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zº
7718024
讨论问题可以,但自己不能生气。
关注数: 1
粉丝数: 95
发帖数: 3,820
关注贴吧数: 13
有没有感觉这两站公开赛整个女队主力的状态都不好 王曼昱输给准主力队友了。从瑞典公开赛就感觉女队主力队员不管输赢打的都很挣扎。
Mix Alpha怕是和小米8一样,对老米粉是一个灾难级的产品 常逛机吧三年以上的吧友应该知道小米8发布前吧里的情况,那时候小米市场上表现虽然己经下滑,但很多米粉都觉得小米8周年纪念款一定会扭转颓势,有“一页写不下的黑科技”,结果像素级致敬苹果强行大刘海。现在的alpha论技术难度比不过折叠(厚度居然和mate X折叠后差不多),论实用性比双屏好不到哪里(这个只能推测了,也不人上手啊),售价两万。虽然是打着探索的口号,但更像不想量产的借口。小米股票今天怕是又要跌了。
贴吧终于加上这个功能了 不喜欢的贴子可以点右上角的叉号减少推荐,不过还是不能像首页那样直接屏蔽该用户。 不过为了保证接受信息的多样性,还是少这样做。
V10升级9.0,感觉跟手了不少 难道是错觉?还有从屏幕上端往下滑不再是搜索了。其他的还在体验中。
吸引我的地方2K A屏,40W充电,4200mAh电池,980 其他的3D人脸(包括实时建模),屏下指纹,15W无线,无线反向充电,无线投屏,IP68防水,4000W像素,超广角,双频GPS等我觉得倒没这需求。可惜买不起...
现在这黑子心理素质是越来越差了 发个贴还不让回复,这心理素质还逛什么贴吧。
还是华为的套路深 一堆KOL引用3DMark说华为跑分作弊时,我还想华为屎一样的公关,也不出来回应一下。结果经过一天多的发酵人直接和UL发了个联合声明,既赚足了热度,又宣传了一波儿EMUI 9.0。(扫没扫KOL的兴就不知道了) 新的喷点:华为要和跑分软件商合作了!
如实的转载其他网站报道有多难?3DMark除名华为三款手机原文 原文联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enchmarks.ul.com%2Fnews%2Ful-delists-huawei-phones-with-suspect-benchmark-scores&urlrefer=ddc68daf762feaae324862b77c9d386e 这事儿我也觉得华为做得不大地道,批评华为的地方很多贴子说了,但下面一段话我没到是没看到哪个吧友转载(包括好多媒体和大V也没说,甚至截图时有意略过): The difference in scores tells us that the devices are simply recognizing the 3DMark app by name rather than adapting to the type of work in the test. This kind of detec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forbidden by our rules for manufacturers. We contacted Huawei with our findings, and we are happy to say that they have pledged to implement a more transparent approach in a future update, "Huawei is planning to provide users with access to “Performance Mode” so they can use the maximum power of their device when they need to." Optional performance modes that can be set by the user—already available on some other manufacturers' models—are allowed under our current rules as long as they are disabled by default. A device must run the benchmark as if it were any other application. 大意是: 分数的差异告诉我们,设备只是通过名称识别3DMark应用程序,而不是适应测试中的工作类型。(言外之间如果根据工作场景来开启性能模式的话是被允许的,下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我们规则禁止厂商进行这样的检测和优化(只根据软件名开启性能模式)。 我们将调查结果告知了华为,我们很高兴地华为已承诺在未来的更新中实施更透明的方法, “华为计划为用户提供访问”性能模式“的权限,以便他们在需要时可以使用设备的最大功率。(直译是这样的,意思还是需要时可以开启性能模式)” 可以由用户设置的可选性能模式(在其他一些制造商的型号上已经可用)在我们的当前规则下是允许的,只要它们在默认情况下被禁用。 设备(这里肯定指手机了)必须像运行其他应用程序一样运行3DMark的测试程序。 有了这段儿前因后果不是更清楚了吗?我不知道那些截图时特意略过这段儿的媒体(比如IT之家)是怎么想得。 作为华粉也觉得华为这么做不大地道,完全没必要耍这些小聪明,非得让人指出来才改。不过这对华为来说好像是小事儿,也没见着哪个官微回应一下这事儿。
如果AnandTech知道国内网友用他们的文章来黑华为会不会气死? 刚看完英文原文,写得真长。 全篇95%在做技术分析(有时间可能会详细讲,有不少网友发过了),有一节直出了为什么说它用了过度的营销手段(归为技术分析),主要音思是对比的基准不应该是960。只有一段儿5句话在善意的批评华为(应该要诚实,不能为了看起来不错的性能表现图表隐藏真实的数据。P.S. 说得很对)。 最后(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一段是说980出来了他们会接着测)还说希望华为能给GPU Turbo的团队充分的荣誉和赞美。还说在芯片厂商竞争激烈的今天,像GPU Turbo这样的技术会成为创新优势,改善所有用户的体验。 所以KOL看完就总结成华为过度吹GPU Turbo?
没想到被某吧宠禁言了一年 我都不记得上次回复Y*小酷是什么时候了,今天想评论一下,发现被禁言一年。以后不说他是吧宠了,这心理素质差太多了。
还是本国的文化欣赏的来 有看亚运会闭幕式的吗?杭州时间美哭了。还有那个是四字弟弟吗?
没人注意980支持双频GPS吗? 没人注意980支持双频GPS吗?小米emmm...
用九年义务教育学得知识分析手机吧的一些现象 这两天太热了,无心科(搬)研(砖),逛逛手机吧吧,恰又遇上几个恶心的人在那儿刷屏,真是烦死了。虽然楼主也是本着打发时间的目的逛贴吧的,但心理还是抱着那么一丝学到点儿知识的期待的,哪怕是从分享体验的帖子(云体验、甚至盗图伪体验就算了)里发现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功能,也能让楼主高兴一下子。写此贴的背景就介绍到这儿。此贴可能会比较长,楼主表达能力不好,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得会啰嗦一些。 昨天在手机吧看到这样一句抖机灵的话:九年义务教育就教育出这样的人?这不仅勾起了7岁(楼主农村娃,习惯虚岁)开始上学、将近30了还在读书的楼主的回忆(上学不容易啊,当然这不是重点),仔细想了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学了不少好东西的,特别是当是学的一些寓言故事(现在有一些还能背下来,真是奇怪),当时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一些道理。楼主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为了和手机挂上关系,强行分析一波儿。看故事总比看毫无逻辑、毫无讨论价值的无脑黑贴子有意思吧?也希望大家分享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故事。楼主是97年入学,用得是人教版的教材,几年级学得就不去考证了,应该都是小学的时候学得,那是候没网没电视(别惊讶,是真得),应该是从课本上学得。 进入正题(见识到楼主的啰嗦了吧)。 狼和小羊,跟水军和黑子较什么真儿? 狼和小羊,取自《伊索寓言》,大意是:狼看到一个小羊在喝水,想吃掉它,就找碴说,你把我喝得水弄脏了,羊说我在下游,狼说你一年前你说我坏话,羊说一年前我还没出生呢,狼说不是你就是你爸,不管了,吃了你丫的。 这个故事本意说,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讲道理讲正义是不够的,有实力才能生存(百度上的解释)。楼主觉得理解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是可以的(我一直都是这么理解的)。吧里的水军和无脑黑都是有预设立场的,也不想讨论,对于这样的人不要理最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两小儿辩日,你基于自己的所见和感觉就能得到正确结论? 两小儿辩日,出自《列子》,大意是说,孔子看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讨论什么,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车盖,中午时像个盘子,近大远小,所以早上太阳离我们近;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很凉快,中午时好像放进开水一样,近热远凉,所以中午太阳离我们近。孔子听也不能判断,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有智慧呢? 这个故事本意是鼓励大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半天的时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小孩儿说得现象是地球自转导致不同时刻光线入射角度不同引起的。虽然同一手机人和人用起来的感觉差很多是有可能的,但手机怎么说也是一种科技产品,好不好也是有一些相对客观的标准的(当然这些标准是对于大多数人的体验来说得,比如屏幕观感,我觉得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价格,贵得体验好的概率最大),说5000元的不如2000元的好我是不信的。 小马过河,谁让你去试一下你都去试? 要说小时候听过学过的故事哪个印象最深,楼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马过河,画面感太强了(语文课本上有没有配图我不记得了,查也没查到),楼主总忍不住脑补小马、松鼠和黄牛的形象。这个故事是1955年彭文席先生创作的,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就不说了。 这个故事本意是遇事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更要亲自去体验。但这里还有一个隐藏的话题:信任问题。为什么小马没听松鼠和老牛的,而听了他妈妈的?是谁让你试去都回去试吗?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就像买手机,自己能体验一下买到合适的手机概率最大,但没条件体验时,大部分人应该回去看评测。你选择相信某个评测时希望你有相信他的理由。个人虽然谁的评测都看,但对叶秋和那岩(不包括收推广费)的建议更看重些。 最后,再多说一句,楼主是不支持甚至反感某某故事新解的,比如,狼吃羊是本性,就应该吃。每个寓言故事都有作者想表达的基本意思,我们应该尊重。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曲解故事的本意,如果有的话,欢迎批评指正。 多谢看贴的吧友。
谈谈对NPU、AI及软硬件结合优化的一些看法 知道贴吧有帖子太长不看的传统,但想想自己也不是想让人看,只是想写了而已。 先表明自己现在比较看好华为,用得V10,没人给钱,不是海军。说得观点是有利于华为的,内容有可能引起不适,慎看。 为什么想写了呢。楼主正在给老板算东西,在2个E5共24核的CPU、128G内存的电脑上,平均算一步要2.3秒,一个结果要算2万步,大约要花13个小时,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说,让电脑算着你想干啥干啥去呗!但这样通常都没好下场。所有楼主每次都不惜熬夜,怀着虔(忐)诚(忑)的心等待着。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现在相对很闲,所以才想写此贴。 楼主不是学人工智能(或与之相关的神经网格、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计算机硬件这块儿的。楼主主要工作是想办法将一些奇怪的方程用加减乘除给算出个结果来。但因为平常爱下围棋,AlphaGo的横空出世给了楼主很大的震撼。之前和很厉害的电脑软件下可轻松获胜,那些软件用了DeepMind公司公开的算法后,在i5, 8G内存的本上可以让楼主9个字,楼主要靠着悔棋才能赢(实在太想赢一局了才悔棋的),围棋界已经进入是“人不如狗”的时代。出于兴趣,楼主看了Geoffrey E. Hinton(就是被称为深度学习之父的那个人)的神经网络视频教程,照着Michael Nielsen的入门教程写过些卷积神经网格的程序。只是对人工智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说得不恰当的地方欢迎相关专业人士指(打)正(脸)。 -----------------------------------------------分割线------------------------------------------------- 进入正题。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的意思。人工智能不光在手机界,现在在各个领域都很火。但给我的感觉这个人工智能到底该怎么用,能用到什么程度,搞这一行的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说法。更多还是停留在学术层面上,向实际应用场景的转化还很有限。楼主印象中最复杂的一个场景就是无人超市,终极目标就是,你进入超市只管拿上你想要的东西走,费用会自动在你帐户上扣除。在手机上的应用,楼主能想到的还是图像和语音识别相关的,比如提升语音助手的能力。以后有可能实现下面的场景:XXX(语音助手的称呼),给我去贴吧看看手机吧那个傻X回复了没有,没回复再骂他两句,怎么难听怎么来。但楼主个人还是很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的。就在AlphaGo和李世石比赛前,楼主基于自己浅薄的知识,认为有生之年看不到计算机在围棋上赢人类,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后就挨了一当头一棒。 再说NPU, Neural Processing Unit, 神经网格处理器(单元)。NPU有用吗?这个取决于AI的发展程度,如果AI发展到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时候,NPU肯定能发挥它的优势的。举个例子吧,要想把加速度信号积分成速度信号,可以把积分用一定的算法转化成加法,然后交给CPU计算,但速度应该不如用积分电路,真接输入加速度信号,输出速度信号快。(这个例子不知道对不对,楼主也不知道CPU里有没有积分电路,也不知道实际哪种方法更快。想表达的意思是,有些运算能从硬件层面上实现加速的话,速度会提高很多。)NPU的道理和GPU是一样的,就是把原来需要CPU完成的工作,交给更擅长的处理单元去做,你现在不会觉得GPU没用吧。 最后再说一下软硬件结合优化吧。再基于楼主浅薄的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硬件的发展速度还是满足不了人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在楼主的做得这块儿,2、30多年前大牛们预想的计算机发展速度并没有实现),所以软硬件结合优化是必要且有用的。比如,AlphaGo Master版就是通过软(算法)硬(TPU)件结合优化,实现了计算速度比前一个版本快10倍。就拿楼主现在的计算来说,CPU使用率大部分时间在60%左右,内存使用率大部分时间在40%左右,这是由于算法限制(软件层面),好多地方无法并行。再加上大部分软件都是在旧软件基础上开发的,出于商业成本的考虑,就是能提高效率也很难做到全部重写。所以在软硬件结合优化上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的。 总结一下楼主的观点:AI虽然现在应用场景有限,但发展前景很好;NPU现在并没有明显体现出其优势,但不是减分项,更不是黑点;软硬件协同优化是必要的,是能带来运行效率的提升的。 -----------------------------------------------分割线------------------------------------------------- 说了那么多,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我掏钱买产品看得是实际效果,你给我扯技术上多好、实现多难没用,我挣钱还难呢。现在AI、NPU的应用场景并没有好到可以吸引大部分人为其掏腰包的程度是真得,但我也没觉得华为吹什么,有技术还不让说啊。因此,实在想不明白这有什么好黑的。万一这两年内AI应用上有了重大突破(虽然我不看好两年取得突硬破),对于换机频率低的970用户(比如楼主,因为穷)肯定是好事啊。对于GT,楼主不玩儿那些游戏,不知道有没有提升,日常应用提升并不明显(970本来也不差啊)。但看了好多评测,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相信这样的技术是能带来提升的,就是以后自己想玩儿游戏了,也能满足需要,所以买了V10。 最后,谢谢看到这里的人。祝好。
荣耀V10 某东618买得,可申请保价 4 64的现在比618时信宜80,可申请保价。
读秒绝杀 读秒绝杀,太刺激了!
仔细想一下,大嘴还是吹了些牛的 知道大家太长的帖子不看,简单点儿说,只是和友商互有胜负,并没有“天上飞”和“地上跑”的差距。 P.S. 谁告诉我,该用“贴子”,还是“帖子”?
吧主就不能开个集中讨论帖吗? 大部分都是gt970大战845(说来惭愧,我也发了一帖),这么多评测过后结论大家都有谱了,至少都找到自己想要的论据了。还讨论个啥。 那几个经常水帖的舍宝,老水丐,**姑娘,**骑士,Y***的水帖都看不到了。严重影响了逛机吧的乐趣。
全程看了中关村和爱否的直播,说下自己的看法 一直在贴吧混,看多了水军大战,总劝自己在贴吧别较真,看不惯喷就对了。但这几天莫名的很关注华为的新技术,想稍微认真的说下自己的看法 重点: 两者测试方法完全不同,没可比性。 个人感觉: 两者基于直播实测得到的结论都还客观,爱否更像在实验室做实验(要控制变量,所以要以相同的初始温度开始),有点是像在测硬件的表现,而不是整个系统的表现(cpu/gpu调度、温控测略等);中关村更接近平常大家连续玩儿游戏的场景。 结论: gt970游戏性能比970有很大提高,和845比有可比性,不存在谁吊打谁的说法。iphone x的温控应该是有点儿翻车。 p9、mate8时开始关注华为,p10闪存门(这不能算黑吧,毕竟是事实)被恶心了一把。现在来看还是挺看好华为的,之前970(独立NPU不给加点儿分?)在硬件上超过了835,通过软硬件结合,也把硬件实力也发挥出来了,这对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的帮助都是很大的,希望980的时候能全面胜过友商吧。 其实按照做科学实验(楼主学工科的,做过实验)的角度来说,爱否的可能更科学点儿(虽然更科学并不一定更接近真实体验,液氮滴到皮肤上给人是灼伤的感觉)。而且人后边对质疑的回应也算有理有据,有点儿被爱否科技圈粉了。 P.S. 一下午一晚上尽看直播了。报告写不完了,要被老板骂了。所以告诫大家,在这儿喷来喷去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该做得事性。 再P.S.楼主没钱,用得是红米note 5,但觉得米粉现在还是低调儿的好,最近几款产品米8是最低于预期的(如果你们愿意和锤子、联想比,我就无话可说了)。 再再P.S. 我一直认为买水军夸自己还能接受,买水军抹黑友商是小人行径。关于什么是小人,推荐大家看一下余秋雨的《历史和暗角》一文。
今天(2017.1.9晚)中科大的源无法访问吗? 装软件时提示core.db等几个文件格式不对,pacman -Syy了一下,那几个.db文件都只有一百多B,然后把清华的源改到第一个,把那几个.db文件删掉,重新pacman -Syy一下,好了。是因为是中科大的源的问题,还是我自己网的问题?
求大神帮助 文件夹下有10个.dat文件,怎样实现每次一个文件并处理里面的数据(数据处理方式不用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