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aaa 陇原aaa
关注数: 30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68 关注贴吧数: 0
大雨导致舟曲灾区再发泥石流 两舟公路再次中断 新华网甘肃舟曲8月12日电(记者   卫韦华   宋常青)记者从甘肃省公路总段舟曲公路管理段获悉,8月11日夜晚,舟曲境内普降大雨,再次引发山洪泥石流,45000余方泥石流致使舟曲灾区“生命线”——两河口至舟曲公路南峪大滑坡段交通完全中断。      大雨持续了一个晚上,截止8月12日早上7点10分,还没有停。两舟公路是舟曲线通往省城兰州的最近通道,也是通往临近城市甘肃宕昌和甘肃陇南武都市的唯一通道,这条公路如果发生泥石流阻断交通,将会给舟曲灾区救灾物资运输造成很大的困难。      泥石流滑坡阻断交通后,甘南公路总段舟曲公路管理段于11日晚11时组织装载机、挖掘机及抢险人员赶赴南峪滑坡段迅速展开抢险工作。      截止12日早上,连续抢修了一夜公路的甘南公路总段舟曲段抢险人员,顾不上合眼、喝水,仍在奋力抢修受灾公路。 11日晚,持续3个小时以上的降水使舟曲县城道路多处积水,灾民安置点帐篷透水,除此之外,一则“可能还有生还者”的消息使四五十名军人赶到泥石流滩上冒着生命危险在雨夜展开搜救。      记者走访位于舟曲一中、三中两所学校校园内的居民安置点发现,降雨渗透进很多帐篷,虽然白天折叠床已陆续送进来,但人多床少仍然难以满足需要。      许多灾民垫在帐篷里的草席和毛毯已经被雨水浸湿,他们不得不在舟曲一中教学楼一楼大厅内度过雨夜。
高考“状元”缘何没一个成为顶尖人才     又是一年揭榜时,各地高考“状元”、“高分考生”们纷纷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最受瞩目的“明星”。然而,此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6月28日《解放日报》)       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高考“状元”,当然是凤毛麟角,可是,其成就,不能和他们的学业成绩一样出类拔萃,就不能不叫人惊讶了。这是否透露了一个信息:我们的学业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不能预见一个人的未来?       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是对评价对象的现状的评估,也含有对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的预测。一份论证严密的企业评估报告,能够预见企业的未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着极好的指导价值。有价值的高考考卷,从评价角度来说,也应该是一份评估报告,能对考生的现时学业水平予以准确评估,还能从中测知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换一句话说,在科学的考卷面前,能够获得高分的考生,其人生这场大考试也应该能获得高分,否则,这样的考卷就不具有科学性。        举个例子。能够获得高分的数学答卷,应该表现出强大的逻辑力量,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完成这样的答卷的考生,有成为数学大师的潜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只要契机触发,就很可能成为一流的数学家。如果逻辑力量、想象力、创造力付之阙如,这样的数学答卷,就不该给高分。依此类推,其他各科试卷,都应该是对该科目人才的潜质的挖掘和检测。一旦每一个考试科目的试卷,都做到了这一点,就不愁高考考卷缺少预测考生未来的科学性。如今的高考考卷,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因此,高考状元没一个能成为顶级人才。       放眼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有着同样的缺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金字塔尖”的状元,应该是优中之优,精华之精华。然而,遗憾得很,产生的顶尖人才,屈指可数。其根本原因,也就是考卷的设置,不具有对考生未来的预见性。        要想让高考考卷成为科学的评估报告,任重道远,亟待教育主管部门勉力为之。       转自互联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