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戏游 生人戏游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2,555 关注贴吧数: 57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万事俱备 “是谁?”不自觉的,孙浩把头凑过去,声音也压低了许多——谁说男人不八卦?那些八卦杂志的读者可不全是女人——和范唯唯有关系的那个人自已居然认识,这怎么能不让他紧张而又兴奋呢? “王仲明”声音压的低,说这话的时候,姚土狗的眼睛还特意四下快地扫视了一圈,生怕被别人听到 “王仲明......不会?”不出姚土狗的意料之外,孙浩完全被惊住了,这个情报显然出了他的想象范围之外 “有什么不可能的?据我的调查,王仲明和范唯唯是在大约三个月前认识的,最初的原因是范唯唯为争取《棋道纵横》的主持人而请他辅导棋艺,但随后的发展,两人间的关系很快就过了一般的师生关系,甚至范唯唯去坝上草原拍戏,王仲明都一起随行——如果只是教棋学棋的关系,怎么可能密切到这种程度?”姚土狗哼道,所谓捕风捉影,即使有着编剧般的才能,那也得先有个影子才行,若是没有一点儿依据,那些八卦报刊杂志也不会随便给钱 “啊?还有这事儿?......,你肯定?”孙浩惊讶之极,他没想到王仲明那样的人居然能和范唯唯那样的大明星走得那么近,这实在是.....实在是.....实在是太让人眼红了 “废话,假的我跟你说干嘛照片我都拍了两个胶卷呢”姚土狗哼道对方的问题是对他狗仔实力的质疑 “呵还有照片呀.....,能让我看看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孙浩想要看到证据 “想的美,那是我吃饭的家伙,能随便给人看吗?”对孙浩的要求姚土狗是嗤之以鼻,他怎么可能拿着照片满世界转?要知道曝料是否能赚到大钱,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独家,如果事情已经传的满天飞,照片还卖得到好价吗? “嘿嘿连我都信不过对了,既然有这样的料为什么不公布呢?听刚才说的意思,你好象盯着范唯唯和王仲明很久了”孙浩嘿嘿一笑,知道看到照片是没有可能了于是提出另一个问题 “切,这你就外行了?曝料也要看时机,现在范唯唯正当红,最缺的就不是人气,我这料曝出去,先不说有没有八卦刊物肯收,就是肯收,短时间内也未必能刊出去,卖价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姚土狗笑道——通常有了明星的负面情报,狗仔的通常做法是先向当事人进行接触看当事人是否愿意出高价把证据买回,这样做收到的钱虽然未必比卖给八卦媒体赚得多,但安全比较有保证,终究那些但凡称得上‘腕儿’的人都不是那么好惹的,演艺圈龙蛇混杂,谁知道哪位明星后边有谁撑着,万一碰到个吃生米的主儿,你爆料惹得人家急了眼,人家怎么报复那可就不一定了,狗仔虽然为了闻可以不顾命但不顾命的根本目的也是为财不为命,终究谁也不会希望哪天走夜道时背人从后边拍一板砖而只有在当事人不肯妥协,不肯私了,又或者肯付出的代价太少时,狗仔才会把消息转卖他人现阶段范唯唯人正红,类似这样的负面信息对其人气很难造成大的打击相应的,这些证据就很难卖出高价,所以姚土狗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奈心等待,等到可能收到最大利益的机会出现,就好象下棋,对高手而言,发现手段通常没什么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在什么时候去发动这些手段——早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晚了,失去了机会 “.....,也是,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不应该是王仲明听见雪讲,王仲明和金钰莹走的很近,难道他是脚踩两条船?”想了一想,孙浩有些怀疑的说道 “呃......,见雪是谁?金钰莹又是谁?”姚土狗怎么会知道棋胜楼的两位女棋手的名字,他问道 “见雪是我的女朋友,金钰莹是见雪的闺蜜,两个人都是棋胜楼的讲师,和王仲明是同事......”孙浩介绍道 “孙浩,时间差不多了”就在孙浩话刚讲到一半的时候,那边曹英几人看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而孙浩那边和姚土狗两个聊得正投机,担心他因为过于投机忘了下午还有比赛的事情,于是曹英大声提醒叫道,并用手指了指腕上的手表
第四百八十五章 人生的思考 此时正在家中看书的王仲明对棋胜楼发生的一切完全是一无所知,对他而言,象这样沏一杯香茶,斜倚在床上,听着舒缓的音乐,翻看小说又或者杂志什么的便是最好的休息方法,把自已的意识带入到书本之中,让自已体验着书中人物的情感,在想象的空间里进行着自已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拥有的人生,不知疲倦的风扇缓缓地转动着,将一阵阵并不清凉的风吹在身上,窗户开着,楼下小区里偶尔会传来买菜或者逛街回来的老头儿老太太们的聊天儿之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此悠闲而又平静的生活,正是王仲明所向往的。 他在看的是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海狼》,描写的是一艘渡轮在旧金山湾失事,文学评论家亨浦莱落水后被猎捕海豹的‘魔鬼号’救起,‘魔鬼号’的船主拉尔森绰号‘海狼’,身体强壮,极有头脑,但性情却是凶横残暴,一向习惯于用自已的铁拳统治着一切,他强迫亨浦莱留在船上做杂役,在漫长的海上生涯中,亨浦莱从拉尔森那里学了航海知识,身体也强壮起来,不再是那个只是玩弄文字的无用文人。偶然一次,魔鬼号又救起了女作家莫德,两个人一见如故,于是驾一条舢板逃走,登上一座冰封小岛。不久后,因头部肿瘤而变得身体虚弱的拉尔森遭遇水手们的背叛,随船漂流到这座小岛上。亨浦莱与莫德合边修好的‘魔鬼号’。拉尔森却病重而逝,将拉尔森海葬后,二人扬帆向故国驶去并得到了救助。 从纯文学的角度,这并不算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情节上几乎没有什么波动,只是讲船上争来斗去的琐事,后来与莫德的爱情出现也显得非常突兀,和前面硬冷的基调格格不入,给人以一种为了爱情而爱情的感觉,让亨浦莱象是个十足的傻瓜。至于强壮如牛,残暴如狼,狡猾赛过狐狸的海狼拉尔森却被脑瘤莫名其妙的击倒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杰克.伦敦的写作风格就是如此。相比于设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建立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他更擅于细致刻划某一场面、画面或短小的一串动作,所以,尽管这本书有许多不足之处,却仍是瑕不掩瑜,有更多值得一读的地方,比如,其中所谈到的那永远无人可解的难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以书中拉尔森的说法。‘生命像是酵母,酶,一种活动的东西.....大吞小才可以维持他们的活动,弱肉强食才能保持他们的力量,水手们为了要吃要喝而活动,因为可以继续活动,就是这么样,他们为肚子而生活,为生活而吃饱肚子,这是一个循环。’“蠕动是卑劣的。但是停止蠕动,像是泥土顽石,是不堪设想的......生命本身就是不如意,但是向前望到死亡,更是不如意。总之。在拉尔森的心中,他不仅不相信上帝。永生之类的存在,甚至不相信人的精神,在他眼里,人与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动物一样,纯粹是为了生存而生存,道德是虚伪的,正义是虚假的,理想是渺茫的,只有力量才是真正能够主宰命运,一切不能用来补充力量的空谈都是屁话,所以,世界闻名的,一篇文章获得的稿酬足以雇下他手下所有海豹猎手的文学评论家,在他的这条船上还不不过一个烧水的杂役。 ——借书中人物之口讲述了作者自已对于生与死的态度,看起来,杰克.伦敦似乎是一位内心坚强,绝不屈服的人,但这样的人最后却是因自杀而离世,实在是令人费解,或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吧,很多事儿,说的时候很容易,洋洋散散,万语千言,专题论述,课题研究,所以世界上才有那么多的专家教授,学者文人,可以把历史戏说,可以把《论语》当成心灵鸡汤的读后感去讲,但只有当真正面对时,才会知道自已选择的会是什么。想想,这和围棋不是也有谁多相似之处吗?口若悬河,舌锋犀利,点评棋局好似指教学生似的那些人,如果让他们坐在棋盘上与被他们点评的那些棋手真刀实枪的下上一盘,多半是会被杀得连裤子都保不住的吧? 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真的是无解的吗?人是为了生存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生存?人活一世,草活一秋,在这个世上走过一遭,是为了留下一点什么吗?但从古至今,留下来的那些人会因此感到荣耀吗?荣耀又是什么?精神的波动,还是心灵的慰藉?......
第四百八十章 凑热闹 中韩年轻棋手对抗赛的地点设在中国棋院三层的比赛大厅,提前半个小时,朴仁勇带领着所有八位代表员成员来到这里,离开赛时间尚早,于是朴仁勇吩咐大家自由活动,只要在开赛前五分钟回到这里就行。 这次来参加比赛的都是韩国年轻一代棋手中的佼佼者,其中不乏曾经到过中国参加比赛者,象金伍中,朴泰衡甚至有三四次之多,故此对中国棋院并不陌生,见领队下了自由活动的命令,便马上拉着吴灿宇在大楼里转了一起,一方面是让第一次来这里的吴灿宇熟悉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能不能碰到熟人。 “咦......,这不是金伍中吗?”三个人正顺着楼道闲逛之时,忽然听到后边有人在叫自已,不约而同地转身去看,却见几人不远之处有一个年纪约三十五六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中等个,偏分头,穿一件紫红色衬衫,下边是深灰色的西装裤,足下踩着一双黑色的皮鞋,皮鞋可能是刚擦完不久,光锃锃的快能当镜子用了。 “呃.....,啊,刘老师,您好。”认出此人是谁,金伍中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躬身问好。 “呵呵,你好。”中年男子微笑点头示意,随后把目光转向金伍中身后的两人。 “噢,刘老师,我给您介绍,他是朴泰衡,他是吴灿宇,泰衡,灿宇。这位是中国国家青年队的主教练刘志峰刘老师。”金伍中忙向两人介绍道。 原来是国青内的主教练。那么今天对阵的许多棋手就是这位刘老师的弟子了? 得知对方是前辈棋手,朴泰衡和吴灿宇连忙躬身问好,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呵,你们好,朴泰衡去年的三星杯预赛上见过一面,吴灿宇倒还是第一次见到本人,呵呵,牛犊三人帮,很让人羡慕呀。”刘志峰笑道——他的韩语说的不错,不需要通过翻译就能直接与几人交流。 “谢谢刘老师夸奖。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多多的磨练。”金伍中谦虚地答道。 “哈哈,说的对,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棋手,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呀。对了,你们都是来参加中韩年轻棋手对抗赛的吧?”刘志峰点头笑笑,随后问道——他是国青队的主教练,中方参赛棋手的名单就是他拟定的,而韩方参赛棋手的阵容他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对于在楼里碰到这几个人并不意外。 “是的。刘老师,不知道今天中方参赛选手都有谁,有没有需要特别留意的人?”金伍中心里想,既然碰巧遇上了。那就顺便打听一下儿情报吧——韩方是客,远离大本营,棋手名单是在出发前就定好了的,一旦出发,便是想改也改不了,而中方是主,坐镇中国棋院,有的是人手可以调派,所以比赛名单是比赛当天才定下来,反之。明年的中韩年轻棋手对抗赛将在韩国准行,到时韩国棋院的作法也是一样。 “噢,今天中方出场的棋手有邓笛,王海椿,张礼文。尹玉生,魏国清。宋洋,溥家齐,谭浩强,这八个人中除了宋洋和尹玉生两个,大部分你们应该都不陌生吧?”刘志峰笑着答道——做为中方的教练员,他不可能向马上就要比赛的对手述说已方棋手的虚实强弱,否则那岂不是胳膊肘向外拐了吗? “谭浩强?......”听到这个名字,三位年轻人都是微微一楞,面露诧异之色。 “呃......,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四个人面对面站着,三位年轻棋手的反应刘志峰怎么会发觉不到,见三个人都是面露诧异之色,猜想一定是有什么缘故,所以好奇地问道——中韩年轻棋手对抗赛的棋手资格是按年龄而定,只要在十八至二十五这个年龄范围内的两国棋院所属的职业棋手都可以参加,至于这位棋手是刚刚打上职业段位的百分百新人,还是拿过世界冠军的一流超一流高手,都不影响其参加比赛的资格,(当然,在实际操作中,那些拿过名人,王位,天元等头衔,又或者拿过世界冠军的超级棋手是很少会参加这种比赛的,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就象新人王战那样,如果参赛的棋手不是新人,那么即使决出冠军,那又有什么意思?),所以,谭浩强虽然是围甲棋手,但参加这次比赛在资格上是半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第四百七十五章 善意的谎言 “对了,上午和银海集团的谈判进行的怎么样,还顺利吗?”王仲明问道——这件事儿反正早晚都要说,他索性先提出来,早说早完事儿,金钰莹那边还等着他回去复盘呢。 “噢,还可以吧......,要看怎么说了。”陈淞生迟疑了一下后答道。 “呃?......怎么说呢?”王仲明不解,顺利就是顺利,不顺利就是不顺利,为什么会有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呢? “嗯......,这样说吧,今天是双方第一轮谈判,说白了,就是个见面会,主要任务就是彼此了解,相互熟悉,互探底牌,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谈的气氛不错,双方交换了各自的想法,提出了不少问题,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不过,这些都属于战前侦察阶段,真正的交锋还没开始,所以离可以乐观的时候还早。”陈淞生解释道——怎么说也是做过十好几年的领导职务,在商业谈判方面的经验总比王仲明多些。 “那就好。”王仲明闻言说道,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既然谈判的氛围不错,也就是说接下来有戏可唱,对他而言,这就已经够了。机会他已创造,能不能抓住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问题是对方提出的一个提议比较麻烦呀。”陈淞生脸上忽然露出为难的神情,却是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 “是什么提议?”早就料到把自已找来是和谈判的事儿有关。王仲明并不感到意外。 “中午吃饭的时候。丁建洋提出一个想法,要为京城棋社联赛找一个形象大使做宣传广告,借以扩大京城棋社联赛的影响,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这在我方先前的策划书中并没有涉及。”陈淞生答道。 “找形象大使?......,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至少对比赛没有坏处吧?反正产生的费用也是由银海集团来支付,应该不是多大的麻烦吧?”略一沉吟,王仲明奇怪的问道——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尤其是对银海集团这种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提议既然是银海集团方面主动提出来的,聘请形象大使的费用自然也要算进赞助费里,所以尽管是计划以外的东西,但要说难得住陈淞生。陈百川,曹英,董亮等一干人物,就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了。 “麻烦的不是找形象大使本身这件事儿,而是他所提议的人选呀。”陈淞生叹道。 “人选?他想请谁呢?”王仲明好奇问道。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和范唯唯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他对演艺圈里的事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了解,知道有些大明星的身价之高是常人难以想象,做某个产品的代言,费用动辄就是以百万做为计数单位。至于千万以上,亦非没有可能,京城棋社联赛先前估算的全部费用加起来大至也就在五百万左右,如果丁建洋提出的形象大使人选是那种身价千万的大牌明星,的确是难以承受的条件,总不成请明星的费用比比赛本身的费用还高吧?真要是那样,参加联赛的那些人还不得跳脚骂街? ——难道是要找范唯唯,想让自已这个和范唯唯很熟的人做个说客?如果是,这个忙自已倒是乐于去帮的,范唯唯的身价虽然很高。但对围棋方面的事情向来是不计得失的热心支持,否则的话,单以经济利益的考量,她怎么会那么在意《棋道纵横》节目主持人的位置?以她当红艺人,实力加偶像派唱将的身价随便加盟哪个综艺类节目不比这种围棋类的收入高的多?不过话说回来。真要是想找范唯唯做比赛的形像大使,似乎也用不着自已去当说客吧?银海集团和范唯唯本就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丁建洋既然提出这种建议,难道会想不到这些? 陈淞生的表情显得非常古怪,“他是想让伱来当这个形象大使。” “让我?......!”这个答案让王仲明大吃一惊,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对,就是让伱,而且他还表示,要把这个做为一项内容列入合同之中。”陈淞生点头再次确认,同时把更严重的问题讲了出来。 王仲明一时无语,他搞不明白丁建洋为什么会提出这种建议,当然,这样的建议可能是出于一种好意,是想让自已可以在这个比赛中多得到一些好处(终究做比赛的形象大使肯定是要付给一定费用的,即使他不是明星艺人),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利益必定要承担责任,这个道理他清楚的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