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裕驰 饶裕驰
没有双截棍,一身正气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62 发帖数: 11,722 关注贴吧数: 7
自说自话第一季 入吧有一段时间了,学习了很多东西,我是个好卖弄的人,想把自己理解的记录下来,当然有很多内容未经考证,权当是我个人理解就好,大家就当故事会看看便可。 1白酒究竟是怎么来的? 酿酒的工艺很繁复,我了解过几种香型后就不再有兴趣了,概述就是用特定的作物(大麦、小麦、豌豆、稻壳、中药)制曲,再将酒曲和含淀粉的作物混合发酵产生酒。其中清香工艺最便捷,发酵周期短、出酒率高,酱香工艺最复杂,发酵周期长、出酒率低。在这说这些并不是想科普酿酒知识,只是解释一下为什么10块钱也能有纯粮酒,清香可以做到2斤粮食出1斤酒,发酵周期1个月,成本自然可以控制下来,所以预算不充足选择清香性价比高,红星大二已经做到10块钱一斤带固态纯粮标还是优级酒质,而选择酱香自然性价比最低。 2纯粮酒 有些老哥买酒初期最在意的问题就是“是否纯粮”,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老哥,请直接查询该酒的执行标准,其他人直奔配料表看有没有“食用酒精”,至于酒厂会不会骗我们,这就回归到“大厂嫡系”上了,大厂嫡系肯定是保真的,白酒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大厂千亿级别的营收,想造假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杂牌、贴牌本身就是为了骗你购买,从配料表上再骗你一道也未可知。而大厂的酒精酒能不能喝,当然能喝,无论从安全度还是口味上都比小厂的垃圾纯粮酒还要好,但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喝。 3大厂嫡系与杂牌、贴牌神酒 何为大厂?何为嫡系?除了西凤酒之外,好价表上有的一般都是大厂嫡系,多在酱吧混几天,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大厂嫡系。为什么要买大厂嫡系,是为了品质有保障;何为杂牌?目前杂牌酒厂主要集中在茅台镇,有一定资本的人去了收购个酿酒的作坊成立个品牌就说自己是茅台的祖宗,忽悠一个是一个;何为贴牌,这个行业似乎是泸州老窖兴起的,利用的就是消费者信息不对等,消费者以为买的是泸州老窖,实际买了泸州老窖之老告酒,而贴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订单式,谈好合作后酒厂负责生产,二是授权式,拿了贴牌出去自己找个作坊就能生产,品质和路边的散白酒差不多,至于怎么区分,请自行查阅酒神歌。 4白酒的价值与性价比 白酒的价值一半在于酒质,另一半在于它在酒桌上能为你带来的价值,名酒之所以叫名酒,是靠多年、大量、高成本的投放央视广告,吸引了消费者来品尝,并且久经考验,它放在桌上就是让被请客的人知道你花了多少钱请他喝酒,它是社交价格的载体,至于有些小酒厂说自己品质对标XX酒就想卖一个价,是明显在偷换概念,哪怕是泸州老窖也没奢望把品质更好的晶彩卖到泸特的价。至于性价比,我的观点是性价比和收入直接挂钩,有钱人觉得五粮液性价比也很高,我觉得黄盖汾性价比才叫高,与他人争论性价比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自己摸索即可,认可度高的酒是多年市场博弈下来的结果,性价比处在一个平衡点,冷门酒、大坛酒的性价比突显,当然不是指有对应正装的大坛酒,不过试错成本非常高,不建议新手尝试。 5酒质与降质 酒质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我也是道听途说,酿酒的工艺自然直接影响出酒的品质,但是发酵这种事是无法完全复刻的,酒厂对酿造成的酒会进行筛选,按品质分成不同等级的基酒,有些风味特别独特的做调味酒,之后将这些酒储存起来,成品是基酒+调味酒+老酒勾调出来的,决定品质的,我认为是中高端的基酒,基酒是龙,调味酒和老酒是点睛。有些小厂动辄8年基酒+20年老酒,成品不过尔尔,这侧面说明了小厂酿造能力的缺陷,所以说高端酒尽量避免小厂。至于成品瓶装酒陈年是否有酒质提升,我认为是没有的,之所以老酒喝起来更好是因为老酒当年的品质更好,这就涉及到白酒的降质,降质最容易出现在包销、冷门产品上,嫡系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品牌价值,不到万不得已是一定要保的,降质是令老哥们最头痛的问题,好不容易挑出一款心仪的冷门口粮酒,突然就不行了,你还没处说理去。 6白酒的销售 酒企对销售的控制甚至比酿酒过程的控制还要严格,毕竟酒的成本只有售价的10%-30%,能不能卖到目标价格成了酒企最重要的事,一般情况下是价格对标名酒酒质,达到水晶剑的水平就严格要求各级经销商按照水晶剑的价格去卖,低价出货疯狂罚款,这自然是卖不动的,那就搭品鉴酒,市面上流通的品鉴产品数量越多侧面反映了该酒的实际价值越低,我是没见过毛五剑的正装品鉴酒,也见过一些三线产品实际成交价正装比品鉴只贵10块钱。我没有经销商的朋友,所以很多事情想了解没有渠道,但也听说过一些有趣的事,例如酒商可以办品酒会,酒商借此弄了些开瓶酒来销售,实际上也是酒企默认给酒商的补助,不过对于我来说开了瓶的酒是坚决不入的。 7好价与漏价 个人认为持平酒商回收价就是好价了,再低个10%就是漏价,公交车常在,漏价不可强求啊,各位老哥按需撸酒,按需投入精力。至于去年的肉价就是今年的好价,目前来看是的,不过我个人妄测酒类销售应该走下坡了。 先写这些吧,蜀犬吠日,博君一笑
聊聊白云边 作为东北人,本地主要喝高度浓香,入吧前也算知道白云边,但没见人喝过 起初我是无意解惑白云边的,直到一个哥们去了武汉花好月圆,说是要给我寄一箱白云边,我才对这个酒的味道产生了好奇 遇上单瓶解惑价入了42°的白12、15、20,也都找机会喝掉了,12给我的感觉是可以,比同是浓酱兼香的小郎酒风格、口味上都要好,酒体上半斤八两吧,白云边的浓酱兼香是浑然一体、一脉相承的,小郎酒总感觉是泾渭分明,后来了解了一下酿造工艺,也就了然了 白20到手的时候天灵盖已经顶飞了,快递员当着我的面闻了一下说没漏放心,当时买了很多东西,我也就没自己检查,拿回家发现酒香四溢,白20的香味真是令人愉悦,放了一周也不消散,赶紧组局消灭掉,档次上是够的,格局也非常好,就是觉得不够浓郁,低度酒在高度区就是有这个弱势 最后喝的是15,没什么特殊感觉,也没觉得相比一下12就如何如何,甚至没找出非要用15来替代12的必要,当时白云边我也就喝过这三次,没对比喝过 这几次消费卷主要买了些大坛的八眼泉,12、15也随缘买了几瓶,价格上无敌了,单价上比我解惑价要便宜40以上,感谢湖北省的消费券,去年广西请吧友喝过一次三花、丹泉,不知道其他省份还有没有什么打算,作为消费者么,价格实惠才是真的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