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sha7610 lingsha7610
关注数: 92 粉丝数: 232 发帖数: 7,463 关注贴吧数: 40
【建院的命运】给不了解母校历史的学弟学妹们看看 建工学院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80年代张罡柱院长,花大力气跑搬迁,当时已经建立了秦皇岛分院筹建处,并与秦皇岛建材学校达成了协议,以建院的名义联合招生,然后逐步迁移。校内一些人冷嘲热讽,省政府不同意,直到张院长被换掉,第一次搬迁宣告结束。之后历任领导先后寻求、论证过石家庄等地的搬迁问题。第二次大的动作是九十年代赵三元院长顶着当时的院党委书记的反对,二次力主搬迁秦皇岛,并曾经进入征地、代建程序,且得到省长的支持,但是建工学院内部产生了尖锐的对立观点,一方是为建院的前程甘冒风险,另一方是顺从上峰意见力保官位。赵三元院长因此犯下了违规操作的错误而被提前免职务。第三次机遇是王海龙院长到任后论证搬迁廊坊大学城,这符合省政府、廊坊市和建工学院三方的利益,怎奈当时的张家口市委书记正是前任的省教育厅长,一直是建院搬迁的反对者,他告到了省委书记那里,说什么,张家口不能没有建工学院,建工学院给张家口撑着人气,提高了文化氛围、拉动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还信誓旦旦,建工学院要什么条件都答应,就是不能走。面对一所大学和一座穷困的城市,省委选择了牺牲建工学院的前程,让建院与张家口共存亡。知识分子在政府官员面前,是多么的弱小,一所大学的命运与地方利益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时过境迁,建院在艰难中跋涉着,为了评价合格,筹建了新校区,但是贷款拿不到,筹款无门,工程停滞下来,那些许过愿的领导们早已回到原来的面孔,说着官话,端着架子,在张家口,建工学院依然是事难办、钱难筹。半截子新校区,让辛勤的老师们、莘莘学子们感到十分伤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