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君Ω 蔡鸿燊第一
有梦想就努力的向梦想奋斗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25 发帖数: 5,302 关注贴吧数: 60
西周断代、西周历法的复原与《史记》错讹的修改 作者:彩虹神 文章于知乎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uanlan.zhihu.com%2Fp%2F1899516776158597317&urlrefer=1fbe7b79555a80d16f7a8acf6cc67cf9 据《古本竹书纪年》:“晉文侯二年,周宣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曰桓公。”、《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瓚曰:“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居於鄭父之丘,是以為鄭桓公。”可知晋文侯二年当在周幽王败后,然观《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下文简称《年表》),周幽王败于公元前771年、晋文侯二年为公元前779年,不合,可知《年表》于晋或周的部分有讹,或两者皆有讹。由《史记·周本纪》(下文简称《周本纪》):“宣王……三十九年,戰于千畝”、《国语·周语上》:“宣王……三十九年,戰于千畝”、《清华简·系年》:“宣王……立卅又九年,戎乃大败周师于千亩”,可知周宣王于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由《年表》可知周宣王三十九年为公元前789年,由《史记·晋世家》(下文简称《晋世家》):“穆侯……十年,伐千畝”、《年表》于晋穆侯在位期间载:“十,以千畝戰”可知晋穆侯十年当已发生千亩之战,然《年表》中晋穆侯十年为公元前802年,不合,可知《年表》于晋或周的部分有讹,或两者皆有讹。于下文便将论证解决这些错讹并解释太史公发生错讹的原因、所产生的错讹数据为何会是这些数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