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星座 天蝎星座
关注数: 4 粉丝数: 7 发帖数: 374 关注贴吧数: 0
好啊!终于有篇正面报道了!! 刀郎、十二乐坊等走红2004年成为新民族音乐年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16:16 北京晚报  2004年很可能是一个民族音乐年,针对民族音乐,各种概念的活跃和实践的成功以及媒体的热烈讨论和商家的热力追捧都使民族音乐成为今年音乐圈的主流话题。  在本周,刀郎与女子十二乐坊将亮相北京。刀郎将出场《十面埋伏》的首映演唱会,而女子十二乐坊将举办签约EMI公司第一张专辑的首发式。 刀郎是今年引发巨大轰动,而在近期也开始引发激烈争论的热门人物。刀郎的商业成功激发了各大发行商的豪赌心理。他们对刀郎下一张专辑的竞价也超过港台最热门专辑的8至10倍。这简直是一种疯狂的行为,而刀郎则成为类似欧洲杯希腊队那样的梦幻黑马。刀郎的成功就是他能反流行之道而行之,在一片R&B模仿热中回归新疆本土音乐。而这种音乐与时下的流行音乐相比,朴素、简单却异常新鲜抢耳。就如同当年王洛宾对西北民歌的整理一样,刀郎使人们再次看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巨大流行潜质和市场价值。同时,刀郎也让人们在追逐国际流行的单行线之外,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且,他也用实际行动校正了一些唱片业者的片面审美取向。就如同乐评人王晓峰所言:“我们应该反思在制作、接受音乐的概念上,除了欧美、日韩、港台之外,对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否有过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不少像王晓峰这样原本是以普及欧美音乐为己任的音乐人越来越关心民族民间音乐。
担心迷失自己 “刀郎”为音乐定下铁规不睬媒体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随着7月10日赴京参加《十面埋伏》首映庆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刀郎再次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人物。今年6月8日,刀郎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后,引发了全国媒体的集体追踪。面对各种猜测,刀郎未做任何反击,更没找任何媒体解释,仍然默默无闻地在新疆做音乐,这使刀郎又成了悬念。7月3日至4日,该报记者再赴新疆,通过与刀郎的长谈,终于听到了他的心里话。  A为音乐定下“三不”铁规  7月4日中午1时许,在乌鲁木齐一酒店,席间,刀郎平静道来。刀郎身穿黑色T恤,戴着眼镜,活脱脱一个书生样。  当谈及为何要避开媒体,是否是故意制造神秘时,刀郎摇摇头,向记者道出了心事:  “我给自己定下铁规:不读报、不上网、不看电视。之所以这样,绝不是制造神秘。我怕丢失我自己。其实现在,有些东西已经有些影响我,它在左右我的创作。其实我对生活要求很低,就是喜欢音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我很害怕……”  接着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强调:“我不是一个很喜欢炒作的人,熟悉我的朋友都很了解我的个性,我平常生活中就很简单随意。我不见记者,不是我和他们过不去。而是,目前我真的需要宁静、平和的音乐创作气氛和创作灵感,需要宁静的创作心态。”  B拜八旬维族老人为师  为了《十面埋伏》首映礼,不敢饮酒的刀郎叫来他们公司一位维吾尔族女孩陪家乡人。女孩来后,刀郎以长辈的口吻介绍说:“这是维娜,她的爷爷是刀郎地区唯一健在、能全部唱完、说完刀郎音乐的老艺人,今年已80多岁了,我正在向他学习刀郎音乐。”  开朗的维娜立即接话:“刀郎是我爷爷的徒弟,我爷爷叫阿卜拉,今年已80多岁了。爷爷能歌善舞,在刀郎地区,知名度很高。可惜,爷爷岁数太大了,刀郎担心刀郎音乐失传,就一直在抓紧时间,向我爷爷学习刀郎音乐。”  只知道刀郎像王洛宾一样四处采集民间音乐,但不曾想到,8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爷也当上了他的老师。  C对生活要求很低  席间,刀郎不怎么动筷,当问及刀郎从四川到新疆是怎么生活的问题时,刀郎说:“我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不苟刻,越简单越好。演出前,往往一碗白饭,两个小菜,填饱肚子就行了。生活方面需要的东西,其实就这么多,我不想为钱所累,只想像从前一样写歌、唱歌、快快乐乐生活就行了。”  不过,有时和几个朋友高兴时,比如演出成功后,采风作品弄出来后,刀郎也要喝几杯。他说:“有时候我大概能喝1斤多白酒吧。但今天不行,因为我要参加张艺谋《十面埋伏》的首映式演出,张艺谋是我最敬佩的艺术家,他导演的每部电影我都看过。因此,我必须为张艺谋戒酒。”  D揭秘第三张专辑  当问及第三张专辑为什么推迟两个月上市时,刀郎如实说:“原定7月20日上市,但媒体宣传了我要参加张艺谋《十面埋伏》的首映式演出,歌迷对第三张专辑的希望非常高。所以,我在制作时更加小心翼翼,特别认真。静下心!静下心!我反复地听,反复地制作,专门挑毛病、找缺点,一直达到最美的境界,我才放心。所以第三张专辑要推迟到大约9月底。”  刀郎谈论音乐时的神情,仿佛把人带入一个空灵的艺术世界。  席间,有一个人不得不说,他就是坐在刀郎旁边的经纪人李松强。他一直在配合刀郎。刀郎与李松强已是多年的好朋友,好搭档。  下午4时,与刀郎告别时,李松强实话实说:“我为何频频为刀郎‘挡驾’,不是我不友善,而是刀郎要用音乐说话。我太了解刀郎了!”李松强话不多,但看得出来,他与许多经纪人不一样,两天接触,从头到尾,他没说过一个“钱”字,一直在讲他与刀郎共同的价值取向,讲他们的共同的使命感。(记者杜恩湖) 编辑:金秋
有料到!!!!!!!   红遍大江南北的刀郎6月初接受本报记者首次采访时,曾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回家乡演出。昨日,本报记者一行再赴新疆,与刀郎敲定了回蓉演出的事情,刀郎表示,将与本报合作,于10月回蓉演出。本报还受刀郎委托,将于下周启动“刀郎歌迷会”。  记者一行此次赴新疆,适逢刀郎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馆举办“西域情歌刀郎演唱会”,随即前往观看了演出。昨晚的石河子大学充满着节日气氛,尽管是在校园里演出,但还是异常火爆,票价从70至200元不等,20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演唱会充满青春和激情,刀郎所属公司的几位歌手登台后,观众们按捺不住地高呼:“刀郎”、“刀郎”。刀郎终于出场了,他头戴棒球帽,穿着军绿色衣服,还是与记者第一次见面时那个朴素、低调的模样。刀郎相继演唱了《冲动的惩罚》、《驼铃》、《2002的那一场雪》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观众一起激情合唱,并纷纷冲上去献花。刀郎的现场演出效果比CD还好,许多观众感慨:不像有些歌手,专辑都是录音棚的产物,真唱就露馅,刀郎的实力果然非同一般。  演出中间休息时,刀郎在后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大家说着四川话,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谈起当初相约回家乡四川演出一事,刀郎说:如果在国内举办巡演,四川肯定是首站。刀郎表示将与本报合作,确定10月回蓉演出事宜,具体细节将于今日再详谈。  刀郎还委托本报为他筹备歌迷会,本报已购买了500张刀郎的CD,今日刀郎将全部签名后,由本报记者带回成都,“刀郎歌迷会”也将于下周正式启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