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420520 xx420520
关注数: 113 粉丝数: 217 发帖数: 2,974 关注贴吧数: 230
应届毕业生大专生落户经验 【导语】:虽然大专生落户有变化,往届大专生落户已经取消了,但是应届大专生落户还是可以落户,今天成都本地宝为您带来2018成都天府新区应届大专生落户经验,参考这份经验,带你详细走一遍流程。   2018年成都天府新区应届大专生落户经验 (30群网友@YingQi.分享)   条件:   1、应届生的意思,比如今年是2018年,应届毕业生是指,2017年毕业+2018年毕业的全日制大专生   2、在成都要落实工作,并且购买社保   3、档案必须要在成都,报到证也要是报道地为成都。没有在成都的要调个人档案来。   材料:   第一部分:基础材料   1、身份证   2、毕业证   3、户口本   4、毕业证明(学信网打印)   第二部分:细节材料   1、调档函(针对需要调档案的,找落户区域各个人才中心)   2、劳动合同   3、公司营业执照   4、社保证明   5、入户联系函(也是找人才中心) 6、居住登记(目前可以做)具体流程:   简单说:   1. 开调档函然后回学校改派报道证 回生源地把档案寄回中心   2. 档案到了之后,去中心办存档手续和拿入户联系函   3. 去办证中心落户(我是没有预约星期五现场去办的人不是很多)   详细流程:   1. 开调档函先去网上填写“档案转入”会生成一份就业登记表 打印出来 公司盖章(打印个三份就够了);   带上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本人身份证;公司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并盖章(盖章后 复印个两三份);   至于三个月社保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 可以不要社保但是你要带上毕业证(仅限天府新区或者高新区 其他区咨询落户中心);   注意:以上材料准备齐全了就去中心办理调档函,然后回学校改派(改派具体资料问学校老师),再去生源地把档案寄回中心(寄档案用了15天时间)   2. 查询档案到了之后,带调档函毕业证报到证身份证去存档;   存档之后继续办理入户联系函 需要的材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户口簿原件户口簿的首页和本人那一页复印;   毕业证书原件、复印件;   本人有效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   公司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盖章。   3.以上办完之后 你就可以去办证中心办理落户   落户的材料比办理入户联系函的材料多一个学信网的学历证明打印下来;记得穿黑色衣服带个几十块钱现金落户完了后要重新做身份证。   办证建议:   (从开调档函到落户可以把所有的资料都带齐工作人员要什么材料你就给什么,个人建议)
2019成都落户大全 2018年成都变得炙手可热,新一线城市、最幸福城市,让投资人趋之若鹜。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这个有活力、但房价又不太高的地方落户。 但,成都不是你想来就能留下的城市了,2019初始,我们来看看具体落户政策呢。 落户成都有三种办法: 1、条件入户。 2、积分入户。 3、其他入户。 个人来对号入座。 条件入户政策 即常说的23+4条,23是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4是成都市人才引进的四项入户政策。 一、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 1、夫妻投靠入户 必须条件: 与本市人员结婚且在本市连续居住满3年的,在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您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您本人持有本市有效期内居住证; 2、您或您的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3、结婚登记满3年,或连续办理居住证满3年,或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满 二、未成年人投靠 办理条件: 外地未成年子女,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申请投靠本市户籍的父亲和母亲。 1、外地子女未成年; 2、父(母)户口在本市; 3、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3、老年父母投靠 办理条件: 非本市户籍的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公民年满55周岁且身边无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需投靠本市成年子女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因购房、投资、纳税、引资、居住期满入户本市5年以上的,方可申请市外老年父母投靠。 1、父亲满60周岁,母亲满55周岁; 2、父母在原籍地身边无子女; 3、成年子女户口在本市; 4、父母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4、应届毕业生回原籍 前置条件: 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原迁出地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不受派遣地限制。 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户籍一直在高校集体户(含肄业或退学)的,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原迁出地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因读书将户口迁入高校学生集体户,就学期间父母户口均迁离原籍,且有一方迁入我市的,可在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5、退役士兵 具备条件: 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退役士兵。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办理本人入户。 6、军队转业复员干部 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安置入户分为异地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回原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三种情况: 1)、异地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随迁配偶、未参加工作的子女。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2)、回原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随迁配偶、未参加工作的子女。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3)、复员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复员干部,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7、调动入户 具备条件: 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市级、区(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按本人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办理本人入户。 按权限调动、招录人员入户: 具备条件:中央、本省级在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聘)到在蓉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人员,由省组织、人社部门进行认证,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办理本人入户。 按权限调动、招录人员入户分为中央在蓉机关、事业单位调动、招录(聘)的人员,中央、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聘)的人员,本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调动、招录(聘)的人员三种类型。 8、离+退休入户 具备条件: 经省、市老干局批准安置到我市的离休干部。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离(退)休人员入户: 因参加工作或工作调动将户口迁出本市,现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包括因参军入伍、知青下乡、就学等原因将户口迁出本市的人员。 9、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 1)、军队离退休干部入户 具备条件: 军队离退休干部及配偶和子女符合安置入本市条件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2)、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入户 具备条件: 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符合安置入本市条件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10、收养子女入户 具备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人员。按收养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收养人单位集体户、收养人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11、高原地区未成年子女回原户籍地 具备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人员。按收养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收养人单位集体户、收养人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12、原本市人回国 具备条件: 我市人员出国注销户口,未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回国后申请恢复户口的。 1、领取并填写《入户申请表》 2、准备相关材料。 13、华侨回国 具备条件: 取得《华侨回国定居证》来蓉定居的华侨。 1、领取并填写《入户申请表》 2、准备相关材料。 14、港、澳、台地区居民回内地定居 具备条件: 港、澳居民取得《批准定居港澳地区的原内地居民回内地定居通知书》,并回本市定居的。台湾居民取得《批准定居通知书》、《台湾居民定居证》,并回内地定居的。 15、外国人入籍 具备条件: 原外国国籍人员取得中国国籍并来蓉定居。 16、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具备条件: 按照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确定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入户。 17、博士后入户 具备条件: 博士后人员,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入户。
2019成都落户大全 2018年成都变得炙手可热,新一线城市、最幸福城市,让投资人趋之若鹜。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也纷纷选择这个有活力、但房价又不太高的地方落户。 但,成都不是你想来就能留下的城市了,2019初始,我们来看看具体落户政策呢。 落户成都有三种办法: 1、条件入户。 2、积分入户。 3、其他入户。 个人来对号入座。 条件入户政策 即常说的23+4条,23是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4是成都市人才引进的四项入户政策。 一、国家规定的23项入户政策 1、夫妻投靠入户 必须条件: 与本市人员结婚且在本市连续居住满3年的,在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您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您本人持有本市有效期内居住证; 2、您或您的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3、结婚登记满3年,或连续办理居住证满3年,或连续在本市缴纳社保满 二、未成年人投靠 办理条件: 外地未成年子女,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申请投靠本市户籍的父亲和母亲。 1、外地子女未成年; 2、父(母)户口在本市; 3、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3、老年父母投靠 办理条件: 非本市户籍的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公民年满55周岁且身边无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需投靠本市成年子女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因购房、投资、纳税、引资、居住期满入户本市5年以上的,方可申请市外老年父母投靠。 1、父亲满60周岁,母亲满55周岁; 2、父母在原籍地身边无子女; 3、成年子女户口在本市; 4、父母或其直系亲属在本市有住房。 4、应届毕业生回原籍 前置条件: 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原迁出地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不受派遣地限制。 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户籍一直在高校集体户(含肄业或退学)的,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原迁出地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因读书将户口迁入高校学生集体户,就学期间父母户口均迁离原籍,且有一方迁入我市的,可在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5、退役士兵 具备条件: 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退役士兵。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办理本人入户。 6、军队转业复员干部 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安置入户分为异地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回原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三种情况: 1)、异地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随迁配偶、未参加工作的子女。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2)、回原籍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随迁配偶、未参加工作的子女。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3)、复员干部安置入户 具备条件:符合安置条件进入本市的复员干部,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公共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入户 7、调动入户 具备条件: 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市级、区(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按本人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办理本人入户。 按权限调动、招录人员入户: 具备条件:中央、本省级在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聘)到在蓉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人员,由省组织、人社部门进行认证,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办理本人入户。 按权限调动、招录人员入户分为中央在蓉机关、事业单位调动、招录(聘)的人员,中央、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聘)的人员,本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调动、招录(聘)的人员三种类型。 8、离+退休入户 具备条件: 经省、市老干局批准安置到我市的离休干部。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离(退)休人员入户: 因参加工作或工作调动将户口迁出本市,现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包括因参军入伍、知青下乡、就学等原因将户口迁出本市的人员。 9、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 1)、军队离退休干部入户 具备条件: 军队离退休干部及配偶和子女符合安置入本市条件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2)、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入户 具备条件: 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符合安置入本市条件的人员,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10、收养子女入户 具备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人员。按收养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收养人单位集体户、收养人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11、高原地区未成年子女回原户籍地 具备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人员。按收养人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收养人单位集体户、收养人公共集体户顺序申请入户。 12、原本市人回国 具备条件: 我市人员出国注销户口,未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回国后申请恢复户口的。 1、领取并填写《入户申请表》 2、准备相关材料。 13、华侨回国 具备条件: 取得《华侨回国定居证》来蓉定居的华侨。 1、领取并填写《入户申请表》 2、准备相关材料。 14、港、澳、台地区居民回内地定居 具备条件: 港、澳居民取得《批准定居港澳地区的原内地居民回内地定居通知书》,并回本市定居的。台湾居民取得《批准定居通知书》、《台湾居民定居证》,并回内地定居的。 15、外国人入籍 具备条件: 原外国国籍人员取得中国国籍并来蓉定居。 16、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具备条件: 按照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确定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入户。 17、博士后入户 具备条件: 博士后人员,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入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