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VS木 雪域VS木
素颜远胜花一朵,玉肌冰肤发如墨。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6,384 关注贴吧数: 30
【展望将临的壮丽】 孤独久了,就会发现单身其实挺好的。 就像打趣的段子所说:为什么要谈恋爱?是酒不好喝?还是手机不好玩? 你看,单身也并不是什么大的烦恼,除了偶尔被开玩笑似的挤兑几句之外,大部分时间里,我享受着这种状态,沉迷于单身,这很好,但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单身成瘾,所以你很难开始恋爱。 “不敢想象两个人的日子该怎么过”单身有万般好,谁单身谁知道。 不用每天花时间哄女朋友,不用处心积虑想着节日到了送什么礼物,不用忍让他人的生活习惯,想去哪不用汇报,想几点回家全凭心情。 节假日无处可去就在家博览群书、观影无数,厨艺长进了、艺术修养提升了,周末双休我可以连看两天展览不重样。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也毫无负担,不用想着对方是不是爱你,有没有背着你跟别人暧昧。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单身的状态总是更为轻松和简单的,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就不愿去打破现状改变。 熟悉的一切让你倍感舒适,想象让另一个人走进你的生活,至少对于我来说,还真是会带来压力的一件事。 它意味着你的生活要被打乱,不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调,你要考虑和包容对方,要花时间跟另一个人相处和交流,要彼此熟悉和适应。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精心搭起来的城堡,再让我亲手推倒,去盖另一座更大更花时间的建筑,这让我本能的想要退却。 所以,从单身到恋爱的切换,跟任何一种改变到来之前一样,都让我们望而却步和抗拒,我们会担忧适应不了改变,会不自觉地在内心掂量两种状态的份量。 当单身成为一种心理惯性,想要去改变,这难度不亚于当初失恋之后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当孤独成为了习惯,就会觉得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没有重燃恋爱的心情。
【展望将临的壮丽】 想要开始一段感情,可是,感觉好累!! 半夜三更不睡觉的我这时候还在写这个什么鬼玩意儿,简直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手机网易云正好还随机播放了一首Enrique lglesias的hero,简直应景,这波随机播放我必须给66666。 母亲大人昨天又打电话关心我的婚姻大事了,说我四姨给我结束的那个女孩,为啥我不联系人家,我说我觉得对方九三年的,太小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一向对年龄看的比较淡,我希望我的婚姻对象能和我志趣一致、有共同语言、三观正直、能够与我相互坦诚并且两个人之后没有秘密、相敬如宾,相貌上不是特别有碍观瞻就可以啦(要求是不是太多了)。 写了这么多,我其实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我是一个比较闷的人,平时也不太爱说话,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不知道说啥好,况且表达能力也有所欠缺,有时候说了一大堆话都不能好好的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更别说我骨子里还是有点夫子心态,说话老是喜欢文邹邹的,有时候明明好不容易想起来说啥了,却又觉得太过书生气,自己都说不出口。 所以,我非常希望理想中的对象能是一个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聪明女子。算上四姨给我介绍的这个九三年的妹纸,现在有三个妹纸和我有点点关联,同事介绍了两个八八年的,一个比我大一个别我小,比我大的那个算得上容颜俏丽、平时应该也不太涂脂抹粉的,而且至今都没有谈过恋爱,见过几次面,请她吃了几顿饭看了一场电影(对,就上一片帖子里那个美女),但是这妹子平时基本都不和我聊天,每次基本上都是我先找她,而且除了请她吃饭,其他聊天大都三言两语就结束了,自从上次看完电影,至今也半个多月了吧,期间就问过我一次为啥我这段时间这么安静,我说我也忙着看书呢,然后她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同事说她本来就不太爱聊天,可是她有空跟其他闺密啥的聊天,难道就不能稍等问我一句嘛?!我都郁闷了,我这都连着请了你吃了三次饭外加一场电影,你多少给点回应好不好嘛,就这一个疑问句?excuse me??!我的底线就是可以一而再,决不能再而三,我这都已经三了,接下来,it is your turn or it is over!! 比我小的这个妹纸也是同事介绍的,是个语文老师。之前说的多漂亮,后来见面了,我感觉吧,其实也一般,至少没有上面那个妹纸漂亮,但是这个妹纸比较能跟我聊的来。每天十点以后主动找我聊天,很知道分寸(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我们还没熟到一刻不离的地步),见面之后估计对我印象不是太好,现在聊天没之前那么积极了。我又属于那种比较被动的,也不太喜欢带着强烈目的性的去找人聊天,所以现在问题来了,这个是不是也要无疾而终了。 哦,好像把九三年的妹纸忘记了,这妹子其实应该也挺漂亮的,看了她微信上的照片,大眼睛、双眼皮,个人能力应该也挺强,一个人跑到郑州顺利找到找工作,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魄力,应该是一个挺有主见和决断的明媚女子,但是这妹子也不大和我聊天,问一句回一句,也许是不太熟吧(自恋如我。。。),这么多天也就主动联系过我一次,还是让我跟她一起信耶稣,我连大陆的满天神佛都没坚定的信仰,一个西方的小神仙,我何苦漂洋过海的去信奉。 我觉得完美的感情就是那种水到渠成的惬意,不是一方苦苦追求才成功的励志小说,两个人都自然的相互吸引、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爱情自然而然的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在这之前,我愿意一直守候。
纪念逝去的风华 看了《长安月下红袖香》才知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真正含义。 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诗,但是发现喜欢了这么久,我对这句诗的理解竟然是错误的。 这句诗隐含着李白和玉真公主的一段爱情故事…… 第12节:公主卷 秦楼鲁馆沐恩光(6)   关于此事,我们仔细推想一下,就会发觉这似乎是个“粉红陷阱”。岐王和王维关系既然也相当好,直接和考官说句话推荐一下,不就得了,何必非要找玉真公主?而且大家看岐王安排王维出场的情景,根本不像介绍一个文人学子,倒像是招呼自己的家伎出来待客一样。十有八九,天真幼稚、有才有貌的王维实际上成了岐王给自己的小妹妹玉真公主物色好的情人。唐朝公主一向如狼似虎,玉真公主当时已是三十多岁,阅男人多矣,很难相信饮宴之后的王维不会和她发生什么故事。   于是在玉真公主的举荐下,王维如愿以偿地高中了。此后两人还有过什么故事没有呢?史书中却难以寻觅了。这时候,公主们的行为似乎也有所收敛,不像太平公主那样公然大玩男宠,而且有过二张、崔等人声名狼籍的前例,男人们也不好意思公然地以做公主的情人为荣。然而,细心考证一番,不难发现,王维和玉真公主还是藕断丝连,彼此难忘的。   大家细看王维的年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情。王维因事被贬为济州参军,这是一个九品小官。但是四年后,王维弃官悄悄地回到了长安,他在长安闲居了七八年,这期间没有任何官职。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又发生过我们熟知的另一个故事,那就是孟浩然钻床底的那件事:开元十七年,孟浩然到长安来求官,这天在王维府上聊天,唐玄宗突然驾到,吓得老孟钻到床底下去了。王维见玄宗情绪不错,便说出了孟浩然在此的事情,玄宗也没有见怪,还让孟浩然吟首诗听听。结果老孟癞狗扶不上墙头去,哪首不好念,念了首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诗,惹得唐玄宗大为不悦,老孟的官运也就此被封杀。   这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但其中却有很多疑点。孟浩然和王维是朋友,又是两个大男人,在一起谈谈诗文有什么不可以的,又不是奸夫淫妇,往床底下钻个什么劲儿?再者,玄宗为什么到王维家去串门?还来得这样突然。就算皇帝到大臣府上去,一般也是前呼后拥,早有太监之类的前去通知准备,大臣早就恭迎在大门外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皇帝倒像是学生公寓里查宿舍卫生的,说来就来。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王维此段时间定是常住在玉真公主居处。可能这天正好公主不在,出去玩了,孟浩然乡下佬一个,想开开眼界,看看公主住处什么样儿,王维就私自请了他来。所以皇帝一来,他才吓得朝床底下钻。而且正因为是在玉真公主的住处,以玄宗的兄妹情深,肯定不时来看看,一切礼仪从简,也并不会事先传报什么的,故而才有这档子事。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禁宫玉观里帷幕重重的背后,隐藏着温文尔雅的大唐才子和公主的情缘,只是随着时光的远走,这背后的故事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卷167_10 【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首《玉真仙人词》是唐朝第一大诗人——李白所作,是在开元十七年,李白和玉真公主见面时写下的。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怎么说也是修道之人,和道家方面的人颇有些来往,于是经人推荐,李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会。太白写诗豪放不羁,虽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飘逸狂放的本色,什么“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的,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的浪漫,比起王维那篇拘谨呆板的诗来要好得多。太白生来就是个风流种子。《全唐诗》中有李白这样一首诗,题为:“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看,当时的小李白,就敢和县令夫人调笑。从诗中看,李白牵了牛跑到县令的后堂卧室中搅闹,县令夫人大概连衣服也没穿好,就在帐后露出半弯玉臂,探出头来斥责李白,小李白不但不怕,还嘻皮笑脸地吟了这样一首诗,诗中也充满调笑之意,自称为“牛郎”,把县令夫人比喻成“织女”。 所以嘛,当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后,就像花朵遇上雨水,风筝遇上风,两人之间肯定会发生一些故事。可是太白来的时机却也太不巧了。我们在前文说过,开元十七年时,王维正好也回到了长安,此时的王维和玉真公主可能正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呢。这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李白和王维虽为同时代的两大诗人,但他们彼此的诗作中居然谁也没有提过谁?按说他们都和孟浩然关系不错,但为什么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来往?其实答案正在这里:王维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这种关系,他们当然都不愿意答理对方。   说来玉真公主一开始对李白并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别馆”里好多天,一直不管不问。玉真公主的住处有好多,像什么玉真观、安国观、山居、别馆之类的。所以她几个月不来这里也稀松平常。李白因此写了两首诗,发了一顿牢骚后怅然而去:   卷168_12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李白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但是玉真公主对李白并未完全忘情。天宝年间,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为翰林学士,并曾有“御手调羹,龙巾拭吐”之宠。但李白毛病不少,一是太狂妄,二是好喝酒。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呼来不上船”,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动他。李白和同僚间的关系也十分差,他看别人不顺眼,别人看他更不顺眼,此外又得罪了高力士等人,于是天宝三年,唐玄宗只好将他“赐金放还”。但玉真公主并不同意,甚至赌气对玄宗说:“那将我的公主名号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财富。”玄宗开始不肯答应,但玉真公主还是坚决散去了财产,辞掉公主的名号,并离开京城,远去安徽宣城修道。这时候玄宗有了杨贵妃在侧,不是说凡事都依着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了,所以虽然知道公主是在赌气,但也没有顺着她的意再重用李白,任由她去除名号,散财修道。   李白终其一生,都对玉真公主充满爱慕之情。李白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叫做:“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背景,还以为太白真的对着座山发愣哪。其实玉真公主后来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道,所以李白对着敬亭山,终日心驰神往,要知道太白之意不在山,在乎玉真公主也。太白又曾有诗道:“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这其中的相思之情,不可谓不深,太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缘,亦可谓不浅。然而太白之性情太过狂放,似乎也不是可以相托终身的人。   玉真公主既然出家做女道士,想必也是不喜欢受拘束的人。所以太白和玉真公主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缘分,缘分,就怕有缘没有分。”不过人们经常说,越是没有得到的就越美好,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所谓“娶了红玫瑰,就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就成了衣服上的一颗饭粒子”。也许就像太白和玉真公主这样,在岁月深渊,望明月远远,挺好。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时年七十多岁,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当涂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