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九宝来 井泉518
站在人群,我不起眼,活在世上,我不玩心眼,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我。
关注数: 119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4,174 关注贴吧数: 20
中蜂蜜和意蜂蜜 中蜂蜜与意蜂蜜的区别 A:意蜂在造巢脾到一半的时候,分泌部份蜂胶在里边,采集的蜂蜜经过含有蜂胶的巢脾,花香味会打折扣。土蜂则不产胶,所以,从花香味上来讲,中蜂蜂蜜花香味要比意蜂蜜要浓。 B:意蜂喜好采集大面积的蜜源,碰到小面积的蜜源,往往开始偷懒怠工;而中蜂对一丁点的蜜源都不会放过。所以现在专业的养蜂机构,都是饲养意蜂,因为采集的量大。从口感上,中蜂蜂蜜比意蜂蜜蜜味更浓,更香甜。营养成份也更全面,但由于中蜂的个头小体力差了点,都是一些传统蜂农小规模饲养,这些人,不是养着玩,就是信息不发达,跟不上全球化的浪潮……这也是直接导致了现在市场上好蜂蜜不多的原因。 C:意蜂病虫害多,经常需要用抗菌素及杀螨药物,所以药物残留量要大;而中蜂则很少甚至不用任何药物,不要因为中锋个头小就认为它们弱,其实意蜂才是真正的外强中干。所以中蜂蜜更安全,更天然。 D:意蜂如果有几天天气不好,就得喂食,就是用白糖水;所以,产出的蜂蜜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庶糖含量。而土蜂对于零星的蜜源从不轻易放过,天气不好的时候,也不需要喂食白糖,所以只含果糖和葡萄糖,庶糖含量为0。不过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如果是冬末春初这样的梅雨天气,中蜂如果群数大,也是需要喂养白糖的,因为连续下一个月雨,一丁点花都见不着,蜂群可是都会饿死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冬天搜刮了蜂群为了应付过冬而储存的“冬蜜”了,总不能把人家吃的都搜刮干净了,让它们去喝西北风吧。而意蜂就不用说了,天气冷得喂白糖、一直喂到天热。 E:中蜂和意蜂在饲养上也有区别,由于中蜂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可以理解为它们比较笨吗),因此摆放中蜂就不能象摆放意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在摆放中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蜂王投错被杀。
怎样选择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1、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 怎样选择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 1、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 中蜂蜂王不外2种类型,一是黑色王,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体小。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飞行快捷,抗性强,但繁殖缓慢,群势发展慢,产蜜量略低,分蜂性强;枣红色蜂王体大,性情温驯,产卵力强,所在蜂群能培养成强群,蜂产品产量稳定,但抗性差,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枣红色蜂王在人工培养下数量不会很多,性状很不稳定。 从体型来说,蜂王以腹部细长,不畏光、尾部贴近房眼,产卵有序的为好;反之,腹部短小,尾端略钝,畏光者则较逊色。在一个蜂场中,我们检查时一般是以蜂王产卵能力的高低与卵圈的大小来选择的。凡不符合条件者应迅速处理。 2、中蜂蜂王的优劣与当地气候、蜜源息息相关 有经验的养蜂人都善于利用当地的天时地利等条件来育王分蜂。气候温暖,蜜粉源充足,工蜂出勤积极,子脾大,正是培育新王的大好时机。在南方,“春分”至“小满”是育王分蜂的黄金时节;个别山区“芒种”和乌桕花期也可一边养王一边生产,但数量不能太多,过多则王台质量差。我们对王台的要求是形状丰满、位置适中,但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多是死台;畸形的王台要及时摘除。 3、选择中蜂蜂王应以卵圈大小为依据 筛选蜂王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平时要做好观察、记录,以蜂王产卵力高低、子脾面积大小为主要依据,产卵力高的蜂王,能保持强群,不停产,工蜂新老交替正常。所以,筛选蜂王要靠平时做好记录,把好的保留下来,差的忍痛处理。 中蜂是一个优良的蜂种,中蜂蜂王的优劣往往关系到蜂场的成败。本人寄希望于爱好中蜂的朋友,排除万难.运用生物界的优生理论,年年选种,年年换王,将中蜂的优良特色发扬光大。
如何培育高质量蜂王?掌握这6点,不愁蜂王质量不好 蜂部落 2018-12-15优质原创作者 关注 导读:在人工育王中,养蜂人都希望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蜂王,对于育王群的组建和母群的选择对很多朋友来说都是不是什么难事。育王应该选择强群这点大家都清楚,从蜂场中选择优质的蜂群来作为母群大家也都知道。那么在我们具备了一个好的母群的前提下,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到蜂王的质量呢?在蜂部落看来主要有6大因素。 第一:育王的材料 在前面的文章中蜂部落介绍过了育王的方法一般可以采用复式移虫、点蜜移虫、干移、点浆移虫四种方法,这里的四种方法中培育的蜂王质量最好的是采用复式移虫,但是复式移虫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比较麻烦,采用点浆移虫、干移、点蜜移虫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点浆移虫与干移育出来的蜂王又没有点蜜移虫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好,所以综合考虑,如果在不进行复式移虫的前提下,选择点蜜移虫是最佳选择,是所有不经过复式移虫中蜂王质量最优的。特别说明一下,很多朋友认为点浆移虫蜂王的质量更好,已经有实验数据表明,点蜜移虫的蜂王质量高于点浆与干移。 第二:幼虫的年龄 在人工育王中我们一般选择3日龄内幼虫,但是幼虫的年龄越小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越高,所以在我们进行幼虫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一日内幼虫。 第三:王台的数量 很多朋友不知道一个育王群究竟该培育多少王台,但是中蜂哺育能力差,如果王台数目过多,往往造成蜂王营养不足,影响蜂王质量。一般一个育王群可以培育蜂王的数量在15到30个之间。 第四:采用有王群还是无王群 不管是人工育王还是自然分蜂,其实在蜂部落看来都有急造王的原理,所以如果我们采用有王群育王,可以将蜂群分为育王区与繁殖区两个区域,中间用隔板隔开进行蜂王的培育,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有王群育王应该选择在分蜂热产生的时间,而且在移虫后应该进行关王处理。如果采用无王群育王,可以直接将蜂王寄养到其它蜂群,直接进行蜂王的培育,这两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相差不大。 第五:蜂群内哺育蜂的数量 如果育王群中哺育蜂数量较多,幼虫数量少,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采用复式移虫,在第二次移虫的时候如果蜂群中有王台,复式移虫的蜂王质量会变差,所以如果我们采用复式移虫,想要第二次移虫的蜂王质量高,可以通过向育王群中补充封盖子脾的方式来提高蜂群的哺育能力,从而提高复式移虫的蜂王质量。 第六:台基处理 现在很多朋友都知道在育王前应该将做好的育王框放到育王群中先让工蜂处理一段时间,一般是3小时以上,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差别,那就是将育王框先放到蜂群中给工蜂处理过的蜂群比没有将育王框先给工蜂处理过的蜂群而言,工蜂接受幼虫的时间更早,毕竟工蜂越早接受幼虫,幼虫就更先获得营养,所以在育王的时候先将育王框给蜂群处理过,不但可以提高工蜂对幼虫的接受率,还可以提高蜂王的质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