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马汀尼
苦涩的马汀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关注数: 230
粉丝数: 290
发帖数: 5,045
关注贴吧数: 21
中国GDP“万亿俱乐部”望扩至17城 东部占比超七成 2019年省级地方两会已拉开大幕,各地又将进入公布上一年度本地区“财报”的时间。哪些省区市将跨入“3万亿俱乐部”?哪些城市会跻身“万亿俱乐部”? 2017年已有14个城市GDP进入“万亿俱乐部”。上海、北京、广州GDP总量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万亿;2011年,深圳、重庆、天津、苏州的GDP总量跨进万亿行列;2014年,成都、武汉GDP总量突破万亿;2015年,杭州GDP总量突破万亿;2016年,南京和青岛GDP总量超过万亿;2017年,无锡和长沙GDP总量均突破万亿。 北京将跻身“3万亿俱乐部” 2017年GDP超万亿的14城市中,上海成为首个跨越3万亿的城市,超过2万亿的则有北京、深圳和广州。 不过,上海注定不会孤单,北京紧随其后将成为第二个GDP总量进入3万亿的城市。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2018年12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201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能够实现全年同比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预计超过2万美元。 2017年,有11个省区市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随着北京的入围,2018年“3万亿俱乐部”将至少扩容至12地。紧随北京之后的安徽,2017年GDP总量为2.7万亿元,能否进入“3万亿俱乐部”尚难确定。 宁波等地有望进入“万亿俱乐部” 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发现,2017年GDP总量在万亿元以下且超过9000亿元的城市分别有宁波、佛山、郑州,GDP总量分别为9842.1亿元、9549.6亿元、9130.2亿元。三个城市距离“万亿俱乐部”可谓仅仅一步之遥。 2018年1月5日,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2018年佛山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佛山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GDP同比增长6.2%,按此推测,佛山2018年GDP总量有望超过1万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宁波、郑州两地2018年GDP也将超过1万亿元。 2018年9月27日,时任郑州市代市长王新伟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约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元大关。 2019年1月3日,宁波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宣布2018年预计GDP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宁波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上述17城市从地域分布看,12城位于东部地区,占比70.59%,东部独占鳌头。3城位于中部(武汉、长沙、郑州),2称位于西部地区(重庆和成都)。 数据显示,除上述17城市外,2017年GDP总量超过7000亿元的还有南通、东莞、泉州、西安、大连、烟台、合肥、济南、福州等9城市。虽然“不唯GDP论英雄”已成各地共识。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这个全球通用的指标体系依然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之一。上述9城市已有多地对跻身“万亿俱乐部”作出规划,可谓“万亿俱乐部”后备军。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东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东莞提出了“2021年超过万亿元”的目标。 2018年3月,西安市印发的《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提出,到2021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8年7月30日召开的南通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南通GDP跻身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城市,再经过五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15强,基本达到I型大城市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上海“北大门”。 此外,泉州提出,力争2020年跻身万亿元GDP城市行列;合肥2018年年初提出,未来5年全市GDP超过1.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2018年12月19日,济南提出力争2019年7月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为迈入“GDP万亿俱乐部”蓄势积能。 未来还有哪些城市将进入“万亿俱乐部”?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季度长春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面对仍然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长春市按照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精准实施,精准发力,一季度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尽管一些主要指标增速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基本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 一、一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3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36.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605.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539亿元,增长7.7%。 (一)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运行质量逐步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增速比1-2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30户重点企业产值增长9%,增速高于全市工业2.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值比重接近70%。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以医药、光电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5%,增速高于全部工业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全市工业产销率达到98.6%,高于同期2.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25.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7.6%,增速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18.1%,增速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 (二)市场消费基础作用稳固,重点服务业持续增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增速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前30户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93.8亿元,增长8.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前20户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1.7亿元,增长8.2%。 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3%,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商务服务业增长35.9%,影视制作业增长14.4%,租赁业增长80.8%,娱乐业增长28.4%,居民服务业下降8.1%,新闻出版业下降9.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下降2.4%。 (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下降4.8%,服务业投资增长12.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7%。 全市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493个,亿元以上项目438个,其中工业项目150个,服务业项目281个。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伊通河综合治理三期、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所建设、一汽Q工厂项目完成投资情况较好,对全市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四)财税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业稳健运行 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17.5亿元,增长7.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4.5亿元,增长15.6%;非税收入完成23亿元,下降24.1%。税收占比80.5%,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完成214.8亿元,增长4.1%。 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2216.2亿元,增长4.7%。其中,存款余额11481.3亿元,增长2.5%;贷款余额10734.9亿元,增长7.2%。 (五)物价水平走势温和,用电量增长加快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缩小0.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价格上涨7.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1.4%(水费上涨4.2%,液化石油气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2%;食品烟酒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2%。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为101.74%和100.72%。 全社会用电65.1亿千瓦时,增长13.5%。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7.1亿千瓦时,增长7.9%;服务业用电量17.8亿千瓦时,增长13.7%,增速同比加快8.5个百分点。 总的看,今年一季度长春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些积极的因素还不少,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强,新动能加速成长,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韧性。工业中前30户重点企业产值增长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新动能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增长14.1%,以生物医药、光电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5%。流通领域中前30户重点企业增长8.3%。服务业当中的一些新产业增长势头也比较好。另外,从宏观层面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非制造商务活动指数都在50%以上,处于景气区间,长春市的一些先行指标也表现得不错,制造业用电增长7.9%。预计1-4月份会延续这种好的态势。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趋缓 受季节性生产、市场、订单、同期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部分重点企业生产增速回落和县域工业增长压力加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在30户重点企业中,累计产值下降的企业有4户,产值增幅明显回落的企业6户。县域板块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增速低于全市5.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8.8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明显回落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存款回落7.6个百分点,贷款回落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7.9%,去年同期增长30.6%。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同比回落10.6个百分点,房地产从业人员增速回落1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有所回落。 三是大项目开工数量偏少 今年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的数量是493个,亿元以上项目438个,比上年同期少12个,其中工业项目减少9个,服务业项目减少10个。在49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中大部分是续建项目(491个),鉴于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新建项目仅有2个,新开工项目明显偏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