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之鲱鱼 红之鲱鱼
魔杖选择巫师
关注数: 7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3,090 关注贴吧数: 12
【提问】不懂就问 寒假又看了一遍hp,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不属于情节矛盾,但是好像也很难回答 伏地魔复活的时候,他的凤凰尾羽魔杖哪里来的 众所周知,伏地魔杀哈利那天晚上肉体死了,灵魂飘走了,所以不可能随身携带魔杖飘走吧。那后来魔杖哪里去了,最有可能应该是邓布利多拿走了 其次,根据《火焰杯》闪回咒那章,伏地魔复活时,和哈利决斗。哈利的凤凰尾羽和孪生魔杖连接起来,“一根魔杖会强迫另一根重复它施过的咒语”,在凤凰的歌声中,伏地魔的紫衫木魔杖中冒出了塞德里克,里德尔府的老人,伯莎乔金斯,莉莉,詹姆 也就是说,杀死伯莎乔金斯的是伏地魔的紫衫木魔杖。根据前文伏地魔亲口所说,我们可以知道,虫尾巴是杀死伯莎乔金斯之后才找到伏地魔。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伏地魔并没有随身带魔杖 综上所述,最有可能就是虫尾巴拿着伏地魔的魔杖去找他。那么问题来了,虫尾巴是怎么弄到紫衫木魔杖的 根据第三部结尾,邓布利多已经知道虫尾巴逃跑了。而且哈利已经告诉邓布利多关于特里劳妮的预言“她说伏地魔的仆人午夜之前要动身去和他会合……还说那仆人将帮助他卷土重来”。所以邓布利多不可能不更加看护紫衫木魔杖,那么虫尾巴是怎么在邓布利多的鼻子偷走魔杖的呢 有点匪夷所思了
【讨论】友谊是时间最久的爱 楼主觉得罗琳在hp系列灌注的最大的能量就是love 爱。这里面的爱无所不含。哈利对父母的思念,对教父死去的难过,和达力分别时的握手,初恋秋张,热恋金妮,海格粗糙但温暖的关心,韦斯莱夫人霸道的保护,有求必应屋冒死救出高尔,双子兄弟形影不离,甚至还包括伏地魔母亲爱上汤姆,纳西莎为了找到马尔福撒谎说哈利死了,斯教对于莉莉的守护,克利切态度的转变……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爱无所不在,无微不至。每个人对于爱,也是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 虽然现在很多人兴趣都喜欢讨论cp和爱情,但是楼主觉得,在各种各样的爱中,最长久的,最平凡的,最牢固的,就是哈利赫敏罗恩的友谊 《混血王子》邓布利多接哈利去陋居时,在扫帚棚谈到预言的完整内容,希望哈利能告诉罗恩赫敏(图二)。因为邓布利多知道哈利需要一种最平凡最长久最牢固的友谊,才能在消灭魂器的路上苟延残喘的蹒跚而行。尽管罗恩被魂器黑化离开过,但他下一秒就想回来,这也是友谊非常真实的存在。虽然哈利不想让朋友担心受怕,但是罗恩赫敏更不想让哈利自己去闯,这就是他们友谊的博弈。哈利内心肯定也有担心和恐惧,出于自尊不想表露,但是在友谊面前不必隐藏自己的脆弱,因为朋友不会嘲笑你,只会鼓励你 就像邓布利多说的“哈利,你需要朋友”,当自己不能承受的时候,朋友才是最坚固的存在
【讨论】罗琳唯一的失误 哈利波特是宇宙中最好看的书,不接受任何反驳 楼主作为一个资深哈迷,读了无数遍哈利波特,每次都是如痴如醉,身临其境。甚至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 对于里面有些坑,楼主反复阅读并脑补,都可以填。可以说罗琳给出的逻辑根本就找不出一点破绽,甚至环环相扣,字字有深意 并且,罗琳所塑造的各种人物,每个人物的内心都是丰富多彩,各有不同而个性鲜明,也让楼主对每个人物都喜欢的不行 比如,the wand maker奥利凡德。第一部哈利去对角巷买魔杖,奥利凡德给出孪生凤凰尾羽魔杖,并且谈到伏地魔“不管怎么说,那个神秘的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做了大事——尽管可怕,但还是大事……”。然后第七部,哈利从马尔福庄园救出奥利凡德等人到贝壳小屋,奥利凡德说“但是黑魔头拥有死亡棒的这个想法,我必须承认……是令人生畏的” 也就是说,罗琳从第一部就策划好人物形象和观念(奥利凡德对于黑巫师拥有老魔杖的想法,似乎是既反感又着迷),并且到第七部都没变。而且这个观念很符合一个为魔杖学问深深着迷的魔杖制作人。就很让楼主赞叹不已 然而(是的,这里出现然而了),经过楼主的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罗琳唯一的失误,就是一年级刚认识罗恩时,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说的话
【讨论】论大卫耶茨 今天又屏住呼吸重温了一遍《凤凰社》之后,实在忍不住想吐槽几句(欢迎各位槽友来秀)。HP系列电影各位导演姥爷,麻烦认真拍好不好 先科普一下,《魔法石》《密室》-克理斯·哥伦布,《阿兹卡班的囚徒》-阿方索·卡隆,《火焰杯》-迈克·纽威尔,《混血王子》《死亡圣器》-大卫·耶茨 总的来说,八个电影的魔法色彩很浓重。而魔法氛围就是HP的灵魂,所以都很不错 然后,这就来了。打开搜索引擎就弹出来“为什么说大卫耶茨毁了哈利波特”或者“大卫耶茨为何要一毁毁四部” 没错,这个大卫耶茨不是别人,正是拍了后四部HP的那个大卫耶茨 楼主是那种自封“除了罗琳,地表最了解哈利波特的人”对于原著爱不释手,倒背如流 所以,看到大卫耶茨这样轻松就摧毁了楼主心目中至高无上的HP地位,楼主很是难过 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魔法石》是有史以来HP系列电影最最最最最好的一部。不仅是因为导演的水准高,而且是因为当年罗琳写《魔法石》原著时,把它作为一个fairytale来写。《魔法石》原著注重故事情节,而后面几部增加了更多细节刻画,显得非常生动,电影很难拍出来。也就是说,第一部很少有细节描写,所以电影拍出来和读者心目中的魔法世界相差不大,自然就很好看。而越往后拍摄难度就越大。有了《魔法石》这个高标准树立在那,大卫耶茨也只能叫苦不迭 然而楼主觉得《火焰杯》的导演才是最高水准的,可以说是非常尊重原著了(甚至罗恩和哈利吵架和好的缘由和时间也是分毫不差),而且逻辑非常严谨,前因后果交代的非常清楚。尽管有很多细节仍然脱离了原著(例如电影中哈利去校长办公室是因为巴蒂克劳奇不见了,而原著是哈利语言课上伤疤疼才去校长办公室,禁林见到巴蒂克劳奇去找校长但没有进入办公室),但是电影还是有在校长办公室进入冥想盆的情节 楼主不强求必须遵照原著,就像《火焰杯》把逻辑交代清楚看着也是很舒服的。但大卫耶茨是真的要吐槽一下 《凤凰社》和《混血王子》看的楼主昏昏欲睡,甚至还把伏地魔关于魂器的记忆删了很多,这是主线啊老铁还擅自把陋居炸了,预言球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预言,马尔福和邓布利多面对面聊了一会天然后才把邓布利多魔杖解除了邓布利多不是木头好不好。总之,槽点太多楼主不一一说了 最后,还是要表扬一下《死亡圣器》,因为情节很多,很惊险,所以改了一些也能接受。伏地魔拿到老魔杖的场景很魔幻,霍格沃茨大战看的也很过瘾,楼主最喜欢的章节《“王子”的故事》也没有删,拍的可圈可点,很满意而且,里面的大部分台词,都是从英文原著小心翼翼的搬过来的,这就非常非常棒了。楼主看过英文原著之后,对有些经典台词非常喜爱,特别是电影里把《三兄弟的传说》里这么经典的文字分毫不差复述出来,就很舒服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