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alin fsalin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82,839 关注贴吧数: 15
9月起学员路考练车 只能绕行25条路段 广佛都市网讯 珠江时报记者郑斌报道:昨日,市交警部门发布公告,表示自9月1日起,我市指定学习机动车驾驶训练路段和时间。同时对机动车学习驾驶人训练路段重新指定,在原来的考试路段为训练路段的基础上增加19条训练路段,并规定了教练车上路训练的时间段。公告显示,禅城区增加东平路等两条训练路段,而南海区新增了14条,且该区晚上8时后不允许上路练车。   至此,全市共有训练路段25条,其中禅城区2条、南海区14条,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 各3条。全市   新增19条训练路段   昨日,市交警支队官方微博公布了驾考训练路段重新指定的公告,公告表示,自9月1日起,我市指定学习机动车驾驶训练路段和时间,在原来的考试路段为训练路段的基础上增加19条训练路段,至此,全市共有训练路段25条,其中禅城区2条、南海区14条、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各3条。   公告还同时规定了各指定路段允许教练车上路训练的时段,从允许时段上看,各训练路段允许练车时间实际上错开了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期。   市交警支队表示,随着经济发展,道路交通流的增大,原先划定训练路段不能满足当前需要。针对以上情况,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经征询各区交警部门和驾校的意见,市交警支队与市交通局反复调研、勘察,按照道路宽阔、交通灯位少、车流量不高等原则选择学习路段,位置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附近。同时,教练是分批次进行训练的,只有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学员才到此路段进行训练,而这些训练路段车流量较少,对交通流影响不大。   按规定,训练路段会设置机动车驾驶训练路段的标识,并提示过往车辆注意事项,交警也会对此路段重点监控,司机开车经过时得谨慎驾驶。
杏坛一驾校教练因收取“考试保险费”被查处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通讯员顺交宣) 昨日(8月18日),记者从顺德区交警大队获悉,近日,有群众举报,称杏坛一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教练为了牟取私利,利用身份之便,非法向学员收取“考试保险费”。目前,顺德交警大队已将涉案的谭某进行了查处。   据顺德区交警大队民警介绍,近日,该大队在网络舆情调查中发现,有市民举报杏坛一驾校教练非法向学员收取“考试保险费”,对此,交警大队迅速组织警力展开调查。民警调查发现,谭某从去年开始便以保证通过考试为由,诱骗7名学员每人交纳1000-2000元不等的费用,共计9500元。不久前,几名学员对谭某进行了揭发。目前,谭某本人对收取“保险费”的事实供认不讳。   记者了解到,案发后,顺德交警大队勒令谭某将收取的“保险费”如数退还,对其的报考申请交警大队也将不予受理。同时,其名下的招生点报考申请也不予受理。此外,谭某所在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的驾驶人考试业务申请(包括受理、预约、考试)也被暂停15天,并扣减相应的报考名额。    据悉,谭某因涉嫌诈骗已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交警表示,这已是去年以来查处的第三宗此类事件。顺德交警大队已经将情况通报给相关单位,并建议取缔谭某名下招生点的招生培训资格,暂停该教练招生半年,并对谭某所在的驾驶培训中心扣减响应的招生培训名额。 ■交警提醒 驾校不可能“保过”    在此,交警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一般来讲,驾校收取的费用主要有:驾驶员培训费和考试费。这些费用都是一次性交清的,不存在后续收费问题。驾校不可能“保过”,打着“保过”的大多是蒙骗学员的,广大初学驾驶人不要上当受骗。   与此同时,交警部门还提示广大初学驾驶者,一定要选择到正规驾校学习,否则很难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如果发现有驾校或教练员存在违规收取保险费的,可以拨打电话0757—22218028向顺德区交警大队举报。
汫洲的“汫”与“洲” 汫洲的“汫”与“洲” 来源: 汫洲社区 汫之洲,大海在其南。 大家都知道井洲古称“瀛洲”,至于什么时候改称为“汫洲”呢?我就不告诉你们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呵呵。 说起瀛洲就不得不说蓬莱了,海山古称“蓬莱”,瀛洲、蓬莱都是《镜花缘》传说中的仙岛,我们的先人真会取名字,居然取了这么梦幻的地名。当然古时的井洲和海山都是海中独立的海岛,可能和《镜花缘》中传说的仙岛有点相似。而且井洲和海山有一脉相传的古刹,永福寺和隆福寺,古称“瀛蓬双福寺”,这么说来井洲和海山是比较有历史渊源的两个镇了。蓬莱什么时候也改名称为“海山”呢?是先于井洲而改还是慢于井洲?或是同时改名? 不知道啊,晕! 至于蓬莱为什么改为海山,这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有海有山。那瀛洲改为井洲又是因为什么呢?下面谈谈对汫洲的“汫”与“洲”的浅见。 “汫”字其实没有什么具体意思和解释,只是做为汫洲的专用地名而存在。为什么我们井洲的先人要将“瀛”字改为“汫”字呢?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毕竟井洲是咱们共同的家,要是别的地方的人问起“汫”字的缘由,而我们却无言以对,岂不是很没面子。 我猜测以下几个原因,如果有谁想到其它原因的请补充: 一、“瀛”字,太难写,笔画繁多,写起来麻烦,以前读书人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人都不认字,瀛字写起来肯定难倒不少人。不信你自己试试,如果不是用电脑打字,看你能不能完整写好这个字。我自己做过小范围的实验,叫经常混在一起的几个老同学用笔写这个“瀛”字,结果只有一人能完整写出来,而他们基本上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晕。 二、井洲古时是海岛,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因为被海包围,地下水盐分太多,不适合饮用,而到陆地取淡水又比较麻烦,要到登陆必须渡海,即从青山后过渡到钱东,或从东峡过渡到黄冈,交通非常不便,对淡水的渴望可想而知。 那么古时井洲生活钦用的淡水从何而来呢?只能是挖井了,但并非每个井挖下去的都是淡水,只能是看山势判断地下的淡水资源,希望挖出来的井都能出水,因此呢就在井字加了三点水,期盼每个井都有水,而且是淡水,因此便将这个土造的“汫”字读为“整”音。 三、井洲的先人比较有现代人的城建意识,希望家乡的将来能建成“井”字形,街道小巷条理分明,井井有序。 “洲” 洲是形声字,从水,同州读音,洲本作州,本义是:水中的陆地。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州”字。 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井洲的洲为什么要用有三点水的洲,而不用州。因为我们是海岛,即洲的本义,水中的陆地。同样我们不难发现,在饶平带有洲字的地方以前都是海岛,如汛洲,百洲。其实“洲”的本义要比“州”大得多,如我们所说“七大洲”用的就是三点水的洲,即地球中七块水中的陆地,所以“洲”实际上要比“州”大。 但现实中地名带洲字的地方实际上要比州小得多,就全国来说,带有州字的地方很多,基本上都是地级市以上的行政级别,如潮州,惠州,广州,苏州,杭州,柳州……等等,都是不带三点水的州。 而用洲做为地方名的基本上都是小地方,就全国来说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带洲字的地方是地级市的。 为什么小地方都用“洲”而不用“州”呢?可能在古代命地方名时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封建社会许多朝代设有州郡的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为了不引起混淆,某某州下辖的地方若带有州的地方名全都用三点水的洲,以便区分大小和行政级别。 当然也不排除小地方用比州字更大范围的洲,出自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的虚荣心。如日本其实是个很小的国家,上世纪初,他们自称“大日本帝国”,我们却称他们为“小日本鬼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