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的小火球 呼啦的小火球
有什么创新技术记得叫我
关注数: 3 粉丝数: 126 发帖数: 5,421 关注贴吧数: 5
关于长管发射器的烦恼和猜想 这里的长管包含软蛋会直接接触的内径13mm内管和不会直接接触的内径16~18mm装饰外管。 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主角一:湍流。 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接下来是主角二:活塞效应。 活塞效应指在隧道中高速运行的列车,会带动隧道中的空气产生高速流动,因为类似汽缸内活塞压缩气体之现象。当高速运行之列车进入隧道,隧道内之空气原为静止,因列车之重击,产生高压波,该高压波以声音的速度传播(远大于列车行驶速度),因此当列车进入隧道产生之高压波迅速往下游传递,压力波传达的隧道空气立即被加速,当压力波抵达下游隧道口时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往隧道上游传递,当其传递之隧道空气将再一次被加速。同样的列车车尾进入隧道,会产生一股负压波,该股负压波,也同样会作用在隧道内空气流速。 正题开始,大家都知道软蛋发射器的工作原理这个就不多讲了,当软蛋在13mm管里加速的时候,软蛋后方是由气缸提供的差不多两个大气压的推力,这里的气流对软蛋发射是有利的所以不做赘述。软蛋前方静止空气则会产生活塞效应,由于被压缩,所以会在内管出口的位置产生湍流,这里会第一次影响软蛋的准确性。如果再内管外再加装一个装饰外管,那么软蛋在通过装饰外管时前方也会产生一次活塞效应,且后方也会产生一个负压的活塞效应,直接影响就是大幅降速,如果这时因为经过第一次影响蛋身跟管壁不是平行且居中同心的,那么由于横向的气压差异又会第二次影响软蛋准确性。当软蛋好不容易飞出装饰外管了,在这里产生的湍流又会第三次影响软蛋的准确性,它是不是真的太难了。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下鱼线管,除了能使软蛋旋转利用马格努斯效应提高稳定性,也刚好在软蛋离开内管通过湍流的地方吃上鱼线,尽可能的稳定住蛋与管的同心。所以感慨一下,这个应用发明简直是业界之最没有之一。 但是有些和我一样喜欢长管装饰的朋友会很烦恼,因为装了鱼线管就不能装长管了,不装鱼线管就会享受三次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暂时只能寄希望于竹节蛋了,经过自己测试,竹节弹的造型除了降低通过内管的摩擦、更吃鱼线,还有就是在通过湍流时更稳定的表现。可能原因是其本身划过空气的时候会在蛋体中部形成一个跟管口湍流相反的湍流,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 另外提出两个猜想: 如果在外管上开几道工整、几乎贯穿全管的镂空槽是不是就可以消掉活塞效应,大幅减少湍流的形成? 如果把外管的这些槽开成螺旋纹的样子,是不是可以使软弹发生旋转,成为空气线管? 希望有条件有能力的大佬可以帮我证明一下这两个猜想,谢谢观看,如有谬误,欢迎指正与讨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