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邑刀客 石邑刀客
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
关注数: 485 粉丝数: 332 发帖数: 20,896 关注贴吧数: 122
阿拉伯国家为何打不过以色列? 以色列作为一个由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被称为“微型大国”。从地理位置来说,以色列从建国一直处于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1.5亿多的阿拉伯人包围着犹太人。然而在阿拉伯国家主动挑起的四次中东战争中,占绝对优势的阿拉伯人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成就了以色列“微型大国”的称号。 犹太人所掌控的财富决定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命运。 以色列存在的基础就是全世界犹太人所掌握的财富,犹太人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有关机构统计,犹太人控制着全球约60%的财富,西方国家的绝大多数富翁都具有犹太血统,从美国的巴菲特、索罗斯等金融大鳄,到默多克等传媒大亨,西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等都是能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走向的战略性人物,默多克、索罗斯、罗斯柴尔德家族等控制的金融、冶金、矿产、农业等产业,都可以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带来丰厚的财富回报。 在美国犹太人所掌控的产业间接控制着美国国会议员选举,影响着美国总统的大选结果。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过:“在美国,犹太人每天如果多打了几个喷嚏,美国总统就要召集白宫顾问们讨论讨论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政策。”由此可见犹太人对美国政客的影响有多大。正是这种影响力,决定了美国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绝对支持,以色列也成为了美国在海外的最铁的盟友,只要以色列做了出格的事情,美国都会站在背后高度支持。 犹太人的创新意识决定了以色列的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 以色列作为二战后刚组建的国家,几十年内在科技和工业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成就使自己国内的农业、制造和军事等工业要远远高于包围着他的阿拉伯国家。当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还不能冶炼钢铁,以色列已经制造出新型的复合材料。当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还不会维修飞机,以色列已经能制造飞机发动机。当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靠出卖自己国内的资源来维持国家经济,以色列已经在靠科技出口和工业出口来发展自己本国经济。目前,以色列在军工、信息化、机电电子和农业等方面的科技水平不是阿拉伯国家可以相比的,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还处在现代工业的起始阶段,许多国家连钢铁还不能够独立冶炼,科技工业的落后程度显而易见。 以色列工业科技的高度发达来自于犹太人的创新意识,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22%的获奖者是犹太人,爱因斯坦、冯卡门等这些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层出不穷,马克思、弗洛伊德、基辛格等思想家、政治家都出自犹太人。正因为犹太人所具有的创新意识,成就了以色列的民族科技工业的崛起,在中东这一块布满戈壁、沙漠和盐碱的土地上使自己的科技工业的发展遥遥领先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世界的不团结,成就了以色列的崛起。 阿拉伯世界的统治者们几百年以来一直在争权夺利,埃及、沙特、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的政客始终都在为谁能够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不断的较劲,这种较劲削弱了阿拉伯世界的凝聚力,统治者没有心思考虑发展国家经济,科技创新,工业革新,始终在争取地区主导权上下功夫。以色列飞机越过约旦和沙特的领土轰炸伊拉克的核设施,被越界的两个国家却装做不知道;伊拉克出兵侵占了科威特更是让全世界的人对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内讧感到不可理喻。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把维护自己的教派利益看作比生命还重要,逊尼派和什叶派上百年来一直在争斗,至今还未消停。近期最独裁、最没人权的沙特和卡塔尔打着反独裁、要人权的口号让半民主的叙利亚领导人下台,更是让全世界看不明白。 因为不团结,四次中东战争,拥有1.5亿多人口的阿拉伯人没有战胜几百万以色列人,让阿拉伯民族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阿拉伯国家里的小兄弟—巴勒斯坦被以色列长期欺负,时常被以色列坦克飞机登堂入室,杀戮巴勒斯坦人几十年,每次联合国进行谴责都会被美国否决掉,然而阿拉伯国家对此却不闻不问。个别国家甚至长久的躺在美国的怀抱里,开怀畅笑,看美国脸色,为美国服务。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合作平台---阿盟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弱、最不起作用的地区间国家合作组织,对内不能维护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不能调解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冲突,对外不能维护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不能提高阿拉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很多政治事件的所作所为被世界各国所耻笑,有西方政客坦言:“阿盟没必要存在,因为他摆在那里什么也解决不了”。 放眼看以色列,在国内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能够和谐共存,在大多数人信仰犹太教的同时也允许基督、天主和伊斯兰教的存在,多种宗教共存却没有宗教矛盾。正是这种宗教信仰的高度文明让以色列国民能够和谐相处,从而引导国家政治向民主迈进,实现了国家民主化,为国家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从世界形势和长久发展来看,以色列只能越来越好。 虽然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包围的现实不能改变,但随着以色列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这个国家只能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文明。目前许多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经过近几十年的疯狂开采已经接近枯竭,储量不断萎缩,人类在光伏、核能和新材料等科技快速发展后,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将不断缩小。阿拉伯国家如果还不能够更好的解决地域矛盾、民族矛盾和教派矛盾,不能更好的发展国家经济和实行工业科技创新,根本没有能力遏制以色列的不断强大,几十年或百年后,以色列将直接从军事和经济上控制阿拉伯国家,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新领袖。
公历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中文名 公元 外文名 Common Era(C.E.)(英);anno Domini(A.D.)(拉丁) 别称 基督纪年、西元、格里高利历 创立者 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 推广者 基督教 起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时宪历是明朝来华神父汤若望制定的)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 – 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