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0216 风之子0216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014 发帖数: 1,963 关注贴吧数: 26
转自天女吧! 陈指导:"陈博雅的进攻还是有一些特点的,(以前的)一传手感还可以,一传也一直没放下"。 陈博雅:"最近一直没练一传,之前她们去亚俱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陈博雅并不是球队重点培养对象,从失踪一段时间到这次回归,似乎并不是教练组"心甘情愿"的招回培养) 记者:"你是不是对练一传有抵触?"。(由于这两年教练组和舆论打造的氛围是"杨艺和孟子旋一传生命线",给记者的错觉是除了杨艺其他边攻手都不会、不愿意练一传?天津队的一传就靠杨艺一人顶着了。) 陈博雅回答:"我非常想练一传,想做个全面攻手,想象惠若琪一样全面"。(这句话瞬间打脸,看来不是其他边攻手不想练,而是球队为了让没有前排能力的接应成为球队核心,其他边攻手减少一传训练,甚至不练?看来青年队时期李盈莹、陈博雅等人都练一传,但到了排超联赛为了配合球队的"整体战略(杨艺+孟子旋一传生命线)其他边攻手一传训练并不系统!") 记者:"陈博雅在比赛中打了两个位置,球队是怎么考虑的呢"。 陈指导:"球队还是希望陈博雅更全面一点(但这个全面不是指的技术),主攻接应都能打"。 旁白:"前两局陈博雅打接应,最后一局换回杨艺接应"。 陈指导:"前两局是让她在接应位置找找感觉。从球队整体考虑,最后一局换回杨艺主力接应位置,让她去打主攻。"(这句话信息量不小意思是,陈博雅以前是打接应的,前两局其实是为了锻炼她一下别忘了接应的感觉,最后一局才是她的定位,球队需要时打个主攻替补。从球队整体考虑杨艺还是核心主力接应,陈博雅必须有能打主攻的能力,以后才能有机会留队?王艺竹、陈博雅、于鋆炜三个人竞争一个替补主攻位置?) 陈博雅:"之前一直是打接应的,对主攻位置很生疏,在主攻位置出现了不少失误(想起了杜清清当时的窘境),还是要让自己能打多个位置吧,球队让我打哪我就打哪"。(这句话听起来多少有些无奈,明明擅长接应位置但还是要做好被教练组改主攻的准备。就是怕坚持打接应又要消失一年了?接受打主攻还有机会跟队?) 最后让人不解的是,教练组的爱将其实是杨艺、孟子旋和几个小胖子。比如韩玥联赛、亚俱杯一直都跟着球队,但是无身体、无一传、无防守、无进攻的技术特点在球队排名却在王艺竹和陈博雅之前?几个接应接二连三的被教练组都改到主攻位置,最后形成杨艺独苗的局面,陈博雅更夸张直接消失一年(明显陈博雅看起来更有培养价值)。一提到接应陈指导回答就有点吞吞吐吐的。 看来球队一传不好需要分两个方向看了:(1)有些人确实不是那个材料,练不出来比如韩玥。(2)有些边攻手为了配合球队整体战略"并没有强化一传训练",一传、防守、小球训练是需要细水长流的,而不是靠突击强化。杨艺进攻不行,就有练一传的"特权",其他人主要练进攻配合杨艺保她的一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