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416 焱森龘
宁愿孤芳自赏,不愿随波逐流
关注数: 232 粉丝数: 431 发帖数: 15,049 关注贴吧数: 404
现学现讲,镜相论 lz是业余垃圾心里爱好者(菜死了)看到这个有点好奇,现学现讲 我们是通过镜像来看世界,我们看世界总是有一面无形的镜子,而且意识不到。 笼统的说,镜像可以理解为在他人的形象,或者自己对他人的想象或者幻想,这种形象经过转化,比如,一次认同,二次认同,会转化为我们的心像,进一步“反转”,变成我们的主体。 更通俗一点的说,我们看他人不仅是在看他人,在会在看他人的过程当中建构自己。 从中摘录了一些笔记,或许对题主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有用: 1、他者是建立主体的第一步 2、主体:(从拉康思想来看) 主体是建构的,被培养的,被环境培养的,因为被培养的环境不同,所以,不同时代的人趣味冲突,代沟也就出现了。 主体, 镜像,心像,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婴儿看镜子行为当中:”观察者,被观察者,观察结果,”三者的关系。 3、异化 镜子中的反像构成自我的主体 社会有时要强制形成自我的主体,这样人的自我冲突越来越多。 比如说,现在没兴趣听课的装作感兴趣听课, 于是,异化成为人必然的命运、、 于是,各种自我互相冲突,,人心挣扎或多重人格出现 如果不能控制挣扎,就变成精神分裂 4、镜像是可见世界入口, 镜像是反像, 镜像会内化为主体,成为我们的心像, 5、人类知识结构具有一种妄想症的特症, 我们内心的冲突从出生开始了。 内心如同成堡垒和体育场,这是关于“我”的主体构成的两个重要象征 每一个我, 对外和别人竞赛赛,对内则向自己攻击, 6、强迫症,是人在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呈现方式, 强迫思维,强迫自己,倒错,隔离,重复 一个人的性格,外部世界的协调发展出来的。 社会自我是公开的自我, 7、嫉妒和自恋 所有人都有嫉妒性的同时又自恋, 嫉妒,是成长的动力, 8、拉康理论的出路 想象恰好是一种奴役 拉康说l人几乎都处在疯狂状态中,狂暴和噪音为形式的疯狂。 他人是地狱,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狱 我们被社会秩序和原生妒忌等所囚禁(转自bd知道的解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