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摩猫 尼摩猫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4,131 关注贴吧数: 8
[火星]现在才发现波西米亚的大脑洞是不是太晚了 开发团队波希米亚互动工作室宣布确认《武装行动3》正在开发中之前,有来自称为 p3R51An 8lacK Hat5 8oy5的「网络骇客」入侵了该开发团队的武装行动2官方网,并在宣布每四十二小时就会入侵一次。这次的入侵引发起大量《武装行动》系列玩家的猜测,而官方在不久后也在AAN.com新闻网站(为《武装行动》系列中的虚构新闻频道)发稿回应事件。 第一次入侵:短暂更改了《武装行动2》 官方网站的主页,并附上多张被相信为《武装行动2》游戏中主要岛屿Chernarus真实图片(Chernarus岛屿主要根据捷克的地形及卫星图片而改 造出来)。骇客亦有文字描述,内容与《武装行动2》的剧情有关联。其后引起大量玩家在官方论坛讨论,更有玩家发现这些图片实际上有关联,最后一张图片是被 引导到一个沙地的一角。此外,图片的拍摄时间都十分接近,有人认为这是Geocaching,并建议身在捷克的玩家亲身到图片中的地方,试试挖开图片拍到的沙地看看是否有什麼线索。几天后,有玩家在图片中的地方挖到一个子弹箱,里面更装载著一张欧洲战线图。该图上被画上很多NATO用的军事符号,地图上描述欧洲地区被入侵,部份符号被确认为与海军/海战有关。 此后,骇客在之中多次的入侵中暗示《武装行动》开发团队有新作发表,所有有关资讯都被骇客故意加密。当中包括从图片中隐藏字符及QR码、使用密码学把文字加密或使用不同语言表达讯息。最终官方在其的虚构新闻网站AAN.com以黑客最后寄的邮件作总结,邮件中为一个二十条长的多项选择题型式问答,所有问题都有最多有五项的选择,而串联最终的正确答案被认为是以六进制的方式加密,解密后发现其得出来的日期实际为ArmA 3之公布日期及时间。 因此,其后这些所谓的「骇客入侵」都被认为其实是波希米亚互动工作室想以另类实境游戏型式,令《武装行动》系列玩家合作并以解谜方法解得资讯。 (什么时候动视也这样玩玩看)
【分享】墨西哥风情音乐之旅整理收集 之前看见吧里相继推出了'爱尔兰音乐'和'英格兰音乐'广受好评,而LZ最近也对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兴趣,所以就发出来给众吧友分享 16世纪以前,生活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奥尔梅克、玛雅、阿兹台克等文化,其音乐艺术也有相应的发展。民间音乐与宗教礼仪、习俗风尚、农业狩猎等社会生活密切相联。印第安人对他们的歌手及各种乐器演奏家都赋予专门的称号,对音乐神非常崇敬,常在建筑物、工艺品和乐器上雕刻他的形象。印第安人的音乐大多基于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常见的有下列5种调式:曲调的音域宽阔,并配有加花装饰。乐器主要有海螺号、笛子、脚铃、刮器、大小不等的立式鼓及称为“特波纳斯特利琴”的金属片琴等。这些乐器造型独特;用途广泛;有的能奏出七声音阶(如玛雅笛),特波纳斯特利琴可敲击出纯四度、大小三度和大二度的音程。许多乐器流传至今并被广泛使用。  16世纪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欧洲音乐也随之传入,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印第安传统音乐和西班牙民间音乐逐渐融合、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包含上述两种音乐因素的“梅斯蒂索”(混血、混合之意)音乐。体裁多为歌舞曲,其中以“松”最为典型。这是一种热烈欢快的歌舞曲,它的音乐结构是:前奏;句子多少不等的歌曲或歌谣;叠歌和器乐过门的交替进行,同时穿插舞蹈;再一段歌曲或歌谣;尾声。松多为大调式,曲调上、下行起伏较大,动力性强,多数结束在do音上,sol-si-re-do是它典型的终止音型。松的节奏交替频繁,有时1~2小节就变化一次(节拍、、交替)。松的题材内容广泛,歌词通俗朴实;它常以动物的名称命名。松的表演即兴性强,如乐手即兴发挥其独到的技艺,对曲调予以加花装饰,舞者助兴喊话等等。  墨西哥的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点,全国最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①哈利斯科州的“马里阿契音乐”。“马里阿契”这个词是指以小提琴和小号为主的小乐队及其演奏的音乐,其典型的曲目主要是松的传统乐曲和民歌,其次是一些流传久远的创作歌曲。如《黑姑娘》、《哈拉贝?塔帕堤奥》、《美丽的小天使》等。这些乐曲音域宽阔,八、九级阶梯式的级进上行和下行相结合,是其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具有热烈欢快、乐观豪迈的性格特征。 [哈利斯科州的“马里阿契小乐队”] ②南方的“马林巴音乐”以非洲传入的马林巴(一种木琴)为主要乐器演奏的南方传统乐曲。马林巴音色深厚,余音悠长;其传统曲目的音乐徐缓、平稳、委婉、含蓄。三拍子的曲调常围绕骨干音mi上下波动进行。代表性曲目有《萨恩东卡》、《哭泣的妇女》等。  ③维拉克鲁斯州的“村民音乐”,亦称村民松。除具有松的一般特点外,其独特之处是民间小竖琴的运用和曲调中快速流畅的三连音型。小竖琴体小而共鸣箱大,有37~39根弦,4个八度的音域。弹奏时主要使用高音区,音色明亮清澈。传统的曲目有《班巴》、《西吉西里》等。 [维拉克鲁斯州的小乐队] ④维拉克鲁斯州及其他几个州交界的“瓦斯特克音乐”,亦称“瓦斯特克松”。其主要特点是在演唱中运用真声与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曲调常环绕一个中心音上下回转,并与突然出现的八度或超过八度的大跳形成强烈对比。代表性曲目如《鲨鱼》等。  ⑤格雷罗州智利风格的音乐。这种音乐具有墨西哥松和智利“库埃卡”的混合特点。曲调较为平淡,主要在重复中发展进行。但曲调和伴奏之间,声乐与器乐之间,在节奏和多声上的变化丰富,以及歌词内容的层层展现,使音乐在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都有新的表现。  16世纪以后,格列高利圣咏、弥撒曲、多声部经文歌等宗教音乐由西班牙传入。在长达 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时期,以教堂为中心的宗教音乐活动十分盛行,传教士还传授欧洲乐器的演奏和制作。J.M.阿尔达纳(1758~1810)被认为是18世纪墨西哥宗教音乐作曲家的杰出代表,作有《阿尔达纳弥撒曲》(即《D大调弥撒曲》)等。  19世纪后,墨西哥的音乐生活受到欧洲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意大利的歌剧演出十分频繁,美声唱法极受欢迎。音乐活动家、作曲家G.E.坎帕(1863~1934)等人曾成立“六人小组”,进行音乐革新运动,以削弱意大利音乐的影响,并介绍德国、法国等国作曲家的作品。与此同时,许多墨西哥音乐家为繁荣本国音乐文化而努力。1866年正式成立了国家音乐学院,第1任院长是著名音乐活动家A.卡瓦列罗。1871年作曲家A.奥尔特加?德尔比拉尔(1825~1875)创作了第 1部本国题材的歌剧《瓜蒂莫辛》(阿兹台克最后一位首领的名字)。这一时期的著名音乐家还有M.莫拉米斯(1838~1909)、F.比利亚努艾瓦(1862~1893)、R.卡斯特罗(1864~1907)等,这些作曲家虽已注意到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料,但其创作大多模仿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下载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c0ADmdM&urlrefer=721c73ac8450e9528777a0e1c031bee7
现实版“坏小子极端板球” 据《华盛顿邮报》等媒体23日报道,美国黑人少年间日前流行一种残酷的“击倒游戏”。他们突袭无辜路人,冷不丁将其一拳击晕,再把视频发上网炫耀。美国各地的许多无辜市民受害,甚至连78岁老人都未幸免。据悉,这游戏从新泽西州流行,已向各大城市蔓延,让整个美国恐慌。 出其不意将路人一拳击倒 在华盛顿西北部,一个女子正骑着自行车爬坡,突然有人一拳打向了她。另一名女子在走向公交车站时,一个人从后面袭击她的后脑勺。但这不是抢劫,她们没有丢东西,被殴打后,她们只听到年轻人的笑声,笑完后他们就逃跑了。 华盛顿警方表示,这是在美国黑人青年中兴起的一种公共场所暴力游戏,名叫“击倒游戏”。游戏规则是,年轻人选择一个无辜陌生人进行袭击,过程是突然对路人头颈部出拳猛击,出其不意将其一击倒地,再把视频发上网炫耀自己的强大。甚至有袭击致命的案例——匹兹堡市一名50岁的老教师就被袭击致死,而袭击他的是一名15岁的少年;新泽西州46岁的拉尔夫则在袭击中头部撞到铁栅栏死亡,三名十三四岁的黑人少年被捕。 “击倒游戏”让整个美国恐慌。全美各大城市的警方已经陆续在街头增加警力,纽约市警方已经逮捕了四起“击倒游戏”案件的疑犯。警方建议民众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在深夜行走,并随时保持警惕。 LZ表示他们一定是从其他维度来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