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句话的事 就是一句话的事
关注数: 75 粉丝数: 18 发帖数: 240 关注贴吧数: 0
43天让高三学生从317分提高到622分(转。希望对您有用) 高考前3个月教你从300分提到600分(绝对真实!)希望对高三毕业生有用。      我把43天从317分提高到622分的经验复制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到我们哪怕一点点。      首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希望大家明白高考的性质,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而不是能力性考试,这种考试不需要有多高深的能力,只需要你掌握好高中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答好高考那几张卷子而已!所以说,大家不需要把知识学得多精,研究的多透彻,只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应用办法,就不会被高考折磨,反而去折磨高考! 很多同学喜欢耍小聪明,很受家长和老师的不屑,按照他们的说法,学习就应该踏踏实实,按部就班的学,没有捷径!他们说的到底对不对那?按照我的观点,说的没错,但有点太绝对。通常情况下,他们口中的学习应该包含两点,学习知识与考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我的这句话:学知识不能投机取巧,但考试绝对有规律!尤其是高考这种不涉及到高深知识的选拔性考试,有极强的规律性!大家在以后的五个月时间里,心中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词:规律!高考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知大家做没做前几年的高考题没有,不知你们发没发现,不管谁出题,高考题的思路不会变,每年的高考题大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它必然有极强的规律性!(临时课改地区除外)所以,你们把前几年的你们当地的高考题收集好(我当时是研究04年到08年的我们高考题),只要当地的,外地的高考题不需要研究!我要求的不是把这几套题做会了,也不是要求你们反复做几遍,我要的是把这几套题彻底研究透,换句话说,看到每个问题时,立刻脑中能反映出出题老师想考你什么,需要你掌握什么知识,比如说看到数学大题时,脑中想到的不是这道题的解决办法,而是见到这类型题时的思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何做数学题
人保部官员:国民年均工资5年翻番条件已具备 近日,就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改革阻力、方向等问题,本报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进行了专访。苏海南透露,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应该会出来。 正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问:有报道说,收入分配方案目前仍处于研究和起草阶段。您能否告诉大家,收入分配方案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如再久拖不决,会有什么后果? 苏海南:收入分配方案今年内应该会出台,因为中央提出有关方针已有几年了,现实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是公认的、不争的事实,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收入分配领域的很多问题,已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维持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数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而个别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000多倍。 另外,部分企业存在拖欠、克扣工人工资的情况,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垄断性企业享有高水平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与一般用人单位拉开了不合理差距。而且,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完善。比如用于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额度不够大,转移支付给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还不够多,且并没有完全将其分配比例制度化。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解决。 问:您认为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何在? 苏海南: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根源。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问:有人提议,中国也应该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您对此怎么看? 苏海南:这个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中国现在应该说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或者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所以,经过测算以后,不妨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目标。但是要讲清楚,这是一个宏观的大盘子,在具体落实的时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只能力争大多数人收入有大幅度增加。 问:您说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具体体现在何处? 苏海南:中国的GDP增速现在还在8%以上,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已经是偏低中等收入国家了,而且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所以,我们有责任、有能力让老百姓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这些年,总的来看,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的增长是偏低的,是低于GDP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这几个因素的累加,再加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早就明确要提高两个“比重”,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老百姓有这个热切的期盼,因此我们现在做这样一个“倍增”的安排,不管是对外宣布或者是内部掌握,都是应该予以考虑并做出决策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