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_miss too_miss
关注数: 6 粉丝数: 52 发帖数: 1,647 关注贴吧数: 12
百科蝌蚪团、交通组告别记 自从小学以来,我对上海地铁充满兴趣。不论是站点,还是线路,上海地铁的每一个角落,都吸引着我。这份爱好我一直持续了10年,一直到我接触了百度百科。 2018年3月,浦江线开通,我第一次尝试修改词条内容。但由于学识浅薄,没有坚持。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网课为我编辑百科词条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我每天阅览和上海地铁有关的一切词条,逐一修改它们。2020年8月,我的百科级别达到了4级。 2020年8月底,我在编辑词条 龙阳路站 时,遇到了林学长,正在进行特色词条的申请。我发现,达标特色的 龙阳路站 目录和原来的多个上海地铁车站词条大有不同,情绪不禁有些激动。也是在这个时间,我加入了百科交通组。 2021年1月,我发现有更多的上海地铁车站词条被林学长做成了特色,自己也不禁想进行尝试。于是,我开始学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类词条编辑指南 ,并自行尝试着在任务外写一些特色词条,但没有成功。 2月,我在百科交通组的任务栏里,发现了城轨车站这个分类,发现了大量的地铁车站,其中就有我和林学长发生编辑冲突的,也就是我的第一个特色词条—— 漕宝路站 。2月6日下午3:05,修改了14稿,我完成了第一个特色词条 漕宝路站 的编辑。第一个特色的达标,使我士气大振,迫不及待地又领取了词条 汉中路站 。这时,我开始认识到百科特色词条领取规则,于是赶紧将 汉中路站 放弃,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词条。 2021年2月9日,我完成了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 东安路站 。到这里,我已经基本掌握了地铁站特色的编辑格式,开始编辑更多的特色词条。截至2021年2月,我总共完成了6个特色。 2021年4月初,完成 静安寺站 后,我发现经常有用户对未打成特色的词条进行恶意修改,不禁非常痛恨,情绪波动也较大。于是,我临时退出百科两个月。 2021年5月,我发现自己似乎还是无法拜托百科而生,于是再次开始编辑特色。 2021年6月19日,我完成第十个特色词条 淮海中路站 ,并于若干天后,加入百科蝌蚪团。暑假,我进入了特色词条编辑小高峰期,平均10天一个特色,在保持做词兴奋度的同时,保证未来上海地铁站还有词可做。 2021年7月底,城轨车站分类新增了两位评审。由于新评审缺乏评审经验,在我完成 迪士尼站 和 南京东路站 后,都被要求返工,使我受到不小的挫折。冷静思考一星期后,我重新编辑百科特色词条。在开学前,我总计完成了22个特色词条。 由于加入蝌蚪团,要求每天至少完成一个特色,开学后,我每个月大约完成2个特色。截至2021年底,我总共完成了30个特色词条。 2021年底,14号线和18号线开通,加上2022年1月中旬寒假开始,我进入了特色词条编辑高峰期。期末考试刚考完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一个特色词条。春节前,我的特色词条数量超过了40个。 然而,真正的特色高峰,是在编辑词条 上海图书馆站 后。由于 上海图书馆站 第一稿其中一条历史不符合要求,导致这个词条搁置了一段时间。为此,我不惜金钱,买了秘密武器——《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设计》。1月底,该书到货,我也顺利地找到了10号线工程获批的历史,从而使 上海图书馆站 达标。 春节过后,我疯狂地编辑特色词条。这十几天以来,我每天编辑一个特色词条,将10号线西段几乎所有车站达标。短短的8天时间里,我总共完成了11个特色词条。整个二月,我位居交通组贡献榜榜首,在城轨车站这个分类下,也超过快乐学长,成为第一。 2022年2月8日,我开始编辑我的最后一个特色词条,也是我的第一个创建的词条—— 四平路站 。这段时间内,盘姐在社交软件上的一些话,使我陷入沉思。我突然发现,想要完美地编辑一个特色词条,竟是如此耗费时间。为了编辑词条,我占用网课的时间,去寻找一切可能的资料,甚至与家人起了冲突。我在一瞬间,意识到,我似乎已经不能兼顾学习和百科了……为了百科,牺牲掉的东西,真的值得吗? 高二第二学期即将开学,而我也将进入高考备战最重要的时间段。我决定,为了高考,为了我的人生,暂时停止百科特色词条的编辑。这个放下的过程也许是艰难的,但等到若干年以后再回过头想想,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也许等我高三高考结束,再回到百科编辑特色词条时,上海的地铁车站已经无特色词条可做。但我知道,百度百科一定不会忘记,曾经的我,一共通过了大约2000个版本,百科级别达到了8级,蝌蚪级别达到了5级,总共编辑了56个上海地铁站的特色词条。 最后,祝愿大家不忘初心,一起向未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