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guowei dongguowei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7 发帖数: 882 关注贴吧数: 7
这篇文章讲清楚了,爽文读者为什么嫌剑来不爽,道理多。 玄幻爽文为什么会让人欲罢不能?原创: 贾行家 罗辑思维 闲暇时看看玄幻网文,是很多人的休闲方式。但你知道吗,玄幻爽文其实是由武侠衍生出来的。 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差别?读玄幻为什么那么容易让人上瘾?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请来《贾行家说武侠》的主讲人贾行家,帮你揭秘玄幻网文流行的原因。 1 趋势:越拉越高的临界值 这几年特别热的玄幻,你即使没看过也一定有所耳闻。 其实武侠和玄幻渊源很深。“玄幻小说”这个词,就是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在1988年提出来的。全称是玄学幻想,和科学幻想相对。这个玄学不是魏晋玄学,而是各种超出经验,没法被感官感知的故事题材。玄幻所描写的世界,在物理上不可能出现,但只要情节设计足够严谨,也能合乎逻辑。从定义宽泛度来说,玄幻一开始就是个“大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按网文爱好者的估计,现在的玄幻流派至少有几十个,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武侠剑仙题材。我把这些类别放在一起,有一个发现:各种玄幻流派,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并不是平铺的,内部其实有一个明显的迭代脉络,这就是:玄幻网文一直在不断提高阅读快感的临界值。临界值也叫阈值,意思是改变某种状态所需要满足的数值。在神经科学里,临界值就是能让神经元受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强度。但是,大脑反复接收同样的刺激,就不再引起脑区的反应了,也就是麻木了。要想保持敏感,就得换更刺激、更新鲜的方法,再把刺激的临界值拉高些。黄易开辟玄幻武侠,就是因为当时他看到的武侠小说模式基本固定,需要新的兴奋点,开展差异化竞争。他发明出一种叫“科幻武侠”派的玄幻写法,就是把武侠小说的场景放到了未来的宇宙星际。在这类小说里,科技和武侠并存,既有武术,又有外星人、异次元生命、机器装甲。在网络小说刚刚开始流行的20世纪90年代末,这是最热门的写法。代表作是台湾作家莫仁的“天元世纪”,这套书写了跨度一千年的星战武侠故事。但这类故事,读多了就不新鲜了。于是,在科幻武侠的基础上,出现了奇幻修真派小说。就是凡人从修真开始,不断升级,最后成仙,纵横于魔界、神界。这类网文和民国时的《蜀山剑侠传》不一样,它的故事以修仙为主,场景包括异世界和外太空。从这个时期开始,玄幻就和武侠分家了。修真小说泛滥以后,读者看了前面就知道后面,主角最后都会成为什么尊、什么圣的,也觉得没意思了。这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写法,把西方的宗教神话和魔法师也拉进了修真小说。东方修仙者和西方魔法师大乱斗,仙佛和天使满天飞。作者干脆直接自己创造出各种文明和宗教。读玄幻的爽,当然不是看别人爽,而是要把自己代入主角,跟着主角的视线,体验如何有惊无险地达到人生巅峰,这是一种确定性。比如热门的穿越文:一个人穿越到古代,成了先知,凭着现代的知识和技能,改变历史,称王称霸。公认最早的穿越小说鼻祖,是黄易的《寻秦记》。后来还出现了穿越文和后宫文的结合,就是主人公穿越之后广开后宫,得意洋洋地看后宫佳丽为自己争风吃醋。 2 区别:玄幻爽感和武侠快感 你可能会发现,读武侠小说,主角都是有光环的,看他们仗剑江湖、惩恶扬善,很有快感。但武侠小说传奇故事里的主角,跟玄幻小说的男主女主,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奇幻修真派玄幻网文里,有一部很有名的小说叫《将夜》,作者猫腻,是一线的网络作家。故事讲的是一个苦孩子学艺报仇,修行之后,又和天神争斗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和《倚天屠龙记》很像?但二者的写法,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两部小说世界观设定不同。我们说过,金庸尽可能地贴近中国历史文化,《倚天屠龙记》的背景、人物,都有史实支撑,关于明教的描写,也是有相关记载的。《将夜》是一上来就进入一个架空的世界,只有一些名词和历史接近。这个世界有不同的信仰、各种神秘力量和修仙法则。大背景是代表黑暗力量的冥王要降临人间,带来长达千年的永夜。人间的修行者要阻止冥王之子。网络作家的历史文化功力,肯定没法和金庸比。这种世界观设定,是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碎片和西方史诗奇幻小说——比如《魔戒》《冰与火之歌》的写法——再加上个人想象力,杂糅在了一起。你想,既然是自己编的,他们就有解释权了。读者看玄幻,正是为了逃脱真实世界,不希望那么真实。正因为自己在现实中是路人甲,总被虐得体无完肤,才特别需要在加了半宿班、惹了一肚子气以后,打开电脑,刷刷网文,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享受全知全能的梦幻。这种消遣,是我们都需要的。其次是节奏不同。玄幻的整体故事经常是重复的,但一个单元内的情节推进,要比武侠迅速、密集。在《倚天屠龙记》里,故事节奏是平稳发展,展现事件的完整细节,从张翠山夫妻自杀,到张无忌从小饱受欺凌,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篇幅。这个写法,是让读者充分体验主人公的经历,前面把磨难屈辱压得多深,后面获得盖世武功、当上明教教主的快感就有多强。但玄幻网文不能这么写。《将夜》的主人公叫宁缺,他要从凡人起步,达到向武道巅峰人物复仇的目的,就必须一路开挂:先是一个接一个奇遇,获得天下至宝,打通修仙气脉,达到了修行者的最低标准;然后不断弯道超车,拜最伟大的老师,练最厉害的法术,拥有超越时空的武器,终于杀死宿敌。而且,主人公的身世也必须独一无二。宁缺的妻子是他在贫贱时捡到的弃婴,这时候却觉醒了原力。原来他捡到的这个弃婴竟然是传说中的冥王之子。于是小说进入第二轮升级,开始人界和天界的战斗。武侠和玄幻的区别,有点儿像足球和篮球的区别,武侠小说的读者,可以慢慢欣赏矛盾的建立和展开,一场只进一两个球足矣。但玄幻必须快速切换,一节一节地推高。我们前面说了,玄幻的刺激度早就超过了武侠的阈值。五十年前,读者看到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就觉得匪夷所思了。而玄幻是一上来就毁天灭地的。虽然有这么多不同,但其实,玄幻的发展,就是把当初武侠小说做过的事,用更专业、更纯粹的商业逻辑又做了一遍。因为网络写作当中,作者和读者之间保持着密切快速的反馈,形成了高强度的互相影响,这是前互联网时代没有出现过的。结果就是,玄幻网文捕捉读者的能力越来越精准。如今,玄幻网文是和短视频、网游对标的,因为是用相同的产品思维,在吸引相近的一批用户。网文作者们总结:进入这一行,要想维持热度,必须每天保持6000字以上的更新量。如果销量下滑,立刻换个注册名重新来过。这完全是一套竞争惨烈的商业生存法则。 3 问题:一直刺激会一直爽吗? 那么,我有个问题:“读玄幻一时爽”,真的就会“一直读一直爽”吗?玄幻这种专业化写作,一直高开高走的刺激模式,最后可能是什么结果呢?这种无序竞争,其实首先伤害的是从业者。玄幻曾经拥有自己的经典,出过很多好作品。可是如今的网文界的竞争生态,已经反噬网络创作了。为了保持阅读量,很多作者连基本的故事线都不敢埋,必须立刻给出爽点,情节变得越来越简单,甚至一个自然段都不能超过三四行。很多老作者已经不适应这种节奏,主动“弃坑”了。对读者来说,这也不是个好消息。玄幻对大脑的吸引力,很像高糖的可乐。能迅速起效,制造满足感。玄幻所满足和安抚的是一种自恋心理,这是人的本能。但玄幻网文的服务太主动、太高效,也就是说,这杯可乐的含糖量越来越高。我们知道,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人都不会一直刺激一直爽。反复提高刺激的临界值,只能让边际效益越来越差,直到彻底麻木,完全没有快感。但问题在于,即使不再有快感,人仍然会依赖这种刺激。于是,人成了行为的奴隶。所谓成瘾,就是这样的过程。明智的人都知道,想要保持快感,需要加以节制。号称“享乐主义”鼻祖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说:快乐的终极状态,其实是适度安抚好欲望之后,达到精神上的安宁。 4 小 结 武侠和玄幻,都是帮助人们获得快乐的工具,并不是目的。然而,虽然人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但并不是人人都有保持快乐的能力。从武侠到玄幻,提供了大量轻易获得到快乐,但过度的刺激,也让小说阅读滑向了肤浅的愉悦。
今晚估计无更,见有道友续了一截,我也来一截。 陆芝收剑入鞘,翩然飘落。陈醇安微笑点头道:“陆剑仙辛苦。” 陆芝欠身行礼,“先生见笑,幸不辱命。”方才陆芝出剑极为酣畅淋漓,于剑道修行大有裨益,一战所获好处,不逊于米裕、邵云岩任何一人。陈平安一边笑道:“陆大剑仙要记我一个大人情。”陆芝含笑点头,伸手递过一粒光华内蕴的碧绿晶珠:“妖丹归你。”陈平安伸手虚推,嘴上没有半分客气道:“那我就不客气了,麻烦你帮我转送给一个朋友,南婆娑洲颖陈刘羡阳。”陆芝脸现无奈,收回珠子。“什么时候能送到,我不保证。”陈平安笑道:“陆大剑仙方便时顺路送到即可。”又转向陈醇安行礼道:还要感谢老先生相助之恩。陈醇安含笑点头,道:“陈氏一脉,幸也。”说完并未多做解释。向米裕等人颔首致意,身形由实化虚。陈平安恭敬执礼相送,直到醇儒老先生消失不见。方才挺身转向陆芝三人展颜笑道:各位收获如何?不等三人回答,忽然换了神色,用扇子在脸上拍了一下,摆手道,该是本隐官大人多谢各位剑仙。以后还多有麻烦。三人面面相觑,各现无语。二掌柜这几句人情来去,得了便宜又卖乖,好处占尽。陆芝板着脸道:隐官大人本命飞剑的神通莫非擅占便宜?若是还未命名,该叫便宜占尽。飞升境指日可待。
说说我为什么讨厌不喜欢讲道理的人类。 话说三年前日本的磁疗项链和水素杯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一个朋友非要给我买个水素杯,说是用来保健,我一看网上商家的说明,纯粹是扯蛋忽悠人嘛。我拒绝了那个朋友,并且建议她自己也别买,骗人的。一千八百多块买点啥不好。过了一年左右,新闻上日本政府看不下去了,出来打假。因为磁链的作用是瞎扯的,而水素是个生造出来的词,保健作用当然也是瞎扯的。这两样在日本被打没了。现在在国内还有大批迷信人群的酵素还在。酵素其实就是生物酶的日语翻译。这东西广泛存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对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保健作用,网上搜索一下大白菜,南瓜等常见食材也是大批好处。而生物酶有些其实还有害,比如没有经过加热灭活的生大豆里的脲酶,吃了人会中毒。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讨厌这些迷信外国货肯定好的聪明人呢?因为我也是做生意的,讲道理不如忽悠营销效率高啊。这就导致不想骗人的生意人,生存成本比骗子要高。那么,这件事跟不喜欢看剑来里的道理那批聪明人有关吗?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估计喜欢看全是一个套路升级打怪的无聊情节的高手,多半生活中也是对事物容易不求甚解容易上当受骗的那部分高人。并且这部人数量其实要多于讲道理的人,看偶像明星的粉丝数量总是比公知多就知道了,这是我认为的这个世界最悲惨的事。所以,我希望我错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