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飞诶
feiei_plus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8
粉丝数: 45
发帖数: 1,877
关注贴吧数: 12
魅族22还不发布,离凉不远了 去年的配置,拖到现在还不发布,能卖得好有鬼了,还发软文对标苹果?!22发布之后到10月份,抓紧把最新的处理器塞进去出22s吧!!!
龙芯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述国有大行的采购中,无论是X86生态的海光、兆芯(联想与兆芯合作推出台式机等产品),还是采用ARM架构的鲲鹏、飞腾,不同路线的国产CPU均有所亮相,而要“将自主进行到底”的龙芯中科却身影难觅。 实际上,龙芯中科的投资者们也早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今年9月,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上向龙芯提问,作为自主性最高的国产CPU企业,龙芯在政策性领域的计算机采购中却面临着近乎出局的局面,兆芯、飞腾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龙芯计划如何应对? 龙芯中科回应表示,今年总体处于项目交接期,桌面批量采购确实比较少。上半年该公司信息化业务同比有大幅度下降,而竞品X86产品在信创市场的比例确实有提升,但“近乎出局”的说法还是有失偏颇。针对政策性市场的波动,该公司正在努力完善产品性价比和生态,并争取在特定的信息化开放市场取得突破。 观察者网查询相关公司的财报发现,今年上半年,龙芯中科营收3.48亿元,同比下滑38.24%,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下滑1.55%;飞腾营收11.85亿元,同比下滑1.09%,净利润为2.51亿元,同比下滑45.43%;海光信息营收25.30亿元,同比增长343.08%,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去年同期为-0.42亿元。 目前,龙芯中科和海光信息均已登陆科创板,截至发稿,龙芯中科的市值为334亿元,海光信息的市值为1047亿元。
这个故事很“精彩” 反派以保护人民为名,执意将他们给锁在“天幕”内;而讽刺的是,“境外势力”植物“潘朵拉”却能够净化“污浊的环境”,给人民带来美好、带来希望。然后就是反派因执念不断暗中阻碍,即便曝光了还不收手,这个故事真是“精彩”,隐喻不小啊。 片中主角们妄图改造“潘朵拉”,现实中港人恐怕无法掌控某些“势力”吧。
能不能找个合适的理由封我?@小小胖子home 我一良好公民,抱着对国产芯片的赤诚之心参与讨论,不管龙芯、兆芯还是什么芯,观点不同没有问题,但某些人就是想拿手里的那一点点权利压人一头,让这里变成他的一言堂。我不知道我的敌意来自于哪里?我一直说龙芯和龙芯生态应该发展,而且甚至觉得已经发展晚了,即便这样依然无法迎合某些人。
论为什么不能平和交流,为什么讨论的结果就是谩骂?(第N次发) 就这么一个话题,我不过是客观地引用了一些数据,而且通过查阅小吧主gueenet的几个帖子,我认为他的数据非常客观,跟我实际使用感受也是契合的。但是,这时另一位小吧主 小小胖子home 跳出来一顿喷,好像任何对龙芯不认同的观点就是对他本人的亵渎,而且出言不逊,引得我最后跟他对骂。这样的人,如何维护贴吧正常的交流环境,有一点不同观点就禁言,是否应该由这样的人做小吧主值得商榷。 还有,我再次表明我的立场:龙芯和龙芯生态非常有必要发展,因为这是目前我们自主程度最高的处理器;但是,我们不能只把宝押在一个龙芯上面,否则风险太大,万一再过二十年龙芯还无法成为主流,那么X86和ARM至少是后手,不能走极端只盯着一个龙芯!
买办很尴尬的“春秋手法” 在我的帖子(已被封禁)下面,他的楼层下有选择地展示我的跟帖,还好我有好几个账号可以对比着看,你这样做意欲何为呢?这位IP显示来自美国的朋友,讨论个事情,就算争论个事情,你捂我嘴巴干嘛?
买办很尴尬的“春秋手法” 在我的帖子(已被封禁)下面,他的楼层下有选择地展示我的跟帖,还好我有好几个账号可以对比着看,你这样做意欲何为呢?这位IP显示来自美国的朋友,讨论个事情,就算争论个事情,你捂我嘴巴干嘛?
论为什么不能平和交流,为什么讨论的结果就是谩骂?删了,再发 就这么一个话题,我不过是客观地引用了一些数据,而且通过查阅小吧主gueenet的几个帖子,我认为他的数据非常客观,跟我实际使用感受也是契合的。但是,这时另一位小吧主 小小胖子home 跳出来一顿喷,好像任何对龙芯不认同的观点就是对他本人的亵渎,而且出言不逊,引得我最后跟他对骂。这样的人,如何维护贴吧正常的交流环境,有一点不同观点就禁言,是否应该由这样的人做小吧主值得商榷。 还有,我再次表明我的立场:龙芯和龙芯生态非常有必要发展,因为这是目前我们自主程度最高的处理器;但是,我们不能只把宝押在一个龙芯上面,否则风险太大,万一再过二十年龙芯还无法成为主流,那么X86和ARM至少是后手,不能走极端只盯着一个龙芯!
好久不见,带着兆芯KX-U6780A新机来找找老朋友 大概有个6、7年没在图吧混了,今天带着新入的兆芯KX-U6780A来跟老朋友、新朋友见见面。吧里我算是比较早集齐AVI(AMD、VIA、Intel)的,顺带还收了一块全美达。这么些年来,年纪逐渐增加,虽然还偶尔折腾,但已经不再高调,基本没有发帖。 其实,最早接触VIA是从C7开始的,到后来的NANO,再到NANO双核、NANO三核、NANO四核,我都有,不过性能真的差强人意,作为主力机使用很吃力。后来,兆芯逐渐继承了VIA的X86,我早年让内地资本收购VIA X86的想法算是实现了。不过兆芯发展得并不快,吃透VIA原来的架构估计花了不少时间,还要培养人才、建立队伍,所以兆芯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没有什么成熟的产品面世,直到近两年的KX-5000、KX-6000。 这颗KX-U6780A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虽然看过不少评测,大致知道性能水平,但始终惦记入手一颗,奈何动则2000元一块的主板让我选择了暂时观望。最近,很多主机品牌都出了不少兆芯的整机,价格也亲民了不少,于是入手了一台HP 268Pro G1 MT。 自己短期使用和评测了一番,整体性能和AMD FX8300、FX8320一个水平,性能特征也很像,单核弱、多核尚可。确实堪用了,真心为正在崛起的第三大X86处理器感到欣慰。话不多说,贴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