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无舌
魚无舌
关注数: 70
粉丝数: 250
发帖数: 10,343
关注贴吧数: 32
学习佛法的目的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前一阵子有吧友提过这个题目,回答当然是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这个很正常。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学佛人应该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很显然是一种虚妄,妄念所生,妄念所成,它仅仅是我们的错觉。 在这个错觉里,能有什么收获呢?唉,收获的也只有苦了。除了成佛学佛这条路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路可走?
还是要磨磨习性 有吧友有很高的见解,乃至有很高的境界。但贪嗔痴慢疑这些习性还是要磨一磨的。对于有见解有境界的人,观止这些东西应该不难吧?看着它,它就没了,本来虚幻无实。别动不动就骂人嘛。
风动 幡动 心动 有风有幡,仁者心已动。若有是风动?还是幡动?那已经在深沟里打滚半天了。哈哈哈!法身慧命里头有风有帆,这二吗?饭与便便,法身慧命里有这二吗?当然没有。现实中可有啊。不过是物来则应,应完便回。继续回到法身慧命中。
说一下不二法 粪坑师兄说:世间法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感觉说的很好,我有这样的看法,也不知对不对?二法好理解,你身高1米八,他身高1米七,你比他高呗。这个是肉身识心在起作用,的确是世间法。不二法,是否应该这样看呢?“说你比他高,即非你比他高,是名你比他高。”是名你比他高,前面已经说了,那是肉身识心的作用。非你比他高,在法身慧命中,一切如幻,必然平等,根本不存在高低,“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一下离心意意识 感觉离心意意识是一种人的身心状态,是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呢?就是禅定。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个人觉得,除了禅定状态,是没法获取的。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不同深浅修定阶段的结果。我现在肉眼凡胎,以上言论,有异想猜测部分,是否入理?还请各位吧友指正。
哎哟!行了吧。 什么老子儿子还有孙子?这是干嘛呢?这个佛法学的呀?你是父母所生,自有家族血脉,何必自辱?辱人者必自辱,这是明摆的。本来交流互学,这是挺好的事啊,相互尊重就是基础呀,观点不同没什么。人身攻击就是大错,怎么能够牵扯到人家家人呢?恶心到没边了。
佛法的根本戒律有一条不杀生戒。不吃肉是不杀生这个根本种子戒的衍生戒。戒律是佛祖规定的,无条件遵守就是了。至于戒根,也就是为什么要持这个戒?我看过一些祖师大德的开示,主要是不与这个五浊世界因缘牵连,你食众生肉,这就和这个五浊世界勾连上了。因缘牵连,而且是恶的因缘牵连,对修行是一大障碍。居家持五戒,可以吃肉,少吃为好。杀生应该绝对制止,看有些吧友有鼓励杀生吃肉之相,这应该是错误的。听佛陀的,不能听自己的,要是落在沟里,那可怎么办呢?
说一下神通与定中的内景 这些东西肯定是有的。不说真正的禅定,即便是你能有半小时一小时的欲界定,身心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想想虚云老和尚一定半个月几十天,没有神通和内景,那倒出了奇了。别以为《金刚经》《坛经》佛陀与六祖没有显示神通,就认为他们老人家就没有神通,这个……。佛陀和祖师大德们不强调神通内景,只是因为神通内景,只是修行路上的风景,不是目的。害怕修行人,眷恋路上的风景,而忘却了自己的目的。😂😂😂
不负如来不负卿 真有这个可能吗?佛法显然是出世法,这滚滚红尘没什么可以留恋的呀,就在这两天,许家印释永信,这老虎那豹子,例子就很明白的嘛。看到吧友勾恋红尘,无非是好吃好色,这玩意儿好像畜生道也能满足啊。从我的感觉,佛法对现世是有很大的益处,但不是决定性的。当然啦,个人的感觉很狭隘,不知诸位吧友有什么高见?愿听其详。
哎呦,这个永信呀 你本一介凡夫,这没有啥可丢人的。非要换上释性。看看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慎恨。又念过去于500世做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佛慈悲,嘛事没有。你这一掉下去呀,何日是个出期啊?这酒色财气到底是个嘛呀?
如何阅经?二是不二 信,完全相信。懂也罢,不懂也罢,先完全信再说。蚂蚁是不会相信人类的学问,我们和佛菩萨的境界差距,大于蚂蚁和人类的境界差距。先信再说。至于伪经?《金刚经》《坛经》《心经》总不会有伪吧。至于别人说我们二,那就二呗。因为蚂蚁一定说人类的智慧是二。没办法。[lbk]表情[rbk][lbk]表情[rbk][lbk]表情[rbk][lbk]图片[rbk]
重新调整下,看能发不?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有持戒修福者……说起 摘一段《金刚经》所言:“……有持戒修福者,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得。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太平广记》第120卷报应《金刚经》 隋开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赵文昌忽暴卒,唯心上微暖,家人不敢敛。后复活,说云:吾初死,有人引至阎罗王所,王问曰:“汝一生已来,作何福业?”昌答云:“家贫,无力可营功德,唯专心持诵金刚般若经。”王闻语,合掌低首,赞言:“善哉!汝既持般若,功德甚大。”王即使人引文昌,向经藏内取金刚般若经。文昌向西行五六里,见数十间屋,甚华丽,其中经典遍满,金轴宝帙,庄饰精好。文昌合掌闭目,信手抽取一卷开看,乃是金刚般若。文昌捧至王所,令一人执卷在西,文昌东立,面经读诵,一字不遗。王大欢喜,即放昌还家。令引文昌从南门出,至门首,见周武帝在门侧房内,著三重钳锁,唤昌云:“汝是我本国人,暂来至此,要与汝语。”文昌即拜之,帝曰:“汝识我否?”文昌答云:“臣昔宿卫陛下。”武帝云:“卿既是我旧臣,今还家,为吾向隋皇帝说。吾诸罪并欲辩了,唯灭佛法罪重,未可得免。望与吾营少功德,冀兹福祐,得离地狱。”昌受辞而行。及出南门,见一大粪坑中,有人头发上出。昌问之,引人答云:“此是秦将白起,寄禁于此,罪尤未了。”昌至家得活,遂以其事上奏。帝令天下出口钱为周武帝转金刚般若经,设大供三日,仍录事状,入于隋史。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二报应《金刚经》 隋赵文若,开皇初病亡。经七日,家人初欲敛,忽缩一脚,遂停。既苏云:被一人来追,即随行,入一宫城。见王曰:“卿在生有何功德?”答云:“唯持《金刚经》。”王曰:“此最第一。卿算虽尽,以持经之故,更为申延。”又曰:“诸罪中,杀生甚重。卿以猪羊充饱,如何?”即遣使领文若至受苦之处。北行可三二里,至高墙下,有穴,才容身。从此穴出,登一高阜,四望遥阔,见一城极高峻,烟火接天,黑气溢地。又闻楚痛哀叫之声不忍听,乃掩蔽耳目,叩头求出。仍觉心破,口中出血,使者引回见王曰:“卿既啖肉,不可空回。”即索长钉五枚,钉头及手足疼楚。从此专持经,更不食肉。后因公事至驿,忽梦一青衣女子求哀。试问驿吏曰:“有何物食。”报云:“见备一羊,甚肥嫩。”诘之,云:“青牸也。”文若曰:“我不吃肉。”遂赎放之。
闲谈以伊战争 打的是挺热闹。看看主要的三个参与方的想法。 先说以色列。以色列的战略是非常简单,任何周边阿拉伯国家都不得拥有核武器,这是以色列本土狭小的缘故,一颗原子弹,对以色列就是灭国亡种。绝不能让此事发生,以色列的国防力量就是站在这样一个简单逻辑而展开的,所以以色列是一个地区性的小型超级军事强国。80年代,以色列就问伊拉克发动了同样的攻击,摧毁了伊拉克的核设施。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向以色列发了大量的飞毛腿,那要是有一颗核弹,嘿嘿,……。你能说以色列的战略思想是错误的吗?
对于有成就的大修行人,先存尊敬心就好。切莫诽谤!切莫诽谤!以我们的能力,根本无法辨别。 一旦诽谤,是魔你好不了,是佛你同样好不了。这又何必呢?
你本SB神经,不接受反驳,也不回答任何跟帖(4) 哎呦呦!贴吧的文章只针对思想与行为,当然不能指向任何一个人。这个系列小文,当然也不针对个人。只指向思想与行为,莫要多想。
你本SB神经,不接受反驳,也不回答任何跟帖 本来还想说,这个吧里神经**太多。唉,那就让他继续傻下去吧,继续……吧
你本SB神经,不接受反驳,也不回答跟帖(2) 你本SB神经。竟然谈起了无相布施,你有那造化吗?无相布施是果地人的行径,忍辱仙人被哥利王割截身体,你知道人家到哪去云游了吗?一副臭躯壳你随便割随便拉吧。要是切割你的身体,你tm早就屁滚尿流,痛苦不堪了,人家是庄严清净相,看看你这啥破相,就别傻了。
你本SB,神井。不接受反驳,也不回答跟帖。(1) 你打钱给SB神经,那些SB神经,看见比他还SB的SB神经,那不是苍蝇见到屎了吗?那你有什么可抱怨的,还喊什么,我欠你的?这么傻,那你当然欠SB神经的了,不骗你那真对不起,天地良心了。想想自己的父母妻儿,亲戚故交,咋那么SB呢?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哎!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我修了一座桥,只过了佛菩萨,给佛菩萨方便,那我的功德福报不就顶天啦。 如果我修了一座桥,只过了毁庙灭僧杀人放火的神井并强盗,给这些货方便,那我不就下地狱了吗? 如果这个桥长久存在,既过了佛菩萨,也过了神经病强盗,这因果又丝毫不爽,这又该怎么办呢?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哎!看到个很有意思的贴子 哈哈哈!这个有无兄啊,还真看出来了。指望在这吧里能学佛吗?的确,是有学佛的吧友发表了自己的修行经验,早被垃圾贴子淹没无见了。学佛是不可能啦,戒定慧要求太高了,一个持戒基本上都跑了。要钱泡妞那多实在,这才是本吧聪明人的做法。要钱就要钱吧,泡妞就泡妞吧,但别玷污了佛法,这些六道的玩意儿和清净佛法相差的太太远了。
世界本自虚妄 世界本自虚妄。那么修什么呢?第一步先修出来:世界是虚妄的吗?这个还真不需要什么禅定,肉眼观察就可以明白了。今天的这个“我与外境”与昨天的“我与外境”真真的都有差别,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肉眼所见的外相上。若时间跨度再长些,那就更明显了。以前我们认为外相不变的思想真理的,全都在变化中。真正的虚妄。
致斗净者! 和大德玄奘法师斗诤,就比玄奘法师厉害了。和大德六祖慧能斗诤,就比六祖慧能厉害啦。和大德龙树菩萨斗诤,就比龙树菩萨厉害啦。不就是这样想的嘛! 【图片】
致斗诤者😂😂😂 和大德玄奘法师斗诤,就比玄奘法师厉害了。和大德六祖慧能斗诤,就比六祖慧能厉害啦。和大德龙树菩萨斗诤,就比龙树菩萨厉害啦。不就是这样想的嘛!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学佛如何避免神经障碍 没有别的办法,严持戒律。特别是五戒中的不妄语戒,严持不怠,仅仅是严持这一条戒律,就如同给自己裹上了厚厚的铠甲,深井病的毒箭就难以伤害。
正文在居家修行吧里发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学佛不是学贱 为什么不能布施天上飞的小鸟?为什么不能布施水里游的鱼?它们虽然没有感恩心,没有第六意识或者第六意识很弱,它们最起码不会骂你吧。今天布施那些畜牲不如的东东,明天被那些畜牲不如的东东,连祖先都操了。你说你贱不贱?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如何对待深井病 太简单了,不理不睬,离脏东西远一点,就不沾染了吗?粘上了,洗净就完了。继续不理不睬。
学佛怎么学成深井病 别的地方咱不知道。吧里学佛学成神经病的原因,只有一条,就是虚妄。啥都没有证到,就敢胡说。学佛是反妄成真,这倒反过来了。就别成佛了,就别辩才无碍了,也别多少年第一了。先做个人吧,证得什么说什么,不妄语是做人的根本戒呀。看一个帖子,如果违背了五戒十善,肯定学偏了。人法界都不稳,最后的结果不敢想啊。
站稳脚跟,别堕落。 我们在人法界,真的站稳了吗?感觉好难呀。难是难了一点,但是如果不站稳堕落下去,太可怕了!
大家修行的水平有多高? 我们在凡夫位,就不要说别人佛法的证地,特别是出家众。记得七兄说过,人家天天在那里熏陶,爱练不练的也,比你们强吧。凡夫位嘛,多修功德,比什么都好。何必要沾口业呢!
居家修行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隔壁吧里听到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对我来说当然很重要了。分别是曲兄说的和轩辕兄说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这里清净,大家有什么心得,可以交流下,共同进步。[lbk]图片[rbk]
申请了一个帖吧 当然清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说两句话,灌灌水也好。
如来藏在哪?有什么用? 如来藏到处都在,到处都是。要么那个轩辕翊鹰说如来就象鱼钓子,天天在那晃来晃去,就是没人去咬钓。看偈子:切忌从它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始契如如。
什么东西是礼?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就这样了嘛? 既立人生本是醉,少分清楚多为狂。归来回去胡作主,颠倒乾坤见青芒。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如何行布施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们凡夫的见知,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也只有佛陀的圣言量了,那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以下粘帖《佛说分别布施经》的部分内容。 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
哇塞!三皈五戒 还有十善业。
这个公案能解吗? 怕是解不了吧。再怎么解也是比量,见现量也只有参了。可疑情呢?牛尾为什么过不了窗?和尚为什么把牛尾放在窗里?颠倒何意?……等等。参那一个呢? 五祖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脚四蹄都过了,因什么尾巴过不得?
请教一个参禅的问题 如参“念佛是谁?”是这样两种状态吗?一:只看住这个念头,不是想,更不求答案,任何脑子的答案都当杂念,不随它去,一直看下去。用观下去更合适点。二:求答案,一直问下去。如:念佛是谁?是我。我是谁?我就是我。如何是我?因为有我的思想,我的外物,……总有问到头的时候,一直想那个问到头的问题,直到到头的问题有答案。不知那种是参禅的状态?还是两种都是?感觉第一种象吧。
说一下入流亡所 凡夫所解,当然不合圣意。大家就当个砖头吧,如果能引来金玉良言,即是我愿,听我浅见。
巴山解感知解得非常好,个人感觉没有任何问题,怪不得巴山想跑到佛学院当教授呢。我的疑问是,巴山为什么用感知来契入佛法?是否解了《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亦无意识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