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leywu1985 harleywu1985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6,194 关注贴吧数: 59
足协再不努力就要被苏超超越了 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业余联赛,但如今的赞助规模已经不能小看了,还没到决赛阶段总赞助费已经达到7000w,整年玩下来破亿是铁定的,这钱分给13太保除去人员工资外每家也有几百万的规模,各工作人员和球员少说有几十万的收入,如今中甲中乙球员欠薪的一大把很多球员拿着千元的月薪过日子,对比苏超是不是有很多职业球员选择退役后加入呢?起码市政府亲自下场参与的项目又能赚到钱谁不想来? 有些人不看好苏超能运营多久这套模式会发展成怎么样?现在很明显了企业出钱+老百姓买门票进场促进消费+政府出场地给给予球员补贴给赞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那很有可能会形成独立的省级联赛。 常州市委书记已经发话了因为成绩不好将投入资金和软硬件支持当地的青训发展,说明在省级市级层面13太保已经达成共识有了初步的规划。 苏超背后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我是不信的,一切的操作都非常专业,而且据说浙超,广超等都在筹备中很快会普及,全国有一半省市这么做谁最受伤?打的就是北体大系为主的足协的脸面,你的赛事管理能力不行,中超的一场比赛吸引力都没苏超观赛人数多,你说人家业余也好,说经验不足需要指点也罢,但实际交出来的成绩单比中超运营的还好,现在各省市倒逼着升级和改革,你还在玩保龟保红皮的下三滥路数独占着一块蛋糕不放手,那也别怪其他人另外开辟赛道不和你玩
那么多年争斗说到底还是上体大和北体大之争 一直在说北方系集团有几个俱乐部代表,其实本质上是北体大系和我们南方上体大系在体育产业的竞争格局,北体大走的是体制内路线,适合山东,北京,东北,天津,河北等考生想要考公的,比较出名的成绩是每年能稳定输送奥运夺金项目的运动员,适合个人项目和集训,各体育局的人才输送。 上体大走的是国际路线,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和科学管理出复合人才,对体育项目的理解和团队配置几乎和国际一流接轨,毕业后走硕士博士或者国外留学较多,其次江浙沪的各项体育产业的就业。 说了那么多屁话本质就是一个仕途当官,一个深耕体育行业走专业路线,目前足协以及国家体管大多都是北体大系的,而裁判方面上体大也只占一小部分,但是足球这个项目,青训培养体系最为完整人才最多的就是江浙沪,广东和山东,辽宁省,北京和天津有吗没有,那他们靠什么维持成绩呢通过培养奥运夺金人才给本地的薄弱足球争取福利,给到优先摘桃子和主场吹罚尺度偏向性。 多年来这种平衡其实是微妙的,永远争第一给到不弱于中游球队的资金支持加上主场因素给争冠集团压力,最次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当地体育局看北京对奥运的贡献也能适当拿出点补贴给国安。 直到周金辉打破了这种平衡,几年积累下来上百亿的投资打水漂还把俱乐部全抵押出去,现在赌徒心态穷途末路了只能要挟市政府想办法帮他还债,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京津冀的球迷看不懂外,南方球迷基本都懂乌龟只是时间问题,不得不佩服久事的定力,赛季初口头不和一个赌徒去争,你大肆买人我不跟,但实际踢出来的内容和指数妥妥的冠军相,中期进行适当的补强继续稳如老狗,那现在的压力谁最大?如果有些群体做出格了那就媒体舆论造势让调查组介入,于根伟只是明面上的白手套,看吧下半赛季精彩的事有很多,但大家别急久事始终是最稳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