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cokeen
pepcokeen
关注数: 14
粉丝数: 3
发帖数: 82
关注贴吧数: 17
给你们看看不一样的黑沙手游画面
七月流火。 我开始渐渐习惯很长时间哪里也不去,静静的,倒杯凉水,单坐在电脑前。看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封闭在我的办公室里。直到有朋友的电话打来,我才知道:又是一个星期日。我的脑中已经完全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反正周末于我无干。 记得上学时总是盼着时间快些过,好到下课或是星期日了可以和伙伴们出去玩。那时的每一日都是那么的清晰深刻。而时间是不是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过的越来越快,就像加了速的马达,远远的将你甩在后面,等回过头,才发现,日历上的数字一个个的都与你说了再见。不知觉的,又是一个月的开始。 我已经不想再清醒的知道此刻是那年那月了。就如同拒绝生日的到来一样。它总在你快要忘记时提醒你又老了一岁,而不是长大了一岁。长大这个词是少年的专有词。可我们已不再年少。 曾经的我还会骑着单车到处乱窜,漫无目的的感受的青春的气息。累了就坐在路边歇息,不管那样是否干净,约上一俩伙伴,一同分享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而这些也在不经意间,慢慢的与我们诀别。有太多的事情已经不属于我们。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将他们深深的藏到记忆中,待到寂寞时,再拿出来回味。 回想当年或许还有许多的年少轻狂,如今却已学会了安于现状。行走在匆忙的人群中,找不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只是随着大家一直往前,漫无目的的走着。 原来最先开始变老的是心。 其实越长大越悲哀,总是想要寻找最初的快乐,却总是无力挽回。殊不知这是个最纯洁的地方,纯洁的不需要一点点的假象。 心痛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眼泪。内心的欢愉又如同深海般难以探寻。真真假假的诺言迷糊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前方的道路山川。我渴望阳光的温暖,如同我渴望爱的温暖。在最静寂的时刻里,感受着最纯粹的回忆。 是我离开的太久了。所以才会忘却。忘却过去。 可是回去的路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只能微笑的往下走去。
落霞如歌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了,映着苍蓝的的天空荡漾起了微笑,然后在掠过的风中象闪烁的流星般滑落…… ——纪念我曾经的母校一中 三月,血红色的木棉站在萧条高大的枝头,很安静,没有言语,仿佛它们的使命就只是为了见证什么而已。 那天无意间看到自己大一时的一张照片,短短的头发,简单的眼神,一脸平静和稚气。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我想当时一定快要下雨了,因为我感觉得到四周的水分子在开始蠢蠢欲动。其实我也明白成熟是必然的事,所以失去也是必然的,只是看我们是否能心甘情愿而已。 坐在教室里,任凭老师在讲台上口沫横飞,心,却飘散在窗外干净的的阳光里。回想着曾经那些简单却幸福的中学生活。回想着曾经那些同样幼稚却真诚的朋友。我真的很想念你们,你们知道吗?都说昨天的已成故事,可那些人那些事却依旧清晰的碾过我的每一条神经,脚步铿锵,有痛的感觉。 许久没有下雨了,空气干燥得象脱水,思想也是,有干涸的危险。而一些潜藏的记忆便开始膨胀,顺着我松散的视线慢慢的流泻而出。我是个喜欢回忆的人,因为我总觉得无论什么事,既然发生并能在脑中留下些许的印象,那么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即使没有任何价值,就象眼前的木棉花。 我一直觉得红色的木棉花有一种宿命的味道,萧煞而冷艳。我不相信缘分,可我相信宿命,在我看来,即使是上帝也因为宿命而只能永远高高在上,品尝着高处不胜寒的清高,和清冷。 有次上网网友发给我一句话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掌心里的,而不是掌纹。我知道,她是想告诉我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有希望的,只要努力那立在万丈悬崖的大学依旧会向我招手。可是有些事她是不会明白的,因为就连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对大学失去了信心。但我仍然感谢她,虽然我没有说出口。 有人说:“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那就让我们谢天吧。”我想,那个人应该是快乐的,可我不是。天,对于我意义只不过是一个可以收容流浪目光和残缺希望的地方,所以我从不谢天。天上或许偶尔会有天使飞过、挥动翅膀的声音,只是我却从未希冀这人间的逃亡者能给我带来什么。 “人总是要走陌生的路,听陌生的歌,看陌生的书,才会在某一天猛然间发现,原本费劲心把想要忘记的事情原来真的就那么忘了。”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有些事原本以为刻骨铭心,却也在枯黄的落叶被岁月踩碎发出的声响中悄悄的灰飞湮灭。而另一些偶然的邂逅却始终在生命中游离飘荡,不曾离去。以致于我到后来都分不清,到底那些才是曾经轰轰烈烈从我生活中践踏而过。这是个告别的年代,也是个矛盾的年代。 我是个很平凡的人,所以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事物。生长、开花、枯萎、凋谢。木棉的生活便是一条简单的轨迹,而一些情感无论出现得如何的恢宏绚丽,我也总喜欢让它们在灵魂的某个角落里慢慢退化,直至沉淀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很简单的一部分,但正是这些简单的东西构成了我的生命。 木棉花开了,又谢了,我知道,那满地的花瓣里都有鲜红的血液在缓缓流淌,即使没有声息…… 后记:在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是木棉花最烂漫的季节,可完成后已再看不到那嫣红的木棉花。生命,有时真的很无奈,而情感又何尝不是。在这个木棉花开木棉花落的季节,写下这段文字是为了纪念和感谢一些人,愿他们快乐。 于2006.4.16 一中82届校友 难为水
奉劝句,七月的幸福。 本来这对一个现在已经快上大四的校友来说,发这个贴完全是没有必要。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个小师弟,有能力但品行不行的话,还不如没能力品行好的人。 能力可以锻炼,但品行却很难改。 要先会做人,再会做事。 这是社会上任何领域的基本原则。 在这里拼命地留言发帖,只会让人更反感。 还是努力配合,为这个初中吧多做点实事吧。 揭阳一中82届凤凰师兄留。PS:做个广告,还是希望大家能尽量去去我们一中的论坛,虽然刚刚成立没什么人气,但相信会在大家的支持下,越来越好的。www.e-well.cn
一中论坛现重新开放注册。 http://e-well.cn/yz/一中论坛现开放注册。
一中校友论坛招收斑竹 请已注册并愿意为母校,为论坛尽一份力量的校友在此跟帖,申请斑竹。需注明论坛ID及申请板块。最好有一些个人简介。。。
木棉花开的日子--怀念一中 http://www.56.com/p79/v_MTU5MzEzMjQ.html56视频上。大家可以看看附带宣传下一中校友论坛 依薇社区www.e-well.cn
我眼里的81、82、83广播站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82届的“校友”〔似乎得这么说了吧?〕,之前是广播站的第一任男播音员。我想综合一下发表对之前我们广播站81、82、83届三届的看法。首先,我认为81届广播站是我们学校广播站达到顶峰的最好一届。虽然播音员尽是女生,但无可否认的是,广播站聚集了林依佳、林晓绚等众多才女美女〔弱弱说一声:林依佳现在是中山大学03级学生,知名主持,而林晓绚则在我们学校……〕,将广播站的声音及影响力确立起来的,正是81届的这些老播音员。其次,82届的播音员稍有逊色,但仍因有林燕平〔2004高考广东省政治状元,声音特好,大一时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播台台长,至今出广播剧不断〕、林胤〔才女,中山大学,文笔出奇的一个女子〕、陈鑫、陈楚平〔两人为一中史上第一任男播音员,声线特色与众不同〕等人坐镇而大放异彩。记者站因为有了陈聪等人的存在,也办得红红火火,不得不说一声,81、82这两年,是广播站、记者站崛起的重要两年。83届广播站,则质量明显回落。广播站本有招募多几个男播音员的意思,而却无法执行,以致进来的男播音员参差不齐……但女播音员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是比较欣慰的。而在82届末所创办起来的电视台,由82届的吴楠作为台长,第一、第二期节目由林依佳、林燕平主持,办得格外成功。而转由83届负责后,虽设备越来越好,但质量比不上第一、二期。可以说是经典的节目了。PS:当时我们无论广播站也好,电视台也好,设备都是特别落后。在阴暗的房间里,有一台没有壳的CD机……另外就是那些特别古老的调音设备,还时不时地出错。在广播站工作的日子,挺辛苦,但却是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