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三类法庭_ _第三类法庭_
关注数: 0 粉丝数: 1 发帖数: 2,099 关注贴吧数: 2
爱情理性思考语录 什么叫浪漫?明知那个女孩儿不爱他,还送给她999朵玫瑰; 什么叫浪费?明知那个女孩儿爱他,还送给她999朵玫瑰。               ——某青年作家定义浪漫与浪费     每个女人都有两个版本:精装本和平装本。精装本是给别人看的,平装本是给家人和丈夫看的。婚姻中的丈夫只看到妻子的平装本和别的女人的精装本--这就是婚外恋的动机。        ——男士对婚外恋的动机作如是分析,实在是妙喻 人类如鸟,有双翼,一翼是男,一翼是女。 除非两翼健壮并以共同的力量来推动它,否则,这只鸟不能飞向天空。          ——哲学家巴哈欧拉 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如果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       ——在清华大学的BBS上有这样一句"经典爱情宣言" 男人从不担心他的未来,直到他找到一个妻子; 女人常常担心她的未来,直到她找到一个丈夫。          ——青年女作家南莺看男女关系 在真正幸福的婚姻中,友谊必须与爱情融合在一起。               ——法国作家莫洛亚论幸福婚姻 情如鱼水是夫妻双方最高的追求, 但是我们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即总认为自己是水,而对方是鱼。          ——BBS经典语录   吃胃能消化的食物,娶自己能养活的女人。          ——一男人长寿的秘诀   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尝。   这种筷子只能是经久耐磨的象牙筷,而不是一次性方便筷   男人掏钱是情人关系;   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   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           ——餐厅服务员经验实录   女人面对爱情时比较笨,喜欢被人哄,而男人示爱,则越不顾自尊,越动人。           ——男女对爱情的表达各不相同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   即:两个人各削去自己的个性和缺点,然后凑合在一起。           ——青年作家张弘的婚姻公式 爱情是一种脑力劳动,婚姻是一种体力劳动。 爱情仿佛打桥牌,全靠算计;婚姻仿佛打麻将,全靠运气。 爱情和婚姻有本质的不同 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在悼词里, 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人人都希望完美,但这只能追求而不能指望 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台湾歌星齐秦爱情感言 高难度的爱情,是月色、诗歌、三十六万五千朵玫瑰,加上永恒; 高难度的婚姻,是账簿、证书、三十六万五千次争吵,加上忍耐; 高难度的人生,是以上两者皆无。           ——朱德庸妙言爱情、婚姻、人生 爱情中,有人“视死如归”;在婚姻中,有人“视归如死”。 相亲是"经销",恋爱是"直销",征婚是"招标"。 人的"喜新"最多最久只有30天,所以新婚燕尔就叫蜜"月";人的忍耐最多只有30天,所以工作以"月"薪为准。           ——青年作家蔚子如此诠释婚姻
『舞文弄墨』 [随笔]物质爱情 转载天涯 代表了一些人得思维 物质爱情    爱情是物质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所谓生命承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这样说来,那么这个“价”字我到宁愿说这就是爱情的物质性,爱情被定于了一个高度上的物质基础。是人自然而然的给予物质爱情的一种自然的介定。  爱情总是被人们从自己所拥有的世界单提出来,说是爱情一种感情,是精神的,是自己的意志加上神的意志的东西(解释一下,所谓的神就是大家所认为的缘分,上天冥冥之中给予注定的东西),其实感情不依存于物质又如何能单独存在呢,就如一个初生的婴儿,且不说他本身就是物质的,他的到来本来是符合是“生不带来”这一观点的-----他光着身子,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是属于他的时候,甚至精神上还无所依靠呢,他可以说不是物质的,但很快,他就会被左右着去洗涮,然后层层包裹上屁股上的布头,身上的小衣,特制的布块,带子,夹被,棉被…..他就被物质包围了,他寻找,找妈妈的乳汁,找生存的需要,于是他的精神也开始需要物质包装了,就这么快,他就陷入物质了。我们世界就是物质的,所以什么也脱离不了物质而单独的存在。说这些简单的道理,我就是要说明,精神是不能长时间的独立存在的,至于可以存在多久因何人而宜也就不要我在这里做以讨论了。  总有人说爱情是有保鲜期的,我也同意这个观点,爱情这种情感的物质程度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对比来看,先说一个家庭存在的物质性。前面我说,一个婴儿被物质化后,他进入了一个物质的家庭,这个有物质核心的家庭,而家庭的物质性是被家庭的成员同一的,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认可这个物质基础,并共同保持和营造着这个物质基础,家庭的分离也就是家庭物质的分离,家庭的解体也就是家庭物质的坍塌。而爱情的结合,是精神的,符合大家常识观点下的所谓的“爱情这种感情是超出一切的”。其实超出一切的论断纯粹是给爱情披上一件神圣的外衣,无论是什么样的爱情出现,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日久生情,我们不关它是怎么来的,它出现的时候是精神的,然而它马上他们需要就餐,一或九百九十九只玫瑰,需要衣服,房子,珠宝,时间,金钱,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的人,他们得到爱情的时候,精神饱满了,物质空虚了。物质空虚了,爱情贬值了。空虚往往就是爱情变质的要求。比于家庭,家庭是一个同意物质下的思维空间,就是有同一做载体的精神空间,每一个新生的家庭分子来到这个同一的家庭就立即被同化,接受和适应这个即定的事实。而爱情,常常就是两份物质的融合,两份,你注意到两份分开就是两个独立的一,所以虽然爱情仅仅是两个人的事,但是它却更不如同一的家庭牢固稳定和有更多的默契,他是两个物质的的双细胞,而不是一个物质的多细胞,它的亲和力是异体相吸,易聚易分,更容易解体消亡。很多爱情最后的维持就是转化为亲情了,双方把自己的细胞质变为同一型的。而把双物质的基础变成了一个隐性的基因,非到一定的时刻不会显现。  到现在你总要承认爱情就是物质的吧,知道了物质的爱情,那么我们要用新的观点去寻找和保持爱情。赋予爱情它本该有的所有光彩。我们的传统是爱情要门当户对,这个门当户对就是很容易让我们的爱情最后转化为同一格式的家庭式爱情,稳定的爱情,而不易在以后漫长的生命时间里出现不尽人意的磨难和变化。  在当今的社会,人们的物质基础要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可以不必挣扎于物质基础了,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验证爱情,享受生命。一个人的一生中最终要的使命就是爱情,而不是活着,尽管在这一点上每个人的观点是不同的。狂妄者总是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来达到他的混乱思维所带来的和谐社会,上层建筑,使命等。鲜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爱情的传说。他们用物质来武装自己,来制造爱情,所以常常爱情就不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他们的爱情就常常是拘谨的,有节制的,缺乏浪漫的;平顺者的爱情就丰富多了,这也是平淡是真,普通人是最幸福的人的生命真谛的道理之源。曾有朋友很自豪地告诉我:在我们的同学会上,大多数的同学事业有成,在高处奔波着营造更物质的生活,只有我和老公是最平凡普通的一对,但他们都羡慕我们依然年轻、生活充实,有良好的心态。羡慕时间给每个人留下了不同的痕迹里我们的收获里装载着的是幸福。而贫穷者的爱情常常是充满磨难的、甚至是无法圆满的,在这里就可以充分的显示出爱情的物质特性了。史上最悲哀的爱情故事也莫过于此吧,白马王子让贫穷美丽的女孩充满着最大的幻想,纯洁的白衣天使,浪漫的生活际遇是每位男士心中经久不衰的盛宴吧。这些故事最感人也最易被提取,同时也最易被埋没。  爱情会使一个人的脑细胞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会新生一些单独支持爱的细胞,永存在脑的某个角落,常常的提示着爱的存在。即使物质爱情表面的消亡了,这些细胞也会不时的提示着并痛着这个滋生过爱的大脑。爱永远是爱,所谓的转化成恨只是人的承受能力导致的思维混乱,所以人不必为爱去报复,报复的结果是更加的伤害到自己的爱,自己的脑细胞。  爱情是有唯一性的,即使你失去了也一定要珍惜。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盲目性的爱情,因为这次爱是脑的变化在支持着它,其他的爱都是对比性的,有爱不过不是盲目的,理性的爱,不过很多的人永远不知道哪次是自己的真爱,哪次是自己理性的爱情,所以劝戒世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爱吧,他一样可以让你达到爱的高潮。  最后我能说什么呢,为我们的爱情放松吧,让大家都享受到人间的最美好,最真诚,最朴实的爱,让我们的物质爱情美满,充满幸福。  
[转帖]《中华文摘》文章:影响现代爱情的十大人物 影响现代爱情的十大人物   第一名:琼瑶   琼瑶阿姨绝对是排名第一的影响人物。她的爱情小说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爱情观。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无往而不胜的,可以依靠,可以寄托,可以创造,甚至惊天地泣鬼神。“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这个观念在她的读者中缓慢却坚固地深入人心,使他们对爱情有了过高的评价和期望,在她们心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为了那些美丽的爱情而设置的道具与背景,可实际上,一个人的整个爱情不过是世界上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土,虽然它也曾经像一块剔透的钻石,然而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外界或自己污染——这才是它真实的命运!当一个少女从琼瑶的故事里走出来,经理了一场或几场恋爱后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她会感到,她是被琼瑶骗了。可是想到自己疯狂读她的书的那段时光,想到因为受了她的影响而在恋爱中所做的种种蠢事,她还是会付之一笑,她只是不再相信了——仅仅不相信而已。   第二名:张爱玲   “在茫茫人海中,时间的荒野里,遇到该遇到的人,不早已不也不晚一步,那么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记得小时候是极爱读张爱玲的小说的,虽然当时不懂爱情,但也许是喜欢那份苍凉吧!   张爱玲绝对是个聪明女子,在她笔下,人物的爱情是没有青春、幻想、热情和希望的,有的只是虚妄和苍凉。大多是不可避免却又看来极其自然的悲剧。她不敢向往未来无边的荒凉和恐怖,于是只能在眼前的一点欢乐中寻找避难所。   张爱玲的小说是极其精彩的,她小说里的爱情也是极其精彩的。可是这种精彩不是可以拿来玩味的。在她这里,你不能逃避人生的苍凉和爱本身的虚幻、悲苦,那些喜欢读张爱玲小说的女子,读多了她的小说,想必也不会对爱情抱有过高的幻想,不会不对其中女主人翁的盲目引以为戒了。   第三名:徐志摩   徐志摩的情诗,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美好而不实际。   记得读徐诗,是在上初中的时候,90年代初,还很流行写情书,而我也总是引用几句徐诗,送给倾心的女孩,现在回想起来也颇有些惬意!   在徐志摩生活的那个时期,徐的诗更能突出作者对婚姻自由、纯洁的爱情的追求。所以往往带有很多美畹腻谒肌?  徐志摩短短的一生,影响的又何止一代人的爱情?   第四名:三毛   三毛一度是流浪和爱综合的化身。   三毛笔下更多的是写婚后的爱情,写她和荷西的故事,两个人心心相印,朝朝暮暮,几乎每个细节都浪漫而温馨。比如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屋子,给对方留足够的空间,既可以相亲相爱,又可以相敬如宾。在一般人严里和实际生活中,婚后的爱情基本上是种幻想,早晚被琐碎的事相摩擦得支离破碎,维系而已,哪还敢奢望激情,然而身处撒哈拉大沙漠的三毛与大胡子荷西却过着童话一般美丽的婚后生活,仿佛他们一直在热恋……   三毛自杀了,她和荷西的爱情至今无人见证。也许,在许多喜欢三毛的人心里,他们始终愿意相信三毛的爱情就是那么美丽的。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在本已如此平庸无趣的生活中消磨掉对爱情的幻想?   第五名:金庸   其实和琼瑶一样,金庸笔下的爱情都是不现实的,而金庸的爱情故事都是抚慰成年人疲惫灵魂的童话。不论讲武侠,还是讲爱情,金庸都是个童话作家。所以当万念俱灰的杨过在十六年后跳下碧水寒潭,走进别梦依稀的茅屋,对镜感叹时光易逝,华发易生的时候,一只纤纤玉手搭上他的肩头:“不是你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读到这里,小龙女的那只手搭在了多少读者的心头,在一瞬间,我们都会相信“爱情永恒”的谎言。   第六名:王朔   谁都知道王朔的爱情话本里,爱从来都不是生命的唯一,知识情感休闲的主打消费。换一种庄重的表达方式,就是——在俗世物欲的喧嚣中,一滴爱的眼泪滴落尘埃,在被瓦解的“崇高和永恒”的垃圾堆里,还有一朵情爱的野花在摇曳着,不愿被摧折。我们明知这是个圈套,还心甘情愿地钻进去。因为我们知道,其实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圈套,只是王朔明说了而已。
仰望,就接近幸福(转贴) 传说,向日葵是古希腊漂亮的少女克莱荻亚化成的。她爱上了英俊潇洒的太阳神阿波罗。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然而,克莱荻亚痴心不改,她始终仰望着天空,仰望着每天都要经过的太阳,最终,她化成了一株向日葵。 是的,仰望。克莱荻亚仰望的其实是爱情。她化成了向日葵,仰望便成为了她永恒的特质。这样的仰望,这样的坚持,的确算得上是一种精神上的高贵或一种静态至极的美,但细细一想,却又不免令人徒生几许寂寞。 向日葵,这样一种金色的花朵,一向给我以热情和灿烂的感觉。但是,这个传说却给了我一个另类的诠释。原来,有时候,激情背后可能也会隐藏着一些深深的绝望。譬如爱情,譬如等待,譬如拒绝与背叛。某些时候,爱情总是显得高高在上,就像太阳一样,光亮,耀眼,却遥远。你无法拥有,你所能做的似乎只有仰望。 我还记得有部电视剧里将医生也比作向日葵。剧中那位看惯生死的老医生用一种淡淡的语气说:“医生就像向日葵,永远仰望天空。”这样的比喻确乎有点凄凉。对于医生来说,仰望,可以说是怀抱着对生命的某种渴望,但也可以说是对死亡的某种无奈。命运就像头顶的天空一样深邃,一样不可知,你无法预测,也无从把握。在命运面前,人有时候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你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永恒地仰望。 其实,不仅仅是向日葵。最近,我时常会想起这样一幅画面。在无垠的旷野上,一匹来自远方的狼,仰望着天空。它的头顶上是点点星光。我忘记了是在哪见过这样的画面了。或许是一些零碎的影像,或许是某位画家笔下画。但是它真实而苍凉的形象却长久地占据着我的脑海。那样一匹在旷野里流浪的狼,它也是被黑暗中的星光所吸引的吧,在它的内心,肯定也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美好,这些或许正是它不断前行和活下去的力量。 仰望,是一种孤独的姿势。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还能仰望,就表示你没有舍弃内心的美好,就证明你还保有希望。事实上,在某些时候,我甚至认为仰望这样一种姿势应该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姿势。我们总是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也念念不忘一些更高的要求。爱情,或者幸福。它在头顶,散着星星一样迷人的光茫。 即使是平淡的生活,也不一定会抹平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渴望。如果还有,请不要轻易地选择放弃。每一个在人生的旅途里艰难拔涉的人们,偶尔,也可以抬一抬头,望一望头顶的星空。我想,那也是一种美好。是的,仰望,不一定就是幸福。但是,至少,仰望可以让你不断地接近幸福。
心随花絮夜雨飞 心随花絮夜雨飞 天空黑的像一盘浓浓的墨汁。绵绵的斜雨,凄凄沥沥、疏疏密密。 雨蔼笼罩着,天地间烟雨蒙蒙,似一种神秘的淡淡的忧伤…… 总在这样的天气里,坐在微红的台灯下,吟读着一首首幽幽怨怨的唐诗宋词,在字里行间中寻觅着同样的心情。咀嚼那些文人墨客留下来的千古诗句,体验着那份落雨时的情愁;感受着向晚时的悲凉;吞咽着人间悲欢离合的凄苦与无奈。 今夜又见雨。雨中飘起我对你多少的回忆…… 今夜,再也没有东升的月亮。今夜,再也听不见午夜杜鹃的轻啼.。悠悠的长巷淋着密密的细雨,静谧的高山默默地拥抱着你。 走出城市的喧嚣,栖息在这幢庭院里,任一份寥寂相伴;任一份清冷相随;任一份如花的思绪在弱弱的细雨中飘飞…… 庭院深深深几许,雾霭绵绵绵几时?夜雨稠稠锁重楼,重楼空空为我忧。 昔日易安声声慢,今夜雨柔慢声声。怎堪怜,叹谁人与我同唱亦同行! 为什么,此时人去楼已空。为什么,秋千独荡风雨里,没了你往日的踪影。花如絮,草如茵。婉约的宋词中,我看到了美丽的唐婉,那哀怨的眼睛盈盈的泪......历尽消磨,几行清泪,化作千古颂风流。 无语苍天尽流泪,梧桐哽咽亦无声,怎奈命运总无情。岁月似花絮,人生似浮萍。 在这静静的夜里,听着姜育恒的《庭院深深》,那悲悲切切的歌声,可是你为我而唱的?? “多少的往事以难成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间几许痴迷,几代的离愁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怎能相聚,听罢杜鹃声声轻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泪水默默的涌出了眼帘,如窗外的雨。一滴滴落在心里,荡开层层思念的涟漪。幻化着相思的柔情,千丝万缕。 我值何人关怀 我值何人怜爱 愿化轻烟一缕 来去无牵无碍 当细雨湿透了青苔 当夜雾笼罩楼台 请把窗打开 别再限制我的脚步 我必归来 与你同在 我曾经那样的眷恋你的真情,常常痴痴的幻想着与你徜徉。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尽在仙境里吟诗作画。 我多想与你作伴;共赏天涯明月,抚琴高歌。漫舞在银色的月光下…… 我多想与你相伴;共踩柔软的沙滩,聆听海浪排击礁石的心岸…… 我多想与你相伴;在柔柔的春风里,在绵绵的柳树下,静静的凝视着彼此…… 我多想与你相伴;在夏夜的荷塘边,看月色里的睡莲,闻一闻荷的暗香…… 我多想与你相伴;去红叶谷眺望满山的枫叶,看层林的浸染。欣赏秋韵的成熟…… 我多想与你相伴;去踏雪寻梅,喜看雪花飘舞天空时的纷纷扬扬…… 我多想今夜与你共擎着这把蓝色的伞,走出这条悠悠的长巷。走进自由的天空,去嗅一嗅雨中馥郁的丁香,看它夜色正浓…… 然而,所有的一切一切,思念无处寄。所有的缠绵缠绵,都在霏霏的细雨中,化为烟雾飘散。雨中她,滴滴又点点……
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 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月,凝怨痴对月,思卿卿不知 镜,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佛云: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花,岂有生灭? 世人如知,何必作《天问》?众生芸芸,不过沧海之一粟,六合一芥子尔! 筵席已散、胜地不再,曲终舞毕、缘尽情了……何必执著? 看窗外昏惑的路灯下来来去去的熙熙攘攘。有平静的面容不断地荡过。而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张不同的面孔,却是不约而同的陌生。谁能明了,哪一刻、哪一颗心也如我……曾碎过? 悸动,那是初见她时的那种心如潮涌;清新,那是凝望她时的那种情如清露。这一切似曾相识…… 于是便忘却了五百年的轮回,忘却了青灯古佛前的苦修……   于是便轻信着、迷离着、陷没着、追寻着……直到后来,什么都没有,却还是以为可以,以为能够,以为华年里我们的付出终将有所获得。回首时却发现竟悲哀地找不到任何的存在。   那些无谓的坚持,原来,在这样的世界里,我坚持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回首间,才发现,已是伤痕累累。为了什么呢?还有什么可以坚持呢?还有什么可以追求呢?还有什么可以留恋呢?空空洞洞的,只是午夜的风,流淌着……   兜了许多个圈,原来,我们还是依然的陌路。走着、行着,渐渐沉寂着,曲终了、人散了,败尽残红,只留下深重的痛。暗地里默然回首,身后空空,就好像始终不曾经历、不曾拥有过……   无尽的付出,换来的还是那么冷漠的容颜,终究还是那样的走过、错落……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到底谁才是谁生命里期待的温暖与渴盼? 于是那一夜,举酒问天:“既然无缘,何必相遇?” 孤寂的夜空就像没有尽头的黑洞,几颗寂落而暗淡的寒星显得毫无生机。而我想到了,你是否也会在此刻站在窗前,与我看着同一片夜空呢?此时,凉风拂过,酒洒风中,泪落花间……而醉眼迷离中,却又是她朦胧的身影——那犹如冰山上纯洁的雪莲…… “水月镜花,风华几度?一朝春尽红颜老…… 对镜梳妆,红颜换白发; ��依花而眠,只留一春欢笑三季哀怀; ��似水流年,谁挽流水无情光阴奔逝; ��终不过,今月曾是照古人,今人哪见古时月。” 虽知一切皆为水月镜花,亦幻亦空,却依然执著。悲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