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老 警备老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7,401 关注贴吧数: 2
解放军新战神: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2005年9月21开幕的第11届北京航展上,北方工业公司在室内展厅展出了一款名为PLZ一05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缩比模型,立即引起各方关注。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推出的第二种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国外军事媒体纷纷预测它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未来20年主力身管压制火炮。  《简氏防务周刊》称PLZ一05自行榴弹炮由PLZ一45 155毫米45倍口径自行榴弹炮系统的底盘和仿自俄罗斯2C—19型自行火炮的炮塔组合而成,身管长度增加到52倍口径,最大射程超过50公里。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PLZ一05自行榴弹炮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其自动装填技术和反后坐装置均来自俄罗斯。  ☆PLZ一05自行榴弹炮的技术水平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PLZ一05155毫米52倍口径自行榴弹炮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立项。自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之后,中国陆军的主力身管压制火炮已将口径标准改为155毫米。此后研制出的PLZ一45 155毫米45倍口径自行榴弹炮系统主要供出口外销,但解放军陆军部队也有少量装备。据信,PLZ一45自行榴弹炮的技术水平和性能都相当不错,1997年,科威特曾订购了总数54辆的外销型PLZ—45,以及相关辅助车辆,装备3个炮兵营。在科威特军方和专家组成的实测评估小组作出的结论里,PLZ一45的可靠度/性能/射程/单价都优于竞争对手——美制M一109A6。PLZ一45最早是在1988年对开公开,代表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火炮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时隔17余年后,中国推出新型榴弹炮,其技术水平和性能肯定高于PLZ-45自行榴弹炮系统。  ☆超远的射程  《汉和防务评论》随后分析到,PLZ一05自行榴弹炮采用了52倍口径身管,这显然是受到近年来欧美国家“52倍口径革命”的影响。目前,北约主要国家的师级身管压制火炮均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径。包括英国的AS一90、德国的PzH-2000、法国的AUF一2等等,52倍口径代表了世界火炮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中国显然也不希望在这方面落干人后。实际上,中国在火炮制造技术上一直站在世界前列。主要供出口的PLZ一45自行榴弹炮发射中国自行研制的底排弹时射程可达40公里,而发射火箭增程底排弹的射程更达到惊人的50公里,在45倍口径身管火炮里出类拔萃,即使与许多52倍口径火炮相比也毫不逊色。因此,采用了新的52倍口径身管的PLZ一05自行榴弹炮在射程和弹道性能上理应更胜一筹。据信,PLZ-05自行榴弹炮系统发射低阻全膛底排弹(ERFB/BB)射程超过50公里,发射火箭增程底排弹的射程可达70公里。
海外关注中国海军第一代舰艇升级计划(组图) ★前言  新世纪之初,外界广泛注意到中国海军先后对多艘早期生产的现役舰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升级。一些海外传媒曾作如下评论:关注中国海军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近服役和在建的先进舰艇上,而对建造较早且现役数量较大的第一代舰艇较为漠视。基于20世纪70—80年代中国舰艇研发能力以及当时整个工业基础所限,且出于保卫国家海上权益的急需,在20世纪70—80年代后期,中国大批量建造了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装备已经明显落后了。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舰艇发展转向了小批建造,逐步升级且更加重视产品先进性的策略,因而新型舰艇在装备序列中所占比例不大。早期建造的舰艇至少目前依然在中国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这一大批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外观上区别不大的舰艇,其作战能力可能并非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仔细观察可见,其每一个生产批次都在电子、指控、武器系统方面有细微变化,显示其技术性能一直处于小步快跑的不断提升之中。而一批新近完成重大改装并已公开露面的第一代舰艇,更已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如隶属北海舰队的109(“开封”)、110(“大连”)号导弹驱逐舰和隶属南海舰队的165(“湛江”)、166(“珠海”)号驱逐舰已经完成升级。其余在80年代以后建造的舰艇也已有部分进入了船台施工改装阶段。  ★驱逐舰  最近,美国马里兰海军研究中心《亚洲海军装备动向》一文对中国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及其改进情况给予了密切关注。文章认为:被北约称为旅大级(051型)的导弹驱逐舰目前仍是中国海军驱逐舰序列中数量最多的型号。从以往其标准武备来看仅属于大型水面反舰平台。  由于雷达等探测、通信系统及武器系统已落后,事实上基本不具备现代海战能力。而从近年来已公开露面的109、110、165、166等舰来看,部分该型驱逐舰已经完成了重大改装。  仅从外观看,比较明显的变化有:舰艉37毫米防空机炮被拆除,在该位置安装了l座八联装海红旗一7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及弹库;拆除舯部两座巨大的HY一2回旋式三联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代之以四座射程更远的4联装鹰击一83型反舰导弹发射箱;近防系统采用3座高射速76A型封闭式全自动遥控37毫米双联炮;后期建造的166舰在左右舷还装有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装置。  有港台媒体称:改造后的舰艇(指05l型)在舰桥顶部安装了OFD-630光电搜索系统,新型的347炮瞄/导弹火控雷达;卫星导航、定位、通信系统,以及雷达侦察、告警、欺骗和电子对抗设备等。新的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是由中国科研部门自行开发的ZKJ-4A舰载C3I系统。该系统可实时自动处理、跟踪多达60批目标,并根据威胁程度分类,提供战术方案决策分析,配合电子战及火控系统,建立对抗来袭导弹的综合末端防御。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造的165、166舰在建造时即装有先进的381甲型三坐标雷达和347系列新型雷达及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此次改装的重点为加装舰空导弹和换装鹰击反舰导弹及具有隐身特征的100毫米双联舰炮。完成改装后的旅大级导弹驱逐舰所装备的海红旗一7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12公里,速度2.3马赫,是中国海军现役新舰的制式点防空系统,具有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射速达800发/分的76A全自动37毫米双联舰炮据称是兼有双重命中体制的末端近防系统。鹰击-83反舰导弹可掠海超音速飞行、射程超过150公里。4座四联装的鹰击-83发射装置使反舰导弹数量由原先的6枚猛增至16枚,已与现役较新的167(“深圳”)号大型导弹驱逐舰相当。4艘改进型旅大级编队作战时,其反舰导弹数量可达64枚,这种改装体现出中国海军立足在现代海战中实施饱和攻击的设想。如果与中国海军具有区域防空及反潜能力的新一代先进舰艇编队作战,新型舰艇的综合作战能力结合经过改装的旅大级强大的突击威力无疑会给予对手相当大的威胁。改装后舰艇还装有多管无源干扰火箭自动发射系统,该系统系中国自行研制,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能够有效对抗和迷惑来袭反舰导弹制导装置;并与舰载防空武器一起构成多层防御圈。其中建造干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的最后一艘旅大级166号驱逐舰还具备对现代潜艇的探测和打击能力(该舰服役之初已有西方传媒认为其综合作战能力接近西方同类战舰水平)。  从目前已知资料来看,大改后的旅大级导弹驱逐舰除因先天设计上存在的适航性、续肮能力较差以及不具备舰载直升机能力(105“济南”号除外)以外,与日本海上自卫队主力村雨级相比,其防空能力接近,反潜能力弱之,反舰能力则超越。此外一些海外观察家也注意到,近年先后再度露面的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北约称旅沪级)112(“哈尔滨”)号和113(“青岛”)号也以换然一新的面貌展示于世人面前:112号上原装引进的“海响尾蛇”近程防空导弹已被国产海红旗一7替代,该级舰的100毫米双联前主炮均已改装为具有隐形特征的型号,而舯部原先装备的8枚C一802反舰导弹则均已换装为4座四联装鹰击-83导弹。改装后的旅沪级作战能力十分接近吨位更大的167号导弹驱逐舰。显示出中国海军在强调水面舰艇制海能力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舰载武器系统的系列化.中国海军052级双舰海上演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