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中拾趣💦
荷花仙子2009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73
粉丝数: 281
发帖数: 29,459
关注贴吧数: 32
黄河 出句:披云而下,金浪啸东盘万里, 岿映银河浩气。 自对: 抱朴以行,琼汁灌地惠千家,尽显圣母情怀。 @怀璧高酣 请求帮助
云 出句:似水柔情生万化 自对:如荷清骨洁千 重
云 出句:似水柔情生万化 自对:如荷清骨洁千 重
对联的撰写 对联的撰写方法 对联的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几乎所以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如果全部介绍的话,应有100页书以上的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针对个人来说,常用的写作方法只有几种或10多种,当然也有更 多的。在10多天里是不可能全部学得完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今后联艺提高了,眼界扩大了,相信朋友们会逐渐掌握更多对联写作方法。 一、集句式 集句,就是把别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 举杯邀明月(李白句)==放眼看青山(白居易句) 二、摘句式 摘句,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偶句而成的。如: 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 三、脱化式 脱花,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而作成新对联。如:有名的联名为: 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这是纪晓岗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稍加改动而成的。 四、创新式 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扩联创新式,对句创新式,定题创新式,自由创新式。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我们这一讲主要是介绍整联的常用撰联方法。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 比喻法。 如: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2、夸张法 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3、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4、对比法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5、反对法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 6、正对法 正对的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 7、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如: 入流亡所====登岸舍舟(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其中,“入流”与“亡所”、“登岸”与“舍舟”,就是句中自对。又如,“荣辱”对“是非”、“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溪声山色”对“暮鼓晨钟”、“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沉潭”对“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当然,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8、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 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9、借对法 借对。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 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 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 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0、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 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 “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再如: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 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 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五六月间无署气==二三更夜有钟声。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用典法 用典——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 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还有引用搅动,假换称法,比拟法,同异法,增语法等等,不一一介绍了。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冰融一角闲翁钓
冰融一角闲翁钓
冰融一角闲翁钓
胭脂渐染芙蓉雪
胭脂渐染芙蓉雪
胭脂渐染芙蓉雪
浣溪沙 修竹 浣溪沙 •修竹 笾笋初情破绿苔,青葱俏嘴衬香腮。颀虚青节梦徐来。 画里折风持玉骨,雪中衔翠放幽怀,月移倩影印仙阶。
浣溪沙 修竹 浣溪沙 •修竹 笾笋初情破绿苔,青葱俏嘴衬香腮。颀虚青节梦徐来。 画里折风持玉骨,雪中衔翠放幽怀,月移倩影印仙阶。
https://tieba.baidu.com/p/5953484842
https://tieba.baidu.com/p/5953484842
冬借西风天地老
云雾蒸山山入画
云雾蒸山山入画
为人做事仁为本
爽 出句:风卷湘帘,落叶成冢,漫天飞雪练江山,已是春心欲动; 自对:曙开夜幕,繁宿遁形,嘹亮晓鸡传尺素,时值旭日将升。
爽 出句:风卷湘帘,落叶成冢,漫天飞雪练江山,已是春心欲动; 自对:曙开夜幕,繁宿遁形,嘹亮晓鸡传尺素,时值旭日将升。
爽心 出句:风卷湘帘,落叶成冢,漫天飞雪练江山,已是春心欲动; 自对:曙开夜幕,繁宿遁形,嘹亮晓鸡传尺素,时值旭日将升。
雪绘神霄织绮梦
阳光万缕门庭照
巷风朴素传声远
方外青竹似有恨
一地残英谁作孽
日/月 耽情天下渡 着意仲秋明
日/月 耽情天下渡 着意仲秋明
妙句生双翼 妙句生双翼
妙句生双翼 妙句生双翼
妙句生双翼 妙句生双翼
打开心结群山舞 打开心结群山舞
冬树有琼花绽,河常玉骨封。 冬 树有琼花绽, 河常玉骨封。
冬树有琼花绽,河常玉骨封。 冬 树有琼花绽, 河常玉骨封。
一抔乡土难割舍 一抔乡土难割舍
筋斗三番遊五指 筋斗三番遊五指
愁 云在眉间过 霜由鬓角生
雅趣 桃花细雨竹轩酒 葱指金环步韵诗
春情 手挽春池,点点星星雨 蛙蹲藕叶,嘹嘹亮亮歌
遊春 丽日裁春蝶入镜 香风踏浪柳摇情
愁 云在眉间过 霜由鬓角生
春情 手挽春池,点点星星雨 蛙蹲藕叶,嘹嘹亮亮歌
雅趣 桃花细雨竹轩酒 葱指金环步韵诗
遊春 丽日裁春蝶入镜 香风踏浪柳摇情
扶风回雪罗裙舞 扶风回雪罗裙舞
冬卷秋帘冰雪赠 冬卷秋帘冰雪赠
出岫轻岚抛素锦 出岫轻岚抛素锦
此月已成昨日月
春梦 春梦 心籍东风入梦乡,山河锦绣尽春光。 动车鸟道飞天堑,海底神州潜走廊。 鹤发童颜闲巷里,青鸾紫凤落川冈。 桃源花浪袭仙境,一枕余馨满室香。
驱寒老酒肝肠烈(过瘾)请
月下清泉濯肺腑
佳联妙理言难表
佳联妙理言难表
袖里江山成一统(古音)
风卷湘帘,落叶成冢,茫茫飞雪练江山,细看已是春心欲动, 风卷湘帘,落叶成冢,茫茫飞雪练江山,细看已是春心欲动,
染霞云朵三分醉 染霞云朵三分醉
飞雪漫天织素锦
冬鹊巢高干
冬鹊巢高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