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小老虎 popo小老虎
关注数: 1 粉丝数: 2 发帖数: 123 关注贴吧数: 3
考研进 985 和高考进 985 有什么区别? 客观来说,考研进985和考高进985都不容易,两者难的地方不同。最近几年学历的竞争越演越烈,无论是高中努力考985的同学,还是大学努力考985的考研党,都是希望在毕业之后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双非”就好像一个枷锁,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那么第一学历真有那么重要吗?考研进985和高考进985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学习的目的及动力 目的:高考时,我们更多的是为了能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打好基础,为后续深造做好铺垫。但在考研择校择专业时,我们往往会将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毕竟,如果高考“翻车”,考研就是我们的第二春,自然也会更加慎重、仔细。所以,考研时选择985比高考时报考985更具规划性。 动力:高考时,学习动力除了自我的内心驱动外,可能更多的是来自老师、家长的监督,甚至是同学之间可怕的胜负欲。而考研复习时的学习动力更多是来自于自身的意志力,复习时间的分配完全取决于自己。你是想平庸地度过大学四年,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得更好的生活,完全靠你的意志力有多强,如果你决定了要考研,就要一个人独自奋斗,忍受学习的寂寞和孤独。 考试难度 高考是我们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长达12年的学习积累才去参加的一场考试,不仅有难度,而且有仪式感。此外,高考的科目共6门,就数量而言,肯定是比考研多的。但考研的科目综合性更强,难度也大。大多数考研党都是在图书馆自学,遇到问题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请教,备考时既要想着学习,还要顾及现实的压力,所以说要面对的困难程度更大。 学生综合能力 高考进入985和考研进入985院校学习自然也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后续发展产生影响。普通大学的保研名额较少,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基本只有通过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来达到目的,在这一点上,普通大学的学生很难占有优势。 985出身的同学,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深造机会,既可以选择出国深造,也可以继续读研。若是在校期间自身能力足够优秀,还可以保研。而且处在众多优秀学生的圈子当中,自我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高考时进入普通院校,最后通过考研进入985学习的同学,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是绝对过硬的。因为在一个教学力量和资源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学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弱势的前提下,还能逆袭的小伙伴都配得上“大神”的称号。 含金量 俗话说“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可见,某些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含金量不如985的本科生。当然,这一点也和专业有关系,并非一概而论。有些专业很热门,即使不是985院校,毕业后依然不用担心就业问题;而有些专业很冷门,毕业后本不好就业,即使是就读的985大学,也同样很难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其实,985大学的本科生看不起研究生的情况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和考研相比,高考是更加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考试方式。985院校中的学生都是在高考就被认可了的实力考生,但是这些985院校的研究生却不是,从起点上来看的话,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些考研谣言不能信! 01 笔记资料整理得越多越好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时会购买大量复习资料,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把这些资料全部看完,复习资料不在多,而在精,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如果你前期购买了许多复习资料,可以筛选一下了,选择几本自己认为不错的资料踏踏实实的过几遍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大家在复习时会记笔记,但是可能你的记笔记方式并不是正确的,记笔记不是把你听到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这会让你在回顾的时候无从下手,你的笔记到最后应该是一本书,这本书有每个章节,每个章节有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这样在你回顾的时候你就能迅速找到重点。有些同学喜欢把笔记整理成电子版本方便自己随时随地翻阅,因为电子版本可能会出现丢失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刚开始的时候用纸质版的,后期可以花时间整理成电子版本。 02 所有名校都会歧视自己的本科院校 “初试通过后会不会因为本科院校的原因被刷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许多考生。其实这个大家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在复试中导师更加关注的是你的个人能力,如果你有出色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参加过实验项目,在某些竞赛中取得过成绩等等,导师会很开心招到这样的同学。那些过于看重本科院校的导师也不值得你去追求,在通过初试后你完全可以向学长学姐打听自己想要报考的导师信息,提前避开雷区。总之个人成绩过硬才是最重要的! 03 成功上岸只需要考前几个月复习一下就行 在网上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只用三个月,清华北大不是梦”的经验帖,让部分考生误以为考研上岸是一件非常容易轻松的事情,每年都会有些考生直到九月份才开始启动复习,虽然说有一些同学基础很好能够通过较短时间的复习成功上岸,那毕竟是极少数,而且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九月份才启动复习,在平时的学习里也是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着考研复习。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尽早备考意味着成功上岸的几率变得更大。考研不是儿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应该对自己的付出负责,我们都要全力以赴,自己的进步是建立在每天的努力上面,努力越多,你离成功就越近。 04 严格按照学长学姐的时间表复习才有希望 大家在复习时都会为自己设置一个复习计划表,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也会给大家分享自己复习时的时间计划表,有些考生认为只要严格按照学长学姐的考研复习计划表来复习就能成功上岸,这是不理智的想法。每个人的复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做到了时间同步,复习效果也是很难同步的,有些人在半小时内可以做五道计算题,有些人却只能做三道计算题,不同维度上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根据自身条件实事求是的制定复习计划表,这样才能让目标变得更加实际,从而让自己每一天的复习变得更加充实与高效。 05 在寝室的复习效果和其他复习场所一样 有些学校的自习教室资源有限,图书馆容量也不是很大,这让一些考生萌生了在寝室复习的念头,这类考生要注意了,我们常说要把工作与休息的地方区分开来,寝室属于休息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公共空间,并不是很私密,如果你在寝室复习,可能会受到室友的干扰,因为有时候一个宿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考研,其他室友并没有考研的准备,寝室并没有复习的氛围,时间久了极易产生疲劳的感觉,自身的焦虑感也会加重。如果能早起那就尽量去图书馆和自习教室排队,不能早起也要去找安静固定的复习场所复习。 06 考研初试通过意味着成功上岸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时间跨度较大,对大家的要求很高,决定我们最终是否能够上岸的不仅只有初试,还有关键的复试,虽然现在复试离我们还很远,但我们必须要重视复试,每年都会有很多考生因为复试不过关而无缘理想院校,从现在到复试结束每位考生都必须保持紧绷的状态,咬紧牙关,一直坚持到最后!
这些考研的小道消息,可信吗? 关于考研这件事,每年都有一箩筐的“小道消息”,甚至有些每年都会出现的谣言都会换件衣服卷土重来,今年也不例外。不少人还是第一次考研,还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很容易就被这些谣言灌了迷魂汤,影响自己的备考状态,所以今天海文考研的老师就先来给你们辟个谣,以防被谣言扰乱了复习的心情! 1.考研院校有复试歧视 就目前来说,大部分院校的复试都是比较公平的,当然不排除有学校出现名校背景和本校生优先的招生倾向。但是从各大院校的历年录取名单来看,有不少录取的考生本科院校都是双非,所以不存在绝对的歧视。 另外,如果在网上看到有经验贴说”某某学校歧视“,单凭一两个人的经验你就做出了该学校歧视的判断是不理性的,因为被学校在复试中刷下的同学,经验贴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不能一味的偏听偏信。 想要知道这个学校是不是真的存在歧视现象,可以找院校的学长学姐咨询,也可以看官网公布的历年录取名单,如果有标注生源,要重点关注。其实,相对于是否出身名校,导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实力足够强,任何歧视都不足以淘汰你。 2.暑假复习不好,考研完蛋了 得暑假者得考研这句话没错,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进入阶段性拔高复习,你可以明显看到自己复习效果的提升,但是有不少考研人暑假要去实习,没有完整的复习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复习进度的推后。 如果你在暑期能安排出大段时间复习,一定要安排好。如果迫于一定情况没有足够复习时间,也不要以为考不上了,你要做的是重新规划从暑假到考前的复习策略,因为没有暑期意味着你比别人少了很多复习时间,如何利用好时间才是你最重要的问题,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先从心理上吓倒自己。 3.取消复试 虽然这是不少考研人的dream,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件事,任何一个大型考试如果出现大变动,一定会提前释放出信号。另外,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要进行改革,一定提前先进行试点,不会一下子大改。 参照2020年初出现疫情,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官方也不会贸然取消复试,而是利用其它方式进行复试,所以复试是不会随便取消的,因为这涉及到所有考生的教育公平。 4.只要初试考得好,考研就稳过 初试过了就真的意味考研稳了吗?真的不一定。初试是研究生录取的敲门砖,复试拉开差距的可能性要小于初试,但并不意味着复试只是形式走过场,很多学校在划定复试线的时候会按1:1.5的比例,有的学校甚至会超过1:9,所以在复试中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