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2211💯 hjb2211
行胜于言!
关注数: 96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1,349 关注贴吧数: 23
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 专家:石市真正入春在3月份 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   气象专家解释;虽已立春,但真正的春天并没有到来   省会入春一般在3月份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李春炜)“看着外面阳光不错,天还倍儿冷。”昨日,省会市民张女士一走出家门就不禁裹紧了围巾。昨日,省会虽有阳光普照,但冷风刺骨,白天最高气温仅升到了冰点,最低气温更是达到了-8.9℃,创下今年以来日最低气温的最低值。“一冬天也没觉得有多冷,这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了?”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立春”只是一个节气,真正的春天并未到来,冷空气还会时不时的来骚扰省会,所以仍要注意防寒保暖。   昨日早晨,记者在省会一公交站牌看到,不少市民虽然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戴着口罩,但仍不断走动着抵御寒冷。“真冷!”市民刘女士说,阳光看着挺好,风却特别凉,虽然穿得厚厚的,但觉得露在外面的耳朵、脸都很“冻”。等车的张大妈也说:“已经‘立春’了,但这一阵儿又是降雪、又是降温,感觉比去年隆冬时节还冷。”   据了解,进入马年后,两场降雪拉低了省城的气温,雪过天晴,但气温却更加低迷,这也正应了那句“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谚语。而昨日,省会白天的最高气温刚刚升至冰点便戛然而止,最低气温更是仅-8.9℃,创下今年以来日气温的最低值,让市民又度过了寒冷的一天。   “立春,天还这么冷,是不是‘倒春寒’呢?”张大妈说。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进入立春后,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不过,“立春”只是一个节气,省会想真正步入春天,还得等到3月份。“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才算入春。根据省会近30年来气象资料分析,省会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26日。”气象专家表示,既然没有进入春天,所以正谈不上“倒春寒”了。   而据石家庄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显示,今明两日省会气温将有所回升。其中,今天,预计省会仍将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天气以晴为主,最高气温2℃,最低气温-8℃。明天,空中云量将有所增加,但气温不降反升,最高气温可能会到3℃,最低气温-6℃。 对此,专家提醒市民,春天毕竟没有到,冷空气还会时不时的来骚扰大家,所以仍要注意防寒保暖。由于气温较低,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使用燃煤取暖的居民需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 专家:石市真正入春在3月份 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   气象专家解释;虽已立春,但真正的春天并没有到来   省会入春一般在3月份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李春炜)“看着外面阳光不错,天还倍儿冷。”昨日,省会市民张女士一走出家门就不禁裹紧了围巾。昨日,省会虽有阳光普照,但冷风刺骨,白天最高气温仅升到了冰点,最低气温更是达到了-8.9℃,创下今年以来日最低气温的最低值。“一冬天也没觉得有多冷,这立春了,怎么天儿更冷了?”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立春”只是一个节气,真正的春天并未到来,冷空气还会时不时的来骚扰省会,所以仍要注意防寒保暖。   昨日早晨,记者在省会一公交站牌看到,不少市民虽然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戴着口罩,但仍不断走动着抵御寒冷。“真冷!”市民刘女士说,阳光看着挺好,风却特别凉,虽然穿得厚厚的,但觉得露在外面的耳朵、脸都很“冻”。等车的张大妈也说:“已经‘立春’了,但这一阵儿又是降雪、又是降温,感觉比去年隆冬时节还冷。”   据了解,进入马年后,两场降雪拉低了省城的气温,雪过天晴,但气温却更加低迷,这也正应了那句“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谚语。而昨日,省会白天的最高气温刚刚升至冰点便戛然而止,最低气温更是仅-8.9℃,创下今年以来日气温的最低值,让市民又度过了寒冷的一天。   “立春,天还这么冷,是不是‘倒春寒’呢?”张大妈说。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进入立春后,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不过,“立春”只是一个节气,省会想真正步入春天,还得等到3月份。“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才算入春。根据省会近30年来气象资料分析,省会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26日。”气象专家表示,既然没有进入春天,所以正谈不上“倒春寒”了。   而据石家庄市气象台的气象预报显示,今明两日省会气温将有所回升。其中,今天,预计省会仍将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天气以晴为主,最高气温2℃,最低气温-8℃。明天,空中云量将有所增加,但气温不降反升,最高气温可能会到3℃,最低气温-6℃。 对此,专家提醒市民,春天毕竟没有到,冷空气还会时不时的来骚扰大家,所以仍要注意防寒保暖。由于气温较低,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使用燃煤取暖的居民需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王亮在正定新区调研时强调: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新区建设 昨天上午,市长王亮在正定新区调研时强调,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正定新区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过硬的作风、超常的举措、科学的态度,统筹谋划、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新区建设,全方位、高标准全力推进“一河两岸”的发展。 <?xml:namespace prefix="O"></?xml:namespace> 正定新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市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安置社区建设加快。目前,主路网框架基本成型并已竣工通车,一批市政配套项目投入运行,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全国领先,大型功能性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石家庄报业产业园位于正定新区起步区的中心,园区内已经开工的传媒大厦规划有传统报业区、新兴媒体区、新闻发布区、产业拓展区、商业开发区、广告开发区六个功能区,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开工两个多月来已完成土方开挖、护坡和试桩。 2014年年底前将完成主体工程。在现场,王亮详细询问了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的积极推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鼓励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进度,做到报纸办得好,大厦建得好,为新区的项目建设做表率,担当领头雁。随后他又察看市商务中心、新区一中、职业教育园区特教学校等在建项目,提出具体要求。 调研中,王亮听取了正定新区工作情况汇报,就加快新区建设进行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新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协调调度。王亮指出,正定新区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外部环境,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城镇化会议精神为引领,贯彻好市委的要求,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布局,结合正定古城建设,进一步优化正定新区的规划,完善功能分区,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发展。今后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严格控制,整体布局,将低碳、生态、智慧,以人为本,注重高端贯穿所有项目中,决不能随意摆放项目、简单拼凑。要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的发展,形成特色。 王亮强调,要加快推进正定新区建设,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当前,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已开工建设的河北奥体中心体育场等大项目,力争早日建成;要加快启动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项目,力争早日开工;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要按照回归自然的理念,加紧园林绿化建设,力促新区出形象、上品位,彰显新区魅力;要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安置房建设上,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加大“一河两岸”的土地收储,加强土地规范管理,完成供地后,限定开工时间,到时不开工的,依法收回土地。 副市长李晋宇、王韶华参加调研。
明年年底前石家庄正定新区周汉河滨水景观初步形成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明年正定新区建设的重点为抓配套、抓绿化,确保商务中心、奥体中心和安置区区域水、电、气、暖、讯形成系统,保证入驻单位正常运转。同时,围绕上述区域进一步加快绿化建设,在项目投用前形成良好的环境景观。 明年正定新区将围绕商务中心、奥体中心、安置区加密路网,续建隆兴大道、湖南大道等5条道路,新建西安街、广西路等市政道路13条,新增道路长度28公里,初步构建起主次干道、地上交通和地下管网相配套的道路系统。 在市政配套设施方面,将加紧实施北京大街南延、隆兴大街、正无路等道路共计3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污水处理厂明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地下水厂和地表水厂明年春季进点施工,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在续建完成1号雨水泵站基础上,加紧修建2370米长青海大道明渠,力争明年雨季来临前竣工投用。在已建设3个通讯基站基础上,明年新建30个基站,确保信号畅通。谋划实施水、电、气、暖、讯等市政管线接入综合管廊,敷设燃气管道53公里和供园林绿化方面将加紧启动中心湖项目建设,在完成中心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明年春季开展湖体开挖和周边绿化。 谋划启动内环水系建设,明年春季随同南宁街、上泽大街建设同步推进东南水系实施,使中心湖与周汉河、园博园水系贯通。并着力实施周汉河东延西展,扩挖河道堤岸,营造两岸景观绿化,明年年底前初步形成周汉河滨河景观带。同时,着力实施滨水公园二期建设,明年8月建成城河相依、水绿交融的滨水景观长廊。明年实施北京大街南延、上海大街道路两侧和正无路沿线景观绿化,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水、供热管线各70公里,实现主干道全覆盖。
正定获批国家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 记者昨日从正定县商务局获悉,商务部日前批准正定县为国家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并给予 50万元的支持资金。这是今年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xml:namespace prefix="O"></?xml:namespace> 据了解, 2009年 6月正定县被省商务厅批准为河北省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 2011年 6月完成试点任务并予以经验推广。从 2011年开始,该县根据国家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县标准,组建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执法监管制度,为晋升国家级试点县做努力。 该县搭建了社会监督服务平台,设立 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实现了网格化及无缝隙管理;重点围绕酒类、肉品、成品油三大监管职能,设置 3个专项执法队和 1个综合监管大队,按区域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实现了县域商务执法全覆盖。同时,还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程序和责任追究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在全市率先推行案件审理流程,完善执法监管制度,落实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办案制、过错追究制等综合执法制度。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在密切与工商、质监、安监、食药监、法院等部门联系的同时,还与邻县的灵寿、新乐、栾城等县(市)商务执法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商务流通领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了执法合力。
石市地铁1号线初步设计完成 或延伸至正定新区 继今年4月23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后,石家庄市轨道办、石家庄市轨道公司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于近日全面完成了该条线路的初步设计工作,这标志着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10日至12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圆满通过了专家组对初步设计的审查。 本次会议由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石家庄市轨道办、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省、市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各区单位共计100余人参加。 本次审查会为期两天。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石家庄等地24位国内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工程经济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了由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担任组长的专家组。与会专家及代表在亲赴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认真审阅了初步设计文件和相关支持性文件,听取了总承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面汇报,与市轨道办、轨道公司、编制单位等人员进行了充分讨论、交流,充分征求了省市相关部门、各区的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查。 通过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石市轨道交通1号线初步设计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目标清晰,内容全面,章节清楚,基础资料齐全,主要指标先进合理,主要技术标准符合国家《地铁设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号线初步设计在《可研报告》及《总体设计》评审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完善,设计内容和深度符合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石家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达到了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可研报告的要求,文件编制质量规范,线站位方案合理、设备系统选型可靠,可作为下阶段施工图设计工作的依据。同时,与会专家就具体设计细节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西王站,东至南村站,沿中山西路、中山东路、长江大道和秦岭大街敷设,全长约23.9km,均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20座,设控制中心一座,设东兆通车辆段和张营停车场各一座。 该线路是石家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最主要的核心线路,连接了现有的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并预留了向正定新区延伸的条件,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初步设计通过专家审查论证后,市轨道办和轨道公司将结合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快修订和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开展施工图设计,为地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创造先决条件。
20古村落搬迁正定农民著史留“根” 河北省正定县拥有380年历史的丁家庄村因正定新区规划被列入搬迁范围,为了使淳朴的村风和村庄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村民自发组织编写村史。村史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被省市的档案馆、地方志、图书馆收藏,并被推荐至中国地方志收藏。同时,在志愿者们的奔走呼吁下,20个同样面临搬迁的村庄,也掀起编纂村史的热潮。村庄面临搬迁村民自发写村史  丁家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庆申介绍,明末1630年,丁氏祖先由山东潍县迁徙至此,生息繁衍,形成村落,至今已有380年历史。   2010年,随着石家庄城市建设“北跨”战略的实施,丁家庄村所处的位置恰在新区建设的中心区域。曾经让丁家庄引以为自豪的地貌、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都将在新区建设的大潮中慢慢退去。   张庆申说:“我们想保护村庄的文化遗产,这本书是村庄历史的档案,也是子孙们可以追溯的根。”   于是,丁荣永和丁兰坪、张军发、唐曼等几个村民在各自的工作之余,开始了《记忆丁家庄》的编纂工作。   “在搜集过程中,家家户户都很拥护,我们村一共11个姓,每到一家,人家就主动把家谱拿出来,没有的就现问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把谱系整理出来。”丁荣永说,“我们写完书后,印刷经费不足,大伙儿听说后立马组织捐款集资。”   村史被中国地方志收藏 《记忆丁家庄》全书分为六部分,介绍了村子的地貌、人物故事、大事记、图片集等。其宗谱跨近四百春秋,依旧清晰井然,历历在目。   “老百姓一拿到书就开始争相传阅。”丁荣永等编辑人员介绍,省、市档案局及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也对这本书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王光才见到此书之后,连连称好,并要了一份书籍的电子稿,推荐给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刘玉宏表示中国地方志愿意收藏。”   正定县作家协会主席刘进忠看到《记忆丁家庄》后称:“捧读这本厚重的书稿,联想到乡亲们这一带有某种悲壮色彩的举动。他们努力在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找到精神上的故乡,以及一种心灵的回归。”   带动20个村整理村史 目前,正定新区所覆盖的20个村庄都开始了挖掘和编辑整理各村村史的工作,志愿者们正在努力搜集整理各村庄的民风民俗、历史典故、名人名事等宝贵遗产。“正定新区要建设好,传统的文化也要及时保留。”正定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同原表示,“待正定新区建成后,将会建立一座民俗博物馆,收藏所有有关这些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记忆丁家庄》的策划者之一、现任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丁华杰介绍:“村史出版后反响很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即将消失村庄的文化拯救的关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