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象棋
洲际象棋
酷爱下棋,时间长了,便想设计一款好玩的新棋出来,经过多年努力,洲际象棋终于诞生了。
关注数: 90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7,124
关注贴吧数: 30
给ZOG号脉 发现ZOG棋力很不稳定,由其是棋子可以升变的情况下,ZOG经常犯傻。
居然赢了ZOG一盘
(水)竟然不想编 ZOG 了 前日突然蹦出一点儿新的想法,要是以前肯定忍不住做ZOG测试,现在居然不想动了。也许是最近太忙了,还是热情消退了?
(水)最近吧内对局有点儿少 连龙虎象棋也沉下去了
和象棋特级大师对弈有感 今日棋社请来苗永鹏特级大师来下指导棋,棋友们一个个磨拳擦掌,我打头阵,二十分钟包干。苗大师年近六旬,棋风稳健,选择了兑双车跟我斗残局,我虽多象但少兵,落入下风,渐感不支,但突然大师竟随手退炮走软,被我平炮一将换掉了威力十足的骏马,然后渡兵捉死边兵,局势瞬间逆转,形成炮双兵士象全对炮双兵单缺象,我反多一象。遗憾的是我之前耗时过多,仅剩的几十秒种很快用光,无奈超时负。苗大师不愧为“快刀手”,居然还剩五分钟。此战暴露了我开局不熟悉的弱点,前期用时过多,亟待提高。
龙虎象棋对局体会 一共和 @云中老林 下过两盘,侥幸取胜。第一次赢的有点儿艰难,看得出来,老林一直不服气。这一次我选择弃子强攻,终于功德圆满。 龙虎象棋作为一种新棋,总体设计上还不错。在对弈过程中,确实有一些新的感觉。
吧内哪种新棋有效测试过? 近日看到有吧友提出有效测试这个词汇,感觉很有道理,现在除了小永恒、组合象棋等少数几个棋,还有其他的棋有效测试过吗?
做新棋的这些年 多年过去了,样品不知多少个了,几千个估计应该有,也做出了几个新棋系列。测试,日复一日的测试,洲际象棋系列目前大部分已通过检测,最痛苦的是排兵象棋至今没能定型,修改了几百次了,总是不满意,也不知是我太认真了,还是方案本就不成功。 时常在想,做这一切是否值得,是为了什么?
当穿越遇上蹩腿桂马 一个创意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所处的环境。当穿越遇上蹩腿桂马,会怎么样呢?
洲际象棋教程 洲际象棋只有十二个棋子,棋盘也只有三十六格,一开始连我自己都认为变化应该很少, 但真的对弈几盘以后才发现以前的看法是幼稚的。以下我就给合实战来分析一下其棋理,以期抛砖引玉。
洲际象棋教程 洲际象棋只有十二个棋子,棋盘也只有三十六格,一开始连我自己都认为变化应该很少, 但真的对弈几盘以后才发现以前的看法是幼稚的。以下我就给合实战来分析一下其棋理,以期抛砖引玉。
洲际象棋复出! 洲际象棋沉寂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我对兵(卒)的走法还不太满意,无心继续宣传。近期又进行了大量测试,发现之前淘汰的一个版本效果其实不错,当时至所以被淘汰是因为简单测试后感觉先手优势过大。当前对多个版本都不太满意,于是我又重新审视了之前的作品,发现之前被扔掉的一些作品也并非毫无是处,遂又将其重新请出。
恼人的兵 兵乃是象棋之灵魂,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为设计一枚在洲际象棋中恰到好处的兵而费尽心思,各种方案不下百种,但始终不是很满意。目前的初步结论是,棋盘大于6X6的兵设计相对容易,目前做出的样品相对比较满意,6X6恰好是一个节点,兵的步幅过大过于变态,步幅太小影响对局节奏。所以在前一版加入了特殊规则,把大步幅限制在盘角,但又带来了布局种类锐减的弊端。如果把大步幅限制在底线,布局种类不会明显减少,但又会扩大特殊规则的影响范围……
合众象棋谋和技巧
中象排局——舍得
合组象棋回来了
洲际方棋再次改进 近期发现洲际方棋的先手优势过大,有必要对先手进行一些限制,但我不想采用一手交换这样的方式,这时永恒象棋的河中石再次出现再在脑海,于是,本版方棋诞生了。本次调整除增加一个中立棋子外,取消了正方形。至于为何要取消正方形,实不得已而为之!
减少消极和棋,有的是办法
假如中国象棋刚被设计出来,在本吧会是差评吗? 我们的测评组会给“中国象棋”打几分?
(实战精典)反戈一击 本局出自本人昨日之实战,二十分钟包杆,由红车炮兵双相对黑车兵士象全走成,双方时限都很紧。本步红进车弃炮,料定黑不敢吃炮,下一步从容进兵逼抽车,红将轻松取胜。 不料本局结果竟然是红败,不可思议吧?
(实战精典)反戈一击 本局出自本人今日之实战,二十分钟包杆,由车炮兵双相对黑车兵士象全走成,双方时限都很紧。本步红进车弃炮,料定黑不敢吃炮,下一步从容进兵逼抽车,红将轻松取胜。 不料结果竟然是红败,不可思议吧?
洲际象棋——原型展示 今天无意中翻出了一件很早以前的作品,规则没有完整记录,兴好ZOG程序还在。虽说是一款淘汰的作品,但通过它让我想起了洲际象棋的来历,也可以展示出洲际象棋是如何由繁到简的。
造型棋友谊赛 ----洲际骑侠VS 日出333 @日出333 恭请先行
有多少人视觉疲劳了? 大家见到新棋还有想玩的冲动吗?
诈王棋
龙虎象棋棋理分析 吧内新棋中我比较关注的有组合象棋和龙虎象棋,这两种棋我分别作了几款变体,多少积累了一些体会,下面我结合测试的情况,来客观分析一下龙虎象棋的棋理,以期抛砖引玉。 龙虎象棋我感觉更像加长版的国际象棋残局,虽然至今我依然怀疑其平衡性,但本贴不将平衡问题作为讨论内容。该棋升变与反升变是其主旨,不过由于单象、单车阵亡龙虎方可升变的规则,使其升变充满变数。其他方面和国际象棋类似,下棋的时候要时刻进行局势判断,而判断的指标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子力对比 2、子路通畅 3、子力配置 4、控制地域 5、攻杀威胁 6、棋子距离升变区的远近。 由于象棋子力的功能不同,价值伴随始终,所以对子力数量进行对比是最简单和直观的一项指标。 龙虎象棋的形势判断标准略有别于传统象棋,不过传统象棋的经验多数还是管用的。先说子力价值,由于棋子的价值随着位置的不同经常浮动,很难精准评估,但大体还是有一个价值区间,实战中需灵活掌握,以下是子力的大概价值估计: 兵(1-3分) 马(2-3分) 炮(3-1)分 象(3-2)分 车(3-5分) 龙士(1分) 虎士(1分) 龙(7分) 虎(6分) 将(9分) 以上数字代表其价值浮动区间,和棋子位置息息相关。兵的价值浮动很厉害,炮的威力衰减的也厉害,在车没动之前,炮很强,换原位马不合算,车一出动,马多数情况下比炮好,残局时皇马可胜皇炮。
合众象棋中局杀招练习
吧内有多少市级以上水平的? 正常情况下,纯人天天象棋上业余七级赢十盘左右大概就是市级水平了,吧内有多少人?
关于特殊规则的定义问题 今日和一位吧友探讨了棋类特殊规则的问题,我认为特殊规则至所以特殊,在于 它是某些棋子在某些特定时间和位置偶尔出现的和其经常采用的行棋方式所不同的行棋方式,这些特殊规定只占其总行棋方式的很小一部分。例如将不能照面、王车易位属于特规,棋子升变也属于,吃过路兵和兵首步走二格也属于。而那些自始自终一成不变的走棋方式不是特规,比如中象的马,任何一个棋子都可以蹩其腿,不分对象、场合和时间均有效,炮架和象眼也一样,同样的规则适用于所有子。同理国象的马可以越子也始终不变,也不是特规。 对于有些人认为国象马可以越子不是特规,而中象马不可以越子是特规这样的看法,我不敢苟同。诸位有何高见?
做一款中象变体难过千款国象变体!为何? 吧内象棋变体,基本都是国象变体,偶尔出现个别中象变体也不太成功。谁能说出这是为什么?难度中象真的完美到不能进化的程度了吗? @asdf2424212 @Rufus螃蟹 @我是琪手 @无解双八卦 @日出333
象棋中局生成库 局面由ZOG生成,对局也是电脑自战。
象棋中局生成库
原来洲际象棋和永恒象棋可以这样结合呀! 为了保证洲际象棋的平衡性,多年来我伤透了脑筋,不得已把车变成了残废。洲际象棋体系庞大,从4X4、4X5,至8X9、9X10各种棋盘应有尽有,棋子从4到16个不等。来到本吧发现永恒象棋棋盘中央竟有一排奇特的河中石,一开始我还不太在意,近日才发现这排河中石兴许就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平衡良药。
排局之王——大征西
用排局之王“大征西”来考验勇士象棋
(水)倾力打造新棋吧“吧棋” 曾有吧友构思过吧棋,当时虽说是为了调侃,好像也有实际意义。永恒象棋贵为“镇吧之宝”,玩家尚且不足百人,其他的棋种就更悲催了,许多棋甚至连一局对局都没有。 相比新棋的推广工作,我更关心新棋的质量。我虽说有大群的棋友,但却基本不在他们面前宣传没经过大量测试的新棋,因为我担心棋设计的不行,寒了棋迷的心。勇士象棋为特例,在它前面有象棋巫师的试验,基本验证了其可行性,成为了少有的能通过比赛检验的变体。 谁能献上精品来竞选吧棋,为本吧添一张名片?
(水)吧内有ZOG四国象棋吗? @rufus螃蟹 @日出333 @无解双八卦 @asdf2424212 @绝对帝企鹅
根据 @日出333 的建议,把象增加斜行一格的能力。 原版车斜走一格更适合固定布局,任意制布局确是象直走一格更合理。 王拥有一个替身,走法及吃子和王一样,被吃与敌同归于尽,无王车易位,无吃过路兵(很不喜欢这两条特殊规则)。车、马、王的走法和国际象棋一样,兵全部摆在第二排,白先黑后一次性将其余棋子任意次序摆在第一排,兵到底线可升变为车、马、象,其余同国际象棋。
(水)围棋和棋的必要性 某一年,围棋上帝和围棋神仙一连下了一亿盘围棋,结果全是185:176,按照中国规则,围棋上帝全胜;围棋神仙不服,双方换先又下一亿盘,围棋神仙全胜,结果也全是185:176,两位神仙一盘算,怎么全都是先手胜?于是致电中国围棋协会,协会领导连夜召开大会,次日宣布,先手贴目改为9目,对局结果为185:176的一律视为和棋。 围棋应该有和棋吗?
(水)谁能介绍几款围棋变体? 吧里象棋变体居多,围棋类不常见。也可能是我来的晚,没见到,谁能介绍一下?@日出333
任意制无名棋 王拥有一个替身,走法及吃子和王一样,被吃与敌同归于尽,车增加斜行一格的能力,无王车易位,兵全部摆在第二排,其余棋子任意次序摆在第一排,其余同国际象棋。
上一盘开胃小菜 最近常玩四国军棋,便结合军棋的特点做了这个。估计很快会诞生一个系列,先端上一个,让大家开开眼。
勇士象棋棋题竞猜 勇士象棋保留了绝大多数中象精华,大量棋局可以直接可以兼容。如图,谁将取胜?
勇士象棋隆重出场,终于保留了中象绝大部分精华! 设计了十几年中国象棋变体,发现中象的防御体系只能应付车、马、炮、兵,增加任何一个威力强于马的棋子均不亚于生态灾难。士象过河作战的方案很多人都尝试过,由其以象棋巫师最有影响。本棋就是在象棋巫师的启发下进一步降低了士、象升变以后的威力,士象退回底线可相机升变为勇(兵),勇的走法同兵一样,过河前直走一格,过河后可以横走,但勇吃子只能与敌同归于尽,被吃则同其他子。
论杀着的重要性 本图选自本人的一盘实战对局,红方一直想砍底士作杀,无奈黑车把肋,遂回马踩炮试应手,黑不觉危险选择退炮,放红马跃出,黑车竟离开要道,被红一着毙命!
合众象棋棋题竞猜 如图,黑方拥有强大的物质优势,白方能否一鼓作气将杀对方呢?
本吧能否组建一支相对专业的新棋评审和测试团队? 有感于本吧新棋基本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许多棋甚至没有经过一局测试就沉掉了,极大的打击了许多设计者的自信心,致使本吧很难集人气。故提议本吧成立一支评审和测试组,提升本吧品味。 评审和测试组成员应该满足一定的条件: 1、在多种棋或某种棋中具有较高的棋力。 2、有新棋设计经历和相对成熟的作品。 3、参加过吧内对局且乐于参加吧内对局。 4、和吧内其他成员比较融洽。 貌似完全具备以上条件的只有 @日出333 ,其本具备的有 @新棋迷 、 @Rufus螃蟹 、 @guiziyan ,其他的高人我不熟悉,还请吧友举荐或本人毛遂自荐。
盘点吧内理想的测试对手 看看本周的对局史, @rufus螃蟹 @日出333 助人对局数遥遥领先,此二人功力深厚,乐于助人,实属吧友之楷模。我本人和 新棋迷下过几盘组合象棋,不过没有体现在对局史内,对局总数还是远远落后于两位高人。 论棋力,吧主日出333应该最高,测试效果最为理想。论积极性,rufus螃蟹最强,合众象棋基本都是他下的。还有@新棋迷的棋力也不错,可惜他不合群,好久没来了。 有些吧友我不太熟悉,无法给出准确评价。 还有一些吧友只下自己的棋,需要向二位高人学习哟。 欢迎吧友们积极加入测试队伍中来。
可靠消息,永暑礁涨潮时是露出水面的 分别看这两张图,上一张是落潮时拍的,第二第是涨潮时的状况,可见永暑礁涨潮时可以露出半米左右。 不知这块礁石在之前的填海施工中,有没有被填破坏?
马兵居然不胜炮单士?单马没胜单士 今天去比赛时看到两个棋手的对局,红方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没赢。居然不知道马擒单士的要领。
中国象棋变体何时能够实现零的突破? 发现大家基本都在搞国象和日将的变体,摆弄中象的少,成功的中象变体目前还为零。我做过一个角宫象棋,但不太满意。吧里还有一个飞龙象棋,创意不错,但没经过高手检测,根据经验判断,龙太强大。此外还有牛象棋以及象棋巫师士象底线变兵,均无法摆脱先手必胜的阴影。相比之下,飞龙象棋创意的可行性最高。中象本身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游戏,我们可以轻易做出千百个国象变体,兴许很多变体已经超过了国象本身,但却很难做出一个合格的中象变体。 谁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永暑礁是不是涨潮时有些礁石能露出水面? 南海永暑礁,现在被誉为南沙第一礁。但在1987年我国科考队进入南沙群岛考察的时候,发现永暑礁只不过是南沙群岛几百个岛礁沙洲中的一个不大的独立礁盘, 高潮时,露出海面的礁石面积不足4平方米。 地质地形 礁盘呈椭圆形,东北—西南向延伸约26公里、宽约7.5公里,由数个暗礁、沙滩组成,涨潮时大部淹没,礁湖形态不明显,水深14.6~40米。 唯一1米高之岩石位于西南端上(9?33'N 112?53'E),除此岩外其余礁大部份当海水高潮所淹没,东北侧有礁石高出水面0.6米。 找到永暑礁后,考察队通过卫星定位加雷达测量的办法,获得了永暑礁大致的地理位置、范围及水深情况。 考察队还登上礁盘上的干出礁,测得其距海平面仅有0.5米,面积为4平方米。[/b]按计划,考察队要在这个礁盘上竖起一块考察碑,以申明主权并纪念这次重要的考察。于是,在第二天的考察中就增加了工程施工人员。南海分局的高级建筑工程师程子全曾参与过多项国家大工程建设,由他设计立碑工程,并亲自施工。经过两天往礁石上打钻、浇灌混凝土等的苦战,写有“永暑礁——中国南沙科学考察队立”字样的花岗石主权碑立了起来。第二天,经精确测量,报出永暑礁立碑点准确位置为:东经12°53′02〃;北纬9°32′25〃。 能否在高潮时露出水面很重要!这些礁石有没有被填海施工破坏?
谁设计过海战、空战式象棋? 本世纪是军事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做的战棋能否加入一些现代元素?
吧里还有没有移植了中象马走法的新棋? 喜欢蹩马腿战术,但目前除了中象和韩象,还很少见到成功移植了蹩腿马走法的棋类,本吧里还有吗?
象棋中局生成库 精彩中局,应有尽有
王兵相对论 国象兵主要变后,除距离之外和王类似,中象兵除不能后退外似王,日将兵升变金将类王,韩象兵可在九宫斜线上斜走像王。。。。。。诸位有没有注意到,几大象棋的兵升变以后的走法居然都和王的走法相似,这是巧合吗?这对我们设计新象棋有何启示呢?
吧内几种新棋测试数据对比 来到本吧有一段时间了,各种争论见到不少,基本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无法说服对方。于是便试想着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应对争论。如果你觉得此棋不好,那么你就做一个新的更好的棋来超越它,比光斗嘴强多了。另外争论要有理、有利、有节,最好用高水平测试数据说话,才有说服力。下面提供几款吧内新棋的测试数据,以供参考。高水平测试选手太难得,而ZOG棋力不稳定,有时表现不错,但对多数棋表现不佳,只能大概参考。以下均为百局测试数据: 永恒象棋: 先手胜率 48%,后手胜率52%,平均局长约160回合。 洲际象棋:先手胜率 43%,后手胜率46%,和棋率11%,平均局长约45回合。 组合象棋:先手胜率51%,后手胜率49%,平均局长约55回合。 合众象棋:先手胜率52%,后手胜率42%,和棋率6%,平均局长约60回合。 龙虎象棋:先手胜率59%,后手胜率41%,平均局长约65回合。 洲际龙虎棋:先手胜率53%,后手胜率44%, 和棋率3%,平均局长约50回合。 以上数据中洲际象棋的数据可信度最高,因为洲象的ZOG软件棋力很高,但和棋率高的有点儿离谱,有点儿出乎意料。 欢迎吧友们积极提供各种新棋的测试数据,让我们衷爱的新棋吧更加理性,让各种新棋发展的更好。
角宫象棋开局战法 角宫象棋是中国象体的变体,保留了大量中象的特点,中象许多战术同样适用,仅仅在残局时和中象区别较大,因为士可以像兵一样投入进攻。以下我将重点介绍其常用布局。
军际象棋更名为——角宫象棋 军际象棋四字原本是中国象棋的译名,我做好此棋后一时想不出好名,就临时用了几天,幸得吧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rayIcy&urlrefer=c5b8fba74074e80434f53604692a48bf 热心帮忙,建议命名为角宫象棋,感觉不错,决定用之,在此对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rayIcy&urlrefer=c5b8fba74074e80434f53604692a48bf 朋友 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组合象棋专题研究 吧内热门新棋中,永恒象棋创新度较高,但玩起来和传统象棋区别太大,以致于原掌握的象棋知识大多失灵;龙虎象棋创新度较低,玩起来和传统象棋感觉差不多;组合象棋介于两者之间,即有一定创新度,玩起来也不太费劲。组合象棋有太多的争议,甚至产生了“宣组党”和“反组党”,但其间掺杂的个人感情因素较多,不能准确的对组合象棋进行定位。而 @新棋迷 本身把精力放在了排局上,对组合象棋的棋理没有认真的总结,以致于这方面至今还是空白。考虑到新棋迷多年推广组合象棋,精神可嘉,我准备根据近期测试的情况,结合对其他棋种有关知识,来客观分析一下组合象棋的棋理,以期抛砖引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