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壶妹家壶🐼
念小图
关注数: 327
粉丝数: 397
发帖数: 2,111
关注贴吧数: 23
自己用的石瓢 小阿姨家里随手拿来的一个石瓢,自己泡大红袍喝。因为石瓢在烧制的时候底部有了一个小气泡,小阿姨说已经没多大用处了。 天冷了,我也懒了,泡在茶壶里的茶叶都半个月了,发现居然也没坏。这个茶壶拿回来我就热水泡泡就开始喝茶了,也没任何泥味。
自己用的石瓢,半个月没泡之后 小阿姨家里随手拿来的一个石瓢,自己泡茶喝。因为石瓢在烧制的时候底部有了一个小气泡,小阿姨说已经没多大用处了。 天冷了,我也懒了,泡在茶壶里的茶叶都半个月了,发现居然也没坏。这个茶壶拿回来我就热水泡泡就开始喝茶了,也没任何泥味。
自己用的石瓢,半个月没泡之后 小阿姨家里随手拿来的一个石瓢,自己泡茶喝。因为石瓢在烧制的时候底部有了一个小气泡,小阿姨说已经没多大用处了。 天冷了,我也懒了,泡在茶壶里的茶叶都半个月了,发现居然也没坏。这个茶壶拿回来我就热水泡泡就开始喝茶了,也没任何泥味。
亲爱的各位紫砂壶吧的朋友们,有新浪微博的加个微博 在新浪微博风靡之际,各位亲爱的热爱紫砂壶的各位,加个微博吧。 我的新浪微博名:沈小郁的紫砂壶。
本姑娘大力推荐:紫砂泥料以及适泡茶类 -转 来自网上,关于泥料说明其实多位壶友早已连篇累牍地介绍交流过了,下文中比较感兴趣的是冲泡茶品建议,对新人尤其有帮助,偶个人缺乏实际经验,因此欢迎各位方家就壶料与适泡茶品拍砖交流心得! 1.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本山绿泥 【泥料简介】本山绿泥,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壶品色泽米黄泛青,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发幽然青光。产于黄龙山矿脉,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原矿色泽为青灰泛绿,成片岩状或粉末状,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也常作为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烧成窑温:约1160度C 收缩比:约14%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红茶,绿茶等 2.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底槽青 【泥料简介】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烧成窑温:约1200度 / 收缩比:约11%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3.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紫泥 【泥料简介】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评价好!矿区地址: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烧成窑温:约1150度C 收缩比:约11% 【建议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4.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朱泥 【泥料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全手工的练制程序后,始能成陶!窑温:约1065~1100度C。收缩比:23%矿区:江苏宜兴赵庄山、黄龙山。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等。 5. 泥料:优质黄龙山原矿清水泥 【泥料简介】本泥因视之古朴,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故以“清水泥”名之;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泥性:干湿易掌握,稳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较易。陈泥须回炼,否则易生黑边、花泥,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特点: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现紫砂风华;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冲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红润包浆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掌握简单,可轻松冲茗,泡养日久愈加红润朴拙,古穆端庄。窑温:1160度。收缩比:约12%。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建议冲泡】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花茶、红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6. 黄龙山优质原矿红皮龙 【泥料简介】原名叫野山红泥,矿料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窑温:1100度,收缩比:15%左右。 矿区:江苏宜兴黄龙山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绿茶,红茶等。
别处看来的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紫砂壶工艺常用术语 筋囊壶 筋囊壶是通过线与线的交织与结合,给人予美感。基本要求是: 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线条纹理清晰。 光壶 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方器要求“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花壶 花壶以仿生为主,表现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活中的形态,别具情趣。 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造型。或者是在圆器及方器选型上运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自然形体变化为造型的部份,如壶的嘴、把、盖、钮,或者是在造型的显见部位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壶体上这些堆雕,总是要求宁简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例如此类壶艺以松竹梅为装饰题材时,劲松要刻划出枝干劲拔,针叶挺秀,气势铿锵;秀竹则要求娴静有致,俊逸潇洒;冬梅又须主干苍劲,寒中独俏,素枝闲花,以简为主,达到疏中见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气息的艺术效果。所以,紫砂塑器不仅应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包浆 包浆之为术语使用的频率很高,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外行人听起来一头雾水像是在听鸟语,让人不知所以。 “包浆”,其实就是“光泽”,但不是普通的光泽,而是特殊的光泽,专指古物表面的一层光泽。大凡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才会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即所谓“包浆”是也。也可以这样说,包浆是在时间的磨石上,被岁月的流逝运动慢慢打磨出来的,那层微弱的光面异常含蓄,若不仔细观察则难以分辨包浆之为光泽,含蓄温润,幽幽的毫不张扬,予人一份淡淡的亲切,有如古之君子,谦谦和蔼,与其接触总能感觉到春风沐人,它符合一个儒者的学养。如果是崭新的器物,表面就不会有“包浆”,而是最普通的光泽,一眼望去锋芒毕露,像一位文化生意人善于夸夸其谈炫耀于世,用一个古董行专有词汇来形容,称之为“贼光”。 炼泥 用手工提炼泥料纯粹是个人的喜好问题。手工提炼出来的泥料颗粒分布不均匀,比较粗。机械提炼的泥料相对来说就比较细(真空炼泥)。手工提炼出来的泥料没有机械提炼出来的泥料要求高。不会影响到泥料的光泽。机械提炼出来的泥料做的壶要比手工提炼出来的泥料做的壶细腻些。 灌浆 灌浆是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注入石膏模中,冷却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壶坯,经镶嘴、把并脱蜡后烧制成壶。但是由于灌浆所需紫砂颗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则使紫砂壶失去了应有的透气性。灌浆工艺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且成本较低,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所以比较容易满足茶艺市场的要求。 灌浆壶里面没有条纹,所谓灌浆壶就是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泥浆,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没有工艺可言。灌浆壶用的泥料目数细,无颗粒成分,还掺有较多的玻璃水。 模具 模具是拍打好的泥片放入石膏模内成型,取出后再精加工、烧制,这种工艺有助于茶壶造型规范,但同时也使一些工匠在学会打泥片之后,就不再需要学习打身筒,镶泥片的技艺,凭借着石膏模便可制作茶壶了。也正是这样,紫砂艺术遭受到挑战,创新精神被极大地打击。由于模具壶造型呆板,缺乏神韵,手工技艺含量低,也只可作为一般茶具或工艺品使用。 全手工 全手工制壶工艺大概过程是:1.打泥片2.围身筒3打身筒4.搓壶嘴、钮、把5.装壶嘴、钮、把6.制壶盖7.开壶口8.修光、精加工9.落印款.。由于全手工制壶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泥胚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所以全手工壶不仅可作为茶具使用及工艺品欣赏,还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发一个段泥玉乳给大家欣赏一下 壶名:** 容量:270cc 高:8cm 宽:10cm 泥料:芝麻段泥 储春琴作品 壶型圆润 是本小姐的一大爱。上手也很舒服。
发一个段泥玉乳给大家欣赏一下 壶名:** 容量:270cc 高:8cm 宽:10cm 泥料:芝麻段泥 储春琴作品 壶型圆润 是本小姐的一大爱。上手也很舒服。
刚看到人家的一个西施壶 想起我家也有一个很不错的西施 倒把西施(大) 底槽青 容量350cc 高9cm 宽10cm 储春琴作品 本姑娘一直都很喜欢仿古 石瓢和倒把西施。 特此推荐一把倒把西施!家里还有两款不同泥料跟大小的西施 以后慢慢上
刚看到人家的一个西施壶 想起我家也有一个很不错的西施 倒把西施(大) 底槽青 容量350cc 高9cm 宽10cm 储春琴作品 本姑娘一直都很喜欢仿古 石瓢和倒把西施。 特此推荐一把倒把西施!家里还有两款不同泥料跟大小的西施 以后慢慢上
我也来发一个茶壶 给各位看看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