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无弦 澧水无弦
关注数: 22 粉丝数: 379 发帖数: 4,568 关注贴吧数: 48
国家发改委发布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原则同意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新建项目总投资1138.94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   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9〕599号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呈报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请示》(豫发改城市〔2018〕619号)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支撑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14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与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做好规划衔接。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规划布局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性、便捷性。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六、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规划批复要求落实地方财政出资,并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具备条件后方可启动项目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严禁以债务性资金代替财政资金,严格落实融资资金偿还来源,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我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   七、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高标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管理和监督。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中,充分考虑运营安全和服务需求;在运营阶段,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培养和储备。   八、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建设过程中监督检查,并依据相关规定做好项目后评价和竣工验收等有关工作,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置,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我委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年3月29日   附件: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 年)   一、线网规划   郑州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方案由 21 条线路组成,总长 970.9 公里,其中地铁线 13 条共 505 公里,市域快线 8 条共 466 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3 号线二期、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10 号线一期、12 号线一期、14 号线一期共 7 个项目,总长 159.6 公里。项目建成后,郑州市将形成总长约 326.54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 号线二期工程自航海东路站至经南十五路站,线路长 6.1 公里,设车站 4 座,投资 37.46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3 年。   6 号线一期工程自贾峪镇站至姚砦站,线路长 36.5 公里,设车站 24 座,投资 293.04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6 年。   7 号线一期工程自东赵站至侯寨站,线路长 26.9 公里,设车站 20 座,投资 211.5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工程自银屏路站至绿博园站,线路长 43.3 公里,设车站 23 座,投资 271.93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10 号线一期工程自郑州西站至郑州火车站,线路长 21.3 公里,设车站 12 座,投资 138.23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12 号线一期工程自郎庄站至龙子湖东站,线路长 17.2 公里,设车站 12 座,投资 119.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14 号线一期工程自元通大道站至星空路站,线路长 8.3 公里,设车站 6 座,投资 66.84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3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主要采用 A 型车 6 辆编组,其中 3 号线二期、6 号线一期工程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7、8、10 号线一期工程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12、14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新建项目总投资 1138.94 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 40%,计 455.58 亿元,由郑州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郑州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线路换乘便捷性,加强行车组织设计,提高线路服务水平、客流效益;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统筹协调地铁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及建设工程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划线路选线问题;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   附图: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 年)示意图
2018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6.3% 2018年10月19日17:15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 薛世君 前三季度,河南省外贸交出的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668.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其中,9月份外贸值创单月新高,进出口770.1亿元,同比增长81.4%。而且,全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外贸进出口大军,前三季度,河南省有实际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70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4.8%。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这份成绩单展示了河南省外贸持续向好的态势,对于我们提振经济信心、提高外贸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分析郑州海关发布的详细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外贸至少呈现出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河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068.4亿元,增速达24.9%,占同期河南省外贸总值的29.1%,增速比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速高出8.6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这显示河南省外贸主体结构在不断调整,前段时间召开的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好自贸试验区、航空港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发挥中欧班列等优势,推动更多的企业、产品搭上“班列”“班机”,进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由鱼化龙的嬗变。外贸进出口大军的扩容,尤其是更多民营企业的加入,无疑将不断增强河南省外贸的活力。 第二个亮点是新兴市场增长显著。随着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除对美国、欧盟等传统贸易市场保持较高增速外,河南省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长也较为显著。前三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04.2亿元,增长37%。其中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60.2亿元,增长1.1倍;对东盟进出口426.2亿元,同比增长64.8%。这表明河南省外贸市场日益多元,不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在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河南省不断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也将有效分散贸易争端为河南省企业带来的风险。 第三个亮点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随着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前三季度,河南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70亿元,增长23.3%,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9.4%。这说明河南省出口产品在转型升级,外贸质量在不断优化。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发展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培育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产品等高端产业,推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努力,已见成效。 亮点就是增长点,也是突破点、发力点。不管是民营企业表现抢眼,还是新兴市场增长显著,抑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这些亮点,既展现了河南省在外贸领域的实力和韧性,更显示了河南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的空间和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紧盯这些亮点“见苗浇水”,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优化外贸制度环境、培育外贸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就一定能不断开拓外贸新兴市场,聚集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巩固河南省外贸持续向好的态势。 编辑:史海山
2018年前三季度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6.3% 2018年10月19日17:15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 薛世君 前三季度,河南省外贸交出的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668.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其中,9月份外贸值创单月新高,进出口770.1亿元,同比增长81.4%。而且,全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外贸进出口大军,前三季度,河南省有实际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70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4.8%。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这份成绩单展示了河南省外贸持续向好的态势,对于我们提振经济信心、提高外贸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分析郑州海关发布的详细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外贸至少呈现出三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河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068.4亿元,增速达24.9%,占同期河南省外贸总值的29.1%,增速比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速高出8.6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这显示河南省外贸主体结构在不断调整,前段时间召开的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用好自贸试验区、航空港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发挥中欧班列等优势,推动更多的企业、产品搭上“班列”“班机”,进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由鱼化龙的嬗变。外贸进出口大军的扩容,尤其是更多民营企业的加入,无疑将不断增强河南省外贸的活力。 第二个亮点是新兴市场增长显著。随着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除对美国、欧盟等传统贸易市场保持较高增速外,河南省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长也较为显著。前三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04.2亿元,增长37%。其中对中东欧16国进出口60.2亿元,增长1.1倍;对东盟进出口426.2亿元,同比增长64.8%。这表明河南省外贸市场日益多元,不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在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河南省不断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也将有效分散贸易争端为河南省企业带来的风险。 第三个亮点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随着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前三季度,河南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70亿元,增长23.3%,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9.4%。这说明河南省出口产品在转型升级,外贸质量在不断优化。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发展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培育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产品等高端产业,推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努力,已见成效。 亮点就是增长点,也是突破点、发力点。不管是民营企业表现抢眼,还是新兴市场增长显著,抑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这些亮点,既展现了河南省在外贸领域的实力和韧性,更显示了河南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的空间和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紧盯这些亮点“见苗浇水”,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优化外贸制度环境、培育外贸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就一定能不断开拓外贸新兴市场,聚集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巩固河南省外贸持续向好的态势。 编辑:史海山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