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沦 花沦
关注数: 2 粉丝数: 10 发帖数: 976 关注贴吧数: 4
【转载】<<神曲>> ---窦唯 黑豹I》让我们看到了他年少轻狂,不羁的一面,也看到了其沉默细腻,温柔的一面。歌词通俗,好听,但仅仅好听而已属pop-rock类型。 《黑梦》开始了个人化的创作历程,虽是和作梦乐队合作完成,但窦唯的音乐理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黑梦》的确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不一般的梦镜: 首先在旋律上,他开始屏弃主流音乐的所谓的旋律的优美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一些大众化的审美意识--可能pop-rock的惯性使然,也可能因为《黑梦》是窦唯个人化音乐的开端,尚不完全成形,这在《上帝保佑》里面表现得较为明显(我并没有贬低它的意思,况且,那是一首非常打动我的曲子。另,里面窦唯的人声演奏独具特色) 其次在歌词上,窦唯内在细腻沉默的性格较在《黑豹I》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对生活特质的体验--那股压抑感逼人袭来,像是活在黑色的梦中--“生活中不能完成的,就让梦去完成”。 第三,编曲是这盘专辑最具为突破性的地方。简单的三样乐器,却制造了不同凡响的音效,将人们带入一个幻听的梦境,并实验性质将所有歌曲连结在一起,强化了幻听的效果。首次加入了笛声,在《噢,乖》中,听起来,有一种戏谑和无谓的态度,与歌词形成反差,感觉不错。 《艳阳天》&《山河水》之所以把这两盘专辑放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艳》开始大量使用MIDI,但仍有真乐器的存在,而《山》中则几乎是一张纯粹的电子乐专辑,鲜有真乐器的出现。因而也招致一些窦迷的不满,认为《山》完全是《艳》的翻版,没有丝毫改变,好像是《艳》录不下那么多,于是就都塞到《山》中一块儿发了。甚至有人说,“不久乐迷心里这种有关窦唯出蝶次序的思维模式将会被完全混淆,如同面对一堆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鸡蛋,我们根本没必要和耐心去搞清哪个先被母鸡拉出来——换句话说,一个鸡蛋就够了,何必三个或者更多。” 就我而言,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我一直觉得《艳》不是一盘很成熟的专辑,似乎是窦唯与张亚东的磨合期弄出来的东西--无论是从音效,歌词来说,都显单薄。因而不得不再出一盘专辑来弥补它的不完美,所以就有了《山》的出现。 较之《艳》的明媚色调,《山》明显是属于灰暗的。 尽管《山》几乎完全放弃了摇滚乐队的形式,但电子化的《山》具有良好的画面感,典型地窦氏唱腔(总感觉个别地方散发出淡淡的京味,京剧??)催化着意识飘渺地蔓延…… 低沉的声音,沉默的音乐,带着人们梦游于他的山河水间…… 歌词排列从头至尾没有停顿,没有标点。有人说窦唯自己也不知道在唱些什么,从那些说什么都必须有“意义”的人的角度来说,的确如此罢,呵…… 对于这样一些“不可思议”的句子,它们只能给人以模糊的感受。这种“感受性”只是作为潜在的可能性存在于听者的身上,它的意义只能通过听者个人的生活与其构成的联系而表现出来,就这些句子本身而言,是无法解读的。 举例来说吧: “又拆了连同过去全部都被拆了这里照样天欢地喜不必再有任何异议看人们抖搂神气招募希望招集畅想请按时集会病歪呆呆的旁听作陪嘀嘀乓乓叮叮铛铛塑造形象麻木的眼光无需衡量就像从前一样灯光亮着舞台不会倒退人们微笑着传递玫瑰趴着卧着爱的身影不停晃动着扒着像是真的我紧紧抱着抚摸着望着牺牲的鲜血呀哦牺牲的鲜血呀迎面吹来晚风裹着清香的泥土在早上没有玩童只有昆虫在蠕动阵阵幽香渐渐淡忘所有这些荒废跟从天光一道明亮让假象持续到入睡人们微笑着传递玫瑰”--《拆》 “这么多的竹叶青没贴门神鞋子湿了邀请商人来修我的家门解除了眼神的防备陪伴陌生一道班配总比没有日子要好干杯屋里放着蓝色的酒杯在里面灌满挣扎的趣味来上一口匆忙匆忙的沉醉反正是倒入胃过后去昏睡--《竹叶青》 完全是意识流的…… 没有任何分隔符号--其实这并不是窦唯的首创,早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就有这样的手法存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