlrefer=02e591d026e53ccdc8d291a2b669579d 因果故事【吃肉不能往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75671.html&urlrefer=29b807d8900d4d19116519a17d918136 因果故事【善恶到头终有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285356.html%23%23%23&urlrefer=d5f63ab481dea768e2854beccc90e640 正能量故事【一对夫妻的离婚账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34064.html&urlrefer=db43d9ac5472cdb2a3bf239a9447d346 因果故事【血泪的忠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39124.html&urlrefer=656f5d6d1320e40d1af5660ee9b58009 正能量【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0196.html&urlrefer=cff46e059041a53029f54c22c9484657 因果故事【善恶到头终有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0504.html&urlrefer=a470cfe3a67f1678712a7dce5847afb0 正能量分享【一个出轨女人与佛的对话】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0717.html&urlrefer=d12732ae9ab1e22af58963f85ce2089d 因果实录【暴殄天物 罪莫大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1169.html%23%23%23&urlrefer=9bee0aa9ef8afa3954d98b21d4d14fb8 因果实录【奴隶主的果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1799.html+++++++&urlrefer=29777fb61844374c90d24d12820627d9 因果实录【亡父求子超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2140.html%23%23%23&urlrefer=c3047312f977f53fa97893d92b01a09d 因果故事【拨弄是非者舌头被冻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3514.html&urlrefer=4cb57c0085e512c93159d7c5131302f0 因果实录【被亲生儿子割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3326.html%23%23%23&urlrefer=bef7ba67e3c69631866fe3b73125d7f4 因果故事【大恶矿主的惨烈结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43100.html&urlrefer=1c6a9743b7188907f73a5c3f579e8446 感恩实录【母亲的名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1988.html&urlrefer=76a686faaccb61f8c39cd68884090329 因果故事【胎儿喜听《地藏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2353.html&urlrefer=bd763ca0a556695b36cb7336a45c943d 因果故事【怀孕就念《地藏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2202.html&urlrefer=385c2512182cd27ca6d42b838ea56619 因果故事【谁之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4556.html&urlrefer=e5a6add89af3f68bc41dd562dfec77e6 因果故事【因果报应是大自然的规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6129.html&urlrefer=8f82da990402e7f92f46261e4dae4afc 因果故事【不孝逆子 饿死亲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5891.html&urlrefer=b7a0bbfe916a0019a829e1830bca968d 因果故事【眼疾与水漫金山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2496.html&urlrefer=81c7e617db3b7ff32e3fde01865a1a34 因果故事【癔病】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6354.html&urlrefer=843f393cd66164d8153a50f5ffbd4a90 因果故事【金毛大公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6690.html&urlrefer=a6ecf548d5f06f2cc9b604f7af1674d5 因果故事【敲骨榨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6851.html&urlrefer=75ecdeafe4a814ce0c18116bddfc648f 因果故事【如是因果-免除鼠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7113.html&urlrefer=f1163cbc12bed6e04d87e40474a6f15b 因果故事【持戒念佛才能受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8020.html%23%23%23&urlrefer=6b81dc9bdf241efa9f5405eca2d86740 因果故事【鸡蛋煎饼果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8337.html&urlrefer=aa28d5a98a7546be397ddb9f119cbdc3 因果故事【占小便宜吃大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478656.html%23%23%23&urlrefer=e316852ea84b4d663ae599f0ee3dd605 感恩故事【一只让人流泪的水缸】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14916.html%23%23%23&urlrefer=14345db5a19343a2105fb33937455bc7相互推荐 因果故事【忏悔 我家卖黄碟的惨痛报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malaya.com%2F%23%2F7298336%2Fsound%2F2445698&urlrefer=cdfb513206acf669cef48ff2d5a3be97 因果故事【天疱疮】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19178.html&urlrefer=208c6bd7cb3bbc55e4979f9f158c335a 因果故事【多读经书 增长智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2651.html&urlrefer=1a106b50741dcae6fad7757bbed58fd2 因果故事【橡皮树的义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3556.html%23%23%23&urlrefer=013971ec046c33e92f8b27637aeeb733 因果故事【身教与常说三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4495.html&urlrefer=c366693692885afca1574c96cd16c02c 因果故事【气功治病与巫婆神汉第1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5192.html&urlrefer=d87e2e8446fd5cc81b18b3a25f9b570b 因果故事【气功治病与巫婆神汉第2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5331.html&urlrefer=bf5984c47497fb6fcc8b3b77de0a46f7 因果故事【气功治病与巫婆神汉第3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5365.html&urlrefer=d18da707e6d3eeafa353a61aaf3a6bd4 因果故事【迷魂汤】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26114.html&urlrefer=4ccbdf4a6044d7a62bce91642d69ecf3 因果故事【翠衫公子】录制:方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49764.html++++&urlrefer=d516747ca734e5c1aa034e06760acb95 因果故事【再世孽缘】录制:方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0468.html&urlrefer=07bfa19a5978448d46b6edfdaf938ed2 因果故事【毛驴讨债】录制:方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0610.html&urlrefer=2d37966fb6189c0f74114bc464b63182 因果故事【帮忙杀狗,来家寻仇】录制:方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0810.html&urlrefer=c71d41fd85118fc9537a3f63b3a875d1 因果故事【胎儿听经,释怨归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7340.html&urlrefer=1d4b638667629c74c749bb5ad41bd5dd 因果故事【忏悔(第1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7402.html%23%23%23&urlrefer=e21c254334b3fecc6d22973e2d5be607 因果故事【惊觉-张义自述 第1集】录音:方颖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7469.html&urlrefer=fc1dfee77f8cf02805adbad5a4b1a573 因果故事【惊觉-张义自述 第2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7506.html&urlrefer=7ed5086b4b6f243ea47480252a34bd1e 正能量分享【妙法老和尚开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57558.html%23%23%23&urlrefer=c4d8760d5b22243d1cbf48dbc01c7c72 因果故事【不要随便伤害花草树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736.html&urlrefer=ba6dcbb5c6bc4d7c913a750a431557e8 因果故事【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786.html&urlrefer=b4fff09fe28f4b35900aae7559372de2 因果故事【宿世情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820.html%23%23%23&urlrefer=1d585f1633e87a30fb4037ab3405ca2f 因果故事【贴面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854.html&urlrefer=de80cd1803943aa58c495351fdb80e5f 因果故事【怀孕期间不可生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950.html&urlrefer=416b85a191dafce1f74c2aa523fa5185 因果故事【二分钱咸菜】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5996.html%23%23%23&urlrefer=5e92d72531a70033f83936fc298090e2 因果故事【逆来顺受】录制:方颖(慧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c.5sing.com%2F12566049.html%23%23%23&urlrefer=22460f07ef01917783c2132b4636956c
原创---清明节【灵魂】或【鬼】是否能够接受冥币。 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对已故亲人的一份怀念,纷纷去上坟祭祖,烧香;烧箔,烧纸,纸衣服;还有烧冥币的。希往亲人能【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有很多人曾经问过【灵魂】真的能收到吗? 今天借此机缘在这里谈谈这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之处请见谅! 世间原本无鬼,只因世人有了分别造作善恶的心,才有了【鬼】,又分【有德鬼】【无德鬼】【饿鬼】分布存在于阳间;阴间;山间;地狱中;或者附草依木!和人世间阴阳两隔,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才能与人或灵媒互通感应! 在世为人阶段: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体恤老弱病残;能够力所能及;毫不吝啬的出资出力去救助危急;多行善良!此行为常受人间敬仰,天神护佑,寿终正寝之后----生前所行善良随业而去【造作的行为会跟随随精神而去】, 大善者可享受人天福报,生前中善的人会暂时者的中阴身(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一人生前积极行善,认真修行,对三宝及净土深具信心,断气后毋需历经中阴阶段,刹那间往生极乐。大善升天及大恶下地狱者亦等同此速)。中善者因生前没有皈依三宝,未受到正道点化,中阴身则会在世间游荡,也可称之为【有德鬼】即便投生善道机缘未到,却能受用人间烟火!接受凡人和子孙的祭祀供养! 【无德鬼】是指在世为人阶段:无恶不做;贪污盗窃;杀人越货;忤逆不孝;抛妻弃女;欺压善良;卖淫嫖娼。此种恶劣行径常遭世间唾弃!死后生前所造恶事顺业而堕,轻者到处漂泊受苦不得人间烟火,投生到畜生道。重者立刻堕入无间地狱,成为永无出期的【饿鬼】,即便有在世亲人祭祀!也难得供养。【佛说盂兰盆经】中讲----在人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此日若有在世亲属到寺院参加【盂兰盆法会】,为亡者作福积德,放生救苦;斋僧;礼佛!仰仗佛力超荐先亡,使其出离恶道! 古圣先贤常讲:【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说【求人不如求己】,自身所造善恶实能影响到【现在和将来】,【要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后世果,现在作者是】,在世为人阶段,每个人只有善待自己和他人,多行善良,才无愧于人生! 人去世之后不一定会到鬼道中去,节日里墓地烧纸,这种做法则表示或肯定了先人下地狱去了,到鬼道了,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它只是世间的、一种民间的幻想。有时候烧纸只是为了心里得到一丝安慰,觉得对老人进行了孝敬,心里好像挺舒畅,但始终不是究竟有益亡者的办法。烧各种印刷之类的物品更显得荒唐,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希望先人早日脱离鬼道,因为鬼道属于恶道,苦不堪言!要以正念救度亲人,应该多诵经、诵咒、戒杀放生,然后回向给六亲眷属,这样比烧冥币烧纸钱要强得多得多,而且还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 【唯心造作】 真有地狱宇宙中 银河系里有黑洞 仗佛威神亲目睹 幽冥受苦作恶人 地狱本由人心现 人生恶念有千般 招感地狱十八层 层层又有八加千 随业化现苦无边 万言千语道不完 可叹世间杀戮重 苦苦相连不堪言 与真地狱无二般 心心造作心心受 明了只在方寸间
原创---清明节【灵魂】或【鬼】是否能够接受冥币 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对已故亲人的一份怀念,纷纷去上坟祭祖,烧香;烧箔,烧纸,纸衣服;还有烧冥币的。希往亲人能【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有很多人曾经问过【灵魂】真的能收到吗? 今天借此机缘在这里谈谈这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之处请见谅! 世间原本无鬼,只因世人有了分别造作善恶的心,才有了【鬼】,又分【有德鬼】【无德鬼】【饿鬼】分布存在于阳间;阴间;山间;地狱中;或者附草依木!和人世间阴阳两隔,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才能与人或灵媒互通感应! 在世为人阶段: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体恤老弱病残;能够力所能及;毫不吝啬的出资出力去救助危急;多行善良!此行为常受人间敬仰,天神护佑,寿终正寝之后----生前所行善良随业而去【造作的行为会跟随随精神而去】, 大善者可享受人天福报,生前中善的人会暂时者的中阴身(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一人生前积极行善,认真修行,对三宝及净土深具信心,断气后毋需历经中阴阶段,刹那间往生极乐。大善升天及大恶下地狱者亦等同此速)。中善者因生前没有皈依三宝,未受到正道点化,中阴身则会在世间游荡,也可称之为【有德鬼】即便投生善道机缘未到,却能受用人间烟火!接受凡人和子孙的祭祀供养! 【无德鬼】是指在世为人阶段:无恶不做;贪污盗窃;杀人越货;忤逆不孝;抛妻弃女;欺压善良;卖淫嫖娼。此种恶劣行径常遭世间唾弃!死后生前所造恶事顺业而堕,轻者到处漂泊受苦不得人间烟火,投生到畜生道。重者立刻堕入无间地狱,成为永无出期的【饿鬼】,即便有在世亲人祭祀!也难得供养。【佛说盂兰盆经】中讲----在人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此日若有在世亲属到寺院参加【盂兰盆法会】,为亡者作福积德,放生救苦;斋僧;礼佛!仰仗佛力超荐先亡,使其出离恶道! 古圣先贤常讲:【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说【求人不如求己】,自身所造善恶实能影响到【现在和将来】,【要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后世果,现在作者是】,在世为人阶段,每个人只有善待自己和他人,多行善良,才无愧于人生! 人去世之后不一定会到鬼道中去,节日里墓地烧纸,这种做法则表示或肯定了先人下地狱去了,到鬼道了,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它只是世间的、一种民间的幻想。有时候烧纸只是为了心里得到一丝安慰,觉得对老人进行了孝敬,心里好像挺舒畅,但始终不是究竟有益亡者的办法。烧各种印刷之类的物品更显得荒唐,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希望先人早日脱离鬼道,因为鬼道属于恶道,苦不堪言!要以正念救度亲人,应该多诵经、诵咒、戒杀放生,然后回向给六亲眷属,这样比烧冥币烧纸钱要强得多得多,而且还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 【唯心造作】 真有地狱宇宙中 银河系里有黑洞 仗佛威神亲目睹 幽冥受苦作恶人 地狱本由人心现 人生恶念有千般 招感地狱十八层 层层又有八加千 随业化现苦无边 万言千语道不完 可叹世间杀戮重 苦苦相连不堪言 与真地狱无二般 心心造作心心受 明了只在方寸间
原创---清明节【灵魂】或【鬼】是否能够接受冥币? 清明节期间人们怀着对已故亲人的一份怀念,纷纷去上坟祭祖,烧香;烧箔,烧纸,纸衣服;还有烧冥币的。希往亲人能【天堂挂号,地狱除名】。有很多人曾经问过【灵魂】真的能收到吗? 今天借此机缘在这里谈谈这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之处请见谅! 世间原本无鬼,只因世人有了分别造作善恶的心,才有了【鬼】,又分【有德鬼】【无德鬼】【饿鬼】分布存在于阳间;阴间;山间;地狱中;或者附草依木!和人世间阴阳两隔,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才能与人或灵媒互通感应! 在世为人阶段: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体恤老弱病残;能够力所能及;毫不吝啬的出资出力去救助危急;多行善良!此行为常受人间敬仰,天神护佑,寿终正寝之后----生前所行善良随业而去【造作的行为会跟随随精神而去】, 大善者可享受人天福报,生前中善的人会暂时者的中阴身(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一人生前积极行善,认真修行,对三宝及净土深具信心,断气后毋需历经中阴阶段,刹那间往生极乐。大善升天及大恶下地狱者亦等同此速)。中善者因生前没有皈依三宝,未受到正道点化,中阴身则会在世间游荡,也可称之为【有德鬼】即便投生善道机缘未到,却能受用人间烟火!接受凡人和子孙的祭祀供养! 【无德鬼】是指在世为人阶段:无恶不做;贪污盗窃;杀人越货;忤逆不孝;抛妻弃女;欺压善良;卖淫嫖娼。此种恶劣行径常遭世间唾弃!死后生前所造恶事顺业而堕,轻者到处漂泊受苦不得人间烟火,投生到畜生道。重者立刻堕入无间地狱,成为永无出期的【饿鬼】,即便有在世亲人祭祀!也难得供养。【佛说盂兰盆经】中讲----在人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此日若有在世亲属到寺院参加【盂兰盆法会】,为亡者作福积德,放生救苦;斋僧;礼佛!仰仗佛力超荐先亡,使其出离恶道! 古圣先贤常讲:【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说【求人不如求己】,自身所造善恶实能影响到【现在和将来】,【要知前世因,今生受着是;欲知后世果,现在作者是】,在世为人阶段,每个人只有善待自己和他人,多行善良,才无愧于人生! 人去世之后不一定会到鬼道中去,节日里墓地烧纸,这种做法则表示或肯定了先人下地狱去了,到鬼道了,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它只是世间的、一种民间的幻想。有时候烧纸只是为了心里得到一丝安慰,觉得对老人进行了孝敬,心里好像挺舒畅,但始终不是究竟有益亡者的办法。烧各种印刷之类的物品更显得荒唐,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希望先人早日脱离鬼道,因为鬼道属于恶道,苦不堪言!要以正念救度亲人,应该多诵经、诵咒、戒杀放生,然后回向给六亲眷属,这样比烧冥币烧纸钱要强得多得多,而且还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 【唯心造作】 真有地狱宇宙中 银河系里有黑洞 仗佛威神亲目睹 幽冥受苦作恶人 地狱本由人心现 人生恶念有千般 招感地狱十八层 层层又有八加千 随业化现苦无边 万言千语道不完 可叹世间杀戮重 苦苦相连不堪言 与真地狱无二般 心心造作心心受 明了只在方寸间
原创【宇宙因果法则与周易命理学术】! 周易是物质表象学术,命运则是精神世界的苦乐感受,五行相生相克无时无刻也没有离开过质与量之间的转换,周易学术一旦忽略质与量之间的关系,等于捕风捉影,纵学到老也是一事无成! 质与量是物质和能量的关系,万事万物,包括动物和人,从内到外,质与量共存共亡,缺一不可能成为单一整体,量就是精神,量变则质变,量藏于质的内部,无影无形,虽然量无形状却是能量的根源所在。比如:树枝作柴火化为灰,这就是精神【量】的释放 明白了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就不难明白--物质,精神与命运的关系,人能存活的原因,一方面是靠摄取物质内部的量,二要靠天地间的正能量【道德】方能为人,否则单单为吃而活,与禽类;畜类无异! 人能够遵循宇宙天道无私的道德,方能成为世间万物生灵的【精英】,倘若内部量变,外部质也就会随之破损毁灭,若人心内在的正能量(德)有损,随之外相必定会破坏,外相包括【面相】【身相】【家属表象】【阳宅明相】【阴宅暗相】。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含义了,也就是质与量相互交替循环的宇宙永恒定律,若能把宇宙称一下分量,贯穿亘古的质量根本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物质排列原本有序,因量变以致物质静动相续,物动则生相,从无极生太极,再由两仪生八卦,只因量变衍生万物种种,又因【金木水火土】,【地火水风量】相互千奇百怪的因缘和合,内聚宇宙间正能量(道),因整体质变后的分体量(德)暂居于生物体,才产生了【命】---生命。 生灵各自有着不同形体的运动和精神上的思维,才有了不同的【命运】。自物与精神(质与量),从宇宙整体中分割之后,生命就步入了混沌世界,逐渐逐渐星云体;星球体;生灵生存空间(大地)由原宇宙质量互变的动力各自为政,生灵从混沌初开的天地间萌芽,无善无恶,无争无斗! 内藏【无为大道】心境无私者,无生无灭于圣道,返璞归真,真元与宇宙浑然一体,身与灵能够逍遥于三千大千世界而不住生死!超凡入圣!质地心灵因原始无明浑浊者,上上者为人,下下者为异类【禽兽】,之后----人和动物虽有形体上的不同,却有质地上的近似。同样有量的变化,同样是贪生怕死。只是心性迷失不能自控。众生原本的正能量(德)实质与圣者无异,能长存于本元基因深处,只是暂时被【贪嗔痴】无名烦恼给覆盖住了,只要能够消除无明,开启智慧,亦能跳出轮回,还原归真。 其实以上所述宇宙法则原本无始无终,万象生灭相续,从无停歇过,太极;八卦;世界;人物只是在【成住坏空】相续轮中一个历史段落而已! 众生的身体和精神原本是来自于宇宙的共同体,是和一切事物;生灵平等无异。只因众生;人在漫长的生存空间里,由无始无明的自造业力所牵制,又因业报虚幻之身赖于物质滋养,身心有着苦乐感受,心灵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的进入了迷惑当中。原本是共同体的分体生灵,因受各自生存环境限制,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分量体(星球或生存空间)无数,环境各异,饶乏各异,所以众生才有不同的烦恼与苦乐感受! 众生因迷失本元真相,才产生了对物质的【贪婪】,对自身之外原本一体的生命群体产生排斥,升起了【仇恨心理】,于是渐渐的发生口角乃至拳脚摩擦演变到群体战争!【愚痴】到相互杀害致死的地步,实际是自相残杀。动物和人全然不知他们是来自宇宙的共同体,因有分别之后才投生轮回到分体世界受罪,于是痛苦愈发巨大,迷惑更大,因惑造业,因业受报,辗转轮回。太上感应篇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善恶交替,因果循环,生命体因量变而质变,相互生灭,是宇宙法则。众生才迷惑于轮回交替互换的苦难果报之中。累劫迷失在生生死死的轮回苦海,难以出离! 宇宙原有悲悯大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圣者与自然原为一体,包罗万象,心系万物,当然会悲悯万物生灵!因此【圣者】因感应众生之苦而应身世间,倒驾慈航,以一大因缘现身说法,救苦救难,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大愿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缘起【周易堂1易综合实战群】 五浊欲清辩论周易命理
未成年人【为何走向犯罪】!置顶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影响至关重要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呢?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首先是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最突出差异,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关心的程度排序,这两类父母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前三项是,未成年犯父母: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在第四位之后;普通学生父母:思想品德、健康、学习功课。“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成年犯父母中表现突出。   其次是未成年犯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的平均没有超过1成,打骂孩子的平均只有3成,6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事实上,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奏效,反映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父母职责履行不当,造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求发展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   不良文化场所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关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居住区的26.3%、22.9%、50.3%的比例,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居住地“儿童不宜”文化娱乐场所过多且管理不善的直接后果,是进入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明显高于居住区没有这些场所的人。统计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居住地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人员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所,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犯罪发生。   第三,这里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惜以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色情服务的场所。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学业失败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旷课逃学的直接原因,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40.2%明确表示是因为“厌恶学习”,27.1%的人说自己“感到学习负担重”。   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未成年人【为何走上犯罪】!置顶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影响至关重要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呢?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首先是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最突出差异,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关心的程度排序,这两类父母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前三项是,未成年犯父母: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在第四位之后;普通学生父母:思想品德、健康、学习功课。“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成年犯父母中表现突出。   其次是未成年犯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的平均没有超过1成,打骂孩子的平均只有3成,6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事实上,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奏效,反映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父母职责履行不当,造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求发展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   不良文化场所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关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居住区的26.3%、22.9%、50.3%的比例,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居住地“儿童不宜”文化娱乐场所过多且管理不善的直接后果,是进入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明显高于居住区没有这些场所的人。统计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居住地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人员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所,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犯罪发生。   第三,这里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惜以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色情服务的场所。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学业失败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旷课逃学的直接原因,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40.2%明确表示是因为“厌恶学习”,27.1%的人说自己“感到学习负担重”。   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未成年人【为何走上犯罪】!置顶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影响至关重要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呢?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首先是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最突出差异,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关心的程度排序,这两类父母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前三项是,未成年犯父母: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在第四位之后;普通学生父母:思想品德、健康、学习功课。“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成年犯父母中表现突出。   其次是未成年犯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的平均没有超过1成,打骂孩子的平均只有3成,6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事实上,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奏效,反映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父母职责履行不当,造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求发展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   不良文化场所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关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居住区的26.3%、22.9%、50.3%的比例,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居住地“儿童不宜”文化娱乐场所过多且管理不善的直接后果,是进入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明显高于居住区没有这些场所的人。统计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居住地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人员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所,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犯罪发生。   第三,这里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惜以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色情服务的场所。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学业失败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旷课逃学的直接原因,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40.2%明确表示是因为“厌恶学习”,27.1%的人说自己“感到学习负担重”。   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未成年人【为何走向犯罪】!置顶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影响至关重要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呢?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首先是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最突出差异,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关心的程度排序,这两类父母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前三项是,未成年犯父母: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在第四位之后;普通学生父母:思想品德、健康、学习功课。“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成年犯父母中表现突出。   其次是未成年犯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的平均没有超过1成,打骂孩子的平均只有3成,6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事实上,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奏效,反映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父母职责履行不当,造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求发展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   不良文化场所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关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居住区的26.3%、22.9%、50.3%的比例,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居住地“儿童不宜”文化娱乐场所过多且管理不善的直接后果,是进入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明显高于居住区没有这些场所的人。统计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居住地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人员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所,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犯罪发生。   第三,这里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惜以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色情服务的场所。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学业失败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旷课逃学的直接原因,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40.2%明确表示是因为“厌恶学习”,27.1%的人说自己“感到学习负担重”。   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未成年人【为何走向犯罪】!置顶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影响至关重要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呢?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首先是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最突出差异,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按照关心的程度排序,这两类父母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前三项是,未成年犯父母:健康、学习功课、吃饭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在第四位之后;普通学生父母:思想品德、健康、学习功课。“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成年犯父母中表现突出。   其次是未成年犯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的平均没有超过1成,打骂孩子的平均只有3成,60%左右的父母对孩子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事实上,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没有奏效,反映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父母职责履行不当,造成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不合常规的手段去谋求发展的需要,严重者就会导致犯罪。   不良文化场所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关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后发现,城市闲散未成年犯居住的社区中的歌舞厅、游戏厅等“儿童不宜”进入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分别为72.2%、74.1%和83%,明显高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居住区的26.3%、22.9%、50.3%的比例,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   居住地“儿童不宜”文化娱乐场所过多且管理不善的直接后果,是进入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明显高于居住区没有这些场所的人。统计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居住地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为88.9%、88.4%和93%;而居住地没有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去这些地方的未成年人分别仅为11.1%、11.6%和7%。也就是说,社区的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是直接引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客观条件。   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之所以能够滋生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诱发违法犯罪动机。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人员之所以违反国家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目的是为了赚钱,而未成年人没有可靠、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他们没钱消费的时候,便通过偷、抢等不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这里是不良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地方本就是容易藏污纳垢之所,来往此处的大部分人是与闲散少年有相似经历、共同兴趣、共同语言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良行为的交互感染,也难免在彼此交往中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犯罪发生。   第三,这里是暴力、色情等有害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一些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惜以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招徕顾客,有的甚至就是直接从事色情服务的场所。未成年人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活动,很容易接受不良因素刺激,形成扭曲的心灵,一不小心就会违法犯罪。   学业失败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根本跟不上”的,旷课逃学的频率也相当高。旷课逃学的直接原因,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有40.2%明确表示是因为“厌恶学习”,27.1%的人说自己“感到学习负担重”。   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论语·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孔子说:「一个乡村、社区应该具有淳朴、忠厚、仁德的风气才算美好,如果选择住所,不去选择风气淳朴善良,有仁德的地方,哪里算得上有智能呢?」 《论语》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思想深入浅出,覆盖面大,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论语》的伦理道德思想以“仁”为基础,包含孝悌,交友,守仁等,下面我们逐一论之。 《论语》的伦理道德 “仁”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把“仁”看成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从而建构了仁学,仁学核心是爱人,主要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人”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所谓“仁”,有二人便从产生的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从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两个人相处之道即为“仁”。《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护别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说要以周礼的标准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这种与“礼”相结合的“仁”带有伦理规范的意义。如果人的行为皆能符合与礼,这便是实现仁了,“仁者爱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心理上把人的相爱感情发展为道德感情,并且进一步发展为“孝悌”、“忠恕”和爱有等差的道德行为。从这种仁与礼的统一可看出,孔子在讲到“仁者爱人”时,总是贯穿着“礼”。 孔子爱人的道德感情是有等差的,对自己的父母要讲孝,对君主要忠,对贵族身份的大夫、士要讲友,与人交要守信。 (一)孝悌。孝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悌指善事兄长,即弟弟对兄长的爱敬之心。 第一,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专心致力与更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会生出来,在家与社会之上,作到孝顺父母,外出尊敬兄长。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在国家上,君子有厚道,百姓也按仁道生活,如“君子笃与亲,则兴与仁”(《论语·泰伯》。 第二,孝悌不仅是尽赡养义务,而且有爱敬之心,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情,而不仅仅是供给衣食或帮助干点体力活就行了。再说,子女对父母应该关切。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的年龄,不可不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他们年高而担心。而且,不远游,以尽养亲,事亲之责;不得已而远游,也该有一定的去处,以免双亲挂念。另外,他还认为,从父母赋予自己血缘关系和养育之恩上升到孝道的“三年之丧”不是礼仪形式,而是从道德感情上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才是“仁’(《阳货》)。 第三,孝悌是继承遗志和恪守遗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第四,孝悌是按礼节来做。孔子认为孝不能违背礼节。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对于孝的礼节,也有政治的考虑,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指办理丧事,追远指办理祭事。这些事办理的好,对于收拾人心,维系社会,关系极大。 (二)友仁。孔子对于交友原则,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因为它不是政治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而是近与一般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居是邦也,事起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季氏》)。“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语·公冶长》)。这是说,应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如果整天和小人混在一起,说得话却没有一句合乎道理的正经话,只喜欢耍小聪明,是孔子所反对的,即“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卫灵公》)交友要没看对象,更重要的是严与律己,虚心谨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与自我为中心,以是否与自己有利为出发点,去品评和要求别人的高低长短的态度,显然不是一个思想路数。但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即“无友不如己者”(《学而》)。 (三)守信。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之一,其本义是诚实,不欺骗。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忠信”,“谨而信”,“敬事而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行得通。所以,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信又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说:“能行五者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恭,宽,信,敏,蕙)就包括信,因为“信则人任焉”(《阳货》)。 关于守信的问题,孔子在评价管仲时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惊也”(《论语·宪问》),“言必信,行必果,惊惊然小人哉!”(《子路》)这意思是说,难道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拘泥与小节,小信吗?说出的话一定兑现,做事情一定果断,不问是非曲直,意味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做人行事的原则。 【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拜金主义流行,一些人见钱眼开,斤斤计较与蝇头小利,甚至不惜出卖朋友,泯灭良心,把金钱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什么理想,道德,精神追求,全被他们抛在脑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欺诈哄骗,偷盗扒窃,贪赃枉法,侵吞国家财产,赌博贩毒,凶杀色情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些人心理上的道德防线崩溃了,道德意识淡薄了,整个社会未能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甚至连起码的道德评判也出现了危机。因此,现代人们都需要重新唤起道德追求,抵制物欲的侵袭,高扬道德理性,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认同,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拒腐防蚀的自觉性。而《论语》对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伦理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限度进程开始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在我们国家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这表现在非常重视家庭人际关系,且强调家庭的和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 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 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 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即使父母去世以后,按照传统思想,祭祀祖先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对已故祖先孝心的延续。这样,孝成了现代人个人修养的根本。论语思想高度重视培养人的内脏精神力量和独立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可成为为国家献身的爱国者,也可以恢复逐渐丧失的人性。另外,有关“恕”的思想,成为当代圆满处理“你”和“我”关系的伦理。“礼”起到了确立地球村秩序的基本作用。就是说,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关键就在于能否很好的处理这两种关系中的关系:一是通过礼的制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和宽让解决,这意思是,天下和平来自人际关系的和谐。 ............................................................................... 【身在里仁,里仁为美,明仁之理,学为仁理,力行仁意】望学子能够体恤父母,不要糟蹋他们的血汗钱!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身体不好了,身体受伤了,会让父母非常担心。所以我们昨天也提到病从口入,对於自己的饮食要非常的谨慎,要吃得健康,让父母不操心。除了吃方面,比方说在生活细节上也要多多关照身体,春秋之际气温变化很大的时候,要记得添加衣服。我在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已经寒流来袭了,他都穿什麽衣服?穿一件短袖的,在那里觉得他很不怕冷,这个时候我都会跟他说:把衣服穿上。接着我跟他说:假如你感冒了,谁照顾你?他想想:爸爸妈妈。我说:对!假如你生病了,是你自己照顾自己,那我没话说;但是你一生病都是拖累家人,所以你应该有责任让自己不生病。你看你一生病,妈妈还要请假,还骑着摩托车带你去看医生,再把你送回家里。而且不只是这样忙碌,她在公司上班,心里安不安?不安稳。所以时时要注意冷暖,不要让身体着凉。比方说我们在运动、在爬山会有大量汗水,所以在做运动的时候也要记得带毛巾,带乾衣服。当我们在这些细节当中都能够关照身体,那你的父母对你就会愈来愈放心。   很多年轻人(青少年),他说:我父母怎麽管我这麽多!我会反问他:父母为什麽管你这麽多?当然是你很多的行为不能让父母放心。假如你都能够真正好好照顾自己,父母对你放心了,你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假如你很多事都不会照顾自己,父母反而不提醒你,那不就父母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了!你要体谅父母的用心,进而要让自己更懂事,这样才能真正你自由又让父母放心。所以,我们的生活也要规律,不要常常熬夜,熬夜一天要几天才补得过来?可能要好几天才补得过来。我们时常关注饮食,关注生活规律,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有很好的调养。   有个孩子他感冒了,在日记上写了一行字,他说: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难受,而是因为感冒是不孝。你看孩子他接受《弟子规》的教诲,他面对很多事的观照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就会与一般的孩子不同。《孝经》在「开宗明义章」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诲,一个人的孝道一定是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落实,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德有伤,贻亲羞』。当我们的道德有损伤,会让父母蒙羞,会让家人蒙羞,甚至於会让国家民族都蒙羞。在汉朝末年,有个臣子叫董卓,后来董卓有了权势就拿着权势作乱,后来很多人起而攻伐他。董卓后来下场很不好,他的家族都被处死,他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还到刑场被处死。所以当我们当子女的,假如我们的行为还造成父母这麽大的痛苦,那就真是没有把子女做好。现在是没有这种「灭九族」的刑罚了,但是我们在事业当中假如出了差错,比方说公司被倒了,都有可能连累父母。父母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到时候连他的退休金也都保不住;甚至於还有可能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要走法院,那时候就很凄凉了。所以我们为人子的人生要诚信、要稳扎稳打,不可好高骛远,造成自己犯下了错误,也连累了自己的父母。所以「德有伤,贻亲羞」。   那德无伤,假如我们的道德能够不断的提升,用我们的德行去造福社会、造福国家,就能够做到《孝经》说的「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这个就是「孝之终也」。「以显父母」,是不是要父母去世以后才来显?不是!你当下能够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好好奉献社会,你的父母会引以为光荣,那他的后半生内心会非常的安慰。孟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事奉父母,人生第一大事;「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对自己的操持,「守身为大」,也就是守住自己的身、名节,绝对不能做出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而让父母难堪。当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父母蒙羞,家人也蒙羞,甚至於连下一代也有可能蒙羞。现在因为网路太发达,人跟人之间的交流很频繁,假如没有判断力,又没有理智,很有可能会犯下让自己一生遗憾的事情,所以守身很重要。   现在市面上讲很多「一夜情」,这不只自己蒙羞,可能连让子女都会抬不起头来,所以我们自己要谨言慎行,不可以自取其辱。其实人为什麽会犯下这样的过失?在男士当中,可能是太过纵欲了,这都是因为从小没有志向,人生只以享乐去挥霍自己。所以让孩子有志向,他就不会被这些社会污染所影响。女的为什麽也会去犯下这样的过失?很多是因为爱慕虚荣,爱慕虚荣就很喜欢听好话,很多存心不良的男士,他用这些花言巧语,就很有可能让这些女士踏出错误的一步。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反省,不能犯这样的过失。再来,要让孩子从小不爱慕虚荣,让孩子要有人生的志向,人生充实,人生道德有提升,就不会犯下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错误。这是「德有伤,贻亲羞」。
【惊人的相似】活煮乌龟的报应!   众生所造之恶业,有些来世受苦,有些今生受报应。即便是经过千百万劫,所造之善恶业也不会消失。   上海有个王某,平时很喜欢吃龟肉,但他的吃法与别人不同。一般人杀龟时,一刀将龟首砍掉,龟在短暂痛苦挣扎中死去,这在我们看来已是很残忍了。可王某似乎不晓得动物与人一样,也有神经,有觉知,知痛知暖。他是怎样虐杀可怜的龟呢?   他制作了一个木锅盖,在盖子中央开一个圆孔,将龟放在盛满水的锅中,然后盖上木盖,放在火上煮。锅内之水渐渐沸腾,龟因酷热难耐,将头从圆孔中伸出,这时他就将早已备好的汤料灌入龟口,油盐酱醋的刺激使龟将头缩入锅内。他的用意是想让各种味汁通过沸水的煮蒸渗进龟体。但他何曾想到,龟正受着外煮内蒸、热火烧心般的痛苦?龟在沸水中痛苦地挣扎,不久,因沸水的煎熬,龟躲避无门,求生无路,故而又将头伸出木孔以解酷热。残忍的王某又往其口中灌汤料,龟无奈中又将头缩入锅中……如是反反复复,最后,龟在剧烈的痛苦中死去。为贪心所驱,残杀生灵,其果报是可想而知的。   就在王某最后一次吃龟肉的十几天后,夜里在自家二楼睡觉。楼下忽然起火,火烧毁木楼梯,燃进卧室,烧着被子,他才从酣睡中醒来,惊慌失措地想下楼逃命。然而楼梯已烧断,下面是一片火海,无法下去。他想从窗户逃生,铁栏间隙太窄,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钻出,慌乱中拼力才将头钻了出去,可是身子无论如何就是钻不出去,头被卡在铁栏之间,上下不得。   当呼啸的消防车来到时,望着熊熊大火,消防队员也束手无策。大火无情地蔓延着,被卡住头烧得焦头烂额的王某,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呼喊救命。消防队员手中的水枪不停地向窗户喷着水,他就像沸水锅中的龟一样,头伸在窗外不停地吞咽着水,此时的他也许真切地感受到了龟的痛苦。就这样王某最终葬身于火海之中。   王某与其所杀龟的死如出一辙,因果真是谛实不虚。以恶心害彼,就是恶心害己,正是王某自己将自己送入了“沸水锅”之中。《法句经》中云:“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王某感受果报之快,确实令人胆寒,而其死后的去处更不堪设想。杀其它物命者会有怎样的报应呢?喜好杀生的人慎思之。 炖肉煎鱼为解馋, 不知动物心不甘。 厨房变成屠宰场, 开膛破腹上刀山。   煎炒烹炸诸刑罚, 生吞活嚼当美餐。 神识寄住你身上, 迟早要你把命还。   善恶到头终有报, 病从口入莫等闲。   时日不久恶盈满, 疾病缠身进医院。   破腹开膛下刀剪, 全是厨房景再现
【藏羚羊因何下跪】?   那时候,枪杀、乱捕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保护区巡视卫士们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喝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些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   每次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爱心在猎人身上共存。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促使他从此放下了手中的枪。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运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瞧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出乎意料的举动让猎人不解,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哀求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那天,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获猎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跷蹊,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多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掉在地上……。   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形,当然也已经死了。这时候,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包括动物在内。猎人停止了剖解尸体。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下落。直到许多年后,一位朝圣者听到一位垂暮的老人轻声的讲述了这个故事。
【穿山甲的母爱 超越烈焰炙烤的生命极限】! 素食护生:穿山甲的母爱 超越烈焰炙烤的生命极限 2012年05月11日 10:21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姚苏 字号:T|T 196人参与9条评论打印转发(图片来源:nipic) 编者按:残暴可以毁灭母亲,却无法摧毁母爱。这是一次令人热泪奔涌的亲历,这是生命以刻骨的震撼对母爱做出的终极诠释。亲爱的网友们,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在这一篇短文中一同感怀母爱的伟大,一起触摸这个在生命的毁灭与新生中传递给我们的最沉重的反思:我们既然自诩为万物之灵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因为口腹之欲,去吞啖如许伟大、如许弱小、如许与我们无二无别的——生灵。(凤凰网华人佛教·素食)在我的《非洲奇遇记》中曾经提到过,非洲的尼日尔河流域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很特别,整个市场卖的都是野味。有很多野生穿山甲、鳄鱼、大号蜥蜴,甚至有卖梅花鹿、斑马和猴子,这些东西在国内都早已禁售、禁食。有一次我们为了招待国内来考察的官员,特地驱车一百多公里,带他们一起去采购野味。鳄鱼栏一般人不敢靠近,只叫我的老司机丹尼尔替我们去选购,我们一行人则直接去挑选穿山甲。穿山甲被捕获以后,出于恐惧或是自卫的本能,总是把躯体紧紧蜷缩着,卷成一圈。一般购买程序是这样的:买主选定以后,卖方黑人便用力把穿山甲拉直,开膛破肚,取出内脏丢弃,将身躯清理干净,再用铁夹夹着放到火盆里烤灼,直到其身体上的鳞甲全部脱落。那天货源颇丰,围栏里放满了许多卷成圈的大小不一的穿山甲。那些官员便拣大的挑了几只,并声称要亲眼看着宰杀才放心。一个黑人小伙提起最肥的一只,动作娴熟地准备把它拉直,费了半天力,却怎么也无法把那蜷缩的躯体拉开。这下所有人大奇,那小伙十分尴尬,便一下又一下把那穿山甲往地面上摔去,边摔边解释说,穿山甲遇痛就会将躯体伸张开。不曾想连摔几下,眼见它原本惊恐的小眼睛早已闭合,尖尖的嘴角挂出一缕鲜红的血丝,身体却始终未见张开,反而越蜷越紧。我们不忍卒睹,便摇手示意作罢。那黑人小伙兀自不甘心,直接拿铁钳夹了放到火盆上灼烧。待到鳞甲脱尽,焦味弥漫,那穿山甲仍然保持原状。这下黑人黔驴技穷,对我们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只穿山甲一定有了什么毛病,不可食用,随即顺手将其甩落在身后的沙土地上。接下来另选的两只宰杀工作都十分顺利,不到五分钟便完成了。我们给黑人正在付钱,却十分意外地发现,原先那只被丢弃在地上的穿山甲竟慢慢地伸直了躯体,把眼睛眯开一条线,接着一阵抽搐,僵硬挺直,彻底没了气息。随着它躯体的伸展,我们震惊地看到,在它摊平的肚皮上,竟蠕动着一只粉嫩透明的小穿山甲,只有老鼠大小,身上的跻带仍与母体相连,小嘴慢慢张合,仿佛在无声地呼唤着母亲。这场景惊得所有人目瞪口呆。刹那间我只觉得热血翻涌,须发皆张,泪水翻滚在眼眶。那只母穿山甲自身体重不超过十斤,却用血肉之躯历经摔打与灼烧,至死护卫着自己的孩子,被烤至半熟,竟还能保得孩子的周全。那份精神之力,早已超越了生命的极限。(图片来源:nipic)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