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bxy19 zbbxy19
关注数: 23 粉丝数: 50 发帖数: 686 关注贴吧数: 12
权游不完全讲武力值 西方人认为血统里面有神秘的力量。 比如国王,必须有血统,不然再厉害也不能继承王位,另外还有宗教承认,这是法统。例如拿破仑一世,他自己没有王室血统,但是打下江山,他当皇帝合法,但是他的子女,在和约瑟芬结婚之前生的,都没有继承权,私生子。 剧中琼恩正面击败小剥皮,复仇血色婚礼,大致属于自身力量,是被承认的。但是如果他和野人生子,不能继承,所以女野人死了,除非女野人是野人之王的女儿,他们的子女有野人的继承权。 我们可以理解血脉里面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不可能被击败,bug 一样的存在,来自神的力量(魔幻力量)。 不是世俗力量可以对抗。按照这个推论,劳勃,伊耿,龙母(带龙),马王是一个级别的。不过马王要低,原因是他死了,没有成为真王(坐上铁王座),这一类,被认为是血脉未完全觉醒者,类似还有雷加。神眷顾的王不会死。 除去bug 的存在,世俗力量最强的就是历届铁卫队长。王的继承者们,受到审判时,使用神之裁决,这时候就是铁卫队长上场了,这一级别的亚瑟,老巴,还有詹姆,还有生化魔山,他们是王最终保护壳。也是传统,所以瑟曦听到这个传统被废除,知道王已经被宗教完全控制,于是炸了大教堂。 詹姆的个人武力值很强,但他敢挑战劳勃不?即使劳勃在里面嫖妓,肚子大得穿不上盔甲,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是吧?至于奈德之类的,他们的血统也有力量,觉醒了可能为王,当然詹姆也是,没有完全觉醒就不如铁卫队长,这是王室统治的法统,根基。 这是一个魔幻的世界。目前来看,琼恩是最强候选人,他要是遇到不可战胜的敌人,快死的时候就会觉醒某种力量,开挂。龙妈证明很多次了,至于龙王的外挂耐久还有多少,神知道。
棱角渐平棋渐衰(转本人在围棋论坛的帖子) 讲起围棋国手们的早衰,棋友们都是唏嘘不已,曾经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高手们,一个个走下神坛,虽然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铁律,但是在围棋界,特别是中国围棋界,新陈代谢的速度尤为突出。 以前,日本的藤泽秀行九段,实在50岁左右达到棋艺的巅峰,桥本宇太郎80多高龄仍然奋战一线,坂田荣男60高龄仍然在中日擂台赛连胜,这些都是过去的风景了。2006年以来,韩国李昌镐走下第一人的宝座,至今仍保持了超一流的棋力,9连亚看来是巅峰不再,但其实力仍不可轻侮,75年的李昌镐,现在也快40了吧?还没有看到棋力明显衰退的状态,他的巅峰期,1996-2006,也是20岁到30岁期间。 反观国内棋界,李昌镐的同龄人,在国际、国内大赛的本赛都难见身影,更多70后、80后棋艺爆发就像昙花一现,然后如流星般陨落。80后还能奋战一线的只有古力了吧?其实90后也渐渐衰退,到2013年,那几乎是95后的天下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记得当年中日擂台赛的时候,日本的大竹等棋手讲,“聂君又长棋了。”52年的聂卫平,巅峰期大致在85年开始的擂台赛到95年第一届东洋证券杯结束,33岁到43岁,在这个年龄段还能长棋,说明棋艺的进步并非完全受年龄限制,记得有次记者采访,问聂有没有注意对手的表情,回答是从头到尾只专注棋盘。当时聂是一个纯粹的棋手,当然后来一心博N兔,不提。 对于棋手而言,都是社会人,不可避免受到社会的影响,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大多数的棋坛高手,在社会生活中的的表现并没有体现其“高智商”,如藤泽秀行,私生活一塌糊涂,李昌镐面对话筒的木讷,李世石张扬的个性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顶尖棋手他们把太多的精力留在棋上了,在社会生活中,不自觉的用棋手的思维来思考,不奇才是怪事。 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懒惰是人类的原罪,人类总是会用最习惯的、最省力的方法来思考和行动,换位思考会消耗更多的脑力。棋手进入社会,很多时候就不得不用社会的思维来处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一旦大量的精力,超过思考围棋的精力来处理社会问题,那么社会思维这一块就会形成习惯。 让我们关注一下古力-李世石十番棋第二局局后的采访。我们看看李世石,沉静而又专注,他的心思还在这局棋上。古力呢,已经考虑到棋迷的感受了,面带笑容,尽管有些苦涩和勉强,其实我更加愿意看到一个抿紧嘴唇、目光收缩锐利的古力,象受伤的野兽,而不是“胜故欣然,败亦可喜”的代言人。 从棋艺上来讲,古力不输李世石,之前两人的对局,局面控制情况古力明显占优,李世石厉害在于独特的发力点、敏锐的手段和精确的计算,但我始终认为大局将战胜小局,战略上取得的优势更加容易取得胜利。可惜的是,古力自从成为名人以来,棋上的漏洞多了,以前是官子的漏洞,渐渐的中盘计算也出现了漏算,这对于力战型棋手来说是致命的。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在棋上,如果太多反而是坏事,有的事情可以先放着,有的事情可以找朋友帮忙,可是一旦坐在棋盘面前,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却没有一个朋友帮得上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当棋手的棱角磨平,人情世故圆滑的时候,棋艺上已经不会进步了,日本棋院,理事长都不是当时棋力最强的,韩国棋院也是,中国棋院也是。
人力有时而穷----古今之争有感 近代,围棋理论据说是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是吴-木古的“新布局”,一次是大李的“理性思维”以及小李的“暴力扩大棋盘”。 很显然,第一次近代位围棋史的“革命”,围棋的下法有了极大的变动。布局更加自由,更多的理论提出,著名的有藤泽秀行提出的“战斗的地点和方向”,武宫正树的“两翼张开模样”更是现代布局理论的基石。 套用李昌镐的名言,“这么下,黑(白)棋得到了什么?”第一次“革命”,围棋水平提高了多少?日本旧时代的代表人物,本因坊秀哉,在日本近代围棋史上,棋力的评价并不高,至少不如秀荣,这是公论。抛开秀哉与吴清源的“三三-天元”局的一些不公因素,秀哉的引退局,对手是木谷实,没有了打挂制,最后木古执黑胜5目。这局棋代表着旧时代的闭幕,而木古,其棋力或不如吴,但是实力差距应该极为微小。从该局来看,木古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毕竟秀哉年事已高,在官子阶段有明显的失误,不然木古的黑棋最多胜1目。 现代围棋最大的进步就是把很多很多的东西量化了,不像象棋,棋力到一定程度和棋很容易,差距多少比较不出来,而围棋可以。水平差距大可以让子,棋力差距不大的,大致可以用几目棋来衡量。看起来围棋布局变化极大的“革命”,反应到棋盘上,居然不到区区2目棋,实在是令人很惊讶的数字。 即使在吴的无敌十番棋时代,将对手打到定先情况也是极少的,藤泽朋斋是特例,这个人研究布局居然研究个模仿棋上面去了,还下了很多年,不得不说天赋实在是一般。 对于职业棋手而言,2目的差距就逆天了,有句话叫做“棋高一着,就高的没了边。”小林光一有句名言“盘面8目还小吗?”当时是贴5目半,在他看来,2-3目差距,已经不可能逆转。反应在棋盘上,落后的对方,就要开始下拼命的下发,差距或者越来与大,或者逆转。当然前者理论上居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