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青春 太青春
关注数: 57 粉丝数: 49 发帖数: 1,387 关注贴吧数: 76
关于三星堆文物来源的看法 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大家也都知道个大概了。有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一带典型特色的青铜器,玉器;也有埃及西亚特点的金器。这些东西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特点,就是它是突然就华丽出现了,不像中原地区的玉器青铜器有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简陋到精美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没有相应的大型冶炼作坊。最重要的是考古挖掘没有出现文字,相比出土文物的精美水平,当时的社会没有文字是说不通的。我们都知道商周青铜器是普遍铸有文字的,为什么三星堆的青铜器就没有? 所以我有一个猜测,就是这些出土的文物并不是古蜀国当地铸造的,而是它用丝绸和象牙向周边地区交易得来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精美的成品。为什么青铜器上没有文字?因为有文字的青铜器都是他铸了自己用的,造一件东西不容易,所以在上面用文字符号做上象征所有权的标记,甚而至于把铸器的原因经过也写上。而古蜀国出土的这些青铜器当初铸造的时候就是用来交换的商品,就没有必要也无法往上面预先铸字。金器玉器也是根据他们的要求向周边文明地区批发或者定制的,所以既反应了古蜀统治者的要求,比如做成纵目形象,又都带有原产地的特色。 古蜀国的优势是丝绸和象牙,这是蚕丛开国就发展起来的优势资源,他们用这些东西来向周边换取自己需要的金器玉器青铜器。他们当年肯定储存的有大量的丝绸和象牙,丝绸不耐储存,早已消失无踪,今天只能看到象牙。为什么只在灰坑里找到了象牙,而没有库存的?我认同有些人的观点,就是后来他们迁移到别处建城了,库存的贵重物品当然都要带走,不可能继续留在原来的仓库里。 灰坑里为什么有大量的象牙,因为这些象牙是作为随葬品的,当然会很丰富。为什么随葬器物都是焚烧或者打碎的?我认为这是他们的祭祀习惯,埋葬死者的时候,把随葬的金器铜器打碎,点燃象牙,在熊熊大火中让死者带着大量财物永别人世,很有仪式感。另外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好处,避免了若干年后后人再从祭祀坑里把他们挖出来重新使用。 至于古蜀人是什么族群,牵涉到民族感情,不可能有什么理性的探讨,我就不做关注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