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O哥麻布 o_O哥麻布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40 发帖数: 3,376 关注贴吧数: 13
《Squad》(中文译名《战术小队》)是由加拿大工作室Offworld Industries开发的一款**多人在线战术射击游戏**,基于虚幻引擎(最初为虚幻4,未来将升级至虚幻5)打造。游戏以高度拟真的战场体验为核心,强调团队合作与战术配合,是《战地2》经典模组《Project Reality》(真实行动)的精神续作。以下是关于该游戏的详细介绍: --- ### 一、基本背景与核心玩法 1. **开发背景** 《Squad》最初于2015年在Steam平台开启抢先体验,2020年发布正式版。其前身为《战地2》的模组《Project Reality》,后由原开发团队独立制作成完整游戏。 游戏支持最多**50v50的百人对抗**,玩家需通过语音交流、小队协作完成占领据点、建造工事、后勤补给等任务。 2. **核心机制** - **小队协同作战**:玩家以9人小队为单位行动,每队由一名队长指挥,需服从阵营指挥官的整体战略。队长负责部署复活点、标记敌方位置及下达战术指令。 - **拟真战场体验**:包含真实的弹道模拟、体力限制、武器后坐力及火力压制效果。例如,被压制时视野模糊、射击精度大幅下降。 - **工事建造与后勤系统**:玩家可利用补给卡车运输建材和弹药,建造防御工事(如沙袋、反坦克阵地等),形成动态防线。 --- ### 二、游戏特色与模式 1. **特色内容** - **多兵种与载具体系**:包含步兵、医疗兵、反坦克兵、狙击手等兵种,以及运输车、装甲车、直升机等载具。不同阵营(如美军、俄军、叛乱分子)拥有独特的装备和载具。 - **语音通讯系统**:分为小队语音(B键)、近距离语音(V键)和指挥官频道(G键),确保战术指令的清晰传达。 - **动态战场与天气系统**:未来更新将加入沙尘暴、极光等动态天气,增强环境交互与战术多样性。 2. **主要模式** - **占点模式(AAS)**:占领并防守地图上的战略据点,最终耗尽敌方兵力点取胜。 - **入侵模式(Invasion)**:攻防双方围绕关键目标展开争夺,强调资源控制与持久战。 --- ### 三、玩家体验与社区生态 1. **硬核与高门槛** 游戏对新手较不友好,缺乏详细教程,需通过社区指南或老玩家指导学习基础操作(如地图标记、包扎救援)。误伤队友、难以辨识敌我等问题常见,但也被视为拟真体验的一部分。 2. **社区与服务器** - 国内拥有多个活跃服务器,玩家需遵守规则(如禁止跳阵营、恶意行为)。国际服则提供跨语言协作的挑战。 - 社区注重战术配合,队长与指挥官的领导力直接影响战局,单人“孤狼”行为难以生存。 --- ### 四、未来发展与更新 1. **引擎升级与内容扩展** 2024年宣布将引擎从虚幻4升级至虚幻5,计划新增动态天气、中国阵营(PLA)制服、直升机支援系统等,并对地图(如巴士拉)进行重置,优化画面与物理效果。 2. **平衡性与玩法优化** 调整武器手感、载具操控及游戏模式标准化,例如“毒刺”导弹需锁定目标后发射,增强战术深度。 --- ### 总结 《Squad》凭借其硬核的拟真机制、百人战场规模及强依赖团队协作的设计,成为军事模拟爱好者与硬核FPS玩家的首选。尽管上手难度较高,但其独特的战场沉浸感与策略性仍吸引了大批忠实玩家。未来虚幻5引擎的升级将进一步扩展游戏的可能性。若你对《武装突袭》《红色管弦乐队》等作品感兴趣,或渴望体验真实的连排级战术对抗,不妨尝试这款作品。
双开算卦还是违规? 首先以下讨论为同阵营双开,非窥屏 看了很久发现很多服没有这个规定,默许这种方式的存在。有的就算只是发现了ban你几天不是永久程度。 下面说说规模情况: 虽然这种现象有但不多,大概100个有1个?总体比挂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心思研究这玩意?而且云电脑或是实体机花费都比挂更没性价比。 双开大多是玩载具,主要就是双开影响游戏平衡性。为什么?因为双人载具配合不默契,炮手非常头大,性子急的直接开骂C语言。而双开可以做到战队载具般的默契程度。当然自己本事不行,还是被收的那一个。 其次双开难以控制…毕竟squad 键位较多,双人更多,无法和双人载具做出很好的效果,常常成为毒瘤般的载具。我认为老是炸一看就不会玩。这种货下把就别让他上载具或是直接像csgo一样投票ban了 再就是无法维修载具,一旦击中凶多吉少。基本一次性,但也有nb的,这样玩好了比双人更强也是不公平一种原因,但是也可以说pro哥天生就是捞薯条的 最后希望出台投票机制,有些人玩载具就是瞎玩,就是纯毒瘤,像csgo一样,当局给他飞机票。无论双人单人,都是对游戏理解提出很大的考验,我也认为这是各个服务器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限制单人双载,因为没本事还是被捞。 至于双开到底破坏没破坏游戏公平性你们说说看?
什么时候国服能有正儿八经的摩托化步兵呀?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一能让载具队能当步兵打又能送人拉点(不是拉初始白旗点)。步兵队长可以指挥队内载具掩护进攻;队内步兵又能长距离突击。 形成 指挥官-步兵队长(步兵)+ 10票以上载具队长(载员)+游离支援队 -队内载具小组长(步兵)-步兵 四级指挥体系 。由于Squad的战术系统和通信系统已是现代战场中的理想程度,所以我分成4级也是可以的。除开ACV和tank需要观察的载具单独建队外,我感觉总比单载跑出去炸了强。 其二能大幅缩减建队数,有的都能建将近20个乱七八糟的队伍; 其三由于队伍的减少也缩减指挥官的精力,只用于排兵布阵上不用考虑点在哪里,具体怎么弄交给各分队; 其四对步兵队队长更灵活不一定就坐运兵卡也可以选择带装甲的车运输或者一同进发,降低在途中被劫的损失; 再后就是国服环境载具队限制5人是为了防止郊游。甲弹对抗呢怎么不郊游,这也是国服目前特色现象。 就是不能自己爽就行了,这个游戏是50v50的合作达成战略目标。像SCK 还有M113 这种。各位本来不用那么多队的,队长也只是全局指挥那种。怀念4.0之前的国服,没那么多形式。 有人说载具队进城区不是包收吗?进林子不是包打吗?具体就是先发现先打击 蹲人总比被蹲好,抱团总比独狼好。不一定非跑点里或者跑千里之外郊游。我反正给人开车喜欢刷抖音同时蹲载具。然后载具来了冲过去打。不知道各位黑奴什么想法。。。 后话:这种国服目前打来打去还是战地类似的老一套,开局鼠标连点器抢载具。各种单载zcc电摇 步兵不上车 载具永远游离点内之外几千米 找载具甲弹对抗。土鸡 空降军 国外都玩得很好我也顶着100+的延迟在外服体验过。国内如果想改变这些估计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再最后有两个疑问 步兵为什么不想上载具队车? 载具队为何热衷于甲弹对抗?我感觉这两个问题虽然彼此独立但颇有联系。既是问题又是答案#丝瓜##Squad ##电子竞技##硬核游戏##军事模拟##国服##外服##战术小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