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gp32 cuigp32
关注数: 92 粉丝数: 184 发帖数: 8,798 关注贴吧数: 24
如果我是小王,我会怎么办 王汝恒这件事各方面都没处理好,他自己没准备好后路,他的朋友圈子也不是那么靠谱——放出来内幕伤害最大的是王汝恒。俱乐部店大欺客也好总归是老板,是占据绝对主动地位的。球员是打工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巨星。 最绝的一招就是其他人都涨了,就王汝恒待遇很差,他自己不满意。如果大家都不满意,这个事有的回旋,大家可以团结起来罢赛罢训,但是现在情况是缺了王汝恒球队正常运转,其他队友也没法为他站出来。 因为最要命的是,王汝上赛季恒并不是重要轮换,在与许家晗的竞争中输了,可有可无。。。从上赛季上场时间、队内地位看,他拿底薪恐怕也不冤。 王汝恒应该怎么做?我不好说。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接受20万,同时和俱乐部修缮关系,缩短合同年限,为以后留点后路(转会)。新赛季付出更多努力,给大湿送点大礼,低头认贼作父也好,先让自己适应球队,自己的定位一定要弄好,从第15人做起,等成了当家球星,再让球队适应自己。光喊着自己能力高,没有伯乐,这是没用的。职业体育就是这么残酷。 总之,没有本钱的时候,怨天尤人是没有一点用的。现实中也没法发动舆论,发动舆论的后果很惨。就像我们科研圈子里面,光喊着自己idea好、头脑好是没有用的,现实逼着你,没有成果没有paper就玩完。也许以后历史潮流会进步,但是个人命运与历史潮流比起来,太短暂了,值不值?
下赛季,山东小将们可能打出怎样的数据 今年山东队终于摆脱了三年不进季后赛的鱼腩身份,球队不惜牺牲成绩培养年轻人,也饱受诟病。结果今年磨刀不误砍柴工,终于尝到了甜头。由于球队拥有三外援,国产队员的出场时间还是受到了限制。杰特场均打34.8分钟,弗洛曼29.0分钟,阿巴斯37.3分钟。这其中阿巴斯的37.3分钟,原本属于陶汉林、吴轲、曹振华(以下简称国产三人组)的。其他位置,控卫的几个小伙只能打打伪首发和垃圾时间,上场时间也受到了限制,只有睢冉抓住了机会成功转型打2,上演了一场励志好戏。相对来说,李敬宇、小丁、睢冉的上场时间还是有保证的。 把队员的数据换算为36分钟上场时间的数据,可以对下赛季队员的表现做出一个估计值,也可以对球员现在的表现进行规划(比如是否应该控制犯规,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够好)。当然它只是一个估计,这个数值是存在问题的,比如:球员的进步只能体现在上场时间增加的加成里面;一些球员尚不具备打36分钟的能力;本赛季的数据,有的球员是打主力,面对的防守是对手主力级别的;而有些队员是替补多,面对的防守也是替补级别的;还有一些队员只有垃圾时间上场,那这些数据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多说一段,替补表现好,是不是就该打首发?比如说李敬宇、陶汉林表现不错,那么提上首发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呢?不一定。 首发和轮换的阵容是有针对性的,首发上来面对的是对方的主力,首先要保证防守,不要再开局就给自己挖坑,而轮换阵容面对的主要是对方的替补,防守压力会小一些。例如,常规赛山东队第二节常常拉开比分,因为山东队的板凳有杰特、李敬宇、陶汉林这些得分能力不错的队员,寻常对手的板凳常常招架不住;而到了总决赛,我们的板凳优势不再,因为对手的板凳竟然是国家队级别的。。。。在nba,马刺的板凳实力不俗,看球员的+/-值,有时首发5人在场时并不能拉开比分,反倒是替补尼尔、船长、迪奥、邦纳、吉诺比利等人上来之后一阵乱拳,就能迅速拉开比分。在比如这赛季的开拓者,他们首发5人有利拉德、巴图姆、阿尔德里奇等人,实力出众,打强队也不落下风,但是由于开拓者的板凳过于坑爹,因此他们的主力还要担负为板凳填坑的责任,战绩差可想而知。又比如,nba的一些知名第六人,JR史密斯,克劳福德,吉诺比利,去年的哈登等,他们在任何一个球队都有打首发的实力。但是一旦把他们提上首发,在替补出场的20分钟时间里,球队会遇到大麻烦。因此对球队轮换的科学安排是很重要的,窃以为巩晓彬这个赛季的轮换可以打90分,在cba中也对得起第二名的位置。 总之,板凳要保证一定的进攻持续力,甚至是压过对手的进攻压力。 言归正传,废话少言,在这张“36分钟数据统计”中,亮点多多: 1, 陶汉林在36分钟内,将打出cba顶级国产内线的数据。16.6分10.1个篮板,这个数据在国产内线球员的综合排名中将仅次于易建联和韩德君,得分要高于守强攻弱的李晓旭、张兆旭,篮板要低一些,但是赛季两双也是蛮好的嘛。顺便出一道题,山东上一个能打出赛季两双的国产是谁? 这是陶汉林的第四个cba赛季,坊间颇有对他“进步不大”的非议。尽管我也曾提出一些陶汉林的问题,但是这个赛季陶汉林还是在技术上有进步的:他的篮下单打次数和成功率上升;他的内线脚步开始有模有样了;罚球多数时候不坑爹;效率不错;曾经开发过转身跳投。那么综合他四个赛季的数据,如果都转化为36分钟效率值,看看他是不是有进步呢?
复盘第三战:从理想到现实,从现实到妥协,从妥协到理想? 这个标题,抄了去年《足球之夜》对冈田武史的三集专题片的标题,以记录他在杭州绿城的青春风暴遇到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说句题外话,我当时是滕卡特的支持者,不是因为他带队有多好,而是因为大爷队有多差。正好可以拿来说一说山东总决赛的变化。 理想——巩晓彬理想的篮球是学院派:防守凶悍,强调身体接触;进攻稳健,以内为主,打团队篮球。打到了总决赛,没有压力,胜算很小,巩晓彬还是打算实践一把自己的理想,也算是为了未来。 现实——广东在欧洲篮球大师尤纳斯的带领下,打出了攻防两端都强过山东的团队篮球。第一战,两队打法几乎没有区别,实力更胜一筹的广东取胜,其实悬念很小。 妥协——第二战,巩晓彬在不改变主要打法的基础上,做出了微调:加强外线出手,增加犯规,打得更坚决;第三战,做出更大妥协:首发换小外援,李敬宇提上首发,李敬宇和小丁不休息;防守全场紧逼、三内线、长时间联防。。。能使得花活儿,大湿全用了。效果呢?除了第一节广东开局不顺,后来广东连续破联防,朱芳雨第二节连得八分,迅速将分差拉开至10分左右,上半场落后8分。下半场分差达到20分。 理想——变or不变?不变?一板一眼打实力差距在那里了,没有赢的可能。变?广东的应变能力强,乱拳打不死老师傅,还是输。当体系不能帮助球队赢球,就依靠小丁这样的球星个人发挥;当球星的发挥也不能帮助球队赢球,还有什么可以依靠?体系与球星之争,放在nba也是一个难题,何况在cba这样的山寨nba中。 当第三场山东队抛弃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防守质量也开始下降,想靠一腔热血赢球的时候,我在山东队身上看到了半决赛北京队的影子。广东还是在继续他们一直坚持的打法,山东却放弃了自己最熟悉的攻防套路,于是第三节就落后20分了,这是总决赛三场以来的最大分差,而广东直到这时易建联还没怎么发挥,迪奥古坐在板凳上。。。前面两场,山东队贵在坚持,能把比分咬住,能把比赛悬念保持到最后,输在个人能力和经验上,不丢人;第三场,自废武功,先废防守再废进攻,每个人都按照不习惯的进攻方式和套路来进攻,这就连锻炼球队年轻队员的意义也失去了。前面可以说是技不如人,这一场就是瞎打了。当然了,把这一场的打法就当成是想赢球的最后一搏,也能理解。 然而,第四节,山东队打出了本场比赛最好的一节球,山东队回到了熟悉的阵容和打法上,加强了传球和杰特的攻击,防守上依靠内线双外援的强悍,打出了以往比赛下半场熟悉的节奏。如果前面的比赛能像第四节这样打,至少还能收获一点锻炼价值。 在山东队打出了这样一场本赛季堪比五连败期间丑陋、几乎没有技战术亮点、进攻完全是乱打的比赛中,我们还是来勉强找几个亮点吧。 1,首先,这场球不能怪球员,不能怪杰特实力差,弗洛曼烂。球队打法来了一个天翻地覆,打乱了既定节奏,打了一个赛季磨合完整的轮换节奏,完全打乱,还怎么正常发挥? 2,吴柯,他打出了赛季最佳一战,进攻上放得开,上半场连续在弧顶虚晃突破形成上篮(尽管一个没进),也命中了三分;防守上也强硬了,该犯规时绝不给2+1。 3,小丁,不用多说了。 4,或许这场能给未来的山东队带来一点教训,那就是:以后不要再把比赛打成这样了。 最后,知道很难取胜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理想呢?
复盘第二战:这样的山东,我骄傲! 1,球不能白输,我们收获了什么? 这场球虽然输了,但是亮点多多。球队的防守依然保持较好的水准,如果不是第四节裁判的表演越来越过分,我们不会输10分,但也很难把比分迫近多少。在这种高防守强度的比赛下,一直稳定维持的五分以上的领先优势太巨大了,不是杰特放一两次鸟枪能追上的。 年轻队员打这种比赛,太涨球了。上半场连传球都会拧巴,后来也就慢慢放开了,这就是成长。落后能咬住比分,没有崩盘,这就是成长。 2,巩晓彬为什么找技术犯规,他情绪失控了吗? 没有。整场比赛,巩晓彬都对裁判的判罚保持冷静。换个角度,大家想一想,本赛季的比赛,巩晓彬有几次被吹过技犯?他早就过了那个狂躁的年纪了。最后他很明显是想抓住时机向裁判施压。只不过没有处理好细节,选择一个不是很好的时间施压:山东进攻时。这样两罚一掷,山东等于失去了两次进攻机会,外带一次罚球,比分扩大到9分,比赛失去悬念。允许他憋了一个赛季的MLGB大法发作一次吧,赢球本来希望不大,大家就当他是把输球的责任抗在自己身上吧!为了球员或者教练的一两次失误就可以在贴吧破口大骂的朋友们,请尊重他们,管好自己的嘴。 裁判最拙劣的表演是在第一节,开局连续吹罚山东队犯规,重要球员受到照顾,阿巴斯第一节打完3犯。整场的逼抢就会响哨。主场哨可以把客队对主队的破坏球吹成罚篮,反之对客队就是前场球;客队防守一有身体接触就响哨,主队可以啥都没事;在几个关键点吹你一下,在不关键的地方补回来。cba,路还长着呢 3,吴柯为什么会获得27分钟的上场时间?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进入季后赛,吴柯的表现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在感慨为什么不给陶汉林机会。他比陶汉林高3公分,防守时效果更好;他有弹跳,可以封盖对手而陶汉林做不到起跳封盖;他有投篮,两次外线的三分,尽管没有进,但是还是造成了威胁,要知道他以前三分线弧顶的远投是非常有把握的;他有内线脚步和勾手,实在逼急了他可以打,而且还能打进。。。 而陶汉林呢,在上场的1.8分钟里,他抢了一个前场篮板,随即起跳出手,立即被封盖,对手打反击。前场篮板打不进,等于效果就是对球队没有实质帮助而只是增加了自己的数据。抢到进攻篮板,打出来再组织一次进攻是一次更好的选择,而不是面对对方两个人的防守还强行进攻。 总之在目前,吴柯更适合比陶汉林接受这种重要比赛的考验。陶汉林的打法能吸引眼球,吸引票房,取悦观众。但是如果不把自己的技术手段增加、加强,而只是做一个扣将。那么他在球队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 我们球迷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当我们喊着“吴柯不行,怎么不换陶汉林”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球队赢球,还是想过眼瘾看扣篮?那些主场球迷一看到内线球员拿球就喊“打打打”的,不嫌添乱吗?场上球员傻啊,不知道啥时候该打啥时候不该打啊 4,为什么阿巴斯第四节才爆发? 还是广东的防守。前面三节,阿巴斯不管是面对易建联还是迪奥古,都不适合去单打独斗。对位阿联,他没有身高,对位迪奥古他没有身体,怎么打? 第四节,对方陷入犯规困境,尤其是面对任骏飞,连续2+1,他可以强打了,效果不错。这就是阅读比赛,阅读防守。总之我们队员在没有像对北京内线那样绝对的优势的时候,选择强行打内线或者强行打外线都不是好的选择。 未完待续,马上更新~~~~~~
复盘比赛:山东队到底输在哪里? 比赛打出了预想中的低比分,也在第二节打出了短路的一节。那山东队到底输在哪里呢? 如果简单地将篮球比赛分为四个部分:内线进攻、外线进攻、内线防守、外线防守,那么山东队在前三个方面做得不错。内线进攻上我们对广东内线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对方犯规也不少,弗洛曼获得了不少罚球(尽管没进)。外线进攻我们李敬宇打开了。内线防守上,我们对易建联限制的非常出色。 最致命的是外线防守。我们的外线有先天劣势,杰特太矮;睢冉也矮,而且动作比较大容易被吹犯规;丁彦雨航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丢人;李敬宇大伤初愈运动能力不在最佳状态。我们常规赛限制对手的三分做的很不好,通常对手命中率都比我们高。季后赛对阵东莞和北京我们三分的防守也不理想。 在今天的比赛中,第二节,我们打出了7:24的单节比分。当第二节弗洛曼下场、阿巴斯疲劳的时候,是我们内线最薄弱的时候。杰特通常打第二节,他上场之后,山东的外线防守也会遇到很大麻烦。首先杰特受制于身高;其次他在联防中并不积极,今天第二节比赛他多次漏人;最后,当对手选择单打他,进行挡拆时,他也很难做出有效的追防。 这并不是黑杰特,因为他要承担很重的进攻责任,这也是cba球队常用的外援使用方法。发挥他们的进攻,防守看个人积极程度了。 今年山东队的比赛,会造成许多印象流假象。前面我的常规赛数据总结帖子曾经提到过。今天体现出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山东队第二节杰特轮换出场时,在常规赛尤其是连胜时期,山东队通常是在这个时间段拉开比分,因而许多朋友说,“为什么不让杰特首发,那么第一节开场就拉开?”、“弗洛曼凭什么打首发?”、“我们山东赢球就是靠第二节”。 然而到了季后赛,面对越来越强的对手,当杰特上场而弗洛曼+阿巴斯不在场上时,山东队在这个时间段会遇到内线、外线同时防守出现问题的状况。面对广东队,这个问题被无限放大。加上杰特以外其他几名球员经验不足,更容易被老道的对手抓住这个时机。 另外,裁判在第二节连续处罚山东队小丁、睢冉两次带球撞人。这也是个转折点,直接把山东队气势摁下去了。当第二节比赛进入中段,比分在30:23僵持了有一两分钟没有变化的时候,马重阳就说这节打完广东会反超,因为场上不管是人员还是气势,广东都已经占得先机。我也认为,裁判那两次判罚相当有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影响比赛重要的判罚,山东队应当在第二节结束后咬住比分而不是落后6分,继而在第三节一开场就被迅速扩大比分。
首页 1 2 下一页