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讲故事 香菇讲故事
关注数: 75 粉丝数: 60 发帖数: 2,340 关注贴吧数: 2
【转发】新坛子的一篇好文,大家分享啊 大家不用担心版权,作者本人答应转载了,有点长哦,慢慢看,看前注意事项,莫喝水,准备好纸巾,最后有点虐。 --------------------------------------------------------------------------------------------------------------------------------------------------------------------------------------------------------------------------------------------------------- 写在前面: 这本来是我自己空间里的一篇文,是承诺一位同样喜欢宇宙人的姑娘而写出来的,但她不知道有我们这么一群来自某论坛的姑娘们。虽然大多是我自己的话,但文中很多点睛之笔都来自某些公共论坛,有些年代久了,楼也太高不可考了,我也有私心怕每句话都注明出处会影响流畅性,因此非常惶恐和内疚,姑娘们如果对版权和其他方面有意见请尽管提,我一定尽力妥善处理。 就这样吧,反正文笔也有限,文也很蠢,权当喊个热闹吧。 正文: Zhenya的大名叫Evgeni Viktorovich Plushenko,就是那个长着金发蓝眼大鼻子的俄罗斯花样滑冰男运动员,Zhenya是他的小名,不不不,不念真亚,俄语里的发音大概类似于热尼亚或者任亚。 Zhenya同志有很多的故事,当然我要讲的不是他离开那个不知多少光年以外的遥远的母星球来到地球的故事,我要讲的是他来到地球之后的故事。 1、Where it began 1982年的11月3日,Zhenya诞生在,或者说着陆在俄罗斯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3岁的时候全家搬回了家乡伏尔加格勒。这个“各种原因”里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小Zhenya他灰常灰常的体弱多病,伏尔加格勒比起他的出生地更加温暖。当然指望气候的温暖是治标不治本的,Zhenya的母亲打算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儿子的体质,而小Zhenya选择了滑冰。根据他的自传,实际上是他母亲的一个朋友给自己的小女儿买了冰鞋但女儿却吃不了滑冰的苦,愣是把冰鞋白送给了Zhenya,所以也许是滑冰大神选择了Zhenya? Zhenya从4岁开始练习花滑,刚开始他连基础滑行都滑不好,被其他孩子取笑,耳朵半规管的问题让他在做旋转练习的时候极易恶心呕吐,吃尽了苦头,孱弱的体制让他在旋转的时候血从指甲缝里渗出来甩落到冰面上,好在这一切最终没有吓倒他,他坚持了下去,3个月后在整个训练班中的比赛就排名到了第六,超过了很多练习了一年多的大孩子,而再过3个月,他就成为了全班的冠军,并且再也没有让出这个名次。拜体育训练所赐,那些儿时的虚弱和病症也离他远去了。 11岁的时候,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经济萧条,很多公立的滑冰学校和冰场都关了门,也包括Zhenya练习的冰场。Zhenya的教练把他介绍给了圣彼得堡的金牌教练阿列克谢•米申,这个对Zhenya一生都有巨大影响并且一直到现在都陪伴着他的教练。孤身一人到圣彼得堡的Zhenya由于家庭贫穷营养不良而十分瘦弱,皮肤发青,并且没有父母的陪伴,生活十分艰苦,只能住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睡在一张破烂的行军床上,自己洗衣做饭,还会被比他大的孩子们欺负。但他刻苦的训练态度,出众的天赋,女孩子一样的柔韧性和冰上浑然天成的感觉吸引了米申,后来米申通过各种方法在生活上帮助和资助这个孩子,包括让他的母亲到圣彼得堡来照顾他,给他安排条件比较好的宿舍,甚至把他接回自己家照顾等等。但即便如此也阻止不了“贫困”两个大字牢牢地绑在他的童年经历上。他和母亲一起到地铁站捡空酒瓶,因为四五个酒瓶就可以换一片面包;某次比赛前,母亲对他说:家里唯一可以充饥的就是半个苹果了。总之一直到十五六岁,Zhenya住的是窝,坐的是11路,身材就是一颗豆芽菜。 但是这样也无法阻止Zhenya在冰面上像飞一样的进步,他的花滑天赋一点一点地被激发出来,在教练和大师兄——94年冬奥冠军乌马诺夫等人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练习着,掌握了一个又一个别人在那个年纪根本无法掌握的难度动作。1996年的世青赛,13岁的他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97年他就以巨大的优势获得冠军,他的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同龄人。而到了97-98赛季,刚过15岁不久的Zhenya正式进入成年组的比赛。
【转载】花滑吧被挖坟,我发现好东西 ---------------------------------------------------------------------------------------------------------------------------- ---------------------------------------------------------------------------------------------------------------------------- 2006年2月7日凌晨5点40分左右,CCTV5直播第20届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自由滑。普鲁申科以几近完美的表现赢得了全场人热烈的掌声,赢得世界所有人的欢呼。普鲁申科,这位代表男子花样滑冰世界顶尖级水平的冰王子化身为“冰上教父”,而他的自由滑《教父》,也将被书写在花样滑冰历史中最显眼的位置。          很多人叫他王者,却无从知晓他深入心底的辛酸和仇恨;很多人都知道他之前腹股沟受过重伤,却不知道这个伤折磨他整整两年之久,几乎致残;很多人以为去年4月接受手术后的他恢复得很好,却不知道他向外界一直隐瞒着身体的疼痛;很多人惊叹甚至怀疑他的258.33分,却不知道他一直忍受着肉体上巨大的疼痛和心灵深刻的创伤,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整套动作。         当所有人感叹张丹的顽强,为张丹的流泪而流泪时,当中国这个注重精神文明的华夏之都预备将张丹精神发扬光大时,普鲁申科用他的一切告诉人们——俄罗斯人不相信眼泪。          在这里,我无意评说张丹的精神,更没有崇洋媚俄之意,只是我想说,普鲁申科的这块金牌,是不是更加富有价值富有意义。这位为花样滑冰无比执着,宁愿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息的英雄,是不是更加可敬。          花样滑冰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却让太多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生命。对于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摔倒不过是练习甚至正式比赛中小小的一段插曲。面对这些插曲,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会瞬间调整姿态和心态,丝毫不会将这个阴影带到接下来几分钟的表演中去;而真正优秀的运动员,在即将摔倒的一瞬会竭尽全力调整重心,甚至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疼痛,不着痕迹地稳稳站立。          这次自由滑中,普鲁申科在短短4分多钟,就这样顽强而倔强地一次又一次稳稳地站立。          当普鲁申科在热身时间轻松自由地跳四周,我们无法想象他带着伤痛,只有在后半段热身时间中,细心的普迷会留意到他像05年世锦赛热身时一样,习惯性地扶扶双腿。曲目还是《教父》,虽然不是新曲目,却在编排上做了很大改动,而每一个改动都无疑是准确无误地命中新规则的采分点。 优美的起跳。          惊世的4-3-2。          轻松的四周。          稳当的3-2。          灵活轻盈的多种三周跳。          变幻莫测的步法。          眼花缭乱的接续步。          变化多端的旋转……          这个战场只属于他,这个舞台只属于他,他在只属于他的世界中,诉说着,诉说着……          诉说他儿时的体弱多病,4岁时为强身健体而学习并深深爱上花样滑冰;          诉说他得以有幸跟在俄罗斯名教练米申身边,像亲生儿子一般被悉心地照顾和磨练;
【感慨】今天仔细看了都灵的颁奖礼 今天仔细看了都灵冬奥会的颁奖礼 先是看了一脸笑容的jeff,阳光小帅哥,很温暖的笑容,他在等分的时候表情也很丰富 很乐观的一个人,笑起来很灿烂,我觉得他的人生路应该会很顺畅,因为心宽天地也就宽了 然后我发现兰比尔哭了,之前都没有注意过,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走到银牌的位子他应该付出了很多很多,而今年这次的复出,他也是背负梦想而来,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他努力了,真的很努力,祝福他,虽然他外表很犹豫,但是兰比尔是个纯爷们,纯的 至于普,我在他湛蓝的眼睛下看见了平静,别的我什么都读不出来,没有经历过,我不知道他那时是怎么样的感受,应该是五味杂陈吧。越喜欢就越不知道怎么写 都灵是普的加冕礼 就像是王冠就等着他 就像是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它的王 那届的都灵 星光熠熠啊 还想起茹贝尔在等分时微红的眼眶 威尔那忧郁的眼神 想起高桥一脸稚嫩地吐舌 这些都是真正热爱有花滑的人 付出了 努力了 争取了 或许有失误 或许没有能完成梦想 他们都是最精彩的人生 PS:兰比尔退役了,祝愿他以后一生幸福         威尔,希望他调整过后能凤凰涅盘,不要被这次黑幕影响了        高桥,希望他四周成功,希望他继续越战越勇       茹贝尔也是,以后的路还很长     我们的小普,只要是你,我们就力挺到底 啰嗦一堆 我在说什么呢 时间终将过去 我希望以后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在花滑赛场上,享受比赛,挑战极限,赛场上是对手 赛场下是朋友,即使输了,哭也好,笑也好,释怀也好,发奋也好 有没有奖牌,成色如何,在这一颗颗热爱花滑的心面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PS;把围裙这类投机取巧者,为了分数的人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吧 over 真的是香菇讲故事啊 好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