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華華 壞華華
关注数: 8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3,781 关注贴吧数: 47
◤ 大家看一看笑一笑就好了 可千万不要试 ◢ (转的) 我不清楚中国的灯泡是不是跟英国一样。     在英国,灯泡的包装纸上都有警告--do not put that object into your mouth.     意思是不要把灯泡放进口中。     他XXXX的...那有人会放这东西进口中?英国人都有些白痴...     告诉你,世事无绝对!     有天我和一个印度朋友在家中看电视,我和他谈到这件事,     他告诉我他们小学的教科书也有说到,因灯泡放进口后便会卡住,     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他十分肯定书是那么说的...     但我十分怀疑,我认为灯泡的表面是十分滑的,如果可以放得进口,     证明口部足够大让其出入,理论上也可以拿出来。     但这印度白痴只说书是那么说的...便一定是正确...     我被他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弄火了,我说他笨,     他说我不会英文不看书...我们便吵了起来...     我一肚火的回了家,拿起一个普通大小的灯泡在床上左想右想,     始终认为我没有错,想到这印度朋友的无知,     也本著科学家的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决定要证实他看。当然,我也做了安全措施...买了一瓶菜油回家。     若卡住了便放油,我就不信滑不出来!     一切就绪,二话不说便把灯泡放进口中...     不消1秒便滑入了口,倒也容易...照这样看要拿出来绝无问题。     心想这印度白痴,看看我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色吧!     不像你这书呆子...心想中国战胜印度...打从心里笑了出来...哈哈!     於是我轻松的拉了灯泡一下.........好!我放多点力 .........     o.k~我把口张大一些 .........     不怕,我把口张得最大,放多一点力(要很小心不要拉破灯)     .........妈的!...真的在内里卡住了......好在还有菜油.........     (30 分钟后)     我倒了3/4瓶油,其中一半倒了进肚,那灯泡还是动也不动...     这时候,我只好打电话求救 .......................     正当我按到一半,我记起我口中塞了个灯泡...如何说话?     现在我只好向邻居求助,我写了一张便条后便去找邻家那老妇。     她一见我便大呼救命...我立即给她看我的便条 ---     please call me a taxi and tell the driver to take me hospital.     (请招我一辆的士,还请告诉司机蛓我到医院。)     她看了大约1.75分钟后大声狂笑...     (如果我说得出话我便f**k 她了。)     15分钟后,的士来了。     司机一见我,笑了一回(其实他一直没有停过)。     在的士上不停的问我何以这么做...(...他XX的...我如何答他?)     还不停说我的口太小,如果是他的口便没有问题...     我看看他的口真是很大...     但我好想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要试...可惜我开不了口!     我看看他的倒后镜,我好像含住一条金鱼...     在医院,我被护士骂了十多分钟,说我浪费她们时间。     还要我排一条很长的龙...     我在人群中待了2.5小时...2.5小时...     那些痛楚万分的伤者,看见我都好像不痛了...人人都偷偷笑出来...     我觉得自己还有些作用...     医生把绵花放进我口的两旁,然后把灯泡打碎...一片片的拿出来...     我的口肿得很大...最后他告诉我下回不要试,和告诉别人我的经验...     我告诉他我一定不会了。     当我离开医院时,我在想这地球一定没有像我这么白痴的生物了...     当我开门离开时,迎面来了一个人,是刚才那的士司机...     ...     ...     ...     ...     他口中含着一个灯泡。
看国内的大学 一个台湾人看大陆的大学看一个人,可以看他的学识,他的气质,他的丰采,他的谈吐。   看一个国家,可以看它的大学。   我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风景区可以不看,但大学和博物馆一定要看。   台大的老校长傅斯年掌理台大的时间其实不长,但这位胡适的得意门生,前北大校长,却给台大奠立了很好的基础,把北大的学术风气和自由学风带到了台大,把大学的庄严地位和神圣使命清楚地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台大人。傅老给台大师生留下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名言:“贡献这所大学于宇宙之精神”。是啊,“宇宙之精神”,多么庄严神圣,多么亘古长新。   美国东岸的耶鲁哈佛哥伦比亚,西岸的柏克莱史丹佛我都去过,也待过;大陆的北大和上海交大我也去过。   如果要我说出大陆的大学和美国、台湾的大学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我想就在于对于大学的地位、使命、格调的定位不同上面。   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培养的是螺丝钉;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人材。大陆的大学,即使是名牌大学,比较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材。大陆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得很重,看作是学术殿堂。   所以,台大可以出几个诺贝尔,大陆十多亿人却无法“填补空白”。   上海的同济大学也是老牌菁英名校了,尤其是以建筑系闻名;然而,电视广告里,它下属的“同济大学装潢公司”居然用同济的金字招牌拉装潢生意。   上海交大也是百年名校,当年曾为国民政府培养出多少栋梁之材;现在的交大,不但有股票上市公司(当然,同济、北大、清华等大陆名校都有),走在它的校园里,简直就像逛一个市场。在广元西路的校门旁边,交大用临街校地盖了一座6层大楼,一楼二楼是电脑商场,里面分隔成许多狭小的店面,租给商家卖电脑或组装电脑。走道是那样的狭窄,商家再把桌子搬出来拉客,让人走都不好走。人人手上一根烟,那空气真叫一个污浊。三楼是交大昂立书店,纯粹以营利为目的,连中小学生到幼儿的参考书都卖。你能想象柏克莱史丹佛的大学书店里面卖非学术方面的书?四楼以上则是交大昂立学院,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英语电脑进修学院。进了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广告,有交大的这个英语培训班,那个电脑培训班,原来交大不止一个昂立进修学院,还有好几类似的学店呢。学生宿舍的一楼被出租给某个培训班当教室,大白天的也会听到这个那个英语培训班里传出托福gre听力模拟测验的录音机声音。小卖部旁边还有一间店面是卖仿制的青铜器。还有个地方,墙壁上用手很粗糙地写着:假肢,洽询请进。交大还有用学校名字作商标的“交大昂立一号”补品,呵呵,西方人真笨,怎么不搞个剑桥海狗丸、牛津隆胸素、哈佛脑钻石、耶鲁减肥茶。交大的系所分得真是细,大概中国人都喜欢自立山头,都喜欢拥有好听的头衔,所以交大有无限多的系主任、所长、院长。比方说,居然还有个 “机器人研究所”。耶鲁大学整个工科就是一个系:工程系。   当知识变得如此支离破碎的时候,你还指望能培养出有全局眼光的栋梁之材?当大学校园变得像个市场商场的时候,你还指望能熏陶出什么优雅之士?听上海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谈话,永远都只围绕着“个人”问题,出国啦,读学位啦,学英语啦,学电脑啦,工作啦……。   在美国和台湾,大部分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由学校和民间的知识分子推动的;在上海,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幸福,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着上海市政府做。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