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faye2002 lovefaye2002
关注数: 1 粉丝数: 141 发帖数: 2,543 关注贴吧数: 9
【维我最爱】终于看了《疯狂的石头》(原创) 终于看了《疯狂的石头》前段时间最流行的电影自然是那部投资300多万,却赚了近2000万票房的《疯狂的石头》了,可惜一直没机会观看。昨天终于在一个朋友的电脑里看了它,的确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山城重庆的故事,因此通篇基本上都是重庆的地方方言。故事的主线是围绕着一块翡翠的看护和偷盗而来的,即夺宝母题,但却牵涉到了多个团伙的利益纷争。有“犯罪三人组”,有国际大盗,有心怀鬼胎的房地产老总,还有见利忘义的厂长老谢和他的混混儿子谢小盟,各路人马明争暗斗,各条线索又错综交织,种种情节上的错位使得影片中布满了黑色幽默,很有些盖伊.里奇《两杆大烟枪》的味道!影片最为有趣的情节线就是关于翡翠的真假转换了。自从谢小盟第一次调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让剧中的一众人物感到困惑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思维定势。所以老赵一直认为翡翠被人调换,哪怕真翡翠已经复原,还是以假换真,将真翡翠当作假的“据为己有”。而“犯罪三人组”则认为谢小盟手中的那块是假的,故作聪明地采用调包计将其调换,结果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在此过程中,很多人都因此而倒霉,老赵的兄弟不仅被骗得白往北京跑一趟,还被老赵当作是内贼而猛K一顿,而谢小盟更是被囚禁在箱子里受尽折磨。当然最可笑的还是那个蜚声国际的通天大盗,先学《碟中谍》的阿汤哥从天而降,反被他人戏耍,后又学《暗战》中的华仔爬楼中暗道,却因为自己体形过大而动弹不得,活脱脱一笨贼模样!影片就是运用了如此多的戏谑,反讽,颠覆,恶搞等后现代解构手法,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夺宝”众生像。许多常见的后现代影像,都在影片中得以再现。比如说对《碟中谍》和《暗战》中经典桥段的恶搞,比如说将护宝者和盗宝者安排成为隔壁的邻居,再比如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人物背景转换。而港片中时常插入点足球讨论的招数,也在该片中得以运用,那两个保安关于A米和国米,舍普琴科和施拉普纳的讨论,其实与全片的主题毫不相干,只是为了博得球迷们哈哈一笑。但实际上,内地电影就是太缺乏这种游戏精神了,动不动就是沉重的历史,哲学,生命,生活主题,连拍个武侠片都非要故弄玄虚,制造出一堆概念化的符号,让观众无法体会到真正的观影快乐。而新晋导演宁浩就放下了精英的架子,采用市井化的语言,拼贴式的结构,游戏化的叙事,为我们带来了一块非常好看的“疯狂石头”!而在影片所出现的两次撞车时间中,宁浩都采用了三段式的描述,力图将每个在场者眼中的事实都予以展示,在三个并不完整的时空里印证了巴赞“景深镜头”理论中的那条“饱赏多角度看动作的眼福”,再次体现了生活的暧昧性和多义性。由于这样的多角度呈现,三方人物的命运自然就被联系到了一起。显然这会让人想到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同样是多个人物的命运交错,同样有撞车的情节,莫非宁浩是受到了该片的启示?员工们拼命护厂,厂长却将厂卖给了地产商,愤怒的老赵狠狠地砸了展览厅的现场,充分体现了小人物面对体制和命运那无奈的抗争。而影片的最后,片中一直处在郁闷和烦躁状态的老赵终于得到了解脱,不仅勇擒国际大盗成为英雄,还治愈了困扰自己多时的小便便秘。当他将价值千万的真翡翠挂到自己女友脖子上时,这块“疯狂的石头”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转而成为爱情的见证。咦,这似乎又在照搬《暗战》中的情节,谁叫华仔也是“石头”的一个投资者呢?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