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净◎ 清净妙有
痛念生死杂染轮回之苦,厌此三界火宅浊乱之家,切念深信弥陀慈父之号,愿生西方安养极乐之国。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5 发帖数: 22,038 关注贴吧数: 5
六和敬  一同戒,二同见,三同行,四身慈,五口慈,六意慈。   次四摄而辩六和敬者,菩萨既能善用四种同情之法,摄得众生为成就故,必须久处。若不和同爱敬,则两不和合,不得尽成般若,是为魔事。若善用六和,则与一切冥同,必得善始令终,则能安立一切于菩提大道。故次四摄而明之也。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名之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 01 戒和同敬   菩萨通达实相,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与实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诸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不断不常,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戒为和敬。 02 同见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不得诸法不知不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方便巧同一切种种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分别,增进开解,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见为和敬。 03 同行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无念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方便巧同一切,修种种行,无有乖净;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渐积功德,皆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行为和敬。 04 身慈和敬   菩萨住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与一切乐。故身与九道和同,亦知前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说身慈为和敬。 05 口慈和敬   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普出一切声音语言与一切乐,故口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无上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口慈为和敬。 06 意慈和敬   菩萨心常在无缘慈三昧,以修于意慈善根力,能不起慈定,现诸心意与众生乐,故意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如来藏理,未来必定当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说意慈为和敬。
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弟子诵八大人觉经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众生,愿今日天灾中罹难众生离苦得乐,早登极乐!
妙慧童女的故事【转】 八岁童女竟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 震惊全座 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父亲是有名的长者,年龄才八岁的时候,耆阇崛山的讲经法会,她就常常在座。 年轻的小姑娘,面貌生的秀丽无比,行动举止也端庄温和,佛陀座下的弟子,无论是盛德的长老,或是年轻的比丘,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尤其是比丘尼的女众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心爱万分。 大家喜欢妙慧童女虽然年幼聪明,但想不到在一次佛陀说法的法会中,她竟然以菩萨的心境和口吻,向佛陀问长道短,使在会的大众,个个都惊奇不止! 妙慧童女,有一次当佛陀升座说法时,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道:“伟大无比的佛陀!您是世间上的明灯,可以照开众生的心地的黑暗。弟子对于菩萨所作所行,现在尚未能完全了解,想恳求佛陀给我请问,为我解答!” 佛陀一看,原来是妙慧童女,佛陀知道她的来历,想到今天菩萨们和罗汉们有妙法可听了,因此就很欢喜的告诉妙慧童女道:“你太好啦!今天发大愿心,来向我问话,现在你就随意的问吧!” 十大问题 震惊全座。 妙慧童女听了佛陀承认随她发问,心中的欢喜感激,自不用说,她就一口气提出十个大问题来向佛陀请求解释道:“佛陀!我有十个问题,敬恳解答: 1.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2.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3.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4.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受父母所生的这无常不净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够见到自己受用变化之身,和您佛陀一样坐在大宝莲华之上? 5.请问佛陀,怎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可以随意游行无量国上,礼敬诸佛? 6.请问佛陀,如何才能没有怨仇对头? 7.请问佛陀,我们说的话,如何才能叫人家一听就信仰呢? 8.请问佛陀,我们宣扬佛法,照佛法修持,怎样才能免除障碍呢? 9.请问佛陀,心里的烦恼魔障,如何降伏呢? 10.请问佛陀,当我们一期生命终了,怎样才能得见诸佛,听闻清净之法,不受一切苦恼?” 佛陀开示 四十方法。 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的童女的问题。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方法。比方说: 第一、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1、对恶友不起嗔心,2、安住于大慈悲,3、欢喜修学正法,4、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贵,要做到:1、应时布施,2、不起轻慢的心,3、带著欢喜的心情给人,4、不希求果报。 第三、眷属怎样免除多病和死亡:1、不说离间的语言,2、度脱邪见众人于正信,3、护持正法,4、教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应身:1、如来塔庙供奉华果,2、不妄自损害他人,3、铸造佛像,4、对佛菩萨深生净信。 第五、怎样有神通:1、见他修善不为障恼,2、他说法时未尝留碍;3、燃灯供养如来,4、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第六、如何没有怨家仇敌:1、以无谄心亲近善友,2、于他胜法无嫉妒心,3、他获名誉心常欢喜,4、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第七、说话如何令人起信:1、言行一致,2、于善友处不覆诸恶,3、闻法不求过失,4、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第八、宣扬佛法如何离诸障碍:1、持三律仪戒,2、闻甚深经不生毁谤,3、见初发心者生一切智心,4、对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烦恼魔障:1、了知法性平等,2、常行精进,3、常勤念佛,4、一切善要皆悉回向。 第十、临命终时诸佛现前:1、满他所求,2、于诸善法深生信解,3、于诸菩萨施庄严具,4、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种种神异 令众叹服 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意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 妙慧童女的愿心很大,座中的目犍连尊者就以怀疑的口吻问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萨的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你今发此殊胜大愿,难道真能做到吗?” 妙慧童女安详的回答道:“尊者!假若我的弘愿真实不虚,能够做到诸行圆满,那么,我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请尊者印证吧!” 妙慧童女说后,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并且在座的大众身体皆变成金色。 文殊菩萨见此神异,也感觉难以思议,他对妙慧童女问了很多法性的问题,妙慧童女都一一回答。 佛陀在他们停止问答的时候,就说道:“文殊菩萨!妙慧童女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过三十劫后,我才发趣无上菩提。文殊菩萨!难道你记不起了吗?她曾做过你的老师,令你住于无生忍!” 文殊菩萨经佛陀这么一说,像是悄然大悟,即刻很欢喜地从座位上起来,对妙慧童女顶礼说道:“大德!我于往昔无量劫前,以曾供养,想不到今日仍然亲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